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6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这种现象的发现者是: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笛卡尔2.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的形成D.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变慢3. 光的三原色是: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橙、紫D. 绿、蓝、紫4. 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直线传播D. 光的吸收5.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 镜子中的倒影B. 湖面反射阳光C. 光通过玻璃D. 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 km/s。
7.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 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
9. 光的三原色混合可以得到__________色。
10. 光的色散现象中,红光的折射率__________紫光的折射率。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请简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2. 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已知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 m/s,求光在该介质中的折射率。
14. 假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入射角为30°,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求折射角。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A4. B5. C二、填空题6. 3×10^57. 激光准直、日食月食8. 小于9. 白10. 小于三、简答题11. 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指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激光准直、日食和月食等现象。
激光准直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通过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可以非常准确地指向目标,广泛应用于测量和定位。
《光现象》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00,000 km/sB. 299,792 km/sC. 1,000 km/sD. 3,000 km/s2. 光的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A. 红、黄、蓝B. 红、绿、蓝C. 红、橙、黄D. 绿、蓝、紫3.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折射?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水中的物体看起来位置偏移4. 光的偏振现象主要发生在哪种介质中?A. 空气B. 水C. 玻璃D. 晶体5. 以下哪个是光的干涉现象的例子?A. 镜面反射B. 透镜聚焦C. 光的衍射D. 光的全反射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称为______。
7.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路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8. 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光通过某种介质时,不同颜色的光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导致______。
9. 光的反射定律中,入射角等于______。
10. 光的全反射现象发生在光从______介质向______介质传播时。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解释什么是光的衍射现象,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12. 描述光的干涉条件,并解释为什么干涉现象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微小位移。
13. 什么是光的偏振现象?请解释偏振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已知一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折射率为1.33。
如果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为30°,请计算光的折射角。
15. 假设有两束相干光波,波长为600纳米,它们在空间中相遇并发生干涉。
如果两束光的光程差为300纳米,请判断它们是否会产生干涉条纹,并说明原因。
请注意,这些测试题需要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来调整难度和深度。
专题02 光现象(测试)(解析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放映电影时的银幕 B.人的眼睛C.激光笔 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答案】C。
【解析】A.放映电影时的银幕本身不能发光,可以反射光,所以其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眼睛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激光笔本身能够发光,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调节,像的大小可以等于物的大小;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答案】A。
【解析】A.当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像大小等于物体大小,故A正确;B.小孔成像实验中,像的形状与小孔无关,小孔可以是任意形状,故B错误;C.保持蜡烛与墙位置不变,将木板靠近墙的方向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会导致成像变小,故C 错误;D.蜡烛的光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光实际会聚成的,可以被光屏(墙)所承接,因此是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3.筷子在水中“折断”,其原理与下列光现象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A.河水看起来变浅;B.水中荷花的“倒影”;C.阳光下密林地上的圆形光斑;D.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答案】A。
【解析】筷子在水中“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河水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A正确;B、水中荷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阳光下密林地上的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这是紫外线的化学效应,故D错误。
故选:A。
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 A. 299,792,458 m/s- B. 300,000,000 m/s- C. 299,792,000 m/s- D. 299,792,458 km/s2. 折射现象发生在:- 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 B.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 C. 光从玻璃进入空气- D. 所有以上情况3. 以下哪个不是光的三种基本现象之一?- A. 反射- B. 折射- C. 散射- D. 衍射## 二、填空题4.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会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 光的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应用是_________(填“日食”、“月食”或“彩虹”)。
## 三、简答题6.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7.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偏振现象,并说明它在哪些领域有应用。
## 四、计算题8. 已知一束光从真空进入水中,折射率为 1.33。
如果入射角为30°,请计算折射角。
## 答案1. 答案: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299,792,458 m/s。
2. 答案:D折射现象发生在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包括所有选项中的情况。
3. 答案:C光的三种基本现象是反射、折射和衍射,散射不是基本现象之一。
4. 答案:小于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 答案:日食光的直线传播在日食和月食现象中都有体现。
6.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的振幅相加形成加强或减弱的光强分布。
生活中的例子包括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这是由于光波在肥皂泡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产生干涉形成的。
7. 答案:光的偏振现象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选择性限制。
在偏振光中,光的振动方向只在一个特定的平面内。
偏振现象在摄影、液晶显示技术、太阳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8. 答案:根据斯涅尔定律,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空气和水的折射率,θ1是入射角,θ2是折射角。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 .立竿见影 B .一叶障目 C .鱼翔浅底 D .三点对一线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 .蜡烛的正立像 B .蜡烛的倒立像 C .三角形光斑 D .圆形光斑4.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漫反射C .光的折射D .平面镜成像 5.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笔“断”了B .水中倒影C .邮票放大D .手影6.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 7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 .雨后彩虹B .水中“月亮”C .墙上手影D .海市蜃楼 8.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 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示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9.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 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 的半透明纸上,且a 大于b 。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 .倒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A. B. C. D.甲O O O O10.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11.下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
