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力量全面绽放(整理精校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的努力与担当广州工商学院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850广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850摘要:当今的世界,已然进入一个全新的动荡革命期,正在经历的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自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地造成的极大影响,到当今耳濡目染的俄乌冲突之战,让世界经济体系发展日渐脆弱,人类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担当,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责任。
“世界经济该如何发展,我们将何去何从?”这将成为这个时代需攻破的难题。
关键词: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担当一、浅析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所面临风险与挑战(一)关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态近年来,伴随着长期结构性问题的不断堆积以及其突发的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国际经济环境遭到持续性的恶化,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愈加乏力,寸步难行,经济增速也大幅度下滑。
一些国家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高企的债务水平更是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加剧。
此外,进入2022年,受疫情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之下,世界经济已然受到极大的压力。
据相关数据显示,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速大幅下降,欧洲的信心指数更是低至疫情爆发以来的最低点。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开始全球经济增长变化已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格局,全球经济的增长将会“严重依赖”亚洲主要经济体。
(二)浅析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存在问题要知道,世界经济运行的特点及其变化的背后影响要素十分广泛,如受世界各国各地的政治、军事甚至是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等,其影响是多方面,多样的。
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存在非常多问题,诸如受发达国家影响导致经济上的停滞以及通货膨胀、宽松性货币政策措施的采取造就难以遏制的高通胀局面、一些唯利是图的国家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最终严重扰乱全球能源供给、金融秩序和粮食秩序的同时衍生相关的民生难题、受疫情以及一些西方国家人为对经济采取的破坏性行为导致跨国人流、物流的严重受阻,全球产业供应链畅通深受影响等问题的出现,无不时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改变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局势,发展良性循环,对本国对他国都有利的经济,需各国凝聚共识,共同助力疫情后的世界经济复苏[[1]]。
后危机时代中国别无选择
佚名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信息》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称,亚洲成功度过了2008—09年的全球危机。
作为过去3年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亚洲业务的主席,我有幸亲自见证了亚洲这种非凡的适应能力。
在如今即将返回美国之际,我感到有三个经验教训非常引入注目。
【总页数】2页(P55-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发展高技术产业中国别无选择--写在中国高新区建区四周年之际
2.中国继续发展核电是别无选择
3.颠覆与回归,别无选择——侧记第七届中国农化营销节
4.中国继续发展核电是别无选择
5.面对一场不应抱有幻想的战争中国除了坚决应战别无选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吴晶波(中共五常市委党校,黑龙江五常150300)摘要:后金融时代使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面临着订单下降、仓库货物开始积压、产品滞销以及市场竞争力变大等问题。
当前国际社会和中国企业应该关心、关注的主要热点是,如何面对后金融危机给企业到来的挑战,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
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实施经济管理创新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对帮助企业走出经济困境,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3)08-0149-02收稿日期:2013-03-27作者简介:吴晶波(1972-),女,黑龙江五常人,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的经济化开始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内。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大多企业都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订单下降、仓库货物开始积压、产品滞销以及市场竞争力变大。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实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是化解金融危机的挑战,实现经济的触底反弹,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实施管理创新的必要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开始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国内外经济开始进入了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度萎缩,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面临严峻压力。
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企业必须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才可以和国外企业之间进行竞争,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我国企业管理弊端的显露,诸如,企业认同度低、管理落后,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到了关键之处,企业必须转变自己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资源集约型的经济方式。
进行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走出困境。
“后危机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河东区委党校高冠军温家宝总理说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
在宏观调控反危机的政策推动下,中国经济走过了一条不平稳的复苏之路,面对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衰退的大背景,中国经济险中求胜,在增长上“领先一步”。
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保八”任务圆满完成。
2010年,全球已经度过了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
到底什么是“后危机时代”?众说纷纭,但不管如何表达,都反映了这样一个共识:全球经济已进入一个特殊的时期,一方面经济发展已经触底反弹,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另一方面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完全消除,而使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为此,我们探讨以下三个问题:“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形势、“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挑战以及“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形势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形势主要呈现以下特征:全球经济触底回升,复苏基础不牢;发达国家加快“再工业化”进程;“低碳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一)全球经济触底回升,复苏基础不牢受金融危机影响,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2008年同步陷入衰退,2009年成为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的一年,全球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
由于世界各国政府通力合作,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措施对市场进行积极且行之有效的干预,从2009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开始,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恢复了增长,美国第三季度实现了3.5%的增长,德国、法国、日本第二季度开始恢复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实现3.1%的增长。
