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20年12月《生物化学(专科)》作业考核-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8.52 KB
- 文档页数:6
川大学生物化学考试试题答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一、名词解释:(10×2=20分,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1、核酸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
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2、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3、增色效应-当双螺旋DNA融解(解链)时,26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4、伴娘蛋白-就是与部分折叠或不正确的折叠的多肽链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能够加速正确折叠的进行或提供折叠发生所需要的微环境。
5、顺反子-指DNA上的一个片段,有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相对独立的单位。
DNA分子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单位(基因)构成。
6、生物大分子的变性-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
DNA变性(DNA denaturation)指DNA双链解链分离成两条单链的现象。
7、回纹结构-即反向重复序列 (inverted repeat sequence):在同一多核苷酸链内的相反方向上存在的重复的核苷酸序列。
在双链DNA中反向重复可能引起十字形结构的形成。
8、PCR -扩增样品中的DNA量和富集众多DNA分子中的一个特定DNA序列的一种技术。
在该反应中,使用与目的DNA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进行多轮的DNA合成。
其中包括DNA变性、引物退火和在Taq DNA 聚合酶催化下的DNA合成。
9、激素-一类由内分泌组织合成的微量的化学物质,它由血液运输到靶组织,起着一个信使的作用调节靶组织(器官)的功能。
1.枝具明显叶枕的树木是()A.云杉B.华山松C.落叶松D.冷杉答案:A2.“Camellia longistyla Chang apud Zeng et Zhou”这一树种的命名人是()A.LinnaB.ChangC.ZengD.Zhou答案:B3.双子叶植物花部常()基数A.2B.3或4C.4或5D.5或6答案:C4.壳斗科植物的壳斗由哪部份发育而成()A.子房B.花萼C.花瓣D.总苞答案:D5.桑树、构树、榕树的果实均为()A.聚花果B.聚合果C.隐花果D.浆果6.泡桐属植物花的雌蕊为2心皮2室,胎座类型为()A.侧膜胎座B.边缘胎座C.中轴胎座D.特立中央胎座答案:C7.板栗的果实生于壳斗内,其壳斗的特点是()A.小苞片呈分枝刺B.苞片鳞形C.苞片线形D.苞片钻形答案:A8.杨柳科柳属植物()与虫媒传粉方式有关A.花内具腺体B.苞片全缘C.雄蕊少(常2)D.A和C答案:D9.花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杨树的花具()A.花瓣B.花盘C.腺体D.花萼答案:B10.沙棘的果实类型为()A.坚果B.核果状D.蒴果答案:B11.哈钦松系统认为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型是()A.木兰科和毛茛科B.木兰科和杨柳科C.毛茛科和桦木科D.杨柳科、桦木科和胡桃科答案:A12.松科松属树木之叶成束而生,下列具有5针一束叶的树种是()A.油松B.马尾松C.华山松D.云南松答案:C13.下列哪种树木的树皮为制造宣纸的材料()A.白榆B.青檀C.椴树D.栲树答案:B14.我国()是杜鹃花属植物的分布中心A.西南地区B.华南地区C.华东地区D.华北地区答案:A15.松树一般是指()植物B.松科C.松属D.双维管束亚属答案:C16.大戟科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区为()A.东北和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长江以南各省区D.海南省答案:C17.黄檗是重要的三木药材之一,其药用部分主要是()A.根B.树皮C.花D.果实答案:B18.与松科植物相比较,柏科植物枝、叶细小,叶形有()A.针形、刺形B.鳞形、针形C.刺形、鳞形D.条形、鳞形答案:C19.茶叶中含有(),具提神醒脑之功效A.鞣质B.多种维生素C.矿物质D.咖啡碱答案:D20.与柳属植物相比较,杨属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是()A.无顶芽B.芽鳞多数C.苞片全缘D.髓心圆形答案:B。
四川农业大学答案《有机化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
答卷
《有机化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下列卤代烷烃在NaOH水溶液中进行水解,SN1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3-甲基-1-溴丁烷、2-甲基-2-溴丁烷、2-甲基-3-溴丁烷
B.2-甲基-2-溴丁烷、2-甲基-3-溴丁烷、3-甲基-1-溴丁烷
C.2-甲基-2-溴丁烷、3-甲基-1-溴丁烷、2-甲基-3-溴丁烷
D.2-甲基-3-溴丁烷、3-甲基-1-溴丁烷、2-甲基-2-溴丁烷
