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实习报告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11
双沟式氧化沟实验心得引言在环境保护领域,废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
氧化沟作为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在工业和市政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双沟式氧化沟的工作原理和处理效果,以下是我的实验心得。
实验原理双沟式氧化沟是一种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废水处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将废水引入沟道中,让废水与沟底的活性污泥接触,从而实现有机物质的降解和去除。
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为了研究双沟式氧化沟的性能,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 沟道:选择适当尺寸的直线沟道,分为进水段、曝气段和出水段。
2. 活性污泥:从废水处理厂获得活性污泥,用于沟道中的有机物降解。
3. 进水装置:将废水通过管道引入进水段,实现废水与活性污泥的接触。
4. 曝气装置:向曝气段供氧,提供氧气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5. 出水装置:将处理后的废水排出系统。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 将活性污泥加入曝气段,保持适当的污泥浓度。
2. 调节进水装置,保持废水流量稳定。
3. 调节曝气装置,提供适当的氧气供应。
4. 定期取样,分析废水的水质指标。
5. 存储和处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曝气量对废水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适当增加曝气量可以提高氧气浓度,促进废水中的微生物生长和有机物降解速度。
2. 活性污泥浓度对处理效果有影响:合适的污泥浓度有利于有机物质的降解,但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会对处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3. 进水速度对废水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过快的进水速度会导致废水与活性污泥接触不充分,降解效果较差。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双沟式氧化沟的工作原理和处理效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实验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1. 合理调节曝气量和活性污泥浓度对废水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实验中的数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可以进一步优化废水处理的工艺和参数。
污水处理综合训练 --氧化沟班级:环境13324班姓名:刘浩谊指导老师:付老师,张老师,王老师氧化沟工作原理及其工艺优点氧化沟(Oxidation Ditch,OD)污水处理工艺于2O世纪5O年代初期发展形成,属于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生物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推流式和氧化塘的特点。
在技术上具有净化程度高、耐冲击、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
1.发展历史1920年.英国首次建成氧化沟,采用桨板式曝气机,该处理厂被认为是现代氧化沟的先驱。
1925年,Kessener开始研制转刷曝气机。
1954年,Pasveer 将Kessener转刷用在荷兰Voorschoten的氧化沟中,该技术被命名为帕斯韦尔(Pasveer)氧化沟,受当时曝气设备限制,上述曝气设备的氧化沟设计有效水深一般在1.5m以下。
为了弥补当时流行的转刷式氧化沟有效水较浅、占地面积大的技术弱点,上世纪60年代末DHV有限公司将立式低速表曝机应用于氧化沟,将设备安装于中心隔墙的末端,利用表曝机产生的径流作动力,推动氧化沟中的液体。
这一工艺被称为卡鲁塞尔(Carrouse1)氧化沟。
Huismen于1970年在南非开发了使用转盘曝气机的奥贝尔(Orbal)氧化沟。
近年来,随着控制仪表的发展,以及生物脱氮工艺的需要,转刷型氧化沟又发展成双沟和三沟交替式运行的氧化沟。
2.分类氧化沟的分类大致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根据不同的发明者和专利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类型:卡鲁塞尔氧化沟;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其他类型的氧化沟,其中包括射流曝气(JAC)系统、u一型化沟和采用微孔曝气的逆流氧化沟等等。
第二种是根据氧化沟的构造及运行特征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连续式氧化沟:交替式氧化沟;半交替式氧化沟。
其中连续式氧化沟又可分为合建式(船式、侧沟或一体氧化沟)和分建式(Pasveer型、Carrousel型、Orbal型氧化沟)两种;交替式氧化沟的代表类型主要是A型、D型、T型三种;半交替式代表类型主要是DE型氧化沟。
卡鲁塞尔氧化沟实验实验指导书城乡建设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卡鲁塞尔氧化沟实验一、设备简介:氧化沟是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因此被称为氧化沟,又称环形曝气池。
目前氧化沟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氧化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
二、实验目的Carrousel氧化沟是当前最有代表性的氧化沟水处理工艺之一。
主要流程包括表面曝气、曝气沉沙、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污泥沉淀。
通过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卡鲁塞尔氧化沟的内部构造和主要组成;2、掌握卡鲁塞尔氧化沟各工序的运行操作要点;3、就某种污水进行动态试验,以确定工艺参数和处理水的水质;4、研究卡鲁塞尔氧化沟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例如通过改变曝气条件、周期或各工序的持续时间等,为生物处理创造适宜的环境,测定处理效果。
