煤层气钻井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511.00 KB
- 文档页数:63
西山煤层气钻井技术以西山一口煤层气井的施工为例,着重介绍了煤层气井的特点,对煤层气钻井工艺技术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钻井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标签:煤层气井;钻井工艺技术;取芯;地质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煤层气的钻井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到1993年度,美国共施工约6500口煤层气井,煤气产量接近天然气产量的5%,已形成煤层气产业化。
近几年,我国不但加强了与国外公司的合作,煤层气钻井技术得到了发展,而且目前我国各大油田以及煤炭工业部都开始涉及煤层气领域,使得煤层气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煤层气钻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探索出一套煤层气井的钻井技术。
1煤层气的特点通常说的煤层气就是煤层中的甲烷气,主要以吸附态存在于煤层中,它的产生机理是降压、解析、扩散、渗透的过程,煤层具有双重孔隙结构,其机械物理性质不同于常规砂岩,它埋藏深度浅、压力低、且疏松易压缩、内生裂隙发育等因素,构成煤层气特有的特点,具体表现为:(1)煤的机械强度低,杨氏模量小,一般在1135-4602MPa,泊松比一般在0.18-0.42MPa,平均0.33;抗壓强度19.5-119MPa,大部分40-60MPa;抗张强度11MPa;孔隙压缩系数0.12-0.96,煤比岩石易压缩,当煤层被破碎后,煤层难以支撑上覆地层的压力,易于塌垮,钻开后的煤层,浸泡时间越长,煤层垮塌更厉害。
(2)煤层孔隙和割理发育,煤的孔隙体积一般占总体积的60%,割理也相当发育,钻开后滤失量大,易吸水垮塌产生漏失,造成孔隙堵塞。
(3)煤层压力系数变化大,规律差,同一口井不同的煤层压力系数不一样,时常出现上高下低。
(4)煤液呈酸性,孔隙发育,要求钻井液的PH值不大于7.5,否则,酸碱中和产生金属盐,堵塞煤层气通道,影响煤层气田的早日发现。
2煤层气钻井技术关键煤层气的特点,决定了煤层气井的钻井技术关键有以下几点:(1)选择合理的钻具组合,优选钻井参数,确保井深质量。
(2)使用清水和水气混合钻井液,重点防垮以及井垮造成的复杂情况。
2023-10-30•煤层气井开发概述•煤层气井地质与工程设计•煤层气井钻井技术•煤层气井控技术•煤层气开发案例分析目录01煤层气井开发概述煤层气是指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与煤热解作用有关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其次是二氧化碳、氮气等。
煤层气资源概述煤层气定义煤层气主要是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由煤热解作用产生的。
煤层气形成全球煤层气资源丰富,据估计,世界煤层气资源量约为260万亿立方米。
煤层气储量通过地质勘探,确定煤层气富集区域,为后续开发做好准备。
选址与勘探在选定的区域进行钻井,穿透煤层及围岩,建立煤层气开发通道。
钻井工程通过排水采气工艺,将煤层中的气体开采出来。
排采作业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生产管理煤层气开发过程简介煤层气开发的意义与前景煤层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战略意义环境价值经济价值技术创新煤层气排放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煤层气开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煤层气开发涉及多种技术领域,如钻井工程、排水采气工艺等,技术创新将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02煤层气井地质与工程设计煤层气储层地质特征煤层气储层的成因和演化探讨煤层气储层的形成、演化和变化过程,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煤层气储层的评价方法介绍常用的煤层气储层评价方法,包括测井评价、地震评价、地质评价等。
煤层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包括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气性、渗透性等,以及储层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1煤层气井钻井工程设计23根据煤层气井的地理条件和地质要求,选择合适的钻井设备,包括钻机、钻头、泥浆泵等。
钻井设备选择根据煤层气储层的分布和深度,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包括表层套管、技术套管、生产套管等。
井身结构设计根据煤层气井的地质特点和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钻井液体系和工艺技术,包括泥浆配方、循环系统设计等。
钻井液体系与工艺设计煤层气井钻井液体系与工艺钻井液体系介绍常用的钻井液体系,包括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气体钻井液等,以及各种体系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浅析摘要: 由于我国煤层气储层具有渗透率低压力低的特点,直井煤层控制面积小,产量低,钻单支水平井不利于后期的排水降压作业,所以现在煤层气开发多采用羽状水平井,羽状水平井需要工艺井与排采井之间的连通,两井连通需要对两井距离方位偏差新的靶点坐标、南北坐标、东西坐标等进行精确测量,找出新的靶点,然后对定向井进行定向指导,确保成功连通。
可以提高单井的产量、降低钻井的综合成本。
本文主要介绍了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的主要特点以及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的几种主要技术。