正确的答案是:B
2.苯、甲苯、氯苯、硝基苯发生硝化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是( )
A.苯、甲苯、氯苯、硝基苯
B.苯、甲苯、硝基苯、氯苯
C.甲苯、苯、硝基苯、氯苯
D.甲苯、苯、氯苯、硝基苯
正确的答案是:D
3.与金属钠反应最慢的是( )
A.乙醇
B.1-丁醇
C.2-丁醇
D.叔丁醇
正确的答案是:D
4.下列化合物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
A.二乙胺
B.乙胺
C.氨
D.三乙胺
正确的答案是:A
5.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苯酚
B.邻甲基苯酚
C.邻硝基苯酚
D.对甲基苯酚
正确的答案是:C
6.下列化合物与卢卡斯试剂作用,反应最快的是( )
A.乙醇
B.1-丁醇
C.2-丁醇
D.叔丁醇
正确的答案是:D。
1.当制造具有各种不同要求的产品时,最有效的设施布置是()A.产品导向布置B.工艺导向布置C.定位布置D.仓库布置答案:B2.出产提前期是指某车间出产的日期比()应提前的天数A.半成品在后一车间出产的日期B.成品完工出产日期C.后一车间投入日期D.半成入库日期答案:B3.为评定产品是否具有规定的质量而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称作()。
A.预防成本B.外部质量保证成本C.鉴定成本D.内部缺陷成本答案:C4.提出要形成一个虚拟公司的是()A.ERPB.MRPC.敏捷制造D.并行工程答案:C5.工艺专业化时按照生产()的不同划分车间(或小组)的A.产品或零部件B.设备性能C.工艺性质D.工人技术答案:C6.有A和B两项任务,A的计划交货期比B早一天,而作业时间A为8小时,B为8天,先安排B加工。
这种作业安排依据的规则是()A.先到先服务规则B.最早到期规则C.最短作业时间规则D.最短松弛时间规则答案:A7.()是一种试验性的用于设备单行布置的方法A.从至表法B.模型布置C.样板布置D.CRAFT法(计算机辅助设备布置技术)答案:A8.制约装配线效率的关键因素是()。
A.标准时间B.设备数量C.员工熟练程度D.瓶颈设备答案:D9.布置方法-作业相关图法中的“X”代表()A.绝对重要B.一般C.不重要D.不予考虑答案:D10.备货型企业进行产品出产进度计划决策的重点是()A.产品价格和交货期B.产品品种和产量C.产品价格和产量D.产品品种和交货期答案:B11.在装配式生产中,若是成批生产,一批零件的移动方式有三种,其中加工周期最长的方式为()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D.不确定答案:B12.油漆生产企业编制综合计划时,计划制定者最可能采用的计划单位是()A.多少升的油漆,而不是管具体什么颜色的B.不同颜色的油漆各生产多少升C.不同颜色的油漆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D.以上均采用E.以上均不采用答案:A13.应该建在靠近原材料产地的企业是()A.汽车制造厂B.餐馆C.空调制造厂D.水泥厂E.超市答案:D14.ABC控制的要点是()。
《无机及分析化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100 分)
1.标准电极电势是一个强度性质物理量,它与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无关( )
正确的答案是:正确
2.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增加而线形增加( )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
3.在EDTA的配位滴定中,酸效应系数是H+的函数,溶液的酸度越高,其值越大,配位体Y 参与主反应的能力就越大( )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
4.溶液浓度较高可能会引起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 )
正确的答案是:正确
5.Kb沸点上升常数与溶质的本性有关( )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
6.同一分子, 温度越高, 能量大于E0的分子占所有分子的分数越小( )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
7.使用碘量法时,反应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碘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
正确的答案是:正确
8.稀释弱酸溶液时,弱酸的电离度增大,pH值也增大( )
正确的答案是:正确
9.相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
正确的答案是:错误
10.热力学温度为0K时,任何纯净物质的完美晶体,熵值都是零( )
正确的答案是:正确。
1.在猪病防制中,我国研制的()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比较理想的猪病疫苗。
A.猪蓝耳病B.猪瘟C.猪流感D.猪伪狂犬病答案:B2.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感染猪后会使猪出现类似()的症状A.猪痢疾B.猪大肠杆菌C.猪沙门氏菌病D.猪瘟答案:D3.生物安全包括养殖生产中的疫病防控体系、实验室安全体系和()领域3个方面。
A.生物技术B.基因芯片C.基因工程D.预防接种答案:D4.舌病主要发生于()A.牛B.山羊C.绵羊D.马答案:C5.羊黑疫由()型诺维氏梭菌引起。
