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在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PDCA
- 格式:ppt
- 大小:23.27 MB
- 文档页数:12
运用PDCA模式管理,提高母乳喂养率项目负责部门:护理部项目名称:提高母乳喂养率项目方法: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检查和改进问题描述:2013年下半年我院母乳喂养率为84.8%,与2013年上半年相比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不能达标。
一、原因分析:通过对孕产妇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调研,召开护理质量管理会议,从制度、人员、方法、环境等多角度进行分析:1、产科门诊的工作人员对于孕妇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不到位,孕妇学校缺少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
2、产妇和家庭的成员对母乳喂养的好处了解得不到位,对母乳喂养的重视不够。
3、新上岗和轮转的护士,母乳喂养的培训次数和时间达不到要求。
4、医院制定的相应的母乳喂养制度不够全面。
“母乳喂养率低”的根本原因分析二、目标:提高母乳喂养率三、计划(一)内容:1、由责任护士从入院开始便与孕妇进行沟通,收集资料,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和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制订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
2、实行考核合格后上岗,使全科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等。
3、健康教育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做好入院宣教,根据产妇的不同分娩方式选择合适的地点,实施不同内容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母乳喂养技巧。
4、监督机制: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护士长不定期巡视病房,检查宣教落实情况。
5、定期进行效果评价。
6、持续改进(二)实施时间:2014年1月-6月四、实施1、做好入院宣教,孕妇入院后由值班护士完成。
内容包括介绍病室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母婴安全须知、介绍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等。
可以通过观看宣传画、录像或用布娃娃示范。
2、协助剖宫产产妇做好早吸吮、皮肤接触的健康指导;正常分娩的早吸吮、皮肤接触的教育由产房护士完成,产妇送回母婴同室后由责任护士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及姿势、有效含接方法、正确挤奶手法,取消奶瓶奶嘴、代乳品等。
3、督促勤吸吮及按需喂哺落实到位,并强调夜间喂养的重要性。
PDCA循环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我科在产妇方面推行PDCA循环,探讨PDCA模式在母乳喂养中的效果。
方法:在母乳喂养过程中运用PDCA模式,进行管理,通过发现问题,原因分析,制定改进目标,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再次检查评定所制定的计划、措施是否取得预期效果。
结果:运用PDCA模式后,母乳喂养率由?80%?上升至98%?。
结论:通过在产妇方面运用PDCA循环管理,增强了护士及产妇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改变了产妇及家属的喂养观念,使病房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PDCA模式在母乳喂养具有高效持续改进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PDCA;母乳喂养【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362-01?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W.Edwards Deming)提出的。
它分为四个阶段: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确认,A(Action)处置,是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循环过程。
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我科从2013年开始运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至2015年在我科住院1200例产妇。
其中剖宫产术755例,自然分娩445?例。
年龄18—47岁,平均25.8岁。
1.2 方法1.2.1计划阶段(P)?①评估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需求:根据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制订不同的健康教育,如母乳喂养的好处.产妇喂奶的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如何挤奶。
②健康教育时间及地点的选择:做好入院宣教,根据产妇不同的分娩方式,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母乳喂养技巧;③医务人员方面:加强学习母乳喂养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科知识水平。
对于新分配人员实行培训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运用PDCA模式管理,提高母乳喂养率项目负责部门:护理部项目名称:提高母乳喂养率项目方法: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检查和改进问题描述:2013年下半年我院母乳喂养率为84.8%,与2013年上半年相比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不能达标。
一、原因分析:通过对孕产妇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调研,召开护理质量管理会议,从制度、人员、方法、环境等多角度进行分析:1、产科门诊的工作人员对于孕妇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不到位,孕妇学校缺少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
2、产妇和家庭的成员对母乳喂养的好处了解得不到位,对母乳喂养的重视不够。
3、新上岗和轮转的护士,母乳喂养的培训次数和时间达不到要求。
4、医院制定的相应的母乳喂养制度不够全面。
“母乳喂养率低”的根本原因分析二、目标:提高母乳喂养率三、计划(一)内容:1、由责任护士从入院开始便与孕妇进行沟通,收集资料,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和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制订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
2、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护士对母乳喂养知识进行学习、技术培训对新上岗、轮转士实行考核合格后上岗,使全科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等。
3、健康教育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做好入院宣教,根据产妇的不同分娩方式选择合适的地点,实施不同内容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母乳喂养技巧。
4、监督机制: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护士长不定期巡视病房,检查宣教落实情况。
5、定期进行效果评价。
6、持续改进(二)实施时间:2014年1月-6月四、实施1、做好入院宣教,孕妇入院后由值班护士完成。
内容包括介绍病室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母婴安全须知、介绍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等。
可以通过观看宣传画、录像或用布娃娃示范。
2、协助剖宫产产妇做好早吸吮、皮肤接触的健康指导;正常分娩的早吸吮、皮肤接触的教育由产房护士完成,产妇送回母婴同室后由责任护士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及姿势、有效含接方法、正确挤奶手法,取消奶瓶奶嘴、代乳品等。
