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穴位汇总
- 格式:xls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7
养生堂程凯程凯教穴位养生养生堂程凯程凯教穴位养生,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养生堂程凯程凯教穴位养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养生堂程凯六个穴位很不方便记忆和操作,因为穴位是双向调节,可补可泻,所以专家告诉我们按揉一个穴位(太溪)即可起到服用六味地黄丸的作用,因为只按揉一个穴位所以手法、方向、力度都很有讲究,节目中将手把手教您按摩的方法。
程凯教穴位养生肾阴虚阳亢,头发早白、脱发:按揉太溪穴和照海穴、绝谷穴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牛黄清心丸,是三种家庭常备泻火解毒药,然而滥服,“解毒”也会变“中毒”。
殊不知在我们身体中自带有牛黄解毒片、上清丸、清心丸,它们绿色、安全、效果好。
它们藏在身体的哪个部位?1、牛黄解毒片适用胃肠有火者,表现为牙龈肿痛、口气重、便秘、肛门有灼热感。
对应人体穴位:商阳2、牛黄上清丸适用头面部有火者,表现为咽痛、口疮、眼红目赤,头痛、耳鸣。
对应穴位:关冲3、牛黄清心丸适用心火盛者对应穴位:中冲、少冲4、关于口舌生疮,不同部位相对应不同穴位。
别小看夏季感冒,其实它的危害很大。
感冒是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冒可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引起其它疾病,如咽喉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甚至脓胸、肝脓肿、心包炎和骨髓炎等.通过变态反应还可引起心肌炎、肾炎和风湿热等。
有资料显示,约1/3的脑中风患者发病前曾有感冒发热的病史,感冒常被认为是脑中风的主要诱因之一。
有严重冠心病、肝病、肾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感冒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猝死。
2008年7月,网上就报道过一位68岁的许老伯患有慢性气管炎及哮喘,突然受凉感冒了,到凌晨的时候,他突然出现胸闷气急,呼气困难症状,不能平卧,不能言语,全身大汗淋漓,开始意识模糊、昏迷、抽搐并且迅速恶化至呼吸心跳停止,家属赶快呼叫120急救,结果抢救无效,最后医生诊断是感冒引发的哮喘猝死。
因此,中老年人应十分重视感冒的预防,如患了感冒,就应及时休息和治疗,切不可草率对待。
那些可以活血暖身的穴位作者:程凯来源:《祝您健康·养生堂》2019年第05期随着气温的转暖,寒冷看似离我们越来越远。
其实,春夏时节因为寒证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一点儿也不少。
或是因为减衣过度,受了风寒,或是因为天气闷热过食生冷,或是由于其他疾病而内生寒邪,很多人都面临着寒证的困扰。
中医理论认为寒主收引,当寒凝血脉便会使气血运行缓慢,出现诸多病证,常见恶寒喜暖、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舌淡苔白等证候。
当出现了寒证,活血暖身就成了调理的重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氏针灸第4代传人程凯给我们带来了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的中医活血暖身外治法。
一、心俞穴心俞穴是背俞穴之一,俞有输注的意思,心俞穴便是心的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
五脏六腑各有各的背俞穴,均位于腰背部。
通过刺激脏腑的背俞穴,可以有效调理脏腑功能与气机。
心为君主之官,主一身血脉,全身的气血运行都有赖于心阳的温煦、推动,如果出现了心阳虚,则可能气血推动无力,出现诸多病证。
通过刺激心俞穴来振奋心阳,是一种副作用小、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定位】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功用】散发心室之热,主治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等病症。
【方法】可以采用按揉的方式,用拇指以中等力度按揉心俞穴100~200次,以局部感到温热、酸胀为宜。
亦可采用艾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置于心俞穴上,在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处施灸,温和灸心俞穴5~20分钟,以穴位皮肤温热,但无明显灼痛感为度。
二、膏肓穴当形容疾病或者事情无法挽回时,我们可能会用一个成语来描述——病入膏肓。
其实,膏肓也是中医中一个重要的穴位,它的位置隐蔽,常常被人们所错过,但是功效十分卓越,能扶阳固本,调和全身气血。
