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线器配线架机房图
- 格式:doc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12
理线一直是让很多朋友头疼,机柜型配线架已经成为机房配线架的主体,所以理线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才能把机柜整理的好也是很多企业竟争力的一部分,那么今天就针对这方面的知识做个总结。
一、整理机柜的几点原则要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现有设备情况来整理网线;机柜电源线和网线原则上要分开整理,设备的放置要适当,避免相互挤压、避免太高或太低,避免相互距离太近;如果机柜内设备太多,应该对设备加以编号;对每一根线路要在适当的位置注明来源,对不同的连线(如一般网络连接线、交叉线、专线等)要有不同的识别方法;网线编排依据房间号而不依据人。
概括为一句话说就是:布局清晰,线序规整,标记明确,易于维护。
二、机柜整理步骤1. 前期准备首先要通知用户在不影响用户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整理机柜。
然后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现有的设备情况、用户数量、用户分组等多种因素勾画出机柜内部的线路走线图和设备位置图。
接下来准备好所需材料:网络跳线、标签纸、各种型号的塑料扎带。
2. 整理机柜安装机柜: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做以下三件事:第一,使用随机框带的螺丝和螺母将固定架上紧;第二,将机柜扳倒,把可以活动的轮子安上;第三,根据设备的位置在固定架上调整和添加挡板。
整理线路:将网线分组,组数通常小于或等于机柜后面理线架的个数。
将所有设备的电源线捆扎在一起,将插头从后面的通线孔插入后,通过一个单独的理线架寻找各自的设备。
2)每根双绞线的重量全部变成拉力,作用在模块的后侧。
如果在端接点之前没有对双绞线进行绑扎,那么这一拉力有可能会在数月、数年后将模块与双绞线分离,引起断线故障;3)万一在该配线架中某一个模块需要重新端接,那维护人员只能探入“水帘”内进行施工,有时会身披数十根双绞线,而且因机柜内普遍没有内设光源,造成端接时不容易看清楚,致使端接错误的概率上升。
2、逆向理线也称为反向理线。
逆向理线是在配线架的模块端接完毕后,并通过测试后,再进行理线。
其方法是从模块开始向机柜外理线,同时桥架内也进行理线。
一、机房布线技巧线缆在敷设前,必须使用标签标明每根线缆的起始位置以及信息点的编号;在机房内,应当做到每根线从进入机房开始,直到配线架的模块为止,都应灵活利用用固线器或者尼龙扎带,做到横平竖直不交叉;并按电子设备排线的要求,做到每个弯角处都有线缆固定,保证线缆在弯角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同时做到横平竖直。
进入机柜的所有线缆必须从机柜的上方或下方的进线孔敷设,跨机柜走线时,同样需要穿过机柜上线孔或下线孔进行敷设。
二、机柜理线技巧从桥架上方或下方进入机柜再到各个配线架或设备的线缆必须顺畅,不允许线缆交叉,沿机柜后方两侧立杆向上或者向下引入配线架;机柜内每一层配线架的线缆造型要统一,机柜内每一次线缆绑扎要在统一平面上。
1、工作开始前需要准备的工具有:理线板、理线夹、扎带、标签纸、线缆端接工具等,还需准备一张自制理线表,将机柜内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及所有线缆的接入位置进行规划,这样才能从线缆一进入机柜便可按已规划好的位置进行分别绑扎。
2、线缆进入机柜后,根据机柜内配线架或者交换机的摆放位置,线缆按照规划好的接入顺序,由最上面的配线架接入线缆,按顺序往下进行分组及整理绑扎;首先将接入第一个配线架的线缆用理线板进行定位;按照顺序将线缆穿过理线板,每隔20Cm绑扎一处并固定在机柜内的扎线板上,注意绑扎时每根线保持与前次绑扎的位置相同,不能出现有些线由外层转入内层,绑扎时松紧度要适宜,太松会导致线缆移位,太紧会对线缆造成伤害。
3、当线束绑扎至配线架背后的托架上后,先将线束绑扎在托架上,从线束根部按照接入线缆的顺序,每两根绑扎在一起,然后根据规划好的走线线路由,对每根线缆长度进行测量后(此处特别注意线缆测量,需要预留减去线缆皮打上配线架的长度);剪掉多余的线,每剪掉一根线缆必须重新贴上标签,标签需要贴在线缆弯曲处,并保持同一高度和朝向。
4、线缆裁剪后就可以将线缆打入配线架,打接模块需要认真、细心,否则会出现模块打接不成功,如果出现打接不成功,要小心处理,避免实施工程中出现线缆二次剥线。
机房机柜内部理线方法由于机柜型配线架已经成为机房配线架的主体,理线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美观。
当线缆进入机房后,会沿着桥架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理线是指在机房的进线孔至配线架的模块孔之间,将线缆理整齐。
