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教案(一)
- 格式:doc
- 大小:151.50 KB
- 文档页数:13
小学手工制作教案(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认识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手工艺品,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2. 手工艺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观察生活中的手工艺品,进行创意思考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
2. 学生分享生活中见到的手工艺品,互相交流。
3. 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尝试设计自己的手工艺品。
作业:1.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种手工艺品,描述其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尝试制作一种简单的手工艺品,如纸花、编织等。
第二章:基本手工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技巧,如剪、折、粘等。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耐心和细致。
3.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基本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内容:1. 基本手工技巧的介绍和演示2. 运用基本技巧进行创作的方法和步骤3. 创意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和演示基本手工技巧,如剪、折、粘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基本技巧的练习,掌握要领。
3. 学生进行创意思考,运用基本技巧进行创作。
作业:1. 学生练习基本手工技巧,如剪、折、粘等,提高熟练度。
2.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一种手工技巧进行深入学习和创作。
第三章:纸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2. 培养学生掌握纸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引导学生运用纸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教学内容:1. 纸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的介绍2. 纸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的讲解和演示3. 运用纸工制作表达情感和创意的方法和步骤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和演示纸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纸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的练习。
3. 学生运用纸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作业:1. 学生练习纸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提高熟练度。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巧手编织》校本课程手册教案校本课程手册活动名称:小巧手编织活动制度:为了规范校本课程活动,我们制定了以下规章制度:1.每个成员必须准时参加活动,不得迟到。
2.如有事情不能参加活动,应及时向辅导老师请假,不得无故缺席。
3.活动结束后,必须有专人打扫卫生、整理物品,不得损坏公共财物。
4.在活动中,成员应认真观察,注意力集中,不得追逐打闹。
5.每学期应对表现突出的成员进行表彰。
指导思想:儿童天性好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检验感知是否符合事实。
儿童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都是通过实践形成的,其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也都是通过实践进行的。
中国手工编织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劳动人用各种材料,通过手工劳动,编织出各种各样手工作品。
近年来,手工编织的各种围巾、披肩、手套、成衣、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深受青睐。
由于纯手工制作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少量的作品,无法大量生产,商品凝聚着大量的劳动价值。
因此已经引起了抢购手工编织物的热潮。
手工编织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古老艺术,它所编织出来的各种作品有着无穷的魅力。
各位编织大师在各种花色、线质、艺术的编织中享受到手工劳动的原始快乐。
编织既是一种手工劳动,又是一种休闲方式,既能得到劳动果实,又能促进身心健康。
用棒针、钩针、刺针等工具,在色彩多样的花式材料的配合下,通过灵巧双手的劳动,构编出了一个我们编织小组学生的美好心灵。
人员名单:组长:1组员:五年级:二年级:一年级:活动计划:来编织作品。
活动过程一、检查上次课(短针、长针)练情况,强调勾针技巧。
二、结合前几次课研究的小辫、短针、长针,编织一个简单的小挂件。
三、自己练,老师分别指导。
四、活动效果: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小辫、短针、长针的勾法,编织出了一个简单的小挂件,手的灵活程度和针法均匀性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学生们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手编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动手、动脑兴趣,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和关心他人的精神。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手工制作作为一项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价值的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手工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手工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4. 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
三、课程内容1. 纸艺制作:学习纸雕、剪纸、纸贴等纸艺技巧,制作精美的纸艺作品。
2. 泥塑制作: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创作富有创意的泥塑作品。
3. 木工制作:学习简单的木工技巧,制作实用又美观的木工作品。
4. 布艺制作:学习布艺的基本技巧,制作舒适的布艺作品。
5. 综合材料制作:利用各种废弃材料,进行创意制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2.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
4. 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态度、参与程度和技能掌握情况。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六、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五年级学生难度的手工制作教材,提供系统的制作技巧和实例。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手工制作教学视频、图片等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参考。
3. 实物资源:收集各种制作材料,如纸张、泥巴、木材、布料等,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材料进行实践。
4. 专家资源:邀请手工艺术专家进行讲座或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制作水平。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授课对象:低年级部分学生授课时间:周五一、课程总目标本学期开设的手工制作校本课程活动为一部分有手工制作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折纸、剪纸、手工制作是一门综合艺术。
它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心灵手巧。
同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活动中激发自信心和成就感。