同时,膏肓穴更是孙思邈常用的养生穴,适当刺激膏肓穴对延年益寿十分有帮助。
临床上,有些人会出现阴阳两亏的情况,阴有虚,血不足,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烦躁口干的情况,再施以艾灸容易加重症状。
养生堂程凯穴位健脾暖胃养生堂程凯穴位健脾暖胃,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养生堂程凯穴位健脾暖胃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养生堂程凯专家:程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氏针灸”第四代传人陪伴了《养生堂》10年的老朋友程凯博士,今天再次做客《养生堂》。
节目开始送给主持人悦悦一顶帐篷,可悦悦却觉得程博士偏心,昨个送给雅琪一个豪宅,今天送自己一顶帐篷。
程博士说,这顶帐篷是搭在我们人体腹部的一顶长寿帐篷,上面有很多我们过去错过的健脾暖胃的穴位。
穴位健脾暖胃入冬了天气特别冷,这个季节大家都喜欢泡泡温泉,驱走寒气的同时还能温阳活血,可是天天泡温泉显然不太现实,于是作为一个在《养生堂》工作了6年的主持人,刘婧为大家设计了一条“温泉线”。
而这条“温泉线”的第一站就是在背部的心俞穴,可是程教授却说心俞穴虽好却并不是那个功效神奇的穴位。
程教授告诉大家,这个穴位位置隐蔽常常被人们所错过,但是功效卓越,到底是什么穴位呢?我们又应该怎么找到这个隐蔽的暖心长寿宝穴呢?在暖背站失利以后,刘婧再接再厉又提出了第二站——暖腿站的两个穴位,它们可以说在温经活血方面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经典搭档了。
就是——气海、关元。
程教授说气海、关元确实是非常著名的穴位,它俩搭配补气补血,是冬季活下焦之血的经典对穴。
但是如果只想到这两个穴位,我们腿上的另外一些非常好的,具有更强的活下肢动脉之血的穴位就又被错过了。
到底程教授说的是什么穴位呢?现场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他临床常用的活血通经温熨药包,里面又有什么药物呢?在“温泉线”的最后一站——暖小腿站,刘婧放出大招,提出了小腿上经典穴位——足三里。
而程教授却说足三里虽然对暖脾胃效果很好,但对于活下肢之血效果不是很好。
他在节目里教了大家一个在足部胫后动脉上的穴位,即活血暖身又补益肾脏,而且程教授说我们在日常泡脚的时候水位只要没过这个穴位,就能有很好的温暖下肢的效果。
人体五大黄金穴再不揉起就老了中医小故事:程凯博士是著名中医针灸大师程莘农的孙子,北京大诚中医院院长,因为经常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以及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做客,所以被广大观众熟悉。
有一次,他说,记得年轻的时候,爷爷在教他穴位的时候说,告诉你一个抗衰老的秘密穴位:那就是关元穴。
爷爷略带神秘的腔调让程凯深深地记住了这个穴位,屡屡向朋友们推荐自我点按这个穴位。
五大人体黄金穴,常揉抗衰老那么除了关元穴,还有什么重要的抗衰老穴位呢?人体是这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品,按黄金分割点来找,有五大黄金穴。
中医专家指出,常按摩这五个穴位,可以抗衰老。
每天花5分钟时间来按摩一下这五大黄金穴位吧!1.百会穴――头顶至后脑的0.618处是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心。
百会穴由于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
按摩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经络,提升督脉的阳气。
叩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以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
2.涌泉穴――脚后跟到脚趾的0.618处是涌泉穴,在脚心。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方面有重要作用。
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也会增强。
方法: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也可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3.关元穴――脚底到头顶的0.618处为关元穴,在肚脐下四横指处。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按揉关元穴,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长斑、长痘痘的状况。
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对于受寒引发的痛经,热敷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
这四个穴位是治疗糖尿病的,你用好了吗?