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位于机柜的后侧。
过去,这些双绞线不进行整理,或进行简单的绑扎后立即上配线架,那时,从机柜的背后看去,水平双绞线就象瀑布一样垂荡在那里,或由数根尼龙扎带随意绑扎在机柜的两侧。
大家关心的重点是每根双绞线的性能测试合格。
随着布线水平的提高,布线系统的工程商已经通过施工工艺及层层把关,有把握达到每根线都能够通过国家标准所要求的99%的性能测试合格率。
这时,人们的注意力就转向了美观。
根据国标,垂直桥架内的线缆每隔1.5米应绑扎一次(防止线缆应重量产生拉力造成线缆变形),对水平桥架内并没有要求。
而终端面板、机柜、配线架、配线箱按照标准必须做到两底角平行,因此布线系统的美观就主要集中在机房内的线缆部分。
机房内的线缆往往会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因机柜配线架已经成为布线工程中的主流,在此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理线工艺。
在机柜正面,生产厂商已经制造出了各种造型的配线架、跳线管理器等部件,其正面的美观已经不成问题。
而机柜后侧的美观,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造成工程完工后施工方(甚至是业主方)不敢让人参观机柜的内部。
在机房内,应当做到每根线从进入机房开始,直到配线架的模块为止,都应做到横平竖直不交叉。
并按电子设备排线的要求,做到每个弯角处都有线缆固定,保证线缆在弯角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同时做到横平竖直。
上述要求同样适用于机柜后侧。
既然水平双绞线布置成瀑布型已经不再理想,因此对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就应该进行理线。
理线这一名词已经在许多施工人员口中听到,但其含意却各不一样,其原因在于理线的工艺手法不一样。
1 三种理线工艺简介为了做到线缆美观,笔者看到过三种理线效果:瀑布造型理线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布线造型,有时还能看到其踪影。
“跳线架和配线架”作为网络机柜布线中的两个利器,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经常见到,但是并未注意过它们存在的意义,那么本文就一起学习一下到底什么是跳线架,什么又是配线架、什么又是理线器,他们各自在网络机柜布线中起到什么作用。
1什么是跳线架?跳线架是由阻燃的模块塑料件组成,其上装有若干齿形条,用于端接线对,用788J1专用工具可将线对按线序依次“冲压”到跳线架上,完成语音主干线缆以及语音水平线缆的端接,常用的规格有:100对、200对、400对等。
2跳线架的作用1.可以减少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接口的损耗(例如:网络管理人员会经常插拔线路、测试线路,这样长时间的会造成交换机结果的松动,连接不严密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使用跳线架,将来自工作区的网线使用打线器,安装到跳线架上,然后,制作一小段网线--俗称跳线,将跳线架与交换机连接到一起,这样网络管理人员在测试时,只需拔掉跳线架一端的RJ-45接口就以。
跳线架要比交换机上接口卡要便宜的多)32. 布线时规整、整洁、漂亮、专业外貌上,跳线架看起来就像一排排的鱼骨头一样,也称为鱼骨架。
一般是电话连线使用的。
跳线架的作用就是为高密度语音数据线缆连接,提供方便快速的端接方式配线方式。
跳线架既可以用于墙装机也可用于立式机柜。
跳线架的作用范围很广,适用于所有话音通讯系统、多媒体等方面的高速应用。
跳线架一般配合110连接块才能发挥跳线架的作用。
跳线架种类很多,目前市场上提供有腿和无腿的50对和100对两种选择;连接块有4对、5对可供选择。
跳线架的作用也跟跳线架的种类有关,不同种类的跳线架有不同的作用,用户在综合布线时要选择适用的跳线架。
4为什么要用电话跳线架?一般用在有程控电话的机房里。
电话线接入程控机后从程控机接出来的就是分机号的线。
然后把这些线全部卡到跳线架上面去,然后从出线架上出线到你的分机号码上去,你在配线架上面标上号码。
这样那部电话有问题了。
你检修的时候查看配线架上面的标号,然后顺着线就找到那根线了。
前言:由于机柜型配线架已经成为机房配线架的主体,如果才能把机柜整理的好看呢?正文:一、整理机柜的几点原则要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现有设备情况来整理网线;机柜电源线和网线原则上要分开整理;设备的放置要适当,避免相互挤压、避免太高或太低,避免相互距离太近;如果机柜内设备太多,应该对设备加以编号;对每一根线路要在适当的位置注明来源;对不同的连线(如一般网络连接线、交叉线、专线等)要有不同的识别方法;网线编排依据房间号而不依据人。