它是利用身边材料的不同之地、性能、。
采用捆、扎、粘、折、叠、卷、翻、插等手法,表现出各种物体栩栩如生的空间形象。
手工制作充溢着人的创造力、也充溢着一种天真浪漫的、玲珑纤巧的童趣,能起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希望通过一学期的手工制作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手工制作是我国的一种创造性艺术,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目标:1、通过折纸、剪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多了解一些关于手工制作的知识,认识手工制作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懂得如何创造性的去美化自然、美化生活。
2、通过折纸、增强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多动手,使想像力、发散思维和创造热情得到迅速提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手工劳动习惯。
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开拓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让知识启迪智慧,使生活更多姿多彩,让课堂成为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
5、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三、活动内容让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各种废品,变废为宝。
小学手工制作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2.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材料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
2. 学生观察和讨论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材料。
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学生能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材料。
第二章:基本手工技巧训练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手工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剪纸技巧2. 折纸技巧3. 粘土制作技巧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剪纸、折纸和粘土制作技巧,学生跟随操作。
2. 学生进行剪纸、折纸和粘土制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运用剪纸、折纸和粘土制作技巧。
2. 学生能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手工作品。
第三章:纸艺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艺制作的技巧和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纸艺制作的技巧和应用2. 纸艺制作实例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纸艺制作的技巧和应用,展示纸艺制作实例。
2. 学生进行纸艺制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能了解纸艺制作的技巧和应用。
2. 学生能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纸艺作品。
第四章:简单的手工制品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手工制品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手工制品的制作方法2. 手工制品的制作实例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手工制品的制作方法,展示手工制品的制作实例。
2. 学生进行手工制品制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简单手工制品的制作方法。
2. 学生能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手工作品。
第五章:手工制作作品的展示与评价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手工作品。
2. 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欣赏和评价手工作品的技巧2. 展示和交流手工作品的方法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手工作品,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手工制作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和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培养审美观念和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第一节: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与材料教学目标:了解并认识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与材料。
教学内容:介绍剪刀、胶水、彩纸、针线等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2 第二节:折纸艺术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学习制作纸飞机、纸鹤、纸盒等折纸作品。
2.3 第三节:拼贴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利用彩纸、杂志图片等材料进行拼贴创作。
2.4 第四节:陶艺制作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学习制作陶器的基本步骤,如塑形、上釉、烧制等。
2.5 第五节:综合材料创作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如瓶子改造、布艺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
3.2 演示法:展示手工制作的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3.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操作能力。
3.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相互交流学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包括美观度、创意等。
4.3 小组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适合的手工制作教材,提供给学生参考。
5.2 工具与材料:准备充足的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寻找相关的手工制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第六章:安全与卫生6.1 安全指导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强调使用工具和材料时的安全规则,如避免尖锐物品划伤、小心使用热工具等。
小学校本教案-手工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常用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和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材料。
2. 教学难点:掌握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材和相关手工制作材料。
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等基本手工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手工制作作品,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材料。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制品,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和反馈。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的手工制作作品,包括创意、技巧、美观等方面。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后续教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手工制作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手工制作的认识和兴趣。
