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桥梁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0.94 KB
- 文档页数:6
纸桥模型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1.设计一个能够承载最大重量的纸桥模型;2.设计一个结构简单、稳定的纸桥模型;3.通过纸桥模型的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设计思路1.选择合适的纸张材料:纸张材料应具备一定的韧性和强度,以承受一定的重量。
常见的纸张材料有纸板、拼图纸、牛皮纸等,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2.确定纸桥的形式:可以选择悬索桥、拱桥、梁桥等形式,根据设计目标和材料特性进行选择。
3.进行力学分析:通过力学原理,确定桥梁所受的力线和力的方向,以确定桥梁结构的合理性。
4.设计合理的桥梁结构:根据力学分析的结果,设计出结构简单、稳定的桥梁结构,避免出现过于复杂的结构。
5.进行模型制作:根据设计方案,利用选定的纸张材料进行模型制作,注意材料的粘接方式和制作的细节。
三、设计步骤1.确定纸桥的类型:根据设计目标和实际条件,选择适合的纸桥类型,比如悬索桥、拱桥、梁桥等。
2.力学分析:通过力学原理,分析桥梁所受的力线和力的方向,确定桥梁结构的可行性。
3.确定材料:选择合适的纸张材料,根据力学分析的结果,选择具有一定韧性和强度的纸张材料,以承受一定的重量。
4.制作模型:根据设计方案,利用选定的纸张材料,进行模型制作。
注意材料的粘接方式和结构的稳定性,可以使用胶水、纸胶带等进行粘接,确保每个连接点的牢固性。
5.测试与改进:完成模型制作后,进行重量测试,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提高纸桥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四、注意事项1.材料的选择:纸张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以承受一定的重量。
可以选择多层纸张叠加或加固来增强承重能力。
2.结构的稳定性:设计时要考虑应力分布和桥梁结构的稳定性,避免过于复杂的结构,以免影响纸桥的强度。
3.粘接方式:合理选择适合的粘接方式,使用胶水、纸胶带等固定连接点,确保连接牢固性。
4.重量测试:制作完成后,进行重量测试,记录下纸桥能够承载的最大重量,并进行改进,提高承载能力。
5.细节处理: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处理每个细节,如加强连接点、调整桥面的平整度等,以确保纸桥的稳定性和均匀的力分布。
纸制模型桥梁策划书3篇篇一《纸制模型桥梁策划书》一、引言纸制模型桥梁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的手工制作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参与者的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本策划书旨在策划一场精彩的纸制模型桥梁制作比赛,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参与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展示纸制模型桥梁的魅力。
二、活动主题“创意无限,纸筑桥梁”三、活动目的1. 培养参与者的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增强参与者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了解。
3. 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促进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六、参与对象全体学生七、活动准备1. 宣传工作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等显眼位置。
利用学校广播、班级群等渠道进行宣传,介绍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流程。
邀请学校老师和学生干部进行宣传和动员。
2. 物资准备购买足够数量的纸张、胶水、剪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
准备比赛所需的评分标准、奖状、奖品等。
搭建活动场地,包括摆放桌椅、设置展示区域等。
3. 人员安排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
安排工作人员负责宣传、物资准备、场地布置、比赛裁判等工作。
招募志愿者协助活动的开展。
八、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具体报名时间])在学校指定地点进行报名,填写报名表格,注明个人信息和团队信息(如有)。
报名人数限制为[具体人数],报满即止。
2. 培训阶段([具体培训时间])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纸制模型桥梁制作的培训,讲解制作技巧、注意事项等。
提供制作样品和参考资料,供参与者参考和学习。
3. 制作阶段([具体制作时间])参与者根据培训内容和自己的创意,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纸制模型桥梁。
制作时间为[具体时长],期间工作人员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展示阶段([具体展示时间])将制作完成的纸制模型桥梁展示在活动场地,供评委和观众参观。
参与者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介绍和讲解。
纸桥设计计划书1. 背景介绍纸桥设计是一项常见的工程设计任务,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和学生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纸桥设计是通过使用纸张等材料构建桥梁模型,以评估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