概括为一句话说就是:布局清晰,线序规整,标记明确,易于维护。
二、机柜整理步骤1. 前期准备首先要通知用户在不影响用户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整理机柜。
然后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现有的设备情况、用户数量、用户分组等多种因素勾画出机柜内部的线路走线图和设备位置图。
接下来准备好所需材料:网络跳线、标签纸、各种型号的塑料扎带(勒死狗)。
2. 整理机柜安装机柜: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做以下三件事:第一,使用随机框带的螺丝和螺母将固定架上紧;第二,将机柜扳倒,把可以活动的轮子安上;第三,根据设备的位置在固定架上调整和添加挡板。
整理线路:将网线分组,组数通常小于或等于机柜后面理线架的个数。
将所有设备的电源线捆扎在一起,将插头从后面的通线孔插入后,通过一个单独的理线架寻找各自的设备。
固定设备:将机柜中的挡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管理员能够不开机柜门就可以看到所有设备的运转情况,同时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大小适当地添加挡板。
注意要在挡板间留出一定的空隙。
将机柜内所有用到的交换设备、路由设备按照预先画好的图放置好。
网线贴标:所有网线连接好以后,需要对各网线进行标识,将准备好的即时贴缠绕到网线上,并用笔在其上加以标注(一般注明房间号或作什么用途),要求标识要简单易懂。
对交叉网线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即时贴与一般网线加以区分。
如果设备太多,则要对设备进行分类编号,并对设备贴标。
三、理线工艺简介1、瀑布造型理线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布线造型,有时还能看到其踪影。
机房机柜内部理线方法由于机柜型配线架已经成为机房配线架的主体,理线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美观。
当线缆进入机房后,会沿着桥架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理线是指在机房的进线孔至配线架的模块孔之间,将线缆理整齐。
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位于机柜的后侧。
过去,这些双绞线不进行整理,或进行简单的绑扎后立即上配线架,那时,从机柜的背后看去,水平双绞线就象瀑布一样垂荡在那里,或由数根尼龙扎带随意绑扎在机柜的两侧。
大家关心的重点是每根双绞线的性能测试合格。
随着布线水平的提高,布线系统的工程商已经通过施工工艺及层层把关,有把握达到每根线都能够通过国家标准所要求的99%的性能测试合格率。
这时,人们的注意力就转向了美观。
根据国标,垂直桥架内的线缆每隔1.5米应绑扎一次(防止线缆应重量产生拉力造成线缆变形),对水平桥架内并没有要求。
而终端面板、机柜、配线架、配线箱按照标准必须做到两底角平行,因此布线系统的美观就主要集中在机房内的线缆部分。
机房内的线缆往往会进入机柜配线架或壁挂配线架。
因机柜配线架已经成为布线工程中的主流,在此将主要涉及机柜型配线架的理线工艺。
在机柜正面,生产厂商已经制造出了各种造型的配线架、跳线管理器等部件,其正面的美观已经不成问题。
而机柜后侧的美观,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造成工程完工后施工方(甚至是业主方)不敢让人参观机柜的内部。
在机房内,应当做到每根线从进入机房开始,直到配线架的模块为止,都应做到横平竖直不交叉。
并按电子设备排线的要求,做到每个弯角处都有线缆固定,保证线缆在弯角处有一定的转弯半径,同时做到横平竖直。
上述要求同样适用于机柜后侧。
既然水平双绞线布置成瀑布型已经不再理想,因此对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就应该进行理线。
理线这一名词已经在许多施工人员口中听到,但其含意却各不一样,其原因在于理线的工艺手法不一样。
1 三种理线工艺简介为了做到线缆美观,笔者看到过三种理线效果:瀑布造型理线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布线造型,有时还能看到其踪影。