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
“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12.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299,792,458米/秒B. 300,000,000米/秒C. 299,792,000米/秒D. 299,792,400米/秒答案:A2.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光的色散答案:C二、填空题3.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是_________。
答案:在同种均匀介质中4. 光的反射定律中,入射角等于_________。
答案:反射角三、简答题5.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干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它们的振幅相加形成新的光波,从而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现象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光学测量、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
四、计算题6. 已知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为30°,求入射角。
(假设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为1,在水的折射率为1.33)答案:根据斯涅尔定律,n1 * sin(入射角) = n2 * sin(折射角)。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1 * sin(入射角) = 1.33 * sin(30°)。
解得入射角约为48.6°。
五、实验题7.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a. 准备一面平面镜和一束激光。
b. 将激光对准平面镜,观察并记录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c. 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d. 改变入射角,重复步骤b和c,观察入射角和反射角是否相等。
e. 根据实验结果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六、论述题8. 论述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光的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有序排列。
在日常生活中,偏振现象的应用包括偏振太阳镜,可以减少眩光,提高视觉舒适度;液晶显示器,利用偏振光的特性来控制像素的亮度;以及偏振摄影,可以增强图像的立体感等。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 B.水中月 C.林中影 D.缸中鱼2.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D.图d表示能看到掉在地面上的书,是因为书发生了镜面反射3.如图所示,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也为30°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若把反射面更换为粗糙表面,该反射将不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5.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的像在平面镜中()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6.深圳秋冬温暖的天气吸引了无数南迁的候鸟,为深圳人带来一场场海景盛宴。
如图所示是一只琵琶鹭在水面上捕食的画面,在它靠近水面的过程中,琵琶鹭在水中的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小B.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大C.成实像,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小D.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矮墙的两边,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镜使两人在图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平面镜的位置应为()A.aeB.bcC.bdD.cd8.如图是航天员叶光富和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时所穿的宇航服,上面有两个特别的设计——手腕上的小镜子和胸前反印的汉字,这是为了穿着厚厚宇航服的航天员,可以利用手腕上的小镜子看到正常的汉字,准确操作。
光现象测试题1. 光的直线传播问题:在什么条件下,光会沿直线传播?选项:A. 在真空中B. 在水中C. 在空气中D. 所有以上情况2. 光的反射问题: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是什么?选项:A. 镜面反射发生在光滑表面,漫反射发生在粗糙表面B. 镜面反射发生在粗糙表面,漫反射发生在光滑表面C. 两者没有区别D. 镜面反射只发生在金属表面3. 光的折射问题: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什么?选项:A.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 折射角与入射角无关4. 光的色散问题: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选项: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和色散D. 光的漫反射5. 光的速度问题: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少?填空题: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 ______ 米/秒。
6. 光的波动性问题: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什么性质?选项:A. 粒子性B. 波动性C. 直线传播性D. 反射性7. 光的偏振问题:偏振光和非偏振光的区别是什么?选项:A. 偏振光是单色光,非偏振光是复色光B. 偏振光是复色光,非偏振光是单色光C. 偏振光的方向固定,非偏振光方向随机D. 偏振光和非偏振光没有区别8. 光的量子性问题: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什么性质?选项:A. 波动性B. 粒子性C. 直线传播性D. 反射性9. 光的光谱问题: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和最短的颜色分别是什么?填空题: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的颜色是 ______ ,波长最短的颜色是 ______ 。
10. 光的散射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选项: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散射答案:1. D2. A3. B4. C5. [299,792,458]6. B7. C8. B9. 红色,紫色10. D。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线传播的基本方式是:A. 直线传播B. 曲线传播C. 螺旋传播D. 波形传播答案:A. 直线传播2.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是:A. 真空B. 空气C. 水D. 玻璃答案:A. 真空3. 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时,该现象被称为:A. 折射B. 散射C. 反射D. 吸收答案:C. 反射4. 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被称为:A. 折射现象B. 环形干涉现象C. 偏振现象D. 色散现象答案:D. 色散现象5. 光的折射是由于:A. 光的传播速度改变引起的B. 光的波长改变引起的C. 光的频率改变引起的D. 光的幅度改变引起的答案:A. 光的传播速度改变引起的二、填空题1. 光通过凸透镜会发生________现象。
答案:折射2. 光线从密度较低的介质射入密度较高的介质时,会发生________现象。
答案:折射3. 当光在两个平行的平面镜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后,会出现________现象。
答案:干涉4. 光在经过小孔时发生________现象。
答案:衍射5. 光的________是描述光波传播方向的特性。
答案:传播速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指光波在相遇或叠加时产生的干涉条纹现象,主要有衍射和干涉两种形式。
衍射是当光波通过物体的缝隙或边缘时发生,由于波的传播特性使得光波发生弯曲或扩散;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发生的波的叠加现象,根据叠加的相位差可以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
2. 光的折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答案: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
光线从传播速度较高的介质进入传播速度较低的介质时,会发生向法线方向偏斜的现象,称为正折射;光线从传播速度较低的介质进入传播速度较高的介质时,会发生离开法线方向偏斜的现象,称为反折射。
3. 请解释光的色散现象。
答案: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光线经过折射、反射或衍射等过程后,不同波长的光被分开的现象。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少?A. 299,792,458米/秒B. 300,000,000米/秒C. 500,000,000米/秒D. 600,000,000米/秒2. 下列哪种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A. 彩虹B. 镜面反射C. 透镜成像D. 水下物体看起来位置偏移3. 光的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A. 红、黄、蓝B. 红、绿、蓝C. 红、橙、黄D. 绿、蓝、紫4.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适用于哪些情况?A. 仅在真空中B. 仅在同种均匀介质中C. 真空和同种均匀介质中D. 任何介质中5. 什么是光的色散现象?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衍射D. 光的散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表明,光在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7. 光的折射定律是斯涅尔定律,它表明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_________。
