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 S
P P1
2.4元/公斤为80公斤时的均衡价格 才能反映资源真实价值 它可以保证资源合理分配、均衡供求 借助(比较完善的)市场供求关系 形成的价格 才能反映资源真实价值 D
Q2
Q*
Q1
数量
(四)影子价格的概念
影子价格:商品或生产要素可用量的任一边际变化对国家 基本目标——国民经济收入增长的贡献值。 它是由国家的经济增长目标和资源可用量的边际变化赖以 产生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它又被称为效率影子价格。(各时期国民收入的增长取决 于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经济费用效益评价的相关概念
(一)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财务评价
评价的角度 评价的目的 项目(企业)财务角度
经济费用效益评价
国家整体的角度
以项目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为 考察项目5方面能力,判断合 目的,考察项目的经济效率和为社会的贡 理性。 献,以及社会付出的代价,判断合理性。 着眼于货币的流入流出 仅限于项目范围内的货币流 入、流出。 着眼于社会资源的变动(增加或消耗) 将整个国家作为分析的系统,包括直接效 益费用;间接(有形、无形)效益和费用。 采用反映真实经济价值的有利于合理配置 社会资源的影子价格 采用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和影子价格换 算系数等。
人力资源 土地
3.特殊投入物
机会成本 + 新增资源消耗
生产性用地:土地的机会成本 + 新增资源消耗
非生产性用地:该地出售支付意愿或市场交易价格
资源资产
不可再生的按机会成本 可再生的按资源再生费
二.社会折现率(SDR)
(一)含义 指基于全社会的角度对政策、公共投资项目或其他相 关方面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的适用(或参考)折现率。 1.是对于社会费用价值的时间偏好(代表人们对于现在社会 价值与未来价值的权衡或估计) 2.是代表社会投资所要求的最低盈利水平(社会投资的机会 成本 (二)作用 微观:经济费用效益评价中经济可行性和方案比选的主要参 数和判据。 宏观:是国家调节控制投资流动的主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