5、掌握运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去除BOD5及生物脱氮的工艺三、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卡鲁塞尔氧化沟的构造如图所示:此系统由三组相同氧化沟组建在一起,作为一个单元运行。
三组氧化沟之间相互双双连通。
每个池都配有可供污水环流(混合)与曝气作用的机械曝气器。
氧化沟的发展往往是与其曝气设备密切关联的。
卡鲁塞尔氧化沟有两种工作方式:一是去除BOD5 ,二是生物脱氮。
卡鲁塞尔氧化沟的脱氮是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来实现的,曝气装置能起到混合器和曝气器的双重功能。
当处于反消化阶段时,曝气器低速运转,仅仅保持池中污泥悬浮,而池内处于缺氧状态。
好氧和缺氧阶段完全可由曝气器转速的改变进行控制。
卡鲁塞尔氧化沟示意图四、实验流程1、配水:首先配制一定量的城市污水,并先期将设备中培养好一定量的活性污泥。
为保证水泵及设备能正常运行,处理前先将提取的废水进行一些预处理,去除一些树枝、石子等较大颗粒物。
2、配水完成后,对进水水质进行检测,确定其运行参数并记录。
废水经水泵进入氧化沟系统。
表面曝气机使混合液中溶解氧DO的浓度增加到大约2~3mg/L。
双沟式氧化沟实验心得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果分析五、实验心得体会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双沟式氧化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操作方法,并通过对不同水质样品进行处理,了解其处理效果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双沟式氧化沟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该技术主要由进水口、曝气池(也称为氧化沟)、沉淀池和出水口等部分组成。
当废水进入曝气池时,通过曝气装置向废水中注入空气或纯氧,使得废水中的微生物获得足够的氧供给,并能够快速地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经过曝气池后,废水进入沉淀池,在其中进行净化处理。
最终经过出水口排放到外部环境中。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按照要求准备好所需试剂和仪器设备,检查实验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2. 取样:在实验前需要取得不同水质样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村污水等。
3. 实验操作:将取得的不同水质样品分别加入到双沟式氧化沟中进行处理。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曝气时间和曝气强度等参数,并定期对沉淀池内的污泥进行清理和处理。
4. 结果记录:记录下不同水质样品经过双沟式氧化沟处理后的COD、BOD、NH3-N等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双沟式氧化沟能够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
在不同的水质样品中,其处理效果也有所不同。
在生活污水中,COD和BOD的去除率较高;而在工业废水中,则以NH3-N去除率较高;而对于农村污水,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双沟式氧化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掌握了其操作方法和处理效果。
同时,也认识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水质样品进行调整和优化,并进行定期的清理和维护工作。
这对于今后从事环保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污水处理中氧化沟工艺的应用分析氧化沟工艺是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也是一种经济、高效、稳定的生物膜处理技术。
在污水处理中,氧化沟工艺能够解决有机物和氮磷等问题。
该工艺通过在混合液中通入大量氧气,形成生物膜,在生物膜表面与底部的水体之间形成氧化沟,加快异养菌和硝化菌的代谢速度,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排污处理、生物药品生产废水、化工生产废水、造纸废水、纺织印染废水等领域。
首先,氧化沟工艺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污水处理中氧化沟工艺具有高效、稳定、适应性强等特点。
该工艺对排放的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有害物质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在氧化沟内,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被生物降解代谢,从而使水体清晰透明,达到排放标准。
这种工艺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外部化学物质或高能量输入,因此具有良好的环保和安全性能。
同时,氧化沟工艺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操作成本,节约经济成本。
其次,在氧化沟工艺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例如,应控制污水的进入流量和PH值,加强污泥的控制和处理。
同时,监测和调节氧化沟中生物量、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等因素,以优化氧化沟处理的效果。
此外,应将氧化沟工艺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以提高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效率和水质净化。
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污水处理工艺不断更新和完善。
氧化沟工艺是其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限制。
因此,应加强对氧化沟工艺的研究和创新,提高其处理效率和稳定性,以满足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污水处理需求。
同时,应注重提高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技术之详解氧化沟工艺氧化沟工艺也被称为氧化池工艺,是污水处理有机物的一项重要步骤与工艺。