第一颗:然谷穴~有效降血糖
程凯教授介绍:降血糖最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其实人体里也自备了二甲双胍,那就是然谷穴。
然谷穴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属足少阴肾经的荥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
【方法】每天晚上洗完脚可以用拇指用力点揉这里,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
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第二颗:鱼际穴~除烦解渴
程凯教授介绍:除了然谷穴可以降血糖以外,针对糖尿病“三多”的症状,也各有治疗的穴位。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身体消瘦。
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
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表现为多饮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以掐鱼际。
【方法】每天看电视的时候,用一手食指关节点按鱼际穴,以感觉酸胀为好,两手互相点按。
第三颗:内庭穴~控制食欲
程凯教授介绍:中消跟胃阴不足、胃热有关,表现为多食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可以掐内庭。
【方法】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掐揉内庭穴,可以很好的控制食欲,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磨牙、胃火牙痛等。
第四颗:关元穴~解尿多
程凯教授介绍:下消跟肾阴不足、肾虚有关,表现为多尿,因此应突出滋阴固肾,可以按摩关元。
【方法】双手搓热后快速按摩此穴位,可以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程凯养生说:头昏、眼花、耳鸣就用这个穴位头昏、眼花、耳鸣这些症状都和头部的供血有很大的关系。
有些朋友在白天的时候总觉得头昏沉沉的不清醒,即使是前一天晚上睡得时间比较长,睡得比较安稳,但白天还是会觉得精神不济、头昏眼花。
中医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
肝肾合称为人体先天之本。
为什么肝肾开窍在这两个部位呢?其实都跟供血有密切关系,因为眼睛、耳朵对供血充盈度的依赖性特别的强,稍微一点的供血减弱,它就明显的表现出症状。
我们看给眼睛供血的这个血管,在眼睛视网膜的后面,有一层膜叫做脉络膜,实际上就是一些微小血管,毛细血管所组成的一层膜,这层膜里如果血液充盈,视网膜就得到足够的血量供应,视物能力、视神经细胞辨别光线的能力就比较强,我们叫做光敏感度就比较强。
如果一旦这个血减弱了,在外周可能还体会不出来,但眼睛就很容易表现出来,眼睛就看不清楚东西了。
所以看手机、看ipad时间长了,身体还不觉得疲劳,眼睛就先出现疲劳,眼睛的供血就开始减弱了。
耳朵也同样如此,耳朵的结构是一个螺旋状的结构,它的细胞是单层排列的,耳蜗里边的听毛细胞,有很多的小纤毛飘来飘去,外边的声波进来以后,通过它来接收、转化为我们身体可以听到的声音。
这个细胞如果想给它供血的话,为了防止我们听到血流的声音,所以给它供血的血管都特别的细小,甚至细窄到只允许一个血细胞通过,所以一旦这个外周的血流速度减缓,或者血液粘稠度增加,耳朵就特别容易出现堵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老年性的缓慢进程的耳鸣,这时候耳鸣、耳聋就开始出现了。
眼睛、耳朵其实是身体里面血液循环状态,特别是微循环状态的一个晴雨表,一个判断的标准,所以不管是头昏懵懵的记忆力下降;眼睛视物不清飞蚊症;还是耳朵出现耳堵、耳闷、耳鸣、耳聋的现象,其实都跟头部的供血相关。
提到给头部供血的时候,就必须要提到我们头部枕下有个非常重要的关节,这个关节由多块肌肉和多个小关节共同组成,叫做枕寰枢关节。
我们的颅骨要套在颈椎上,要保持灵活,保持稳定,所以在周围有很多块小肌肉跟枕骨、颈椎形成一个多向性的,复杂的网状稳定结构。
