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考备考:高考考纲研究与对比分析解读
- 格式:pptx
- 大小:4.78 MB
- 文档页数:14
201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信息速递
2019年全国卷高考英语考试大纲与2018年考试大纲相比,没有实质性调整,仅仅从个别文字措辞或语句等进行了完善。
详见下表。
但是,2019版《高考文科试题分析》第255页有明显的措辞变化,“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读懂选自英语原版书籍、报纸和杂志(含网络版)的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文体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
”
请注意:此段在我国高考历史上,首次提出含网络版文章是高考英语命题的素材来源,尽管我国高考英语命题素材实际上来源于网络版文章较多,但以前未明确如此提。
【2018-2019】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工作的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工作的研究报告
(一)试题特点简要分析
1. 稳中有变,变化不大:相对保持了试题的连续性,稳定性。
试题题型设置的几大模块总体保持稳定,难易度总体稳定,以中等题为主,把字音、字形合二为一,减小了对字音字形题考查的比重。
2. 文化积淀,无论是“断桥”考,还是古诗词,包括现代文阅读,都重点考查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
3. 关涉现实时代感强,对网络语言的关注,对水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一些时政问题的关注都在试题中有所体现。
4. 作文难度降低:由201X年的“春来草自青”到201X年的“见证”作文在审题和选材上降低了难度,让学生观点更加明确,更有话可说。
(二)试题题型分析及备考工作报告
1. 关于基础知识----该记的一定要记牢
这块题目对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处理上的难点。
假如没有时间的投入,没有一个稳定的牢固的记忆,只凭多做题是不行的。
死记硬背似乎这个词很难听,但是需要强记的东西,记得死,记得牢,到时候调的出来才行,像字音,字形,成语,近义词,文言实词文言功能的理解,名句默写包括作文优美段落都需要落实,死记硬背,这些主要靠学生的意识,习惯。
因此在高一、高二、高三一轮都要通过老师的引导甚至强制措施使学生逐步具备这种意识,形成每天记诵的习惯。
也就是说让学生记忆更扎实。
2018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分析及2019届备考建议2018全国高考英语(全国1卷)试题分析与备考建议执笔人:陈盈宇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试题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相同。
无论从题目的难度,还是题型的设置上,基本都延续了2017年的出题模式,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稳定,同时继续深化对英语实际使用能力的考查,相对弱化语法,加强阅读,应用文写作愈加体现交际功能和中国文化等,整张试卷处处透露着回归英语语言本质的特色。
一.试卷结构听力取材还是学生熟悉的日常话题,更加体现英语的应用性。
完形填空和往年一样是我们常见的记叙文,着重考查实词在语篇中的准确运用,难度适中。
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涉及到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常见考点。
书面表达是学生熟悉的书信文体,话题是近几年高考重点考查的中国文化专题,形式还是熟悉的提纲作文,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拓展空间,具有开放性。
二.模块分析(一)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考查情况2018年阅读依然是重点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细节理解、推理判断、词义猜测、主旨归纳以及文章标题的处理能力。
A、B篇题目以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为主,A 篇是一篇典型的应用文,考生可直接抓取题目关键词定位原文解题;B篇主要介绍一档英国系列电视节目,给观众介绍如何减少食物浪费以及如何以较少的预算做出美味佳肴;而C、D篇重语篇的理解,对于词汇量有较高的要求。
题材贴近生活,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所宣扬的价值观也符合主流思想。
2. 阅读理解学习意义与导向高考阅读理解旨在考查考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能读懂书籍、报纸、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要求考生做到:理解文章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依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二)七选五1. 七选五考查情况七选五阅读的话题是室内设计颜色的选择,文章采取总分结构,逻辑清晰。
201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及分析生物生物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2018年高考考纲及解读考纲及解读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理科综合Ⅰ.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试卷包括选择、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三、试卷结构1.试卷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
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二部分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
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理科综合试卷结构表注:①选择题(一)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②选择题(二)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的题号。
③选考题要求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Ⅱ.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物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结合中学教学实际,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