关键词: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一、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的主要特点煤层气水平井主要借鉴的是常规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技术,但是,其工作的对象与煤层气的储藏性质和排采方式不相同,所以,在设计及施工的工艺等方面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1、开发目的层比较单一,而且是水平面多分支。
运用多分支的水平井钻井技术来开发煤层气,当前通常是选择某个主力煤层进行开发,在某个单一层相似的水平面上会钻出很多分支,这和油井在两个以上的层位钻出的多分支也不相同。
2、目的层段的分支和进尺比较多。
因煤储层的地层压力及渗透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因此,如果要提高煤层气的产量,就要比常规的油气井有更加多的渗滤面积和排气通道,这就会使煤层段所钻的分支变得更多,通常有l到2个主分支,在主分支的两侧需要钻出多个,通常是6到8个分支,而累计煤层段的进尺通常需要达到4000米以上。
3、运用裸眼完井的方式。
煤层气的多分支水平井通常会运用裸眼完井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1)煤层气的开发区一般也是煤炭的开采区,比如山西的沁水盆地。
按国家先采气、后采煤、采气和采煤一体化的政策要求,在采完气之后还需要采煤,然而采煤的禁忌是在煤层里有金属套管;(2)因为受到完井技术的限制,当前很多的分支井还较难下入完井的套管或者筛管。
4、主井眼和分支井眼的尺寸比较小。
由于煤层的强度和胶结的程度比较差,容易发生垮塌。
・技术研究・地面钻井开发煤层气简介太原工业大学 师明善 摘 要 介绍国内外地面钻井开发煤层气的现状和我国开发煤层气所遇到的问题及今后的对策。
煤层气,俗称矿井瓦斯。
是指储集在煤层中的天然气。
由于甲烷是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故又称煤层甲烷。
含煤地层的有机质在成煤作用过程中,生成的伴生气态碳氢化合物的总量叫作煤型气。
而未经运移,残留在生气煤层,约占总量的3%~24%的部分就是煤层气。
其余经过运移的是煤型气,大部分呈分散状态,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没有工业意义。
还有一小部分经过运移,又集聚在地质圈闭构造中,形成气藏的煤型气就是极具工业价值的天然气藏,世界上天然气储量的70%~80%来自煤型气,其余的份额为油型气。
有史以来,矿井瓦斯一直被看作是爆炸和突出的危险气体,为了安全生产,矿井瓦斯必须排放。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到:一方面排放到大气中的甲烷是一种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另一方面它又是远比煤炭洁净的能源。
为了减少采煤过程中甲烷的排放量,改善地区和全球大气环境,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新的洁净能源,用来补充地方能源供应,我国90年代初开始对煤层气进行资源勘探和评价,结果说明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约达35万亿m3.199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项目》; 1993年煤炭部把煤层气开发利用列为中国煤炭工业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并成立了煤层气领导小组;1994年颁布了《煤层气勘探开发暂行规定》,国家开发银行也为此拨了配套资金;1995年煤炭部、地矿部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先后成立了专门研究与开发机构,并在北京召开了国际煤层气会议。
山西素以煤著名于世。
煤田规模大、分布广、煤层大、层位多,煤的变质程度高,隐伏地质圈闭构造多,对煤层气的形成和存储十分有利。
据中国矿业报载:全省蕴藏在2000m 以内的煤层气储量约为115万亿m3,加上远景资源量达318万亿m3,目前因采煤每年排放的煤层气为30~90亿m3.境内具有良好圈闭条件的地质构造近百处,特别是河东煤田和沁水煤田最多。
三交地区煤层气井钻井技术介绍杨振荣 王延恒 李玉群 娄新春(华北石油管理局河北河间 062450) 煤层气呈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基内表面,逸散速度快,既不同于一般的天然气,更不同于石油,其特点在于煤本身就是气源岩,同时也是储集层。
在钻井勘探过程中,为了准确全面地评价煤层气资源、有效地保护煤层气,应根据煤及煤层气的特性,确定合理的井身结构、钻井液性能、钻井参数、取心方法、DST 测试、固井完井等技术措施。
我们于1998~1999年在山西三交地区完成的5口煤层气井,采取了合理的钻井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一、煤层气井的特点1.容易造成井下复杂和工程事故 由于煤层机械强度低、孔隙和割理发育,而且割理具有非均质性和方向性,极易引起井壁坍塌、掉块和井漏。
若措施不当,还会造成憋泵、卡钻等复杂情况和事故。
2.DST测试和保护煤层对钻井液提出更高要求 要求采用“四低”淡水基钻井液体系,即低密度、低固相、低失水、低切力,但这与防止井壁坍塌有矛盾。
另外,进行DST测试时,采取二开二关方式,测试工具一般在裸眼井内静止24h以上,所以对钻井液的防塌、防粘卡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3.煤层取心收获率低,煤层气逸散速度快 由于煤的物理性质所决定,取心过程中,易发生煤心滑动和受挤压,取出的煤心一般破碎程度较高,收获率很难保证。
尤其是煤层与非煤层在单筒内交替出现,可能会造成本筒取心完全失败。
另外,由于煤层气是吸附在煤体上的,随着压力的降低逸散速度会越来越快,所以要求煤心起出地面和出筒时间要短,尽量减少逸散量,以提高现场煤心解吸测量精度。
采用常规取心工具,每取一筒心都要起下钻一次,起钻和出筒丈量时间太长,所以一般采用绳索取心工具取心。
4.固井工艺复杂 煤层易垮塌、易漏失,为了减少水泥浆对煤层的伤害,防止固井过程中水泥浆漏失,一般采用低密度水泥浆和较低的施工压力固井,固井工艺显得更为复杂。
二、煤层气钻井及其配套技术1.确定合理的钻井液体系和性能 钻井液液柱与煤层之间的压力差会改变井筒附近的压力,引起煤层塑变造成渗透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