因此可以初步断定世界经济已触底回升,V形态势初步形成。
必须看到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存在。
在虚拟经济领域,全球金融体系结构性缺陷尚未得到根本治理,新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美国的金融衍生品仍在继续泛滥;在实体经济领域,发达国家消费疲软,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国际大宗商品以及黄金等贵金属的价格快速上涨,都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
后金融危机的中国
于波
【期刊名称】《中国商界》
【年(卷),期】2009(000)012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金融危机后中国为了恢复经济增长所采取的措施,希望能为人们正确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总页数】1页(P67-67)
【作者】于波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
【相关文献】
1.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和路径——以中国参与IMF
改革为例 [J], 鲁传颖
2.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兼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 [J], 杜传忠;郭树龙
3.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力: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实证检验——兼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J], 曾世宏;郑江淮
4."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外貌系列报道之三贸易保护"剑指"中国外贸企业奋起抗争 [J], 江亮
5.后金融危机与新冠疫情双重影响下中国加工贸易国内竞争、区域转移和腾笼换鸟研究 [J], 王元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李源
【期刊名称】《中外管理》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金融危机带给全球的噩梦还在持续,虽然各国在此次危机中表现各异,但一个全球共识是,世界经济格局将从此发生改变。
全球经济失衡的现状将逐步扭转,金融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而这些,将给中国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总页数】4页(P60-63)
【作者】李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物探行业发展趋势 [J], 李进勇;孙王敏
2.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考 [J], 郭园庚;种项谭
3.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钢铁业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J], 刘岚
4.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中国股市与世界重要股市联动性的思考——基于金融危机前后数据的对比分析 [J], 母宇
5.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政治格局的现状及走向 [J], 郑海兵;王菲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新格局
魏慧馨; 吕洪
【期刊名称】《《中国外资(下半月)》》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格局发生了新变化。
本文试图从全球货币信用问题、金融一体化和银行业国际化、金融力量新变化及世界经济包容性发展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总页数】1页(P31-31)
【作者】魏慧馨; 吕洪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治理发展对中国—东盟金融监管合作的启示 [J], 罗传钰
2.后危机时代全球性金融监管问题与调整 [J], 许凌艳;王贺
3.后危机时代全球银行业的新格局 [J], 杨向荣
4.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新格局 [J], 魏慧馨;吕洪
5.深入分析疫情时代全球金融市场新格局推动我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行稳致远[J], 陆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融危机历练中国模式的生命力
麦强盛
【期刊名称】《《中外企业家》》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的快速发展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赞誉,中国模式在世界惊叹中创生。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使世界一片哀鸣,但是中国却保持了相对稳定,经济率先复苏,再次引起全球经济界、政界和学界多角度的思考。
历经两次大规模金融危机的洗礼,这种迥异于西方的发展模式已显示出极强的魅力和生命力。
【总页数】3页(P256-257,272)
【作者】麦强盛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6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金融危机后的反思:中国模式与美国模式的比较 [J], 常永胜
2.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模式" [J], 郭苏建
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模式热"的冷思考 [J], 王梓
4.试论金融危机中的中国模式与反思 [J], 师林
5.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对“中国模式”研究的新视角 [J], 翟慧霞;谢良红;于运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力量全面绽放
素材汇编
0930 0732
“Change We Need(我们需要的变革)……”,奥巴马2015年的振臂一呼为气氛低迷的美国社会带来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重振增长”,夏季达沃斯年会2015年9月的振臂一呼,让1400余名与会者不约而同地寻找世界经济新的方向,重新定位自己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位置。
亚洲和中国
在达沃斯宴会厅的中央,有一个显眼位置,摆放着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由大会的一个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邀请穿梭其间的参会嘉宾、媒体人员、陪同人员乃至志愿者,对着摄像头说上几句观点看法。
这并不是一个自我形象展示,而是论坛组委会特别准备的一个辩论,题目是《中国能否引领这一轮世界经济复苏》?
“我们已经邀请了500多人参加讨论,大家非常热情踊跃,最集中的关键词就是‘亚洲’、‘中国’。
”视频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本次达沃斯论坛,亚洲力量、中国元素在不同时段的不同会场上反复地上演着,甚至连《中国绿色科技报告》和《2015全球竞争力报告》有关中国的结论,也落脚在“快速增长”上。
“今年中国的增长速度很可能达到9%,明年会达到10%,”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主席麦维德(David Michael)回答《中国经济周刊》提问时先用数字说话,“中国有着广大的消费者,中国政府采取了有力的措施,这些原因都在短期之内促使中国经济较快的恢复过来。
所以,我认为这场危机对中国来说也许是个机遇,会催生出新的明星来。
”
“长久以来,我一直对中国经济抱有乐观的看法。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表示,“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中,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这驾马车在拉动,而非消费拉动。
如果中国能继续扩大13亿人的消费,逐步解决经济结构中的失衡问题,中国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他还认为,目前中国需要通过结构调整使经济增长变得更均衡,这样中国的经济增长才能更具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其实早在伦敦举行的G20峰会前夕,美国《新闻周刊》曾出过一期特刊《为新世界书写规则》,专门刊登中国空调生产企业和印度的纺织厂的图片,暗示出全世界的经济势力正在朝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特别是所谓的“金砖四国”,而中国和印度的作用和位置尤为突出。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15-2015全球竞争力报告》(详见本刊9月7日出版的第35期封面报道),中
国排名29位,继续领跑“金砖四国”,印度名列49位,其次是俄罗斯、巴西。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不存在中国经济拯救全球经济的情况,但是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一个重大贡献。
他举例说,中国通过区域合作,比如与东盟的合作,推动周边国家走出困境。
同时,中国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之内,积极推进包括无偿援助、贸易融资援助、提供技术援助以及鼓励中国企业开展投资等,通过大家的合作来更好地应对危机。
“推动者”或“引领者”
本次达沃斯年会,发布了一份“新亚洲领军者全球调查”。
调查报告显示,70%的受访者认为,在2020年前,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洲将成为全球经济体中最具影响力的地区。
与会者感兴趣的是,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者”还是“引领者”的角色?
