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区情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我的家乡内蒙古一、简介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总面积达到118.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
内蒙古以其广袤的草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之一,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遗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二、自然风光内蒙古因其草原而被誉为“草原王国”。
内蒙古的大草原分布广泛,其中最著名的是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
这些广袤的草原上覆盖着绿茵茵的牧草,成为众多牧民和游客放飞心情的乐园。
除了草原,内蒙古还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如喀拉湖、额尔古纳河和神农架等。
喀拉湖是亚洲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四季变幻的湖水和周围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额尔古纳河则是一条雄伟壮观的河流,沿途的旖旎风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内蒙古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珍稀的黑马、红鹿以及各种水禽和草原动物。
这使得内蒙古成为了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三、民俗文化内蒙古拥有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如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艺术表达,给内蒙古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蒙古族是内蒙古最大的少数民族,其传统的文化表现在音乐、舞蹈、服饰和饮食等方面。
蒙古族的传统音乐以马头琴为代表,将草原风情和独特的旋律完美结合,听起来宛如来自大自然的呼唤。
此外,蒙古族的传统舞蹈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舞姿翩翩起舞,给人带来无限想象和遐想。
鄂温克族是内蒙古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是狩猎民族,以捕鱼、猎取动物为生。
鄂温克族的人们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他们依靠自然环境中丰富的资源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鄂温克族的文化传统上注重口头传播和民间艺术表演,如歌谣、传说、织锦等。
四、特色美食内蒙古的美食以肉类为主,以烤肉、奶制品和烩菜为主要特色。
烤肉是内蒙古最有名的美食之一,制作精细的烤肉将肉质烤至金黄,搭配特制的蘸料,口感香嫩,令人回味无穷。
奶制品在内蒙古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内蒙古旅游资源内蒙古旅游资源简介第⼀讲内蒙古⾃治区概况内蒙古⾃然旅游资源⼀内蒙古⾃治区概况⼀、内蒙古⾃治区成⽴于1947年5⽉1⽇,我国最早的民族⾃治区。
地处我国北部,⾃东向西延伸,横越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内蒙古草原幅员辽阔,位居我国的五⼤牧区之⾸。
全区⾯积118.3万平⽅公⾥,她东起茫茫的兴安岭,西⾄阿拉善⼽壁,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省区,接壤俄罗斯、蒙古国。
在这⽚辽阔的⼟地上,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阔的⽔⾯、众多的野⽣动植物和⽆穷的地下宝藏,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称(三)、内蒙古⾃治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前有49个民族居住在这块⼟地上。
全区共有⼈⼝2306.55万⼈,其中蒙古族377万⼈,汉族1760多万⼈,其少数民族90多万⼈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达⽡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治旗。
(四)、⾏政区划内蒙古⾃治区现设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峰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12个盟市,下设101个旗、县、市、区、4个旗、17个县、14个市、16个市辖区,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农牧林业是内蒙古最⼤的资源优势,⼈均耕地、草场⾯积、森林⾯积均居全国第⼀。
(五)、内蒙古⽓候本区属于温带⼤陆性⼲旱、半⼲旱⽓候区。
特点:热量资源丰富,⽓温变化⼤,降⽔稀少,光照资源充⾜。
内蒙古⾼原是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候向西北⼤陆性⼲旱⽓候区的过渡地带,草原⾯积⼴阔,特别是东部草类⽣长茂盛,草质优良,成为优质牧场。
本区⼀般⽇照时间长达2900~3400个⼩时,⽩天⽓温⾼,夜间⽓温急剧下降,故⽓温⽇变化⼤,平均⽇温差都⾼于11℃。
冬季寒冷漫长。
阿尔⼭的冬天阿尔⼭的雪不仅以雪质优良著称,更以雪期长⽽闻名于世,雪期从9⽉下旬持续到次年5⽉上旬,长达7个多⽉,227天。
冬季降雪量平均达36.8毫⽶,积雪覆盖期为150余天。
内蒙古区情知识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以下是一些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区情知识:
1. 地理位置和气候: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的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而短暂,冬季寒冷而漫长。
2. 区划和人口: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多个地级行政区,包括盟、市等。
其首府是呼和浩特市。
该地区的常住人口数量较多,是一个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
3. 自然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稀土、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资源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 经济和产业: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以畜牧业和工矿业为主。