氧化沟工艺结合其他工艺对污水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可以实现生物方法除去有机物、脱氮除磷的效果。
20 世纪80年代,我国城镇对于污水处理,开始主要推广氧化沟工艺,氧化沟工艺由于其简易、效果好、环境污染少、成本低等特点成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首选工艺。
加上氧化沟对有机物的处理较为彻底,因此,氧化沟中流出的污水在有机物降解后可以接入其他工序进而使得污水得到有效净化,其中对接方便,占地面积小,也是其在整个污水处理进程中的一大优点。
因此,氧化沟工艺在我国引进或是新建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引用十分广泛。
近年来,由于我国环境污染的压力增大,水资源保护的要求提高,氧化沟工艺也面临着更广泛的应用与升级改造,因此,研究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氧化沟的反应原理氧化沟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项工艺,是一种演进的活性污泥系统,由活性污泥在首尾相连的闭合的曝气沟渠中的循环,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与细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去除,进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氧化沟工艺处理污水的简易技术。
在反应原理上一般采用延时曝气,保持进出水连续,不用初沉池,在沟中所产生的微生物在污泥中得到稳定的存活生长,并在污水曝气净化中发生反应,大大简化了处理步骤。
氧化池一般承狭长的首尾相连的环形沟渠形状,曝气装置多采用表面曝气器。
污水进入氧化沟和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再通过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作用进而产生曝气推动,使得污水与污泥在闭合渠道内成悬浮状态做不停的循环,污泥在循环中进一步与污水充分混合,其中微生物与有机物充分反应,然后混着污泥的污水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使污水得到净化。
二、氧化沟技术特征氧化沟工艺的技术与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机物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自身的独特工艺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氧化沟可以将污水与污泥充分混合和并且推流。
在一个长期的阶段内呈现完全污水与污泥充分混合的特征,而在短期呈现推流循环的特征,氧化沟这种首尾相接的封闭环形反应器中的水流特征有利于提高氧化能力与反应时间,实现充分反应。
关于污水处理中氧化沟工艺的应用分析氧化沟工艺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生物处理工艺,它主要通过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工艺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
氧化沟工艺相对于传统的二沉池工艺在有机物降解效果上更好。
氧化沟是一种底部有氧条件、悬浮生物污泥活跃的水体,这种条件有利于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提高了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和降解率。
与传统的二沉池相比,氧化沟工艺的有机负荷可以更高,能够处理更多的污水,提高了处理效率。
氧化沟工艺在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由于氧化沟工艺中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强,对于一些废水中含有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物的处理效果也比较好。
这使得氧化沟工艺在处理工业废水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一些有机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中,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
氧化沟工艺还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
氧化沟由一条或多条连续排列的通道组成,每个通道中都设有曝气装置,使底层微生物能够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氧化沟的运行过程比较稳定,对操作人员要求相对较低。
相比于其他生物处理工艺,氧化沟工艺的维护和管理成本较低,降低了运营成本。
氧化沟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氧化沟处理工艺对水质和温度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氧气供应和适宜的温度,否则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能力。
氧化沟处理工艺对固体颗粒的处理能力较弱,当有大量的悬浮固体存在时,易造成池体淤积和堵塞。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和后处理,以确保氧化沟工艺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关于污水处理中氧化沟工艺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污水处理的重要性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环境工程技术。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污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细菌、病毒等,如果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质恶化,危害生态平衡,同时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使水质符合排放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水资源。
通过污水处理,还可以回收和利用水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污水处理还可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和环境卫生水平。