A.AB.BC.CD.D答案:B6.被疯狗咬伤后,应()A.立即打破伤风针B.立即打抗菌素C.立即打狂犬病疫苗D.不管答案:C7.能引起多种动物发病的流感病毒的血清型是()A.A型B.B型C.C型D.D型答案:A8.我国第一个获批准的兽用基因工程菌苗是防制下面哪个疾病的?()A.猪大肠杆菌B.猪沙门氏菌C.猪副伤寒D.猪痢疾答案:A9.猪梭菌性肠炎,主要侵害()阶段的猪。
A.1-3日龄的猪B.7-10日龄的猪C.10-30日龄的猪D.成年猪答案:A10.引起兔梭菌性下痢的病原是()型魏氏梭菌。
A.AB.BC.CD.D答案:A11.破伤风是由()引起A.魏氏梭菌B.溶血梭菌C.强直梭菌D.巴氏杆菌答案:C12.下列()疫苗属于活疫苗A.炭疽芽孢Al(OH)₃佐剂苗B.布氏杆菌羊型5#疫苗C.组织脏器苗D.破伤风抗毒素答案:B13.分离禽曲霉菌应用()。
A.普通营养琼脂B.巧克力琼脂C.营养肉汤D.马铃薯营养琼脂答案:D14.炭疽的检疫多采用()实验。
A.HB.中和实验C.变态反应D.环状沉淀反应答案:D15.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由()引起。
B.衣原体C.多杀性巴氏杆菌D.溶血性巴氏杆菌答案:A16.下列疾病中,能垂直传播的疾病有()A.猪瘟B.鸡白痢C.猪伪狂犬病D.喘气病E.禽脑脊髓炎答案:ABC17.关于气肿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气肿疽病毒引起B.主要经土壤传递C.肌肉丰富部位发生肿胀D.可用疫苗接种进行预防E.怀孕母牛易发流产答案:BCD18.下列微生物的变异中()与传染病的发生与防制直接相关A.毒力变异B.抗原变异C.形态变异D.生化特性变异E.耐药性变异答案:AB19.下列()可引起神经症状A.巴氏杆菌B.大肠杆菌D.结核病E.猪痢疾答案:AB20.下列措施中()可以作为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A.DNA芯片技术B.疫苗接种C.病理切片D.病原分离E.疫情的统计答案:ABCD。
1.关于栓剂的治疗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全身作用的栓剂主要是肛门栓B.脂肪性基质制成的栓剂较水溶性基质更有利于发挥局部药效C.局部作用的肛门栓常用于通便、止血、止痛、痔疮等D.阴道栓常用于抗菌、消炎、阴道炎及外阴瘙痒等答案:B2.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佛洛伦斯药典》答案:C3.注射分针使用前加入()溶解。
A.常水B.蒸馏水C.去离子水D.灭菌注射用水答案:D4.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溶胶剂也是一种胶体溶液,有极大的分散度,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B.溶胶中胶粒均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粒产生定向运动,因此,整个分散系是带电的C.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其分子表面形成的水化膜,高分子物质的溶解需经两步溶胀过程,即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无限溶胀过程常需加热或搅拌过程才能完成D.向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絮凝剂使浑悬颗粒絮凝,形成疏松的聚集体,这种电解质的加入加速了混悬液的沉降,因而不利于混液的稳定答案:C5.下列表面活性剂中,具有昙点的是()。
A.司盘B.吐温C.PluronicF68D.月桂醇硫酸钠答案:B6.软膏剂中加入Azone和DMSO的目的是()。
A.增加稠度B.改善含水量C.吸收促进D.提高稳定性答案:C7.下述中哪项不是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
A.粒子大小及分布B.含湿量C.加入其他成分D.润湿剂答案:D8.关于气雾剂,说法正确的是()。
A.即为喷雾剂B.以压缩二氧化碳为喷射动力C.需加入抛射剂D.均不对答案:C9.微生物作用可使乳剂()A.分层B.转相C.破裂D.酸败答案:D10.下列辅料中不能作为薄膜衣的材料是()。
A.ECB.ACC.PEGD.CAP答案:C11.有关羟苯酯类防腐剂的错误表述为()A.羟苯酯类防腐剂在酸性条件下抑菌作用强B.表面活性剂不仅能增加羟苯酯类防腐剂的溶解度,同时可增加其抑菌活性C.羟苯酯类防腐剂无毒、无味、无臭,性质稳定D.羟苯酯类防腐剂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答案:B12.下列哪组可作为肠溶衣材料()。
川农1212根底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根底生物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题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参考答案:多肽键在二级结构的根底上,通过侧链基团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卷曲折叠,借助次级键维系使α-螺旋、β-折叠片、β-转角等二级结构相互配置而形成特定的构象。
三级结构的形成使肽链中所有的原子都到达空间上的重新排布。
DNA半保存复制参考答案:DNA在复制时,两条链解开分别作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碱基互补的原那么合成两条与模板链互补的新链,以组成新的DNA分子。
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亲代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由于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存复制。