产品特性:1、满足或优于语音传输标准2、IDC打线柱夹子与8芯针方向为90度3、带后置式理线架,便于线缆的安装和维护,以及增加线缆的曲率半径4、较大的正面标识空间,方便端口标识,便于端口管理5、磷青铜镀金金针和磷青铜镀锌卡线端子,防止表面氧化,提高接触性能,保证性能及适用寿命6、8芯针触点均适用在100微英寸金属导针的镍层上敷有25微英寸的镀金层材料,具有高抗氧化的特性7、采用优质阻燃聚碳酸酯材料,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级别8、配线架为整体式设计,钢架结构,保证机械性能9、支持主流端接方式,可用110或科龙工具进行线缆端接,保证了连接方式的通用性和连接的可靠性10、获得UL认证电气性能:1、耐用强度:DC100V(AC750V)1min无击穿和飞弧2、额定电流:1.5Amp3、绝缘电阻:≥200MΩ4、接触电阻:≤1MΩ5、连续电抗:20MΩ6、工作温度:-15℃~70℃物理特性:1、传输宽度大于16MHz2、IDC端子卡接22~16AWG导体3、IDC打线柱耐用性大于250次端接4、插头与插座拔次数大于1500次订货编码:110机架式配线架产品特性:1、性能优于ISO 11801-2002、TIA/EIA 568C.2和GB50311-2007超五类标准2、前端平坦,凹型接线夹子及内置线对分离3、较大的正面标识空间,方便端口标识,配有可拆式标示牌,便于管理4、采用优质阻燃聚碳酸脂材料,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级别5、IDC打线柱夹子为磷青铜材料6、带有固定脚的支架可直接安装在墙上(NORPS110W-100 NORPS110W-50)7、不带固定脚的支架可安装在限制深度的框架或墙上(NORPS110B-100 NORPS110B-50)8、支持主流端接方式,可用110工具进行线缆端接,保证了连接方式的通用性和连接的可靠性9、110连接端子有4对和5对两种规格可选择,标准配置为20个4对连接端子和4个5对10、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获得UL认证电气性能:1、耐压强度: DC1000V(AC750V)1min 无击穿和飞弧2、绝缘电阻: ≥1000MΩ3、接触电阻:≤2.5MΩ4、连续电抗: 20MΩ5、工作温度: -25℃—70℃物理特性:1、传输带宽大于250MHz2、IDC端子卡接22-26AWG导体3、IDC打线柱耐用性大于250次端接。
A-E的编号后大功告成。
理线板是一块25孔方板(对应于24口配线架的合适尺寸5×5孔理线板,也可以选用4×6、8×8等规格),单面写字,每孔可以穿1根水平双绞线。
可以想象:当双绞线穿入理线板后,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基本固定,根据其位置进行绑扎时不容易出现大的错位现象,更不易出现线缆的交叉现象。
1.1.6 常见的理线表理线板需使用相应的理线表配合理线。
理线表是一张人为定义的表格,当使用24口配线架2可以使用5×5理线板,该理线表为5行5列的表格,每个单元格对应一个孔。
理线表的填写方法可以有多种,每种填写方法对应于一种排列顺序。
在右图中介绍了其中一种排列顺序(孔内数字代表配线架上的模块编号),它的特点是在配线架背后的每根线全部水平平行排列。
在实际填写理线表时,应将与配线架1-24口对应的线缆线号填入理线表,这样线号与配线架的模块号就一一对应。
在一般情况下,当配线架布置图完成后,可使用EXCEL的联动功能,自动形成针对每个配线架的理线表。
理线表的构成可以根据机柜配线架的进线方向和出线方法双重确定:理线表(全部水平排列)目标:使用24口1U配线架,线缆从配线架的右后侧(从配线架背面看)转向配线架,双绞线从线束的底部抽出转向配线架,保证顶部的双绞线一直排列到最后的21~24号模块。
注:图中的1-24编号为配线架模块的编号,不是真正所需填入的、与配线架模块号一一对应的线号。
1. 右进上出理线表这种理线表的排列参见右图。
它的特点是从机柜后侧向前看,双绞线从配线架的右侧进入配线架背后的托线架上,整束双绞线从上方开始出现,1号线进入最右侧的第1个模块孔,依次类推,最后24号线进入最左侧的模块孔。
特点:整束线底面与托线架完全平行。
A表右进上出理线表2. 右进下出理线表这种理线表的排列参见右图。
它的特点是从机柜后侧向前看,双绞线从配线架的右侧进入配线架背后的托线架上,整束双绞线从下方开始出现,1号线进入最右侧的第1个模块孔,依次类推,最后24号线进入最左侧的模块孔。
配线架的作用?配线架用途主要是用以在局端对前端信息点进行管理的模块化的设备。
前端的信息点线缆(超5类或者6类线)进入设备间后首先进入配线架,将线打在配线架的模块上,然后用跳线(RJ45接口)连接配线架与交换机。
总体来说,配线架是用来管理的设备,比如说如果没有配线架,前端的信息点直接接入到交换机上,那么如果线缆一旦出现问题,就面临要重新布线。
此外,管理上也比较混乱,多次插拔可能引起交换机端口的损坏。
配线架的存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更换跳线来实现较好的管理。
用法和用量主要是根据总体网络点的数量或者该楼层(以及相近楼层,这要看系统图是怎么设计的)的网络点数量来配置的。
不同的建筑,不同系统设计,主设备间的配线架都会不同。
如,一栋建筑只有四层,主设备间设置在一层,所有楼层的网络点均进入该设备间,那么配线架的数量就等于该建筑所有的网络点/配线架端口数(24口、48口等),并加上一定得余量;如果,一栋建筑有9层,主设备间设置在4层,那么为了避免线缆超长,就可能每层均设有分设备间,且有交换设备。