2. 组织手工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手工制作技能。
3. 引导学生将手工制作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手工制作任务。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九、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手工制作教材,提供丰富多样的手工制作项目。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手工制作教程和作品,丰富教学内容。
3. 实物资源:准备各种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胶水、剪刀等。
十、教学计划1. 第一周: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大同三小校本课程教案五、六年级教学进程: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八教学过程三小校本课程教案五、六年级教学进程:二教学目标运用材料制作交通工具让学生学习废物利用制作作品教学重点和难点制作交通工具,发挥想象制作出不一样的交通工具教学媒体投影课前学生准备纸盒、朔料瓶、吸管、铁丝、彩纸、胶带、剪刀、美工刀教学流程制作方法教学效果反馈三课题自制存钱罐教学目标制作有创意的存钱罐培养学生养成存钱的习惯教学重点制作有创意的存钱罐和难点教学媒体投影课前学生朔料瓶或者纸盒、胶带、彩纸、剪刀、笔准备教学流程八、导入大家平时都有零花钱吗?零花钱没有用完,你一般放在哪里?这位同学他有个存钱的地方,存钱罐。
展示存钱罐图片。
今天我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存钱罐吧。
制作方法四五课题我的房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废物制作作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自己的房间、精美大方教学媒体展示台、电脑课前学生准备纸盒或海报纸、剪刀、胶水、胶带、笔、直尺教学流程五、导入上个学期我们制作了自己想要住的房子,老师还带过来了。
回顾上学期制作的房子。
那今天我们来给房子里面添加家具,设计自己喜欢的房间吧。
制作方法教学效果反六课前学生准备纸盒或海报纸、剪刀、胶水、胶带、笔、直尺教学流程导入1、大自然是神奇的,它创造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昆虫,看图片,展示各种昆虫的图片。
2、今天我们也来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昆虫吧。
制作方法教学效果反馈七教学流程制作方法教学效果反馈八教学流程制作方法教学效果反馈。
小学手工制作教案一、撕纸游戏教学目标:1.学习撕纸的方法;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3.在表现所感所想的事物过程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撕一撕、看一看的过程中,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想想、画画表现所感事物。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彩纸、图画纸、彩笔、撕纸作品。
学生准备:彩色纸、胶水、彩笔。
课堂教学:一、撕纸游戏1.教师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撕成一根根细长的纸条师:这一根根细长的纸条像什么?生:像面条、像铁轨、像粉丝、像柳条……师:(故意把纸条撕断,非常着急)纸条撕破了,怎么办?生:(安慰老师)没有关系,可以把它当做一块肉放在面条里。
2.撕纸条比赛学生比一比看谁的纸条撕得直,撕得长。
二、教师撕纸,学生想象1.教师闭着眼睛随意撕出任意形状师:(把撕出的纸的形状变化不同方向,让学生观察)像什么?生:这是一幅用剪贴方法制成的画。
它的颜色很漂亮,玫瑰红色和黑色的底色生:像站立狗熊、像一只鸡、像刺猬、像蘑菇……2.填画老师的作品让学生到前面来把老师撕的形状随意填几笔,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像什么。
3.教师演示(1)演示撕纸制作方法A、确定动物的特征B、画出草图C、动物完成示范:食指和拇指按着轮廓线慢慢的撕。
(2)教师撕出类似刺猬的形状,让学生观察像什么?在撕纸作品上添画刺猬的形象。
三、欣赏马蒂斯的一组剪纸作品师:这幅作品用什么方法做的?你喜欢它那些地方?突出了白色的马车。
四、学生进行撕纸填画练习1、学生撕纸,小组讨论。
向大家介绍自己撕的形状像什么?2、撕一撕,画一画。
五、学生作业展览、总结。
小结:美术无处不在,你看,小小一张纸,通过撕、贴、想、画,大家能把它变得那么漂亮。
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可制作成图画?讨论总结出:布、线、壳等,课后请大家去试试。
(课件展示不同材料的作品)六、收拾与整理请同学们把你的桌面、地面收拾干净,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和齐,养成良好的“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培养小学生的手工技能小学手工制作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培养小学生的手工技能,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提升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涵盖了多个手工制作项目,适用于小学各年级的学生。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手工技能,旨在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案内容1. 项目一:纸飞机制作材料:- 方形纸片- 铅笔- 橡皮筋步骤:1) 将纸片对角折叠成三角形。
2) 将两侧的角向内对折,使其与三角形底部对齐。
3) 将纸片折叠成形状类似飞机的样子。
4) 用铅笔将飞机的两翼稍微弯曲。
5) 将一根橡皮筋固定在飞机前端的两侧。
2. 项目二:彩色纸串珠手链材料:- 彩色纸片- 穿线针- 穿线线步骤:1) 将彩色纸片剪成长条状。
2) 用穿线针在纸条的一端穿孔。
3) 开始穿制手链,将纸条依次穿过。
4) 循环此过程直到手链达到所需长度。
5) 将手链两端的纸条打个结,完成制作。
3. 项目三:花朵创作材料:- 彩色纸张- 剪刀- 胶水- 铅笔步骤:1) 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张。
2) 用铅笔在纸张上画出花朵的形状并剪下。
3) 将剪下的花瓣层叠在一起,用胶水固定。
4) 可以添加花蕊图案或利用其他材料装饰。
5) 完成花朵创作。
二、教案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手工制作项目,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
三、教学活动及步骤1. 教师介绍手工制作项目,并向学生呈现示范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学生观看示范后,开始制作手工作品,并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
3. 学生完成手工作品后,互相展示并进行欣赏和交流。
4. 教师总结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发展他们的手工技能。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果,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时的鼓励和指导。
3. 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促进交流和学习。
小学手工制作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手工制作的了解和印象。
2. 讲解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手工制作的重要性。
3. 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讲解各种材料和工具的用途和特点。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用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制作一个小作品。
第二章:基本手工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1. 剪切技巧:如何使用剪刀、如何剪出各种形状。
2. 粘贴技巧:如何使用胶水、如何粘贴各种材料。
教学步骤:1. 讲解剪切技巧:示范如何使用剪刀、如何剪出各种形状。
2. 讲解粘贴技巧:示范如何使用胶水、如何粘贴各种材料。
3. 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基本手工技巧。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学到的基本手工技巧制作一个小作品。
第三章:纸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1. 纸的折叠:如何折叠纸张,如何折叠出各种形状。
