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从我做起ppt(1)
- 格式:pptx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13
劳动教育课《垃圾分类》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劳动教育教材《绿色生活,从我做起》的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垃圾分类”。
详细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的定义与意义、垃圾分类的方法与原则、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及实践、垃圾分类的常见误区及纠正、垃圾分类的宣传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定义、意义、方法和原则,提高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及实践,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垃圾分类的方法与原则、常见误区的纠正。
重点:垃圾分类的意义、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及实践、正确分类垃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垃圾袋、垃圾分类宣传册。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图片,引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入垃圾分类主题。
2. 知识讲解:(1)垃圾分类的定义与意义。
(2)垃圾分类的方法与原则。
(3)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及实践。
(4)垃圾分类的常见误区及纠正。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实物垃圾袋,让学生模拟家庭垃圾分类。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2. 内容:(1)定义与意义(2)方法与原则(3)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及实践(4)常见误区及纠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垃圾分类的定义、意义和方法。
(2)结合我国垃圾分类政策,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
(3)列举并纠正两个常见的垃圾分类误区。
2. 答案:(1)定义:垃圾分类是指将垃圾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分类、投放和处理。
意义: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方法:根据垃圾的种类、性质、用途等,将其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实行“四分类”制度,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实践:在家中设置分类垃圾桶,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分类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