那么主设备间的配线架就等于4层的网络点数量/配线架端口数(24口、48口等)。
理线器的作用?理线器的作用是为了电缆提供平行进入RJ45模块的通路,使电缆在压入模块之前不再多次直角转弯,减少了电缆自身的信号辐射损耗,同时也减少了对周围电缆的辐射干扰。
由于理线器使水平双绞线有规律的,平行的进入模块,因此在今后线路扩充时将不会因改变了一根电缆而引起大量电缆的更动,使整体可靠性得到保证,即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充性。
理线槽带有金属“手指”及塑料封盖;底座涂有粉末,可防灰和防刮伤;符合19英寸机架标准。
特点:使布线更安全和美观;金属”手指”设计,使跳线管理更为轻松;有利于线缆弯曲半径的控制。
机房网络布局与布线必须考虑因素网络设备的放置,最好放在节点的中央位置,这样做,不是为了节约综合布线的成本,而是为了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提高网络传输质量。
由于双绞线的传输距离是100米,在95米才能获得最佳的网络传输质量。
在做网络布线时,最好能够设计一个设备间,放置网络设备。
网络布局的规划与设计目前的网络设备大都采用机架式的结构(多为扁平式,活像个抽屉),如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等。
这些设备之所以有这样一种结构类型,是因为它们都按国际机柜标准进行设计,这样大家的平面尺寸就基本统一,可把一起安装在一个大型的立式标准机柜中。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一方面可以使设备占用最小的空间,另一方面则便于与其它网络设备的连接和管理,同时机房内也会显得整洁、美观。
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放置机房里有网络机柜、服务器机柜以及综合布线柜,从这三个机柜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一般来说,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加密机等以及网络通信设备如光端机、调制解调器等是放置在网络机柜的;服务器机柜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1U=1.75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几种标准的服务器。
机柜的尺寸也是采用通用的工业标准,通常从22U到42U不等;机柜内按U的高度有可拆卸的滑动拖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服务器的标高灵活调节高度,以存放服务器、集线器、磁盘阵列柜等设备。
服务器摆放好后,它的所有I/O线全部从机柜的后方引出(机架服务器的所有接口也在后方),统一安置在机柜的线槽中,一般贴有标号,便于管理。
综合布线柜一般配有前后可移动的安装立柱,自由设定安装空间,可按需要配置隔板、风扇、电源插座等附件。
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里,配线架的一面是RJ45口,并标有编号;另一面是跳线接口,上面也标有编号,这些编号和上面的RJ45口的编号是一一对应的。
每一组跳线都标识有棕、蓝、橙、绿的颜色,双绞线的色线要和这些跳线一一对应,这样做不容易接错。
理线器配线架机房图
————————————————————————————————作者: ————————————————————————————————日期:
机房网络布局与布线必须考虑因素
网络设备的放置,最好放在节点的中央位置,这样做,不是为了节约综合布线的成本,而是为了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提高网络传输质量。
由于双绞线的传输距离是100米,在95米才能获得最佳的网络传输质量。
在做网络布线时,最好能够设计一个设备间,放置网络设备。
网络布局的规划与设计
目前的网络设备大都采用机架式的结构(多为扁平式,活像个抽屉),如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等。
这些设备之所以有这样一种结构类型,是因为它们都按国际机柜标准进行设计,这样大家的平面尺寸就基本统一,可把一起安装在
一个大型的立式标准机柜中。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一方面可以使设备占用最小的空间,另一方面则便于与其它网络设备的连接和管理,同时机房内也会显得整洁、美观。