其中,牛羊肉、奶制品等畜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此外,内蒙古还拥有发达的毛纺织业和工矿业,这些产业在内蒙古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5. 文化和旅游: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独特的蒙古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草原风光、体验蒙古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参加各种民俗活动。
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赤峰的红山文化遗址等。
6. 教育:内蒙古自治区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府和研究机构,为内蒙古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做出了贡献。
7. 交通和通讯:内蒙古自治区的交通和通讯设施日益完善,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便捷高效,通讯网络覆盖广泛,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内蒙古简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地区,自治区东邻黑、吉、辽3省,西与甘、宁接壤,南靠冀、晋、陕3省,北部和东北部分别与蒙古、俄罗斯交界,国境线长4200多公里。
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居第3位。
首府呼和浩特市。
成吉思汗陵内蒙古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拨在1000-1500米之间,草原沙漠广为分布。
在蒙古高原的两侧,还有两块大平原。
东部的西辽河草原,是东北草原的一部分,素有“谷仓”之称。
西部的河套平原,由黄河冲积而成,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日照充分,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
内蒙古地处中温带的大陆内部,水热条件均较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为差,西部降水稀少,干旱是农牧业的主要限制因素。
自治区内有蒙古、汉、满、回、达斡尔、朝鲜、鄂温克、鄂伦春等10多个民族。
区内各民族除汉族外,以蒙古族最多,多数人蒙古、汉语皆通。
自治区内多从事畜牧业,牧民多习居天幕式蒙古包(一个个游动的帐篷,因为蒙古族人以放牧为主要生活内容,逐水草而徙居,所以他们就创造出了这种搭建和拆卸都很方便的蒙古包)。
以肉、奶为主食,喜饮奶茶。
满族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和呼和浩特、包头等地,多从事农业和工商业,一般通用汉语。
回族多居住在呼包一带的城镇及工矿区,主要从事工商饮食服务业,通用汉语。
达斡尔族绝大多数聚居在呼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余者分散在海拉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以及布特哈旗等地,多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民俗极似蒙古族。
内蒙古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的风土人情,蒙古歌舞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传统的那达慕集会是最能体现蒙古族风情的场所。
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有歌舞娱乐、摔跤、射箭、赛马等比赛项目,其中竞技占较大比重。
竞技,几乎贯穿蒙古族生活各个方面。
春季打马鬃、祭敖包仪式之中、姻礼进行途中,都会展开规模不等、趣味迥异的各种比赛。
各项比赛中,远距离越野赛马最为激动人心。
内蒙古自治区情况介绍一、基本情况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首府,横跨东北、华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之一,北与和接壤。
是中国五个之一。
图一内蒙古全境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部,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
内蒙古全区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015年统计,全区常住人口为万人,主要分布有、,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民族众多。
辖9个地级市、3盟,共计22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旗、自治旗。
二、各行政区情况1、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辖4市辖区(、、、)、4县(、、、)、1旗()。
全市常住人口为万人。
地区名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万人)距市中心距离行政区域编码政府所在地17271-150100/150101(市辖区)新城区700 150102 大街1013 150105175 150103 新华西街213 150104 昭君路4885 1501251313 1501222859 1501243401 1501232712 150121图一呼和浩特市行政图表一呼和浩特市行政区划分表2、包头市包头市辖5个市辖区、1个县、2个旗及一个国家级稀土。
即、、、、、、、(拟由、合并而成)和(包括)。
常驻人口万人。
图二包头市行政图地区名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万人)距市中心距离行政区划代码政府所在地包头市27,768-150200/150201钢铁大街29号301 3 150203 阿尔丁大街280 150204 建设路470 150202 巴彦塔拉东大街734 13 150207 建设路761 150205 巴达噶尔大街18,505 1502815,025 1502222,368 150221表二 包头市行政区划分表3、乌海市乌海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
内蒙古自治区情况介绍一、基本情况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首府呼和浩特,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
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图一内蒙古全境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内部,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
