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滴定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8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于癌痛治疗的滴定杨平(综述);王昆(审校)【摘要】Oxycodo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 is a new formulation of potent opioid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exact anal-gesic effect, high safety for oral administration, and slight adverse drug reaction. Oxycodone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s and is among the selected drugs used for controlling moderate and severe cancer pains. Relief from prolonged pain is achieved by adjusting the dose of Oxycontin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 according to its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details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作为一种新型的强阿片类镇痛药,镇痛效果确切、口服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持续应用可提高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临床治疗中重度癌痛的首选药物之一。
针对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痛的药理特点,近年国内外将其用于癌痛治疗过程中的剂量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600-602)【关键词】羟考酮缓释片;癌痛;滴定【作者】杨平(综述);王昆(审校)【作者单位】北京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肿瘤科北京市100048;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疼痛治疗科【正文语种】中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一种强效阿片类半合成镇痛药物,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1-3],特别是内脏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4-5]。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滴定的
疗效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是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这种联合用药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一种强效的镇痛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而即释吗啡片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物,能够快速缓解疼痛,但其作用时间较短。
因此,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使其作用叠加,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在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的评估较为复杂,需要通过一定的滴定过程来确定合适的剂量。
这种联合用药的滴定方法是将两种药物分别单独应用,然后逐步加大剂量,直到病人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为止。
随着剂量的增加,两种药物的镇痛效果会逐步叠加,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以有效缓解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疼痛,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种联合用药的疗效优点明显,副作用较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重度癌痛的治疗中。
总之,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重度癌痛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药物的滴定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癌痛药物滴定Who癌痛治疗原则1.口服给药2.按阶梯给药3.按时给药4.个体化给药5.注意具体细节NCCN癌痛治疗原则1.口服给药2.60分钟内有效镇痛3.24小时内V AS评分<4分4.随时监控,定时评估,调整剂量5.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a)0级无痛;b)Ⅰ级(轻度) 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c)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d)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受限,可伴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6.数字分级法(NRS),国际上多推行a)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7.目测模拟法(V AS-划线法)a)划一横线(一般为10 cm),一端代表无痛,另一端代表最剧烈疼痛8.对于认知障碍的患者,通常采用简单疼痛评估标准:0-5级:把无痛-剧烈疼痛0-10分标准缩减为无痛-剧烈疼痛0-5分疼痛的药物选择原则1.轻度疼痛:非甾体类抗药+镇痛辅助药物2.中度疼痛:弱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辅助药物3.重度疼痛:强阿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辅助药物吗啡的剂量滴定(TIME原则)1.确定初始剂量(titrate T):即释吗啡的用法是,每次5——10mg,每4小时一次,建议给药时间为,6:00 、10:00、14:00、18:00 、22:00,末次给药剂量应增加50%_100%以持续控制疼痛及避免夜间服药的麻烦。
2.增加每日剂量(increase I) 剂量增加幅度开始可以为前次剂量的50—100%,以后可改为33——50%。
3.处理突破性疼痛(manage M)应用速效吗啡处理突破性疼痛,剂量为前次剂量的25%——33%。
4.提高单次用量(elevate E )镇痛效果不理想,24小时后可以提高每日剂量,一般通过增加剂量而不是增加服用次数。
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剂)的剂量滴定方法(TIME原则)1.确定初始剂量(titrate T):根据疼痛程度及年龄、服用镇痛药物决定剂量,一般从10——30毫克每12小时开始。