今天看了程氏针灸传人程凯博士教大家的补脾方法。
知道顺着经络的走向方向是补,反之是泻。
脾经从下脚下向上走是补的方向,所以补脾的朋友一定要找准方向。
具体方法:顺着脾经的方向,从三阴交开始,到阴灵泉结束,逐步稍微用力点按,方向一定不要错,因为这个方向是补脾,反之就起不到补脾的作用了。
双腿都要点按。
时间在30分钟左右效果就很好了。
补脾经的操作方法,从足的内侧三阴交这个穴位开始,沿着小腿胫骨的后方由下向上依次点按,记住是由下向上依次点按,一直点到你的膝关节以下胫骨的后方这个位置,这个穴位叫“阴陵泉”,由下向上依次点按,点按多少次?由下向上大概至少需要5-10遍,然后换另一条腿。
这个方法很简单,看电视时或聊天时,就可以这样点按这个穴位。
我们点按的时候最好把拇指指尖立起来点按,力量稍微强一点。
如果点按的时候发现某个地方有明显的疼痛感或刺痛感,要小心了,小腿中间这一段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刺痛感的话,或者感觉有咯噔咯噔节节状的东西,就代表了你的盆腔可能有炎症,比如有子宫宫颈炎症、有盆腔炎症,这些炎症就会反映到这里。
治疗的方法就是在这个地方做一些刮痧,或者使用一些点揉的方法,在这个疼痛的痛点局部多做刺激,可以局部治疗这种病症。
按摩“关元穴”的方法我教给大家另外一个方法叫做“摩关元”的方法。
摩关元的操作,第一步,将你的双手掌心相对,掌心的地方叫劳宫,劳宫对应着你的心,心又主血脉,所以这是和血脉密切相关的穴位,把两个手的劳宫相对,然后快速摩擦,直到掌心发热、发烫为止,然后迅速把发热的掌心放到你的肚脐下方四指的位置,温热的掌心就会温热你的肚脐的下面关元的位置,这也叫做先后天相交,或者心肾相交的方法。
用温热的掌心刺激这个部位,然后迅速地再去做小范围的摩动,摩动的时候,手指努力翘起,也就是掌心向外,用掌心去摩动你的关元穴,快速摩动,这样会让你的关元穴在2-3分钟出现一个发热的情况,这种热的感觉会由外向内渗透,坚持到3分钟以上。
有人会说这么操作手太累了,那你换一只手,左右手无所谓,顺时针、逆时针无所谓,这样操作3分钟以上,这种热的力量会由外向里渗透,里边就会出现一种温热的感觉,发散开来,这种感觉有的人会形容就像冬天里的暖阳一样,照在你的腹部,你的腹部就会有一种温热发烫的感觉。
健康之路第20130708期穴到病除血虚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程凯。
主题是《穴到病除-血虚》。
主要介绍哪种习惯最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哪个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皮肤干燥,哪两种食材可以缓解皮肤干燥,哪个穴位可缓解口干等相关内容。
程凯:程氏针灸第四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现场讨论:你的皮肤干燥吗?专家观点:皮肤干燥是血虚的表现。
下列哪种习惯最容易导致皮肤干燥?熬夜?吃辣?减肥?正确答案是熬夜最容易导致皮肤干燥。
专家观点:皮肤干燥也可能是衰老的表现。
现场讨论:哪个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皮肤干燥?血海穴,有养血的作用,还有止痒的作用。
如果痒的厉害,还可按揉血海穴上一寸的百虫窝。
因血海穴要养,宜用温热的掌心摩擦,每次5分钟以上,要有温热的往里透的感觉。
专家现场演示如何找准血海穴?专家现场演示一针二穴缓解皮肤干燥。
下列哪两种食材可以缓解皮肤干燥?菊花+枸杞?西洋参+龙眼?红豆+薏米?正确答案是西洋参+龙眼可以缓解皮肤干燥。
专家观点:西洋参龙眼茶可以缓解皮肤干燥。
现场讨论:你的身体还有哪些干燥问题?治疗眼干在身体什么位置取穴?小腿?眼角?眉心?正确答案是治疗眼干在身体小腿取穴。
这个穴位的名称叫光明穴。
在小腿外踝上五寸。
大拇指点揉。
按揉原则一般是:轻柔,缓和,持久,渗透。
(治本之穴)如果要马上要求流眼泪,可针刺上迎香穴。
现场测试,效果立显。
(治标之穴)下列哪两种食材可以缓解口干?生姜+陈皮?百合+大枣?麦冬+石斛?正确答案是麦冬+石斛可以缓解口干。
(各6克,开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可作为生津饮饮用。
选耳环石斛,这样泡水可直接出药性。
)专家观点:麦冬和耳环石斛泡水喝可缓解口干。