8. 光的三原色混合可以产生_________。
9. 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_________。
10.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12. 请解释什么是全反射现象,并举例说明。
13. 请描述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4. 光的多普勒效应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已知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率为1.33,求入射角为30°时的折射角。
16.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299,792,458米/秒,求光在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的速度。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7. 论述光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对现代物理学的影响。
18. 论述光的衍射现象及其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结束语:本测试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现象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偏振等物理现象的理解,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光现象---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1.如图所示是苍鹭从平静水面上起飞的瞬间,关于苍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B.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大C.苍鹭与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水越深苍鹭所成的像离它越远2.有一种叫“测温枪”的测温仪器,把“枪口”对准人的额头或手腕,显示屏就能直接显示人体的温度。
测温枪测温利用的是()A.红外线B.紫外线C.红光D.紫光3.世界最早、距今约4700年的山西陶寺古观象台,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图是其结构示意图,据考古研究推断,先民们在观测点通过土柱间的狭缝观测日出方位,以此确定季节和节气,其利用的光学原理与下图哪个相同()A.水中的月亮B.铅笔的弯折C.手影D.彩虹4.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银行竖直墙壁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则实际的时间应是()A.02:51 B.05:21 C.15:20 D.12:50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C.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6.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两块玻璃砖平行且具有一定的距离。
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砖A中,并从玻璃砖B射出,则光线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7.下列图中,哪一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A.B.C.D.8.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反射角为90°B.反射光线OB是入射光线AO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C.入射光线AO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OB远离法线D.纸板F向后折时看不到反射光线,原因是这时没有反射光线9.如图所示为2021年5月26日的月相,据此推断当天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可能为()A.B.C.D.10.摄影爱好者拍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景象(如图)。
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光现象(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
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C.晚上研究时用护眼台灯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B.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C.黑板发生“反光”现象D.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XXX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XXX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C.平面镜成像特点D.光的色散现象A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B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图2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潜望镜使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流传方向B.潜望镜使用了平面镜成像道理C.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D.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1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辰是A.9:30 B. 2:30 C. 6:15 D. 12:15图3二、填空题9、XXX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征象而构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m。
10、“双江塔影”是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芜湖十景”。
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区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如图4所示。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hD. 3×10^3 km/h答案:A2.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
A. 无变化B. 偏折C. 反射D. 吸收答案:B3. 光的反射定律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是指()。
A.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正弦值相等B.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余弦值相等C.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正切值相等D.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值相等答案:D4.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反射现象?()A. 镜子成像B. 影子的形成C. 湖面反射的倒影D. 潜望镜的使用答案:B5. 光的三原色是()。
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黄、绿D. 蓝、黄、紫答案:A6.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
A. 横波B. 纵波C. 粒子D. 非波动性答案:A7. 光的干涉现象是()。
A. 光波与光波相遇时,相互增强的现象B. 光波与光波相遇时,相互抵消的现象C. 光波与声波相遇时,相互增强的现象D. 光波与声波相遇时,相互抵消的现象答案:A8. 光的衍射现象是指光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
A. 反射B. 折射C. 弯曲D. 直线传播答案:C9. 光的色散现象是指()。
A. 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B. 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C. 光在反射时颜色发生改变D. 光在折射时颜色发生改变答案:B10. 光的全反射现象是指()。
A. 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界面会发生反射B.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会发生全反射C. 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会发生全反射D. 光在真空中传播时,遇到界面会发生反射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影子、日食、月食2.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__等。
光现象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活中很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2.如下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亮纸上,且a大于b。