癌痛药物滴定Who 癌痛治疗原则1.口服给药2.按阶梯给药3.按时给药4.个体化给药5.注意具体细节NCCN 癌痛治疗原则1.口服给药2.60 分钟内有效镇痛3.24 小时内 VAS 评分 <4 分4.随时监控,定时评估,调整剂量5.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 (VRS) :a)0级无痛;b)Ⅰ级 (轻度 ) 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c)Ⅱ级 (中度 ) 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d)Ⅲ级 (重度 ) 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受限,可伴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6.数字分级法 (NRS) ,国际上多推行a) 用 0~ 10 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 为无痛, 10 为最剧烈7.目测模拟法 (VAS- 划线法 )a)划一横线 (一般为 10 cm),一端代表无痛,另一端代表最剧烈疼痛8. 对于认知障碍的患者,通常采用简单疼痛评估标准:0-5 级:把无痛-剧烈疼痛0-10 分标准缩减为无痛-剧烈疼痛0-5 分疼痛的药物选择原则1.轻度疼痛:非甾体类抗药+镇痛辅助药物2.中度疼痛:弱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辅助药物3.重度疼痛:强阿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辅助药物吗啡的剂量滴定 (TIME 原则 )1.确定初始剂量( titrate T ):即释吗啡的用法是,每次5—— 10mg,每 4 小时一次,建议给药时间为, 6:00 、 10:00、 14: 00、 18: 00、 22:00,末次给药剂量应增加 50% _100% 以持续控制疼痛及避免夜间服药的麻烦。
2.增加每日剂量 (increase I) 剂量增加幅度开始可以为前次剂量的50—100%,以后可改为 33—— 50%。
3.处理突破性疼痛( manage M )应用速效吗啡处理突破性疼痛,剂量为前次剂量的 25%——33%。
4.提高单次用量( elevate E )镇痛效果不理想,24 小时后可以提高每日剂量,一般通过增加剂量而不是增加服用次数。
癌痛药物治疗规范二——阿片类药物初始剂量滴定和维持用药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治疗的首选药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癌痛治疗的短效阿片类药物为吗啡即释片,长效阿片类药物为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
对于慢性癌痛治疗,推荐选择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
长期用药阿片类止痛药时,首选口服给药途径,有明确指征时可选用透皮吸收途径给药,也可临时皮下注射用药,必要时可自控镇痛给药。
①初始剂量滴定。
阿片类止痛药的疗效及安全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要逐渐调整剂量,以获得最佳用药剂量,称为剂量滴定。
对于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患者,按照如下原则进行滴定:使用吗啡即释片进行治疗;根据疼痛程度,拟定初始固定剂量5-15mg,Q4h;用药后疼痛不缓解或缓解不满意,应于1小时后根据疼痛程度给予滴定剂量(见表1),密切观察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
第一天治疗结束后,计算第二天药物剂量:次日总固定量=前24小时总固定量+前日总滴定量。
第二天治疗时,将计算所得次日总固定量分6次口服,次日滴定量为前24小时总固定量的10%-20%。
依法逐日调整剂量,直到疼痛评分稳定在0-3分。
如果出现不可控制的不良反应,疼痛强度﹤4,应该考虑将滴定剂量下调25%,并重新评价病情。
对于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中、重度癌痛患者,推荐初始用药选择短效制剂,个体化滴定用药剂量,当用药剂量调整到理想止痛及安全的剂量水平时,可考虑换用等效剂量的长效阿片类止痛药。
对于已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的患者,根据患者疼痛强度,按照表1要求进行滴定。
对疼痛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控释剂作为背景给药,在此基础上备用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治疗爆发性疼痛。
②维持用药。
我国常用的长效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
在应用长效阿片类药物期间,应当备用短效阿片类止痛药。
当患者因病情变化,长效止痛药物剂量不足时,或发生爆发性疼痛时,立即给予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解救治疗及剂量滴定。
根据患者首日的疼痛滴定方案
一、初始剂量滴定
1、使用吗啡即释片进行治疗,根据疼痛程度,拟定初始固定剂量5-15mg,q4h,用药后疼痛不缓解或缓解不满意,应于1小时后根据疼痛程度给予滴定剂量。
密切观察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
2、第一天治疗结束后,第二天药物剂量(次日总固定量)=前24小时总固定量+前日总滴定量,第二天治疗时将计算所得次日总固定
量分6次口服;次日滴定量=前24小时总固定量的10%-20%。
二、疼痛再评估
癌痛动态评估是指持续、动态评估癌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变化情况(疼痛程度、性质变化情况、爆发痛发作情况、疼痛减轻或加重因素及止痛治疗的不良反应)。
动态评估对于止痛治疗剂量滴定尤为重要在疼痛滴定治疗期间,应当记录药品名称及剂量滴定、疼痛程度及病情变化。
三、疼痛控制标准
1、疼痛强度评估NRS评分小于3分。
2、24小时爆发痛次数小于3次。
3、24小时内需要解救药物次数小于3次。
4、三者任何一条未达标需重新进行疼痛滴定。
癌痛规范化治疗病程记录要求规范的癌痛治疗病程记录应体现疼痛评估,药物选择、剂量滴定、剂量调整,药物转换,不良反应处理等内容,应尽详细记录,至少包含以下内容:一,首次疼痛评估及治疗记录要求:1、疼痛部位、性质、强度评分、是否影响睡眠2、止痛治疗史:既往止痛药物、剂量、疗效3、止痛方案:止痛药物及剂量,处理不良反应药物及剂量例:疼痛评估:患者胸部疼痛,表现为钝痛,中度,NRS评分6分,目前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及日常生活。
既往使用塞来昔布300mg∕d止痛效果不佳。
止痛治疗:口服羟考酮缓释片10mgql2h,予盐酸吗啡片剂量滴定。
予胃复安预防恶心呕吐,予乳果糖通便。
二、滴定第二天疼痛评估及记录:1、疼痛强度评分、睡眠情况、不良反应(有不良反应发生时记录)2、爆发痛次数及处理爆发痛药物及剂量3、止痛方案例:疼痛评估:患者疼痛NRS评分5分,影响睡眠,前24h出现4次疼痛并予盐酸吗啡处理共计40mg。
止痛治疗:口服羟考酮缓释片20mgql2h,予盐酸吗啡片处理爆发痛依次按滴定第二天记录要求每天记录至达到滴定稳态即病人疼痛控制符合疼痛控制3-3标准,(病人的疼痛评分V3,疼痛危象次数V3,疼痛解救药物次数V3,疼痛对睡眠没有影响)三、达到滴定稳态时的记录要求1、疼痛强度评分、爆发痛次数、睡眠情况、维持原止痛方案例:患者疼痛NRS评分1分,前24小时处理爆发痛1次,不影响睡眠,疼痛控制稳定,维持原止痛方案。
三、病人疼痛控制稳定(即符合疼痛控制3-3标准)期间,如果有病程记录只需填写疼痛评分。
四:当病人出现痛疼控制不稳定时(即不符合疼痛控制3-3标准)需要调整止痛方案时,按滴定第二天的病程记录要求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