专家观点:哪个穴位可缓解口干?承浆穴,在下嘴唇窝。
舌尖顶住上腭(督脉起点),食指按揉承浆穴(任脉起点)。
这样效果更佳。
[精] 神奇的穴位按摩关元穴(程凯)馆友“清荷解语”:您好!您的文章“神奇的穴位按摩关元穴(程凯)”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2年10月14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健康/养生”下“经穴治病”类别的精华区。
360doc 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doc个人图书馆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人类的皮肤上有很多特殊的感觉点,这些感觉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穴位。
千百年来,祖先们利用穴位治疗了不少的疾病。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体穴位理论体系,并且利用这套理论造福了众多民众。
人体的穴位非常多,细数下来共有361个穴位,其中一部分在人体的14条经脉之上。
还有一部分不在经脉上的,我们称它们为经外奇穴。
另外,还有一些临时出现的穴位,把这些穴位都加在一起的话,可以数出上千个。
通过刺激穴位来治疗身体的疾病,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神秘的。
究竟人体有哪些穴位能够治疗疾病?按摩哪个穴位才能对症治疗?除了那根小小的银针,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对穴位进行合理的刺激?其实只要您掌握了正确的穴位理论知识和按摩方法,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当医生了。
人发声的时候,形容声音有气势,叫做“气出丹田”。
那么,丹田到底是指哪个位置呢?丹田其实是一个穴位,这个穴位的名字叫做关元穴。
关元穴是人体的一个交汇穴位,具有促进脏腑气血化生、延年益寿的功效。
长期对关元穴进行保健按摩对人体非常有益。
重要的“人体玄关”关元是一个交汇穴位。
人体当中有肝、心、脾、肺、肾五脏,其中肝、脾、肾有三条经脉,叫做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倨行在人体下肢的内侧。
这三条经脉在向上行走的时候在关元穴处跟任脉交叉在一起。
肝、脾、肾这三个脏腑对人体非常有意义,因此,肝、脾、肾的三条经脉也对人体健康有着特殊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把食物营养变成气血。
来供人体使用;肝是藏血的;肾是先天之本,肾中元气决定人的先天体质。
因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所以古人把肝和肾都称为先天之本,而脾是后天之本,至此先天后天俱全。
健康之路第20130711期穴到病除(五)-胃病
本节目请到的嘉宾是程凯。
主题是《穴到病除-胃病》。
主要介绍哪种舌苔是胃寒的症状,哪个穴位可以缓解胃寒症状,如何自制艾灸盒,哪个穴位能与中脘穴配合治疗胃寒,什么是瘢痕灸,哪种食材对于胃胀有效,胃胀应该用哪个穴位进行治疗等相关内容。
程凯:程氏针灸第四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现场讨论:你有胃寒的毛病吗?
下列哪种舌苔是胃寒的症状?无舌苔?舌苔白?舌苔黄?
正确答案是舌苔白是胃寒的症状。
现场讨论:哪个穴位可以缓解胃寒症状。
现场演示:艾灸中脘穴治胃寒。
何嘉博士现场演示巧制简单艾灸盒。
哪个穴位能与中脘穴配合治疗胃寒?丹田穴?涌泉穴?足三里穴?
正确答案是足三里穴能与中脘穴配合治疗胃寒。
现场演示:如何准确找到足三里穴?
现场讨论:什么是瘢痕灸?
专家观点:瘢痕灸特别适合足三里穴。
瘢痕灸要谨慎使用。
下列哪种食材对于胃胀有效?生姜?陈皮?大枣?
正确答案是陈皮对于胃胀有效。
现场讨论:哪个穴位可以缓解胃胀?
胃胀应该用哪个穴位进行治疗?上脘穴?中脘穴?下腕穴?正确答案是胃胀应该用下脘穴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