同工酶参考答案:存在于同一种属或不同种属,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同一细胞,具有不同分子形式但却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响的一组酶,称之为同工酶〔isoenzyme〕。
呼吸链参考答案:线粒体基质是呼吸底物氧化的场所,底物在这里氧化所产生的NADH 和FADH2将质子和电子转移到内膜的载体上,经过一系列氢载体和电子载体的传递,最后传递给O2生成H2O。
这种由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称电子传递链〔eclctron transfer chain),因为其功能和呼吸作用直接相关,亦称为呼吸链转氨基作用参考答案:在转氨酶的催化下,α-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α-酮酸的酮基碳原子上,结果原来的α-氨基酸生成相应的α-酮酸,而原来的α-酮酸那么形成了相应的α-氨基酸,这种作用称为转氨基作用或氨基移换作用。
核酸的变性与复性参考答案:变性:在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这是一个是跃变过程,伴有A260增加〔增色效应〕,DNA的功能丧失。
复性:在一定条件下,变性DNA 单链间碱基重新配对恢复双螺旋结构,伴有A260减小〔减色效应〕,DNA的功能恢复。
氧化磷酸化参考答案:代谢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自由能用于合成ATP〔即ADP+Pi →ATP〕,这种氧化放能和ATP生成〔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称氧化磷酸化。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生物化学(专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植物脂肪酸β-氧化除在线粒体中进行外,有的植物(萌发的油料种子)还可进行β-氧化的细胞器的是()A.微粒体B.细胞浆C.乙醛酸循环体D.内质网2.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2’,3’-磷酸二酯键B.3’,5’-磷酸二酯键C.2’,5’-磷酸二酯键D.糖苷键3.DNA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CTAGTCAG-3’转录后的上相应的碱基顺序为()A.5’-TGATCAGTC-3’B.5’-UGAUCAGUC-3’C.5’-CUGACUAGU-3’D.5’-CTGACTAGT-3’4.氨基酸和蛋白质共有的性质是()A.胶体性质B.沉淀反应C.变性性质D.两性性质5.胞浆内能进行下的代谢途径有()A.脂肪酸合成B.磷酸戊糖途径C.脂肪酸氧化D.糖酵解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下列错误的是()A.氨基酸随机连接到tRNA上去B.新生肽链从C端开始合成C.通过核糖核蛋白体的收缩,mRNA不断移动D.合成的肽链在释放前始终与一个tRNA相连7.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是()A.一条链5'→3',另一条链3'→5'B.一条链连续合成,另一条链不连续合成C.两条链均为5'→3'D.两条链均为连续合成E.两条链均为不连续合成8.假设翻译时可从任一核苷酸起始读码,人工合成的(AAC)n(n为任意整数)多聚核苷酸,能够翻译出的多聚氨基酸有()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9.氧化磷酸化的化学渗透假说提出关于ATP形成的原因()A.线粒体内膜对ADP渗透性的变化造成的B.ADP泵出基质进入膜间隙所致C.线粒体蛋白质中形成高能键所致D.H⁺被泵出形成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所致10.大肠杆菌蛋白质合成起始时模板mRNA首先结合于核糖体上的位点是()A.30S亚基的蛋白B.30S亚基的16S rRNAC.50S亚基的23S rRNAD.50S亚基的蛋白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ABD6.参考答案:ABC7.参考答案:BC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B。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习题生物化学(一)名词解释1.两性离子(dipolarion)2.必需氨基酸(eentialaminoacid)3.等电点(ioelectricpoint,pI)4.稀有氨基酸(rareaminoacid)5.非蛋白质氨基酸(nonproteinaminoacid)6.构型(configuration)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oteinprimarytructure) 8.构象(conformation)9.蛋白质的二级结构(proteinecondarytructure) 10.结构域(domain)1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proteintertiarytructure) 12.氢键(hydrogenbond)1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proteinquaternarytructure) 14.离子键(ionicbond)15.超二级结构(uper-econdarytructure)16.疏水键(hydrophobicbond)17.范德华力(vanderWaalforce)18.盐析(altingout)19.盐溶(altingin)20.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21.蛋白质的复性(renaturation)22.蛋白质的沉淀作用(precipitation)23.凝胶电泳(gelelectrophorei)24.层析(chromatography)(二)填空题1.蛋白质多肽链中的肽键是通过一个氨基酸的_____基和另一氨基酸的_____基连接而形成的。