运用P D C A模式管理,提高母乳喂养率项目负责部门:护理部项目名称:提高母乳喂养率项目方法: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检查和改进问题描述:2013年下半年我院母乳喂养率为84.8%,与2013年上半年相比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不能达标。
一、原因分析:通过对孕产妇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调研,召开护理质量管理会议,从制度、人员、方法、环境等多角度进行分析:1、产科门诊的工作人员对于孕妇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不到位,孕妇学校缺少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
2、产妇和家庭的成员对母乳喂养的好处了解得不到位,对母乳喂养的重视不够。
3、新上岗和轮转的护士,母乳喂养的培训次数和时间达不到要求。
4、医院制定的相应的母乳喂养制度不够全面。
“母乳喂养率低”的根本原因分析二、目标:提高母乳喂养率三、计划(一)内容:1、由责任护士从入院开始便与孕妇进行沟通,收集资料,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和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制订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
2、格后上岗,使全科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等。
3、健康教育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做好入院宣教,根据产妇的不同分娩方式选择合适的地点,实施不同内容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母乳喂养技巧。
4、监督机制: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护士长不定期巡视病房,检查宣教落实情况。
5、定期进行效果评价。
6、持续改进(二)实施时间:2014年1月-6月四、实施1、做好入院宣教,孕妇入院后由值班护士完成。
内容包括介绍病室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母婴安全须知、介绍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等。
可以通过观看宣传画、录像或用布娃娃示范。
2、协助剖宫产产妇做好早吸吮、皮肤接触的健康指导;正常分娩的早吸吮、皮肤接触的教育由产房护士完成,产妇送回母婴同室后由责任护士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及姿势、有效含接方法、正确挤奶手法,取消奶瓶奶嘴、代乳品等。
3、督促勤吸吮及按需喂哺落实到位,并强调夜间喂养的重要性。
PDCA健康教育对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效果分析项君艳【摘要】目的:探讨PDCA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作用.方法:将观察对象按照健康教育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剖宫产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剖宫产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PDCA健康教育.结果:(1)观察组实施PDCA 健康教育,孕产妇对于母乳喂养愿望强烈有了明显提高,不希望母乳喂养的人数有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孕产妇的母乳喂养愿望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母乳喂养愿望强烈及最终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04【总页数】3页(P611-613)【关键词】PDCA;健康教育;母乳喂养;初产妇【作者】项君艳【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47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5孕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的多少与水平直接决定了其产后的喂养态度与行为[1]。
作为国家首批成功创建的爱婴三级甲等医院,为进一步普及母乳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我院妇产科于2010年6月引入并实施PDCA式健康教育。
PDCA健康教育开始于孕妇第一次入院建立产前检查档案,一直持续到产后6个月。
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26例初产妇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产妇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6±7.6)岁,孕38+2~40+6周,平均孕周(39.6±2.1)周,自然分娩268例,剖宫产358例。
纳入标准:(1)本人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居住地相对比较固定。
(2)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运用PDCA模式管理,提高母乳喂养率项目负责部门:护理部项目名称:提高母乳喂养率项目方法: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检查和改进问题描述:2013年下半年我院母乳喂养率为84.8%,与2013年上半年相比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不能达标。
一、原因分析:通过对孕产妇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调研,召开护理质量管理会议,从制度、人员、方法、环境等多角度进行分析:1、产科门诊的工作人员对于孕妇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不到位,孕妇学校缺少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
2、产妇和家庭的成员对母乳喂养的好处了解得不到位,对母乳喂养的重视不够。
3、新上岗和轮转的护士,母乳喂养的培训次数和时间达不到要求。
4、医院制定的相应的母乳喂养制度不够全面。
“母乳喂养率低”的根本原因分析二、目标:提高母乳喂养率三、计划(一)内容:1、由责任护士从入院开始便与孕妇进行沟通,收集资料,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和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制订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
2、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护士对母乳喂养知识进行学习、技术培训对新上岗、轮转士实行考核合格后上岗,使全科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等。
3、健康教育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做好入院宣教,根据产妇的不同分娩方式选择合适的地点,实施不同内容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母乳喂养技巧。
4、监督机制: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护士长不定期巡视病房,检查宣教落实情况。
5、定期进行效果评价。
6、持续改进(二)实施时间:2014年1月-6月四、实施1、做好入院宣教,孕妇入院后由值班护士完成。
内容包括介绍病室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母婴安全须知、介绍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等。
可以通过观看宣传画、录像或用布娃娃示范。
2、协助剖宫产产妇做好早吸吮、皮肤接触的健康指导;正常分娩的早吸吮、皮肤接触的教育由产房护士完成,产妇送回母婴同室后由责任护士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及姿势、有效含接方法、正确挤奶手法,取消奶瓶奶嘴、代乳品等。