2. 纸的剪切:如何剪切纸张,如何剪切出各种形状。
教学步骤:1. 讲解纸的折叠:示范如何折叠纸张,如何折叠出各种形状。
2. 讲解纸的剪切:示范如何剪切纸张,如何剪切出各种形状。
3. 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学到的纸工制作技巧制作一个小作品。
第四章:泥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1. 泥的揉捏:如何揉捏泥巴,如何揉捏出各种形状。
2. 泥的塑造:如何塑造泥巴,如何塑造出各种形状。
教学步骤:1. 讲解泥的揉捏:示范如何揉捏泥巴,如何揉捏出各种形状。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手工制作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各种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手工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课程内容1. 纸艺制作:学习纸折叠、剪切、拼接等基本技巧,制作各种纸艺作品。
2. 泥塑制作:学习泥塑的基本手法,创作具有一定寓意和美观的泥塑作品。
3. 木工制作:了解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简单的木工制作技巧,制作实用且美观的木工艺品。
4. 布艺制作:学习布艺的基本手法,制作抱枕、小袋子等生活用品。
5. 综合材料制作: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创作富有创意的综合材料作品。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五年级学生手工制作的教学教材。
2. 教具:剪刀、胶水、彩纸、泥塑材料、木材、布料等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
3. 设施:手工制作教室、展示架、投影仪等。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态度、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定期展示,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方法1. 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和示范操作,引导学生学习手工制作技巧。
2.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合作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一、课程背景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兴趣。
3.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5.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十个章节,现将前五个章节内容如下:1. 第一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学习剪、折、粘、画等基本手工制作技巧。
2. 第二章:纸艺制作。
学习纸花、纸飞机、纸盒等纸艺作品的制作。
3. 第三章:泥塑制作。
学习泥塑的基本手法,创作人物、动物等泥塑作品。
4. 第四章:绳结与编织。
学习基本的绳结技巧和编织方法,制作手链、帽子等作品。
5. 第五章:环保手工制作。
利用废弃物品进行创意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2. 分组教学,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4. 举办作品展示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五、课程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态度、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创意性、审美价值等,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和实践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教材。
2. 教具:各种手工制作材料,如纸张、彩泥、绳子、剪刀、胶水等。
3. 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4. 场地:宽敞的手工制作教室,配备必要的桌椅和储物柜。
七、教学实施1. 每周安排一节手工制作课,共计十个课时。
2. 按照课程计划,逐章进行教学。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安全指导,避免使用锐利工具造成伤害。
4.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手工制作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手工制作课程计划手工制作是小学劳动教学的内容之一,通过手工制作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手工劳动技能和技巧,也可以了解常用材料的某些性能,还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将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实践机会,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学生每制成一件作品,就是一次智慧的闪光,不断地制作,会使学生的才智逐步发展,逐渐产生改革作品的愿望,闪耀出创造的火花。
教学要求:1通过作品的制作,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制作技能,学会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2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养成良好的制作习惯,遵守劳动纪律,珍惜劳动成果。
3训练学生手脑并用,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安排:根据学情,本学期手工制作一般可分为:纸工、布工、植物枝叶拼图、贝壳拼图、米粒豆粒拼图等,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当前学校条件的限制,各项技能的要求不能过高,务必切合实际。
具体安排大致如下:纸、布工:学习使用剪刀、布料和浆糊刷等工具,参各种不同的纸张进行剪、折、刻、贴等加工,制成各类不同作品,并训练识图能力。
植物枝叶工、贝壳拼图、米粒豆粒拼图:学习使用植物枝叶、贝壳、米粒、浆糊等材料制成一些简单的图画作品。
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加强现场教学,指导老师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提前制作好手工作品,通过操作示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通过自身努力形成技能技巧。
同时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在手工制作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的培养。
并与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
同时加强纪律、安全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
5、做好手工作品的收集存放工作。
注意巩固和提高。
并定时向学生开放展出。
让更多的学生能受到艺术的熏陶。
3、抓好手工制作的考核与评价。
每学期一次对学生的态度、操作习惯、作品质量、创新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并评选优秀给予彰扬。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手工制作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创造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观念、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4.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升审美观念。
三、教学内容1. 纸工制作:学习纸折叠、剪切、拼接等基本技巧,完成各种纸制品的制作。
2. 木工制作:学习使用简单的木工工具,进行木制品的打磨、拼接等操作。
3. 废旧物品改造: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改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4. 塑料制品制作:学习塑料制品的折叠、拼接等技巧,完成塑料制品的制作。
5. 综合材料创作: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观念。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2.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观念。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态度、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创意、美观度和实用性。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