2. 目标本设计计划书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稳定且能够承受最大负荷的纸桥。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设计任务能够提高团队成员的结构设计能力,并通过实际概念验证来验证工程设计的有效性。
3. 设计流程本设计计划书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设计:3.1. 研究背景知识在设计之前,团队成员将进行相关背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包括不同桥梁结构的类型,纸张的强度和重量等。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纸桥并优化其结构。
3.2. 制定设计需求团队成员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设计需求,包括纸桥的最大跨度、承重要求等。
这些需求将成为我们设计的基础。
3.3. 进行概念设计基于设计需求,团队成员将进行概念设计。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桥梁结构类型,如梁桥、拱桥或悬索桥,并确定纸桥的形状和尺寸。
3.4. 详细设计在完成概念设计后,团队成员将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纸桥各个构件的尺寸、连接方式、支座设计等。
这一步骤将确保纸桥的结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3.5. 材料选择和制造根据详细设计,团队成员将选择合适的纸张材料,并使用适当的工具制造纸桥模型。
制造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切割、折叠和粘合等工艺。
3.6. 实验测试和优化完成纸桥的制造后,团队将进行实际的负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
这将帮助我们确定纸桥的负载极限,并改进设计以提高性能。
4. 时间计划本设计计划的时间计划如下:•第1周:研究背景知识•第2周:制定设计需求•第3-4周:概念设计•第5-6周:详细设计•第7-8周:材料选择和制造•第9-10周:实验测试和优化5. 预期结果通过本设计计划,我们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结果:•设计出一个稳定且能够承受最大负荷的纸桥模型。
•提高团队成员的结构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并对结构进行改进。
《用纸造一座“桥”》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的: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纸张构建一个简易的桥梁模型,了解桥梁的结构和设计原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作业对象:本作业适合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难度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三、作业内容:1. 学生将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给每组提供相同数量的纸张和胶水。
3. 每组的任务是使用纸张和胶水,设计并制作一座承重桥梁模型。
4. 桥梁模型需要能够承受一定重量。
5. 每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制作和测试。
四、作业流程:1. 简要介绍桥梁的概念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桥梁的重要性和不同类型的桥梁。
2.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出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
3. 学生开始设计他们的桥梁模型,可以先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制定详细的计划。
4. 学生开始制作桥梁模型,注意团队合作和沟通。
5. 完成桥梁模型后,每组进行测试,看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6. 学生展示他们的桥梁模型,分享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五、作业评价:1. 桥梁模型的外观、稳定性、承重能力将作为评价标准。
2. 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和创造力也将被评价。
3. 教师可以给予实时反馈,并鼓励学生不断改进。
六、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设计更复杂的桥梁模型,挑战更大的承重。
2. 邀请专业工程师或设计师来学校分享关于桥梁设计的知识和经验。
3.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桥梁,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类型桥梁的特点。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桥梁设计原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这次活动,收获成长和乐趣!第二课时一、设计目的: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一座“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工程设计和建筑结构的兴趣。