PDCA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运用分析摘要:目的:研究PDCA活动在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2年3月到2022年11月间展开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初产妇,共140人,按照统计学方法展开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后者则以PDCA来改善护理管理措施,然后从母乳喂养指标、喂养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这方面对比两种模式下的效果。
结果:对比喂养指标,观察组产妇的各项指标具有优势,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母乳喂养成功率,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1.73%,对照组为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5.71%,对照组为8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CA活动不仅能够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升,更有助于优化喂养指标提升产妇和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PDCA活动;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更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健康生长,降低新生儿在生长发育中的疾病发生率。
但是在临床中,部分产妇由于缺乏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了解认知,以及母乳分泌量较少,导致母乳喂养成功率较低[1]。
而研究发现通过PDCA管理模式能够更有助于帮助产妇掌握母乳喂养中的知识和技巧,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因此,本院以此为切入点结合140名产妇展开了下述研究,具体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所选时间为2022年3月到11月,共有140名初产妇参与。
其中对照组70人,平均年龄(27.78±2.32)岁,平均孕周(39.42±1.78)周,其中自然分娩48人,剖宫产22人;观察组70人,平均年龄(28.68±2.27)岁,平均孕周(39.79±1.57)周,其中自然分娩45人,剖宫产25人。
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母乳喂养pdca质量改进计划环节英文回答:PDCA (Plan-Do-Check-Act) is a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process of breastfeeding. This method involves four steps: planning, doing, checking, and acting.In the planning phase, the goal is to identify areasfor improvement and develop a plan to address them. For example, a mother may notice that her baby is not gaining weight as expected, so she decides to increase her milk supply by pumping more frequently.During the doing phase, the plan is put into action. In the example mentioned earlier, the mother starts pumping more frequently and ensures that she is breastfeeding her baby on demand.The checking phase involve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the results of the actions taken. The mother can track her baby's weight gain and observe if there are any improvements. She can also seek feedback from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or other experienced mothers to assess if her actions are effective.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checking phase, the mother can then take appropriate actions in the acting phase. Ifthe baby's weight gain has improved, she can continue with her current plan. However, if there are no improvements orif new issues arise, she may need to adjust her plan accordingly. For instance, she could consult a lactation consultant for further guidance or consider supplementing with formula if necessary.PDCA allows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he breastfeeding process. By identifying areas for improvement, taking action, and evaluating the results, mothers can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to optimize their breastfeeding experience.中文回答:PDCA(计划-实施-检查-行动)是一种可以应用于母乳喂养过程的质量改进方法。
应用PDCA管理方法提高新生儿在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谭小琴;侯志蓉;涂正燕;徐艳会【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36)A02【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在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的难点与对策,运用PDCA 管理模式进行成因分析,计划、执行、改善,提高产妇产后在院期间关键时间点进行纯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方法:对我院在院期间(除去病理性因素的母亲和新生儿)的所有产妇/新生儿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应用PDCA 循环模式进行不断改进,进行目标质量管理.结果:从2013年1月开始至2015年12月,我院的“新生儿在院期间的母乳喂养率”2013年15.47%,2014年达到33.02%,2015年达到51.01%.结论: PDCA 循环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孕产妇为中心的全程互动管理模式,能改善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和技能,提高住院期间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降低母婴发病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总页数】2页(P1228-1229)【关键词】PDCA方法;新生儿;在院期间;纯母乳喂养【作者】谭小琴;侯志蓉;涂正燕;徐艳会【作者单位】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高攀院区护理部,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阶段性母乳喂养评价单在提高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 [J], 黄颖琴;朱琳洁2.品管圈在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应用 [J], 范云;符白玲;曹晓旭;毕佳;陈施羽3.品管圈在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分析 [J], 尹成容4.品管圈在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应用 [J], 李欣;王花圆;史红玉;张晶晶;徐贤莲5.PDCA在提高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J], 宁玉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