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考前辅导2014.06
- 格式:docx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20
1.微机保护算法传统的继电保护是直接或经过电压形成回路把被测信号引入保护继电器,继电器按照电磁感应,比幅,比相等原理作出动作与否的判断。
而危机保护是把经过数据采集系统量化的数字信号经过数字滤波处理后,通过数学运算,逻辑运算,并进行分析,判断,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或信号,以实现各种继电保护功能。
这种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判断以实现保护功能的方法称为微机保护算法2.阶段式电流保护电流保护多采用三段式,第一段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或无时限电流闭锁电压速断保护,第二段为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或带时限电流闭锁电压速断保护,一段和二段保护作为线路相间短路的主保护;第三段为过电流或低电压闭锁的过电流保护,三段作为本线路相间故障的近后备保护及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但根据被保护线路在电网中的地位,在能满足选择性,灵敏度和速动性的前提下,也可只装设一,二段,二三段或只装设第三段保护。
三段相比较而言,一段动作电流整定值最大,动作时间最短,三段松祚电流整定值最小,动作时间最长。
三段电流保护的定值呈阶梯特性,故称为阶段是电流保护,当电流超过定值且时间大于整定延迟后,装置即出口跳闸,同时发出动作信号。
3.重合闸前加速保护重合闸前加速保护方式一般用于多级辐射型线路中。
当线路上(包括相邻线路及以后的线路)发生故障时,靠近电源侧的保护首先无选择性地瞬时动作于跳闸,重合闸后,如为永久性故障,则按照保护的时限配合实行选择性跳闸。
这种先用速断保护无选择地将故障排除,然后再进行重合闸的方式,叫ABC前加速保护方式。
它既能加速切除瞬时性故障,又能在ABC动作后有选择性地断开永久性故障。
4.现代数字继电保护特征是什么a)采用32位CPU提高保护系统的性能。
b)采用14~16位模数转换器(A/D)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
c)采用高级语言编程,实现软件标准化、模块化、可编程,并且尽可能地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d)采用液晶或场效应型平面显示器件实现人机接口。
第一章问答: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此时一般不要求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暂短的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引起的误动。
2.电力系统短路有哪些: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三相短路。
3.发生短路的后果有哪些?通过短路点的很大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作用,会使其的损坏或缩短其使用寿命。
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使大量的电力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或产生废品。
破坏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之间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系统瓦解。
选择、填空1.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部分: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
2.对继电保护的要求,灵敏系数的要求?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
选择性: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在可能最小的区间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然继续安全运行。
速动性: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短路电流、低电压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灵敏性:指对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映能力。
灵敏系数的要求:一般灵敏性系数在 1.2---2 之间。
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问答:0《φk《90,其功率方向继电1.什么是90度接线方式?优缺点?动作内角范围的确定?当器的动作内角?是指系统三相对称,且功率因数cosφ=1的情况下,加入继电器的电流Ir,超前电压Ur90度的接线方式优点: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适当选择内角后,对线路上各种相间故障保证动作的方向性缺点:不能清除电压死区动作内角范围的确定。
三相短路时0《a《90 (0《φk《90)两相短路时 30《a《60动作条件—90《φr+a《90或cos(φr+a)》0选择、填空1.电流1段、2段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优缺点:电流1段是按躲过线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整定,优点是作为本线路首端主保护,动作迅速,缺点是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只能15%左右、电流2段是按躲过相邻元件末端最大三相电流或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配合,按两个条件中较大的整定,优点是作为本线路首端的近后备,本线路末端的主保护,相邻下一线路首段的远后备,能保护全长,缺点是不能作为相邻下一线路的完全远保护。