二、设计内容:1. 学生将以纸张为主要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座“桥”,要求考虑桥梁的承重能力、结构稳定性、美观性等因素。
纸桥模型设计一、前言生活中我们所见的桥有很多,有平桥、浮桥、索桥和拱桥等。
平桥是较普遍的一种桥,各种桥要根据其地理位置相应设计。
桥设计的好坏关乎到桥本身的安全性,更关心到过桥者的人身安全。
因此,桥的设计要科学才能保证其安全性。
但纸桥则与生活中的桥有所不同,纸柱、纸张与水泥柱、水泥板有着较大的差别,两者性质差别较大。
纸桥的设计可以类比生活中实桥的设计方法,但不能完全等同。
由于性质的差异,例如纸张的抗拉、抗压强度等,纸桥需要经过重新合理设计。
二、作品名称我们小组基于纸桥应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好的承重能力这一思想理念,将此桥命名为“”三、设计理念(一)稳定性与承重能力无论是纸桥还是生活中的桥,都必须具备很好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于是我们组以这一理念为出发点,通过理论与实践,探究如何使纸桥同时具备良好的这两项性能。
(二)设计思路1、稳定性仅用两根纸柱作为桥墩支撑桥梁时易发生前后摇摆,我组利用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连接三根相隔一定距离的纸柱为一个整体支撑桥梁,大大提高了纸桥的稳定性。
2、承重能力由于通过卷纸而得的纸柱作为桥梁时抗压性能较差,易出现从中间折断的现象。
我组在进行了理论分析后找到了解决方案,如下图:黑色为纸带,白色为纸柱,阴影为重物。
3、受力分析如下受力分析图所示:(1)如果桥梁中部没有支撑结构,在桥梁中部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且作用力超过桥梁自身的承受能力时,桥梁即折毁。
(2)在桥梁中部设置支撑结构后,在桥梁中部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时,桥梁出现向下弯曲趋势的同时纸带绷紧,通过纸带良好的抗拉能力使桥梁中部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而停止发生形变。
4、整个纸桥模型示意图5、纸张合理规划制作纸桥模型前应对纸张进行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要求的同时达到我组预期目标。
以下为我组对四张纸4开双面彩色卡纸的规划示意图,它展示了我组对纸桥各部分结构的合理设计,同时也以此证明我组所使用纸张数量符合比赛要求。
四、设计创意我组设计的纸桥主要有两大特点,这也是我组的创意所在。
纸桥承重结构设计(范文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纸桥承重结构设计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纸桥承重结构设计篇一]纸桥承重一、主题的生成一个弹性强力的报纸球,成为我们有趣的玩伴——其实纸中的另一类——纸板也是创造活动的主力军——桥梁多种多样——用纸来选桥——你的纸桥可以承受多大的重量——拿出你们组的作品,比一比谁是最佳的桥梁工程师。
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欣赏、探究、制作、实践等有效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2)发展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了解力的支撑奥秘,力的原理,在制作的过程,发现制作方法与细节处理对纸桥承重力的影响。
(3)制作一座可以承重的纸桥,制定周密计划与改进方案。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科学领域、科学研究的探究意识与探究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对于我国的桥梁建设有一定的认识与想法。
3.价值取向目标:培养学生在欣赏,查阅有关桥梁的科学资料时对科学,对周围事物发现时应保持有的好奇心与探究意识。
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科学对待事物的态度。
并对我国的社会建设建立关心态度。
三、活动的内容:1.复习纸的性能,纸板可以做些什么?2.提出活动主题——纸板造桥。
3.欣赏图片,分析承得的原理。
4.制定活动方案——分好合作小组。
提出共同活动目标。
分配个人任务。
5.资料汇报。
6.小组制作,利用所查科学原理,提出可采用的关键技巧。
7.承重竞赛,比一比谁的纸桥最承重。
8.总结其中的制作技巧,在摆放时砝码的放置学问。
四、涉及学科:科学、建设学、数学、美术、信息技术、劳动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探究法、实验法、交流讨论法、讲授法、信息搜集筛选法、合作学习。
六、教学活动实施步骤第一课时:不可思议的桥一、纸的性能回忆纸有什么样的特殊性。
拿、折尝试纸板的特点有哪些?(归纳总结纸板的特性)二、主题生成:在上一个主题中我们用报纸制作出弹力十足的足球。
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利用纸板制作更有意思的事物,你认为纸板可以做些什么?我们本次活动的要求是用一块A4大小的纸板,双面胶、剪刀、刀等材料制作一架纸桥(原材料就是一张纸板,制作一种桥面、桥体)使桥可以架在2个砝码盒,砝码盒的距离是18c m ,承重最大者为优胜。
科技创新活动题目:纸质桥梁模型制作年级专业:2011级水利水电工程班级:一班学生:* * *(组长)* * ** * ** * ** * ** * *指导教师:* * *日期:2013年7月11日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11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1班科技创新活动任务书——之纸质桥梁模型制作1、桥梁模型要求:(1)桥梁模型总长度1000mm,制作误差不得超过10mm总宽度250mm,制作误差不得超过5mm,可采用多种桥梁型式。