《福布斯》全球版副主编范鲁贤认为,中国确实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高速发展道路,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例并不高。
在欧洲、美国经济还不稳定的状况下,不应期待中国引领世界走出危机。
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认为,中国要变成与美国平起平坐的经济强国,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很强的市场,同时国内要有庞大的市场和需求。
这在全世界经济衰退的时候,尤为重要。
“很多人都认为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是一个转机,但转机的时候尤其要小心。
你要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
盛高咨询董事长刘沁也说,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领导者,目前压力太大。
“用leader(领导者)这个词加大了中国不应加大的责任,中国应该作为世界走出经济危机的推动力”。
天津港集团董事长于汝民认为:“没必要自己给自己套上这个责任,也不要轻易相信人家给我们戴上的高帽子,25%的经济总量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它应该引领世界,但我们也要做好我们的责任,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作出我们的贡献就可以。
”
其实,无论中国承担的是“推动者”还是“引领者”的角色,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难题还很多,正如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所说:“世界经济前景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外需下滑的压力仍然很大;扩大内需在短期内受到多方面制约,一些行业、企业经营仍然困难,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一些刺激政策的效应会递减,一些着眼长远的政策收到成效需要时间。
就业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节能减排、群众生活的指标比GDP增长数字更为重要。
”
正如加纳贸易与工业部长Hanna S. Tetteh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所说:“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东方大国的风范,我相信中国在未来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贡献,只需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中国会更好。
”
中国力量如何才能全面绽放
“中国将引领亚洲经济增长,进而惠及全世界”。
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如是表示,他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公布的上半年GDP增长7.1%,是一个令人钦佩的成绩,尤其是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仍旧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的情况下,相信中国下半年能够实现全年“保八”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全面绽放中国力量,抓住机遇实现发展呢?
“世界经济运行的曲线图表明,每一轮大的危机都会催生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
经历近一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些新的经济领域正在发生变化,新的增长点会出现在能源、生物、信息和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领域。
”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论坛上说。
“后危机时代,结构调整应该凸显‘国退民进’的特色。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结构调整要做到从体制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其中如何更加强化民营经济的力量应成为重要内容。
过去做大民企的思路,是要在民企壮大的过程中,把国有企业边缘化。
但这个思路在后危机时代将要有所转变,“未来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把目前的大国企做好、做强。
做强的重要途径就是将其民营化。
通过降低国有股占比等方式,来扩大民营经济,同时提升现有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保持增长,有利于世界其它地区的经济稳定和发展。
”李稻葵说。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中国主管合伙人林怡仲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金融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得益于国内良好的经济环境,整体情况已超出各方预期目标。
不过,银行业仍存在不少急需改革的方面,如整体金融结构的单一性和不平衡状况、业内日益浮躁的情绪、监管机构在某些方面比较保守等。
林怡仲建议说,中国各类金融机构应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在与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成熟水平相适应前提下,侧重于满足真实融资需求。
“我们要通过积极参与相关的国际组织及会议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纽交所中国首席代表杨戈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目前经济已经见底,中国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对于需要上市融资的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可以借此抓住机会,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愿景。
毫无疑问,在金融危机中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尽管面临一系列挑战,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仍日益增强。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本届年会上向世界发出的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们遏制住了经济增速下滑趋
势,在当前应对危机的关键时刻,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当金融危机的阴霾散去,世界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
(更多关于达沃斯年会现场报道,详见中国经济周刊网侯隽记者专栏
http///jizhe/houjun.html)
思考中国的声音
“亚洲将在未来10年全球经济的增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很明显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增长驱动力之一。
亚洲开发银行有一个预测,2040年之前全球四大主要经济体中有三个将在亚洲,即中国、印度和日本。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能期待一个国家持续几年几十年的增长,世界经济的增长需要一批国家。
”
——亚洲开发银行运营副行长赵晓宇
“中国的引领效果不大,全球经济非常依赖美国和欧洲。
”
——中欧商会主席伍德克
“中国为非洲带来了经济领域各方面的投资,我们也有很多东西出口到中国。
中国在非洲整体的影响力都在上升,这是一种共赢、双赢的关系,是一种合作。
”
——尼日利亚央行副行长阿拉迪奇
“中国政府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不仅是中国自身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而且承担起全球范围的大国责任。
”
——巴克莱资本副总裁韦骏贤
“美国会陷入长期的低迷,英国也一样,我对全球经济的看法并不乐观。
西方的故事已经结束。
西方在没落,但亚洲正在冉冉上升。
”
——美国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