※图形符号
五、继电保护的发展
※电磁型、整流型、晶体管
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常规保护----电磁型、整
※特点:
1、能反应各种相间短路故障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
2、在任何情况下,接线系数均等于1。
※应用
发电机、变压器及中性点直
※特点:
1、能反应各种相间短路故障及不完全反应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特点:同两相两继电器接线
※应用:Y,d11接线变压器电源侧电流保护
※分析
Y,d11变压器电源侧电流保护采用两相三继电器接线的灵敏度是采用两相两继电器接线灵敏度的二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一.选择填空题1.高压电网中,单相接地短路次数占所有短路次数的85%以上。
2.继电保护装苣由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和执行输出元件组成。
3.每个重要的电力元件配备两套保护,既是主保护(Os或0・5s)和后备保护(保护全长,is),后备保护包括远后备和近后备保护。
逐级配合原则对继电保护的四个基本要求: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
(故障切除时间等于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的总和)4.返回电流与启动电流的比值称为继电保护的返回系数,可表示为Kzlre/Iop,返回系数恒小于1。
4.整定原则按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短路的条件整定。
三段保护范围最大,一段保护灵敏性最强。
5.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有三相星形接法和两相星形接法两种方式。
6.在两相星形接线的中性点上再接入一个继电器,利用这个继电器能提高灵敏系数。
潜动是指在只加入电流信号或只加入电压信号的情况下,继电器就能够动作的现象。
发生潜动的最大危害是在反方向岀口处三相短路时,此时6=0,而Ir很大,方向元件本应将保护装苣闭锁,如果此时岀现了潜动,就有可能使保护装垃失去方向性而误动作。
造成潜动的原因主要是形成方波开环运算放大器的零点漂移。
消弧线圈有完全补偿(容易引起震荡)、欠补偿(容易引起电压谐波)与过补偿三种补偿(使用最多)。
测量阻抗用Zm来表示,它上义为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5与测量电流“之比,即Zin=Uni/In)距离保护一般由启动、测量、震荡闭锁、电压回路断线闭锁、配合逻辑和出口等几部分组成。
并联运行的电力系统或发电厂之前岀现功率角范围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为电力系统震荡。
电力系统的失步震荡属于严重的不正常运行状态,而不是故障状态,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自动装置的调节自行恢复同步,或者在预订的地点由专门的震荡解列装麗动作解开已经失步的系统。
用来防止系统震荡时保护误动的措施,就称为震荡闭锁。
7.电力系统震荡时,电压最低的这一点称为震荡中心。
8.利用动作的延时实现震荡闭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2、过电流继电器的启动电流(大于)返回电流,其返回系数(小于)1.3、后备保护包括(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
4、与电流保护类似,距离保护装置采用(阶梯延时配合)的三段式配置方式。
5、中性点可接地或不接地运行变压器的接地后备保护由(零序电流保护)和(零序电压保护)组成。
6、根据重合闸控制断路器相数的不同,可将重合闸分为(单相重合闸)、(三相重合闸)和(综合重合闸)和(分相重合闸)。
7、变压器纵差动保护需要进行(相位校正)和(电流平衡调整),以使正常运行时流入到差动回路中的电流为0.二、选择题1、交流电流i通过某电阻,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某直流电流I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该电阻所产生的热量相等,那么就把此直流电流I定义为交流电流i的(A)。
(A)有效值;(B)最大值;(C)最小值;(D)瞬时值。
2 、对称三相电源三角形连接时,线电流是(D)。
(A)相电流;(B)3倍的相电流;(C)2倍的相电流;(D)√3倍的相电流。
3、变压器供电的线路发生短路时,要使短路电流小些,下述措施哪个是对的(D)。
(A)增加变压器电动势;(B)变压器加大外电阻只;(C)变压器增加内电阻r;(D)选用短路比大的变压器。
4 、调相机的主要用途是供给(B)、改善功率因数、调整网络电压,对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起一定的作用。
(A)有功功率;(B)无功功率;(C)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D)视在功率。
5、若一稳压管的电压温度系数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稳定电压U,将(A)。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6 、温度对三极管的参数有很大影响,温度上升,则(B)。
(A)放大倍数β下降;(B)放大倍数β增大;(C)不影响放大倍数;(D)不能确定。
7、射极输出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