(2)桥面须是水平的。
(3)桥的制造必须保证假设小车的正常通过。
假设小车的尺寸是长30cm宽21cm高19cm的平板小车。
2、材料要求:A0绘图纸及白乳胶3、加载方法:在桥梁跨中逐渐加载直至模型失效。
失效标准为:(1)模型无法按照现场条件正确安装就位;(2)因模型的部件障碍或变形过大或模型发生破坏等原因,使得小车不能顺利到达彼岸。
(3)桥梁在加载的过程中最大挠度超过2.5cm。
(4)超出正常允许情形的其它失效情况。
4、分组要求:全班57人分成10组,其中7组6人,3组5人。
5、模型加载时间:星期四下午2点开始。
6、评分标准:本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结协作为目的,评分根据学生的作品及在活动中的参与表现综合评分。
科技创新活动报告——纸质桥梁模型设计一、模型结构分析(一)、材料力学性能分析纸作为模型材料,其力学性能特点是受拉性能良好,抗撕裂能力差,抗弯压能力近似为零。
将纸折成圆筒并用乳胶粘结后,可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受长细比的限制,多为压杆失稳状态的受力破坏。
可承受少许弯矩。
乳胶的粘接性能:纸带对接时强度降低,纸带侧接时,强度较高,认为与母材强度相同。
(二)、构件力学性能经过分析,纸卷成圆筒后,承拉能力远大于承压能力。
在此构件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一致认为:方案应多选择为拉杆,压杆短而受力小,尽量不使其受弯矩。
二、设计方案分析在模型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以下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
纸桥的设计方案1. 简介纸桥是一种常见的力学实验项目,通过利用纸张的轻便和强度来设计并搭建桥梁结构。
纸桥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桥梁工程原理和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纸桥设计方案的准备工作、材料选择和搭建过程。
2. 准备工作在开始设计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纸张:建议使用较厚的纸张,如卡纸或彩纸,以提高桥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剪刀:用于剪裁纸张和修剪边缘。
•尺子:测量桥梁的长度和宽度。
•铅笔:在纸张上做标记和绘制设计草图。
此外,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桥梁结构原理和力学知识,以便能够设计出稳定和承重能力较高的纸桥。
3. 设计方案3.1 桥梁结构选择在设计纸桥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桥梁结构。
常见的桥梁结构有梁桥、拱桥和悬索桥等。
对于纸桥的设计,梁桥是最简单和常见的选择。
梁桥是由多个横梁支撑的桥梁结构,纸桥可以采用梁桥的基本原理来设计。
在设计梁桥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梁桥类型,如简支梁桥、连续梁桥或悬臂梁桥等。
3.2 设计草图在正式开始纸桥的搭建之前,我们需要先绘制一个设计草图。
设计草图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纸桥的整体结构和尺寸,并辅助我们进行后续的工作。
设计草图应包括以下内容:•桥梁的整体形状和结构。
•桥面的宽度和长度。
•支撑横梁的位置和数量。
•横梁之间的间距和长度。
•横梁与桥面的连接方式。
3.3 搭建纸桥在完成设计草图之后,可以开始按照设计图纸搭建纸桥了。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搭建步骤:1.使用剪刀和尺子,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将纸张裁剪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2.将纸张叠放在一起,形成横梁的厚度。
可以使用胶水或胶带将纸张固定在一起。
3.根据设计图纸上的位置标记,在纸张上切割出与桥梁连通的间隙。
4.将横梁插入桥面上的间隙中,确保它们与桥面紧密连接。
5.检查桥梁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必要时进行调整和加固。
4. 实验和测试完成纸桥的搭建后,可以进行实验和测试。
可以通过将重物放置在桥面上,逐渐增加重量来测试纸桥的承重能力。
记录下纸桥在不同重量下是否发生变形或破裂,以评估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科技创新活动
题目:纸质桥梁模型制作年级专业:2011级水利水电工程班级:一班
学生:* * *(组长)
* * *
* * *
* * *
* * *
* * *
指导教师:* * *
日期:2013年7月11日
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
11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1班科技创新活动任务书——之纸质桥梁模型制作
1、桥梁模型要求:
(1)桥梁模型总长度1000mm,制作误差不得超过10mm总宽度250mm,制作误差不得超过5mm,可采用多种桥梁型式。
(2)桥面须是水平的。
(3)桥的制造必须保证假设小车的正常通过。
假设小车的尺寸是长30cm宽21cm高19cm的平板小车。
2、材料要求:A0绘图纸及白乳胶
3、加载方法:在桥梁跨中逐渐加载直至模型失效。
失效标准为:(1)模型无法按照现场条件正确安装就位;
(2)因模型的部件障碍或变形过大或模型发生破坏等原因,使得小车不能顺利到达彼岸。
(3)桥梁在加载的过程中最大挠度超过2.5cm。
(4)超出正常允许情形的其它失效情况。
4、分组要求:全班57人分成10组,其中7组6人,3组5人。
5、模型加载时间:星期四下午2点开始。
6、评分标准:本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结协作为目的,评
分根据学生的作品及在活动中的参与表现综合评分。
.