2.大多数蛋白质中氮的含量较恒定,平均为___%,如测得克样品含氮量为mg,则蛋白质含量为____%。
3.在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_和________2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________和_________,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4.蛋白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nm处有最大吸收值。
1.文献没有的作用是()A.组织B.传递C.存储D.认识答案:A2.以下关于“逻辑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逻辑与”用来限定检索词,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B.“逻辑与”用来扩大检索范围,增加信息命中量,提高查准率C.“逻辑与”用来限定检索结果,防止误检,提高查全率D.“逻辑与”用来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答案:A3.下列属于二次文献的是()A.专利文献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目录答案:D4.下列不属于一次文献的是()A.期刊论文B.百科全书C.学位论文D.专利文献答案:B5.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A.光盘B.缩微平片C.感光材料D.纸张答案:D6.下列属于三次文献的是()A.标准文献B.学位论文C.综述D.文摘答案:C7.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A.专利权人终身享有B.30年C.10年D.20年答案:D8.IPC是下列哪一种的缩写()A.中国专利索引B.国际专利分类表C.国际标准化组织D.美国专利分类答案:B9.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均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的检索结果数量最少()A.a and b and cB.a and b or cC.a or b or cD.a or b and c答案:A10.文献记录中的ISSN号属于文献的()A.内容特征B.外部特征C.既是内容特征,也是外部特征D.上述答案皆不正确答案:B11.下列关于查全率和查准率的说法哪种正确()A.查全率和查准率存在着互逆关系B.查全率和查准率之间无相互关系C.查全率和查准率成正比D.好的检索系统可以做到查全率和查准率都达到100%答案:A12.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答案:B13.下列关于数据库基本组成单位的正确表述是()A.“字段”是构成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单位B.“记录”是构成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单位C.“文档”是构成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单位D.“记录中的基本索引字段”是构成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单位答案:B14.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文献是()A.图书B.报纸C.期刊D.会议文献答案:B15.利用引文追溯法检索文献是指()A.利用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B.利用手工检索刊物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C.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D.利用Internet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答案:C16.《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图书,需要在()类下查找。
川农《生物化学(专科)》2020年6月作业考核(答案)
---------------------------------------
(单选题)1: (假设翻译时可从任一核苷酸起始读码,人工合成的(AAC)n(n为任意整数)多聚核苷酸,能够翻译出的多聚氨基酸有( )
A: 一种
B: 二种
C: 三种
D: 四种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携带脂酰基透过线粒体内膜的是()
A: 4-磷酸泛酸
B: ACP
C: 肉(毒)碱
D: 苹果酸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关于变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变构调节具有放大效应