污水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基础。
只有加强污水处理工作,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污水处理技术,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保障污水处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字数:254】1.2 氧化沟工艺的介绍污水处理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氧化沟工艺则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氧化沟工艺是一种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将污水流入混合污泥和微生物的氧化沟中,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质来净化污水。
氧化沟工艺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同时也能达到排放标准。
氧化沟工艺有多种类型,包括持续通气氧化沟、间歇通气氧化沟、曝气氧化沟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
氧化沟工艺在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相比,氧化沟工艺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净化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备受青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氧化沟工艺将会更加完善,可以预见的是它会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重要工艺之一。
【这里是2000字内容的部分内容,您还需要添加其余内容】。
2. 正文2.1 氧化沟工艺的工作原理本文将围绕氧化沟工艺展开讨论,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氧化沟工艺的工作原理。
典型污水处理装置实训实习报告1.实验目的掌握氧化沟及接触氧化系统处理城市污水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是活性污泥、生物膜的培养和驯化方法;掌握大型(中试)实验设备的调试、运行及管理等实践技能;掌握实验中各技术指标的分析测定程序和方法、熟悉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实验现象观察能力、实验数据的记录、整理与分析能力;学会大型装置和连续运行装置的运行管理方法。
2.实验原理2.1 A2O的原理A2O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典型的污水处理方法,并有多种改进工艺。
在该工艺流程内,BOD5、SS和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氮和磷将一一被去除。
A2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
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
2.2 接触氧化的原理生物接触氧化池工作原理:淹没在废水中的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废水在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均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
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到二次沉淀池,通过沉淀与水分离,废水得到净化,因此,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又称为“淹没式生物滤池与混合”。
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来自水中,空气来自池子底部的布气装置,在气泡上升过程中,一部分氧气溶解在水里。
因此,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另一项技术实质是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曝气方法,向微生物提供其所需要的氧,并起到搅拌与混合作用,这样,这种技术又相当于在曝气池内充填供微生物栖息的填料,因此,又称“接触曝气法”。
3.实验材料与方法3.1.实验材料(化学试剂等)表3.1 测COD、氨氮所需药品清单序名称规格数量(P)号1 重铬酸钾基准试剂或优级纯 12 硫酸亚铁铵分析纯 13 浓硫酸分析纯 54 硫酸银分析纯 15 1,10-菲罗啉分析纯 16 七水合硫酸亚铁分析纯 17 PH试纸1盒8 PH缓冲液(袋装)若干9 浓盐酸分析纯 310 氢氧化钠分析纯 215 甲基红 118 氧化镁分析纯 120 硼酸分析纯 121 亚甲蓝 122 凡士林 123 硫酸汞分析纯 124 过硫酸钾分析纯 125 抗坏血酸分析纯 126 钼酸铵分析纯 127 酒石酸锑氧钾分析纯 128 磷酸二氢钾分析纯 129 酚二磺酸分析纯 130 氨水分析纯 131 硝酸钾分析纯 132 硝酸银分析纯 133 EDTA二钠分析纯 1表3.2 测COD、氨氮所需仪器序号名称数量序号名称数量1 250ml带磨口的回流装置(锥形瓶、球形冷凝管) 5套28烧杯1000 ml 1个2 具支磨口带塞蒸馏烧瓶(500ml)4只29 500 ml 5个3 蛇形冷凝管(与2配套) 4支30 250 ml 5个4 分光光度计1台31量筒1000 ml 1只5 酸式滴定管(50ml)4支32 250 ml 2只6 滴定台(大理石)2个33 100 ml 3只7 滴定夹(蝶形)2个34 量杯100 ml 1只8 250ml锥形瓶5个35 细口瓶1000 ml 59 酸式滴定管(10ml)2支36 500 ml 510 90Φ玻璃漏斗5个37 250 ml 311 称量纸1卷38 100 ml 212容量瓶1000ml(棕色或白色)7个39 铁架台(含万能夹、对顶丝)10套13 500 ml 5个40 塑料洗瓶(500 ml)3个14 250 ml 5个41 聚乙烯瓶(500 ml)2个15 100 ml 2个42 吸耳球(中号)5个16移液管10 ml 5支43 橡胶管(6*9)1卷17 5 ml 5支44 中速定量滤纸(15cm)5盒18 2 ml 5支45 快速定性滤纸(15cm)5盒19 1 ml 5支46 移液管架2个20 大肚吸管20 ml 5支47 温度计(100℃)2支21 10 ml 5支48 药匙10把22 无色或棕色滴瓶(60 ml)5个49 试管刷23 塑料烧杯(500 ml)5个50 干燥器(30cm)1个24 玻璃珠1包51 可调万用电炉(1000W)1台25 电子天平1台52 普通电炉(500W)10个26 DL-202型恒温干燥箱1台53 镊子2把54 瓷蒸发皿(75-100ml)8个27 PHS-2C型酸度计(含复合电极)1台55 具塞比色管(50ml)10个56 水浴锅1台3.2实验装置与设备3.2.1 A2O工艺简介A2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中的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