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放置机房里有网络机柜、服务器机柜以及综合布线柜,从这三个机柜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一般来说,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加密机等以及网络通信设备如光端机、调制解调器等是放置在网络机柜的;服务器机柜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1U=1.75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几种标准的服务器。
机柜的尺寸也是采用通用的工业标准,通常从22U到42U不等;机柜内按U的高度有可拆卸的滑动拖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服务器的标高灵活调节高度,以存放服务器、集线器、磁盘阵列柜等设备。
服务器摆放好后,它的所有I/O线全部从机柜的后方引出(机架服务器的所有接口也在后方),统一安置在机柜的线槽中,一般贴有标号,便于管理。
综合布线柜一般配有前后可移动的安装立柱,自由设定安装空间,可按需要配置隔板、风扇、电源插座等附件。
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里,配线架的一面是R J45口,并标有编号;另一面是跳线接口,上面也标有编号,这些编号和上面的RJ45口的编号是一一对应的。
每一组跳线都标识有棕、蓝、橙、绿的颜色,双绞线的色线要和这些跳线一一对应,这样做不容易接错。
配线架不仅仅是便于管理线对,而且可以防止串扰,增加线对的隔离空间,提供360度的线对隔离。
在机房中,必须放置交换机、功能服务器群和网络打印设备,以及局域网络连接Internet所需的各种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以及网管工作站等;因此机房的网络布局一般至少有三个机柜,综合布线柜和网络机柜应当紧连在一起,便于调线操作,接下来是服务器机柜;将网络设备和布线系统进行合理的布局。
在网络布局中,每个机柜最好留点空间,便于以后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的扩充,综合布线柜里有可能除了网络布线外,还有能布置电话线,所以要在机柜里留下一定空间。
从机柜内部线缆附设的角度看,机柜配置密度更高,容纳的IT设备更多,大量采用冗余配件(如冗余电源、存储阵列等),机柜内设备配置频繁变换,数据线和电缆随时增减。
所以,机柜必须提供充足的线缆通道,能从机柜顶部、底部进出线缆。
在机柜内部,线缆的敷设必须方便、有序,与设备的线缆接口靠近,以缩短布线距离;减少线缆的空间占用,保证设备安装、调整、维护过程中,不受到布线的干扰,并保证散热气流不会受到线缆的阻挡;同时,在故障情况下,能对设备布线进行快速定位
供电系统和制冷系统是计算机机房的两个重要部分。
在供电系统中,一般采用在线的UPS供电方式,蓄电池实际可供使用的容量与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大小、蓄电池的环境工作温度、贮存时间的长短以及负载的性质(电阻性、电感性、电容性)密切相关。
制冷系统(空调)涉及到机房的整个物理环境,包括空调、地板、机柜及房间布局等诸多方面;因此UPS和空调我们也要考虑好将它们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如果机房空间较大,可以将UPS和空调都放在机房里;如果空间
较小,可以把UPS(包括蓄电池)放在配电房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楼里安装有“中央空调”的话,机房里也必须安装独立的空调,因为中央空调不可能24小时都开着,上班的时间可以利用中央空调,下班和星期节假日的时候,如果服务器、网络设备需要正常运行的话,则必须要开机房里的独立空调。
机柜的扩展性表现在机柜内设备密度的扩展和机柜数量的扩展,因此网络布局时必须将机柜的配风能力(通常称为散热能力)以及配电能力考虑在内。
一方面,机柜内的设备需要温度、湿度适宜并且风量充足的冷风(冷空气)。
这些冷风被机柜内的IT设备吸入,从而为设备内的部件(尤其是CPU)降温。
当机柜内设备增加到一定数量时,由地板出风口送出的冷风风量将不能满足所有设备的需求,从而形成部分IT设备配风不足而过热。
解决机柜内设备密度扩展时遇到的这种局部热点问题可以采用调配IT设备位置的方式来解决。
例如,把热负荷最大的设备安装在机柜中部位置,以便获得最大的配风风量。
另外的解决方法是,在机柜的上部或下部位置安装轴向水平的强排风扇,增强上部或下部的吸入能力(即减小IT设备的入口静压),从而增加配风风量。
另一方面,机柜内的设备需要供电以及与机柜外部进行通信。
当机柜内的IT设备数量增加时,这些线缆、连接端子同时成倍地增加,从而对机架式电源排插的容量、插口数量都提出了扩展要求。
机柜内的布线空间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因为当机柜内的功率密度提高时,设备后部的线缆将明显增加风阻,所以必须考虑线缆管理及走线空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