B: 变构调节剂常是些小分子代谢物
C: 变构剂通常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特定部位结合
D: 代谢途径的终产物通常是该途径起始反应酶的变构抑制剂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多肽链的氨基酸的正确性主要取决于( )
A: 相应tRNA的专一性
B: 相应氨酰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
C: 相应mRNA中核苷酸排列顺序
D: 相应tRNA上的反密码子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AUG的重要性在于( )
A: 作为附着于30S核糖体位点
B: 作为tRNA的识别位点
C: 作为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
D: 作为肽链合成的终止密码子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每生成一个肽键消耗的高能磷酸键数是( )
A: 2
B: 4
C: 6
D: 1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7: DNA合成需要的原料是( )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化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附标准答案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化学(本科)》20年12月作业考核附标准答案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1.关于淀粉糊化性质中,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小颗粒淀粉的糊化温度高于大颗粒淀粉的糊化温度B.通常用糊化开始的温度和糊化完成的温度表示淀粉的糊化温度C.糊化作用可以分为可逆吸水阶段,不可逆吸水阶段和淀粉粒解体阶段等3个阶段D.高浓度的糖将提高淀粉糊化的速度答案:D2.果胶分子的主链是()A.150~500个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B.150~500个葡萄糖醛酸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C.150~500个半乳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D.150~500个半乳糖醛酸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答案:D3.以下双糖中属于非还原性双糖的是()A.蔗糖B.麦芽糖C.乳糖D.纤维二糖答案:A更多加微boge30619,有惊喜4.以下哪种酶可以通过催化转酰基反应,在赖氨酸残基和谷氨酰胺残基间形成新的共价键,因此改变蛋白质分子的大小,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流变学性质?()A.转磷酸酶B.转谷氨酰胺酶C.转赖氨酸酶D.转天冬氨酰酶答案:B5.有关蛋白质溶解度,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蛋白质溶解度在等电点时通常是最低的B.当中性盐的浓度范围为0.1~1mol/L时,可增大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C.一些有机溶剂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D.一般来讲,蛋白质的溶解度在0~6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答案:D。
1.生物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主要是通过下面()作用完成的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转氨基
答案:C
2.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为()
A.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B.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C.甘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D.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
E.蛋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答案:B
3.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
答案:A
4.下列关于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的化学渗透学说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呼吸链中各递氢体可将H⁺从线粒体内转移到线粒体内膜外
C.在线粒体膜内外H⁺形成跨膜梯度
D.线粒体内膜外侧pH比膜内侧高
答案:D
5.原核细胞中掺入氨基酸的第一步反应是()
A.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P位结合