科技创新活动报告
——纸质桥梁模型设计
一、模型结构分析
(一)、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纸作为模型材料,其力学性能特点是受拉性能良好,抗撕裂能力差,抗弯压能力近似为零。
将纸折成圆筒并用乳胶粘结后,可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受长细比的限制,多为压杆失稳状态的受力破坏。
可承受少许弯矩。
乳胶的粘接性能:纸带对接时强度降低,纸带侧接时,强度较高,认为与母材强度相同。
(二)、构件力学性能
经过分析,纸卷成圆筒后,承拉能力远大于承压能力。
在此构件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一致认为:方案应多选择为拉杆,压杆短而受力小,尽量不使其受弯矩。
二、设计方案分析
在模型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以下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
1.简支梁。
简支梁受部分均布荷载。
由于构件受弯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如果选用简支梁的形式,梁纵截面应选用鱼腹梁的形式。
但制作难度大。
如果梁为几片相同形状的纸粘接加厚而成,则侧面易失稳。
因此不便采用。
2.拱形结构。
拱桥最适于承受均布荷载,但在制作上较费材料。
由于
拱桥需要由很密的拱作片拼成,中间加肋,因此桥的自重较大,不便采用。
3.桁架结构。
由弯矩分布可以看出,采用梯形桁架较接近弯矩分布,是合理结构。
由于在要求荷载下,架桥水平方向必有压力,且要承受部分均布荷,是处于局部弯压状态。
要使构件有较良好的压弯性能,必须多用材料,因此考虑通过局部构造措施,将均布荷载转换为两点或多点集中荷载,结构须是对称的。
三、具体方案
通过对多种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决定采用梯形桁架结构方案。
取上、下圆筒轴线距165mm,模型跨度940mm,实际长1000mm,宽度250mm,中间倒V字型杆约成90°,符合设计要求。
考虑到压杆长细比限制,拉杆的抗撕裂能力等因素,杆件尺寸定为内径16mm,外径
18mm,其间还有零杆,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
所有杆件圆筒均用外径16mm的不锈钢圆杆做模具。
四、实际制作
1.杆件的制作。
以外径16mm的不锈钢圆杆做模具。
全桥共由56根杆件粘接组合而成。
其中,4根主跨杆为1000mm长,200mm宽纸条卷成;24根斜杆和14
根水平连接杆为250mm长,100mm宽纸条卷成;14根竖直压杆为200mm 长,100mm宽纸条卷成。
视实际拼接情况加以切削。
在粘接杆件时,为了防止乳胶干缩使杆件变形,杆件在模具上粘接,晾干后方才取下。
2.结点。
由结构力学的知识知这些结点都可按铰结点设计,将杆件需,
然后与主杆要粘接的一端剪成花瓣状(剪切的部分已计入卷纸长).
件粘合。
3.加固和美化。
待所有杆件全部组装完毕且完全晾干后检查每个结点,加固欲脱落的结点,在每个结点上均匀涂刷一层乳胶。
将1000mm×250mm的桥面和桥底粘合到桁架结构上。
图为制作完成后的桥梁整体结构
五、桥梁模型加载实验
1、加载前
称重:全桥共515g;
尺寸测量:长1004mm,宽250mm,符合任务书中要求的允许误差范围。
2、加载
以加载实验砝码作为载荷,将桥梁模型装于实验台上。
按任务书要求,逐级加载,记录加载重量,观察各杆件破坏情况及桥梁变形挠度,当杆件发生破坏或者挠度大于25mm时停止加载。
上图为加载实验3、破坏形式分析:
由于各杆大致等强度,而结点强度有保证,当加载重量达到29354g
时桥梁挠度达到25mm,杆件未发生较大破坏。
上图为加载过后的桥梁模型
六、活动小结
为了更好的完成此次科技创新活动,我们积极搜集整理各种资料,在这其中学到了不少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使我们更好的把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
通过此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了我们动手动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融洽了生生和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