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行业发展趋势及政务云案例90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8.34 MB
- 文档页数:90
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政务云如果从2002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建立为标志,中国电子政务已经整整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至少在五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国的网络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宽带规模也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固话、手机用户达到10亿,城市家庭的电脑普及率达到60%以上,全国的IP地址达到2.16亿,cn域名达到1190万,网站236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我国的电子政务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以行业为代表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作用日益显著。
一大批带“金字头”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如金桥工程、金卡工程、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等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政府内部办公、对外管理和服务整体上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依赖度提高。
这从一个方面显示了电子政务应用逐步深入后产生的影响。
四是政府公务员的理念、管理行为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公众受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带动作用明显。
一个显著例子是,今天国家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和依赖,与十年前相比难以同日而语。
五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目前全国的政府门户网站超过5万多家,县以上政府机构普遍都建立起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在提供信息服务、办事服务以及政民互动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在充分肯定过去十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看到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反映在多个方面,但集中起来看,主要有“三难”,即资源共享难、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
具体来说:一是前十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集中在办公自动化和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方面,面向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建设重视不够,应用系统也相对较少。
二是网络建设不规范,系统分割,孤岛严重。
目前我们有政务内网、政务外网,还存在大量的政务专网。
这些专网各自为政,相互封闭。
有关方面对中央部委的38个部门的政务专网进行过调查,发现38个部门共建设了80多个政务专网,有的部委甚至司到司、处到处都有专网。
数字政务产业发展趋势数字政务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手段,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是建设智慧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数字政务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趋势中。
本文将从数字政务的定义、数字政务的发展背景、数字政务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数字政务的定义数字政务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和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基础,将政府工作流程和服务全面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一种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
它以提高政府运作效率、推进政务公开、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整合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信息资源,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推动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现代化。
二、数字政务的发展背景1.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政府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行政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政府服务的需求,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
2.政府治理的需要政府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日益增加的管理压力,传统的行政手段已经难以应对。
数字政务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帮助政府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3.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数字政务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数字政务发展的趋势1.智能化应用的推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应用成为数字政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政府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民众的意见和反馈进行情感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数据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数字政务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互通。
政府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将各个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