则半透亮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3.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一样的是()人在屏幕上的影子蜡烛通过小孔成像荷花在水中的倒影铅笔似乎在水面处折断了A B C D 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试验装置,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 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B. 一束光贴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C. 变更入射光线的方向,视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变更D. 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视察能否看见反射光线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与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50°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6. 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甲中潜艇运用潜望镜视察海面状况是利用了光的折射B.图乙所示的自动感应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自动限制C.图丙所示人们是借助漫反射来视察到大象D.图丁所示的倒影是反映了光的镜面反射7.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B. 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C.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D. 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8.下列关联正确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似乎折断了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9.刘艳同学对于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明正确的是()A.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照耀荧光物质鉴别真假币B.伦敦奥运会圣火是利用凸面镜采集的C.玻璃砖中钢笔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10.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A.在湖面上视察到水中飘动着白云,这是光发生折射的原因B.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缘由是靠近时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一些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D.太阳穿过树叶,在树荫里的地面形成的光斑是圆形的,这是由于树叶之间的缝隙都是圆形的原因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7分)1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m/s。
初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姓名得分(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科学家设想,人类将来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则可看到( )A.月食现象B.日食现象C.日食和月食现象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3.如图2-1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2-2中的()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5. 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只决定于()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6.图4表示的是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射入厚玻璃的光路图,MN是界面,α和β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7. 图5中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8.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A. 30° B. 60° C. 90 D. 120°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灯泡放在凹面镜焦点上,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过凹面镜反射后,成平行光射出B.用太阳灶烧水,壶应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C.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司机可以从镜中观察到汽车后较大范围D.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用光学知识来解释“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原因是()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11.如图6所示,字母“F”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哪个图是镜中“F”的像()12.晴朗天空,在树阴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是()A.太阳的影子 B. 太阳光照到树叶上小水珠闪烁而成的C.小孔成像所成的太阳的实像 D. 无法确定13.对下列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在路灯下走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是因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日食的形成是温反射现象C.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D.当入射角为0°14.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15.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我们能看清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射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射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2分)16.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
第二章光现象满分100分时间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3=36分)1.下列物体,其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A.太阳B.月亮C.日光灯D.的屏幕【答案】A【详解】A.太阳能发光,是自然光源,故A符合题意;B.月亮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D.日光灯和的屏幕是人造光源,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
”如图所示描绘了该记载中的场景。
人能通过盆中水面及平面镜观察墙外情况均利用了()A.光的折射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答案】C【详解】“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观察周围事物的情况,且其装置类似与现代的潜望镜装置;因此是利用了两次光的反射。
故C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关于古诗文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看到的“潭中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日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绿树荫浓夏日长”,“树荫”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答案】D【详解】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看到的“潭中鱼”是光经过不同介质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4.打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擦,越擦越亮,这是因为()A.反复擦可以增强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以使皮革表面更加光滑,加强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好,可以增强镜面反射的效果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B【详解】因为皮鞋的表明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拭,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故ACD错误,B正确。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2、2021年4月17日晚,在我国部分地区能观测到罕见的“月掩火星”天象,月亮遮掩火星发生的原理与月亮遮掩太阳(日全食)相似。
下列光现象中与“月掩火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3、热爱摄影的小雷收藏了几幅自然风光的图片,图所列自然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春日露珠下的嫩芽看起来更大B.夏季树荫下的光斑总呈现圆形C.倒立在水中的秋色和岸上相互辉映D.阳光下冬日的积雪更加晃眼4、如图所示,在一个空铁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将小孔对着蜡烛,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
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适当增大小孔能使像大一些B.呈现的像是倒立的虚像C.将烛焰远离小孔,像会变小D.将空铁罐进行旋转,像也会旋转5、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中,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A点的乙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B点的甲同学的眼睛,坐在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同样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的眼睛(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的反射现象说明了光路是可逆的B.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是乙同学等大的虚像C.B点的甲同学看到A点的乙同学,光线的反射角是∠1D.A点的乙同学看到B点的甲同学,光线的入射角是∠26、如图所示的四个光学美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7、2021年2月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又一次激起观众对国学经典的喜爱。
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是以河岸作为参照物C.“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成的实像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狗叫声是通过大地传到人耳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反射两种类型(如图所示)。
光现象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2分)
1.光在____________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速度是___________Km/s,光年是 _______单位。
.