B.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A位结合
C.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E位结合
D.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随机结合
答案:A
6.假设翻译时可从任一核苷酸起始读码,人工合成的(AAC)n(n为任意整数)多聚核苷酸,能够翻译出的多聚氨基酸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答案:C
7.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脂酰基载体是()
A.CoASH
B.Ser
C.生物素
D.ACP
答案:D
8.大肠杆菌蛋白质合成起始时模板mRNA首先结合于核糖体上的位点是()
A.30S亚基的蛋白
B.30S亚基的16S rRNA
C.50S亚基的23S rRNA
D.50S亚基的蛋白
答案:B
9.氧化磷酸化的化学渗透假说提出关于ATP形成的原因()
A.线粒体内膜对ADP渗透性的变化造成的
B.ADP泵出基质进入膜间隙所致
C.线粒体蛋白质中形成高能键所致
D.H⁺被泵出形成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所致
答案:D
10.携带脂酰基透过线粒体内膜的是()
A.4-磷酸泛酸
B.ACP
C.肉(毒)碱
D.苹果酸
答案:C
11.关于变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变构调节具有放大效应
B.变构调节剂常是些小分子代谢物
C.变构剂通常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特定部位结合
D.代谢途径的终产物通常是该途径起始反应酶的变构抑制剂答案:A
12.DNA合成需要的原料是()
A.ATP、CTP、GTP、TIP
B.ATP、CTP、GTP、UTP
C.dATP、dGTP、dCTP、dUTP
D.dATP、dGTP、dCTP、dTTP
答案:D
13.关于糖、脂、氨基酸代谢错误的是()
A.乙酰CoA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共同的中间代谢物
B.三羧酸循环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途径
C.当摄人糖量超过体内消耗时,多余的糖可转变为脂肪
D.当摄人大量脂类物质时,脂类可大量异生为糖
答案:D
14.氨基酸和蛋白质共有的性质是()
A.胶体性质
B.沉淀反应
C.变性性质
D.两性性质
答案:D
15.DNA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CTAGTCAG-3′转录后的上相应的碱基顺序为()
A.5′-TGATCAGTC-3′
B.5′-UGAUCAGUC-3′
C.5′-CUGACUAGU-3′
D.5′-CTGACTAGT-3′
答案:C
16.乙酰CoA彻底氧化过程中的P/O值是()
A.2
B.2.5
C.3
D.3.5
答案:B
17.常用于测定多肽N—末端氨基酸的试剂是()
A.溴化氢
B.羟胺
C.过甲酸
D.丹横酰氯
答案:D
18.葡萄糖与甘油共同的代谢中间产物是()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
C.磷酸二羟丙酮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答案:A
19.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是()
A.全部是L-型
B.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
C.全部是D-型
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
答案:D
20.指出下列有关限速酶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是()
A.催化代谢途径的第一步反应多为限速酶
B.限速酶多是受代谢物调节的别构酶
C.代谢途径中相对活性最高的酶是限速酶,对整个代谢途径的速度起关键作用
D.分支代谢途径中的第一个酶经常是该分支的限速酶
答案:C
21.在生理pH值情况下,下列氨基酸中带负电荷的有()
A.半胱氨酸
B.天冬氨酸
C.赖氨酸
D.谷氨酸
答案:BD
22.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酶包括()
A.FAD
B.NADP⁺
C.硫辛酸
D.草酰乙酸
答案:AC
23.下面对乙酰辅酶A去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入TCA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B.合成氨基酸
C.缩合成酮体
D.缩合成胆固醇、脂肪酸等
答案:ABCD
24.mRNA的转录后加工包括()
A.5′端加帽
B.3′端加polyA尾
C.切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
D.碱基修饰:甲基化
E.加CCA尾
答案:ABCD
25.蛋白质的别构效应()
A.是蛋白质分子普遍存在的现象
B.总是和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紧密联系的
C.和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关系不大
D.有时与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有关,有时无关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