工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
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
图3.1 A2O 的工艺流程图3.2.2 接触氧化简介生物接触氧化池由有机玻璃制成,可观察生物膜长成情况及曝气情况,分为普通生物接触氧化和高负荷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由污水泵、气泵、废水调节池组成。
图3.2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及装置示意图3.2.3 A2O的启动、运行及调试实习开始的第一天,同学到氧化沟实验基地进行参观,并由教师讲解氧化沟工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组成。
实习第二天开始到氧化沟实验基地进行A2O装置的运行和管理,主要包括:取城市污水(早、晚各一次)、装置正常运行和维护、放水、取原水水样、出水水样待测。
同时,检测水质的各项指标。
A2O进水:每早、晚各换一次水。
每次换水时需经历如下步骤,静沉1小时—放水—取水—加营养液(葡萄糖)。
污水取自实习基地下的污水管道,直接用小型潜水泵从管道中抽取。
具体操作为:将水泵抬到实验室外,泵放入井内,用绳子连接泵,绳子的另一端绑在树上加以固定,与泵相连的水龙管平铺在地面上(不要打结),出水口插入A2O中,连接布置好后,接通电源泵开始抽水。
当水面恢复到原来时,关上电源。
由于管道内为学校生活污水,COD等浓度较低,无法满足活性污泥驯化的营养需求,所以在每次换水时都需再加入葡萄糖。
出水:将的水全部放出,当水到达刻度线时停止放水。
取水样:原水水样每天早、晚换水之后立即取样,各取1个;出水水样,设备停止运行静沉半小时后A2O#1、#2、#3各取水样1个。
具体监测指标见表3.3。
表3.3 具体监测指标序号水样检测指标检测方法周期1 进水、出水COD 详见指导书每天3 出水SV%、MLSS 详见指导书每天4 运行期间微生物相数字显微镜每天5 运行期间溶解氧DO 在线连续监测每天6 进水、出水pH、水温详见指导书每天7 出水氨氮详见指导书一周两次3.2.4接触氧化的启动、运行及调试实习开始的第一天,同学到氧化沟实验基地进行参观,并由教师讲解接触氧化处理污水工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性能。
实习第二天开始对接触氧化处理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启动、运行和管理,主要包括:取水(早、晚各一次)、装置正常运行和维护、放水、取原水水样、出水水样待测。
同时,检测水质的各项指标(如下)。
进水:取水方法同氧化沟。
具体为:每天一次投加葡萄糖作为营养液。
然后连续曝气,静置沉淀1h,排放池中水,再投加营养液、曝气。
每天重复一次,持续运行,直到观察到填料表面已经生长了薄薄一层黄褐色生物膜。
然后改变进水的方式(逐渐增加生活污水量,减少葡萄糖)使生物膜逐渐适应由地下污水管道来的生活污水。
出水:直接排放。
系统运行方式:(1)普通城市污水的运行直接采用来自排水井的污水进行生物膜培养驯化,待成熟后连续运行;(2)较高浓度城市污水的运行在来自排水井的污水中添加有机物,使其浓度达到300mg/L,再进行培养驯化,待成熟后连续运行;取水样原水水样:每天早、晚换水之后立即取样,各取1个;出水水样:设备停止运行静沉半小时后各取水样1个。
3.3测试指标及分析方法3.3.1COD的分析方法(1)硫酸亚铁铵标定: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10mL浓硫酸,摇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2)测定: 取20mL水样,加入10mL的重铬酸钾,插上回流装置,再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加热回流2h冷却后,用90.00mL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
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测定水样的同时,取20.00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实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3)计算3.3.2 SV%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
3.3.3DO用溶解氧测定仪测定DO。
3.3.4 pH、水温用pH测定仪测定水样pH,同时可用温度探头测定水样温度。
3.3.5氨氮、(1)分取适量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后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
(3)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作全程序空白测定。
(4)分光光度法校准:在8个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5、1.00、2.00、3.00、5.00、7.00、10.00ml氨氮标准溶液,再加水至刻度,显色后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将上面系列标准溶液测得的吸光度扣除试剂空白(零浓度)的吸光度,便得到校正吸光度,以校正吸光度为纵坐标,氨氮质量m N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实验结果与讨论4.1A2O的运行及调试4.1.1.COD去除效果由A2O中COD去除率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对COD的去除情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开始运行前三天,COD去除率逐渐升高,分析原因为,开始时污泥活性较好,随着进水中有机物的增多,以及对其pH等的调控,但随着运行的进行,其中一天的进水COD不高,导致污泥营养不足,在中间池体发现有泡沫状物质漂浮,分析可能为污泥老化加剧,并且老化污泥没有得到及时排放,影响了出水效果。
因此,本组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更换进水,并补充足量的营养物质(葡萄糖等),对表面漂浮的浮渣进行人工刮除,为防止丝状菌膨胀,在运行期间对其进行了pH调节,向其中投加一定量的碱,增大pH,抑制丝状菌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