2.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
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
3.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_______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教室里黑板“反光”“晃”着有些同学的眼睛,是因为黑板发生了______。
4.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该“倒
影”距小鸟 m.
5.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立的______像,平面镜成的_____立的_____像,像和物体的大小 ______,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 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6.小明身高为160cm,他站于平面镜前10m处,则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高为cm,当他向前走5m时,此时像高为
cm,他与像的距离为m。
7.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反射角是。
若反射角增大15°,反射光线和入射线的夹角是。
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
若反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入
射角是,反射角是。
8.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投影幕布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投影幕布上发生了;激光准直利用了光
的。
9.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手电筒前的金属罩是________镜,汽车上的观后镜是 ______镜。
10.我们从水面上看水中物体,看到的是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 _____的______像,这是因为光由 _____到 ______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潜水员从水中看水面以上的物体,看到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 ______。
11.彩色电视机上的各种颜色是由色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___、____、 ____。
12.美军在对伊拉克战争中佩戴了夜视镜,在夜晚也能发现敌方,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的_____比周围草木、建筑物的温度_______,人体辐射的________线比它们的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 )
A,电池和萤火虫B,烛焰和月亮
C,太阳和月亮D,萤火虫和烛焰
2.晴天,在树叶茂密的树下阴影处,常可以看到有许多小亮斑,那么这些亮斑是()
A. 方形或长方形,它是太阳的虚像
B. 圆形的,它是
太阳的虚像
C. 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 方形或长方形,它
是太阳的实像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B.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
C.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D.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4.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是()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B.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
C.茂密的森林的地面上有圆形的光斑
D.人在穿衣镜前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
5.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2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是()
A.20° 70°B.20° 20 ° C .70° 20°D.70° 70°
6.阳光和水平方向成60°,要用一平面镜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镜面放置应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为()
A.一定是60°
B.一定是30°
C.可能是60°或30°
D.可能是75°或15°
7.一平面镜的玻璃板的厚度为3mm,将铅笔尖顶在玻璃上,则笔尖和它所成的像的距离为()
A.3mm B.6mm C.0 D.无法确定。
8.在平静的湖水面上映出月亮的像,已知湖水的深度为2m,地球到月亮的距离为3.8 ×108m ,则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
A.3.8×108m+2m
B.3.8×108m -2m
C.3.8×108m m
D.无法确定
9..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保持不变
D.有减小的,也有增大的
10.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
()
A.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
线传播那样
C.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D.不断地在光纤中
折射而向前传播
11.“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如图6),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
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12.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靠近光谱中红光的不可见光是紫外线
B.紫外线可以诊断疾病
C.可以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
D.红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13.医院里用的紫外线看起来发出淡紫色的光,原因是()
A.其实那盏灯并不是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B.灯管在发出紫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
C.该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与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不同,前者是淡紫色的,后者是看不见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B.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C.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
机的遥控
15..以下实例中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是( )
A.手术室里的无影灯
B.潜望镜
C.夜间行驶的汽车,驾驶室内开灯,司机在玻璃窗中看到车内
物体的像
D.光导纤维
16.在无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色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白色,裙子呈紫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D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三、作图题(共6分)
(2分)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图1中光线AO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大小; (2分)2、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2分)3、如图所示,SA 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 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四、问答题(4分)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
镜却比较暗,做做看,并解释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