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概论11(一)(铁路客运业务实务)
- 格式:pptx
- 大小:409.63 KB
- 文档页数:40
高铁概论教案教案标题:高铁概论教学目标:1. 了解高铁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特点;2. 了解高铁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和作用;3. 掌握高铁的相关术语和基本知识;4.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高铁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特点;2. 高铁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和作用;3. 高铁的相关术语和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高铁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高铁的相关术语和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高铁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 教材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高铁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你们对高铁有什么了解?高铁在你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定义:解释高铁的概念和定义;2. 发展历程:介绍高铁的发展历程,包括国内外高铁的建设和发展情况;3. 特点:讲解高铁的特点,如速度快、安全性高、环保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高铁项目进行分析,包括建设背景、技术特点、运营情况等;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四、知识巩固(15分钟)1. 教师提问:针对高铁的相关术语和基本知识进行提问,学生积极回答;2. 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竞赛,回答与高铁相关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高铁的未来发展:讲解高铁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2. 学生思考:学生就高铁在未来交通运输中的作用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高铁的重要性;2. 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评价,教师做出适当回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高铁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特点。
通过小组竞赛和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高铁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 .非动力车的制动一般都采用盘形制动。
[ ] 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制度认为每次动车修理范围越大就能减少故障。
[ ] 3 .在列车电流一定时,要提高钢轨电位就要减小钢轨特征阻抗。
[ ] 4 .调度集中系统对正常行车仍需要车站本地控制。
[ ] 5 .干、局调通信网络是一个呈辐射形的星形网络。
[ ] 6 .调度交换机系统冷启动启动时间一般为20min 。
[] 7 .高速铁路越行站一般不办客运业务。
[ ] 8 .主变压器负责将牵引侧的高压变换成低压向接触网供电。
[ ] 9 .动力车的制动一般都采用盘形制动。
[ ] 10 .采用动车牵引是当前高速牵引的主要方式。
[ ] 11 .一级例行检查以不落轮的状态进行设备的检查、调整等维修作业。
[ ] 12 .阶梯控制方式在一个闭塞分区内只控制一个速度等级。
[] 二、单项选择题:1.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行车阻力A.先变小后变大B.变小C.不变D.变大2.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方式的首选是A.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B.同轴电力电缆供电方式C.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D.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3.为了有效减少列车运行时空气阻力可以设计好的A.列车头型B.转向架C.车体D.连接装置4.以下制动方式中不属于摩擦制动的是A.电磁轨道制动B.盘形制动C.闸瓦制动D.再生制动5.CTCS 系统中面向120km/h 以下铁路区段的为A.CTCS 0B.CTCS 1C.CTCS 2D.CTCS 36.以下哪一项是机控优先中能够按照模式曲线自动控制列车减速? A.人员 B.管理 C.设备7.一列列车16辆编组车辆全部采用动力车属于 A.完全分散模式 B.相对分散模式 C.全部分散模式8.在机件发生故障之后才进行修理的属于 A.计划维修 B.故障修 C.状态修9.直接给司机指示列车应遵循的安全速度的主体信号为 A.调车信号 B.行车信号 C.地面信号10.具有进路自动排列和进路储存功能的系统为 A.进路排列系统 B.调度系统 C.列车控制系统11.以下无助于调度集中设备可靠地不间断工作的手段为 A.软硬件冗余 B.信息共享 C.自动化管理 12.采用五位码编号的干线调度通信网用户电话号码中作为为调度局代号的为 [ ] A.前一位 B.前二位 C.前三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D.列车D.部分分散模式D.定期维修D.车载信号D.联锁系统D.数据备份D.前四位D.TBV 高速列车D.0.8mD.单洞单线13.法国高速铁路开行的列车称为A.ICE高速列车B.欧洲之星列车C.AGV高速列车14.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基床的表层厚度一般应为A.0.5mB.0.6mC.0.7m15.在满足空气动力特性的要求下高速铁路隧道较多地采用A.单洞双线B.双洞单线C.双洞双线16.为减少接触网维修给高速铁路带来的干扰,高速接触网通常采用17.列车制动是以下哪一项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使列车减速?18.高速列车由于速度快而通常采用19.一般用于计算线路曲线超高的为列车20.高速铁路桥梁的跨度主要为21.从发展趋势看,成为动车组车体的主导材料的为22.在机件发生故障之后才进行修理的方式称为23 .我国CTCS 体系的构建原则的基础为24 .CTCS4级是基于无线传输信息面向以下哪项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铁道运输专业高铁概论课程学习指导书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铁道运输(客货运)专业的专业课,是为了追踪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趋势、反映铁路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而开设的一门新课程。
主要介绍高速铁路的发展趋势和进展、基础设施和活动设备、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和磁悬浮高速铁路相关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达到了解高速铁路线路组成;高速铁路供电、高铁信号与通信系统;高速铁路动车组;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及磁悬浮铁路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自学课时36节,考试形式:闭卷二、自学指导(一)阅读教材《高速铁路概论》《第一章绪论》1、泛读:第一章第二节第5页至第8页第一章第三节第8页至第16页2、精读:第一章第一节第1页至第5页3、知识点精析重点:高速铁路的概念了解:高速铁路的形式;了解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经济特点;了解我国高速铁路的现状。
(二)阅读教材《高速铁路概论》《第二章高速铁路线路》1、泛读:第二章第一节第17页至第18页;第二章第三节第32页至第35页;第二章第四节第38页至第46页;第二章第五节第51页至第52页;第二章第六节第56页至第59页。
2、精读:第二章第二节第18页至第23页;第二章第三节第23页至第31页;第二章第四节第35页至第38页;第二章第五节第46页至第51页;第二章第六节第52页至第56页。
3、知识点精析重点:高速铁路对线路平面、纵断面的要求;高速铁路对轨道的要求;对路基的要求;及对桥梁的要求;对隧道的要求。
了解:高速铁路线路的特征;高速铁路轨道结构;高速铁路路基的结构和特点;高速铁路桥梁的构造和特点;高速铁路隧道的构造和特点。
(三)阅读教材《高速铁路概论》《第三章高速铁路供电》1、泛读:第三章第一节第63页至第67页;第三章第二节第77页至第84页;第三章第三节第85页至第86页;2、精读:第三章第一节第60页至第62页;第三章第二节第73页至第77页。
3、知识点精析重点:高速铁路线路供电系统的组成;高速铁路的供电方式;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