4.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观念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教材。
2. 工具和材料:纸张、剪刀、胶水、木工工具、废旧物品、塑料制品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课件等。
七、教学进程1. 纸工制作:学习纸折叠、剪切、拼接等基本技巧,完成各种纸制品的制作。
2. 木工制作:学习使用简单的木工工具,进行木制品的打磨、拼接等操作。
3. 废旧物品改造: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改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小学手工制作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手工制作实例。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3. 生活中的手工制作实例。
教学活动:1. 讲解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展示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手工制作实例。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手工制作实例,并和家人分享。
第二章:纸工基本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纸工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纸工制作的乐趣。
教学内容:1. 纸工的基本技巧(剪、折、粘、卷等)。
2. 纸工制作的基本步骤。
3. 纸工制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讲解纸工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演示纸工制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学生分组进行纸工制作实践。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自己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纸工作品,并和家人分享。
第三章:折纸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折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折纸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3. 引导学生发现折纸艺术的美感。
教学内容:1. 折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折纸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 学生动手制作折纸作品。
教学活动:1. 讲解折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展示折纸艺术作品,并进行欣赏和分析。
3. 学生分组进行折纸制作实践。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自己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折纸作品,并和家人分享。
第四章:泥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材料。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发现泥工制作的乐趣。
教学内容:1. 泥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材料。
2. 泥工制作的基本步骤。
3. 泥工制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讲解泥工制作的基本技巧、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泥工制作实践。
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授课教师:XXX授课对象:四五六年级学生授课时间:周五校本课程活动目的:校本课程之一“手工制作”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为有特长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活动要求:1、按时参加活动,不得迟到早退。
2、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品。
3、保持教室清洁卫生。
活动内容:运用一些用过的纸杯、彩纸及家里用剩的布料和纸张等材料制作手工制品,培养学生的节约和废物利用意识,适时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考核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制作一件废物利用的手工制品。
教学进程:课序号。
教学内容。
课题1.美丽的石头人2.服装设计师3.彩豆贴画4.自制沙画5.布贴画6.纸盒房子7.制作灯笼8.我的花最美(课程考核)教学过程一:课题:美丽的石头人教学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在石头上粘贴。
教学媒体:无课前学生准备:自制的石头模特、大小不一的鹅卵石若干、毛笔、水彩颜料、胶泥、胶水、皱纹纸、即时贴、毛线、布料、剪刀等辅助材料。
教学流程:1、请同学们观赏石头模特的表演,引导观察娃娃的服装。
2、讨论:你喜欢哪个娃娃?他有什么特点?服装是怎么做的?颜色搭配如何?3、请学生帮助设计服装。
4、简单向学生介绍制作材料及注意事项。
5、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不同的作品。
6、制作好的作品陈列在展台,学生互相欣赏。
7、学生随音乐,进行石头模特表演。
教学效果反馈:无教学过程二:课题:服装设计师教学目标: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可以再利用的东西,培养学生的节约和废物利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工具进行服装裁剪、拼贴。
教学媒体:无课前学生准备:各种旧报纸、旧挂历、旧塑料袋、各种彩纸、绳子,收集各种新颖的服装照片,少数民族娃娃图片。
教学流程:1、介绍生活中的废物利用和再利用的概念。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激发五年级学生对手工艺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我们特制定本课程计划,通过丰富多样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成就感,发展个性特长。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对手工艺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4. 通过对不同材料和制作技巧的尝试,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三、课程内容第一单元:纸艺制作1. 学习纸的折叠、剪切、拼接等基本技巧。
2. 制作纸飞机、纸花、纸盒等纸艺作品。
第二单元:泥塑制作1. 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捏、搓、压等。
2. 制作人物、动物、景物等泥塑作品。
第三单元:布艺制作1. 学习布的剪切、拼接、缝制等基本技巧。
2. 制作布包、布偶、布景等布艺作品。
第四单元:木工制作1. 学习使用简单木工工具,如锯、凿、打磨等。
2. 制作木制小玩具、笔筒、书架等木工作品。
第五单元:综合材料制作1. 探索使用各种废弃材料进行创作,如塑料、玻璃、金属等。
2. 制作创意作品,如环保灯笼、装饰画、创意盆栽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指导法、讨论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
2. 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4.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五、课程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态度、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成长。
4.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促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教材。
2. 教具:各种手工制作材料,如纸张、泥巴、布料、木头、废弃物品等;手工工具,如剪刀、针线、锯子、锤子、打磨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