内蒙古全区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2015年统计,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民族众多。
辖9个地级市、3盟,共计22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旗、自治旗。
二、各行政区情况1、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辖4市辖区(回民区、玉泉区、新城区、赛罕区)、4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1旗(土默特左旗)。
全市常住人口为286.6615万人。
地区名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万人)距市中心距离行政区域编码政府所在地呼和浩17271286.6615-150100/150101(市新城区图一呼和浩特市行政图表一呼和浩特市行政区划分表2、包头市包头市辖5个市辖区、1个县、2个旗及一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即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石拐区、固阳县、土默特右旗、白云鄂博市(拟由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白云鄂博矿区合并而成)和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滨河新区)。
常驻人口265.0364万人。
图二包头市行政图地区名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万人)距市中心距离行政区划代码政府所在地包头市27,768265.0364-150200/150201钢铁大街29号昆都仑区30172.68383150203阿尔丁大街青山区28048.1216 5.8150204建设路东河区47051.204520.5150202巴彦塔拉东大街九原区73419.583113150207建设路石拐区761 3.580542.7150205巴达噶尔大街白云鄂博市18,50512.78149.3150281百灵庙镇固阳县5,02517.557454.2150222金山镇土默特右旗2,36827.645362.7150221萨拉齐镇表二包头市行政区划分表3、乌海市乌海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
内蒙古自治区区情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国北部边疆,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8。
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直线距离1700公里。
全区总人口2413.7万,由蒙古、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1880.1万、蒙古族436.7万、其他少数民族96.9万。
全区辖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3盟9市和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共101个旗县(市、区),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族、莫力达瓦达斡尔族3个自治旗。
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许多资源储量大且开发条件好。
全区人均耕地面积、草原和森林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
在世界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内蒙古就有135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83种,储量居全国前3位的28种,居首位的5种。
特别是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煤炭储量7016亿吨、居全国第一,天然气储量6432亿立方米,预计远景储量4.2万亿立方米,金银等10种有色金属资源储量2539万
吨,可利用风能总功率1.5亿千瓦。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内蒙古自治区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产业基地、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基地、稀土科研与生产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北部边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北通道,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200公里,有满洲里、二连浩特等18个陆路口岸,其中满洲里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年过货能力2400多万吨,二连浩特口岸年过货能力560多万吨。
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行政区,毗邻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个省区,可以同东北、华北、西北三个经济区进行广泛的经济技术协作,既是津京和环渤海地区的腹地,又是华北沟通大西北的经济通道,具有北开南联、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
内蒙古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独特的旅游胜景。
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富饶美丽。
大兴安岭的林海风光,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
蒙古族歌舞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赛马、摔跤、射箭被视为蒙古族的“男儿三技”,蜚声中外。
传统的那达慕常常让中外游客如痴如醉。
名胜古迹众多。
如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大召、昭君墓、
白塔,包头市的五当召、美岱召,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园,阿拉善左旗的延福寺,赤峰市的辽上京、辽中京、大明塔,鄂伦春自治旗的嘎仙洞等。
内蒙古大草原风光秀美,凉爽宜人,是我国最好的消夏避暑胜地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8年,全区GDP达到7761.8亿元,增长17.2%,增速连续7年居全国领先;人均GDP32214元,增长16.7%;财政总收入达到1107.3亿元,增长32.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56元,均增长11%左右,在全国位次分别为第9位和第1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