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棉花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棉花灌溉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利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称为植物的水分代谢。
植物一方面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分,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植株叶片的蒸腾作用,植株体内的一部分水分也会不断散失到大气中,以维持其体内外的水分循环及适宜的体温。
一、棉花与水分的关系1、水是棉株体内的最大组成部分。
2、水是棉株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溶剂和生命的介质。
3、水是棉株生长过程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
4、水对棉株体内新陈代谢过程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5、水可调节棉株体温。
二、棉花滴灌1、什么是膜下滴灌它是根据作物的实际需要,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通过输水管路和特别的灌水器(滴头)直接、准确地输入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由于灌水仅湿润作物根系部分的土壤,故与常规的灌溉方式不同,因此又称为局部灌溉。
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灌溉具有明显的省水、节能、增产等特点,且容易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是世界上主要的精确滴灌技术。
1、有利于实现棉花一播全苗膜下滴灌棉田在表土层墒情差的情况下可播后滴水补墒,能基本做到按照预定的时间出全苗,如干播湿出。
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2、棉田作业程序减少,土地利用率提高滴灌棉田不需要修筑农渠、毛渠、等滴水渠道,减少了灌水、人力、机力的费用投入,田间人工作业量减少,土地利用率相对常规灌提高5-7个百分点。
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3、有较强的排盐作用在轻度盐碱地(总含盐量0.3%左右)上,通过滴水补墒和塑料膜覆盖相结合的办法,阻止了膜下土壤水分的垂直运动,使水分侧向运动加强,尤其在棉花生育前期,滴灌的排盐能力十分明显。
4、水肥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土壤水分一、土壤水分类型1、气态水2、吸着水3、毛管水4、重力水土壤水分二土壤灌溉参数在棉田灌溉中,土壤田间持水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1、田间持水量土壤经过下雨或灌溉以后,土层内所含的重力水经过一定时间下渗以后,被吸持在土层中的水几乎不再下渗,这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新疆地区积极推广使用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膜下滴灌是在覆膜作物栽培中,将滴灌管安装在塑料膜下,将水分和肥料直接送到植株根系附近。
这种栽培技术具有节水、节肥、提高产量和品质等优点,对于新疆的水资源短缺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一、技术原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是将滴灌管埋设于塑料覆膜层下,通过管道将水分和肥料直接送到植株根系附近。
这样做可以实现以下优势:1. 节水: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
据统计,相对于传统灌溉方式,膜下滴灌技术可以节水约30%。
2. 节肥:膜下滴灌技术可以精准控制肥料的投放量和时间,避免了肥料的流失和浪费。
3. 提高产量和品质:膜下滴灌技术可以使棉花的根系得到充分的水分和营养,有效减少水分胁迫和营养不均衡的现象,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操作方法1. 土壤准备:在栽培棉花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改良和准备。
除去前一季度遗留的残留物和耙平土壤。
然后进行深翻,适量添加腐熟有机肥料,并进行细碎和均匀混合。
2. 覆膜:在准备好的土壤表面铺设黑色塑料薄膜,要求覆盖紧密,两张薄膜之间留有约10cm的重迭部分,周围用土壤覆埋。
3. 管道安装:在覆膜上使用导线定位,将滴灌管安装在覆膜下。
每株棉花设置1-2根滴灌管,离植株根系30-40cm。
4. 滴灌系统组装:连接滴灌管与主管道,安装滴头,通过输送泵将水分和肥料供给滴灌系统。
5. 水肥管理:根据棉花的生长状况和需水量,控制滴灌系统的灌溉频率和供水量。
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精准投放肥料,并注意调整肥料的浓度和配比。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药物防治措施。
并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棉花产生不良影响。
以上就是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采用这种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节约水源和肥料资源,对于新疆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棉花苗期管理主要措施棉花苗期管理主要措施苗期是以生长根、茎、叶营养器官为主的时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全苗、促壮苗,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查苗补苗。
全苗是丰产的基础,是充分利用有效生育期,增加亩铃数的关键。
对于缺苗棉田要带土移栽,确保全苗。
对连续缺苗不超过3棵的,可保留双株,或利用叶枝(疯杈)弥补缺苗,不必再补苗。
2、及时疏苗,培育壮苗。
对于播种量大、出苗好、棉苗稠密的棉田,当普遍长出1片真叶后,及时疏去小苗、弱苗,做到棉苗叶不搭叶,防止出现高脚苗;棉苗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
定苗时宜掌握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病留健的原则,留足株数、合理密度,因品种、地力不同而灵活掌握,一般棉田每亩留苗密度3500—4000株。
杂交棉田每亩留苗密度2000株左右。
3、中耕松土,增温促苗。
中耕可散墒提温,抑制苗病发生,同时增加土壤空隙、提高地温、促苗早发,特别是雨后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中耕深度以5—10cm为宜,土壤湿度小宜浅、土壤湿度大宜深,并随着棉苗生长逐渐加深,苗期一般中耕3—5次。
4、巧施苗肥、促苗整齐。
凡因出苗不齐补种、移栽棉田,幼苗生长不一致,易造成大苗欺小苗,难以均衡增产。
定苗后对弱小苗可浇灌2%的尿素水,促使小苗赶大苗。
对于三类棉田或底肥不足的棉田,一般亩施5公斤尿素,促苗升级。
5、综合防治病虫害。
对已出现病害的棉田,要加强中耕锄划提高地温减轻为害,同时晴天进行扒土晒根防苗病,药物防治可用0.5%氨基寡糖素水剂或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加碧护溶液混合喷雾,可提高防治效果。
棉田虫害已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是苗蚜,一旦达到指标,应及时防治。
2021·02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规程*王国栋1,2,李全胜1,戴昱余1,曾胜和1,梁飞1,2*1.新疆农垦科学院农田水利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0;2.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石河子科学观测实验站)摘要: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新疆棉花均已实现滴灌种植,本文通过规定滴灌棉花水肥一体化术语与定义、播种要求、田间管理、水肥制度及收获等技术指标,旨在建立一套可学、可操作、可复制的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规程,并指导生产应用。
关键词:滴灌棉花;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的灌溉与施肥管理。
2术语与定义2.1水肥一体化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对农田水分、养分进行综合调控与一体化管理,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农业技术,实现农田水肥的高效利用。
2.2膜下滴灌将滴灌带(管)置于地膜下进行滴灌,实现二者相结合的技术。
2.3灌溉制度棉花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灌水时期、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
2.4施肥制度棉花全生育期内的施肥次数、施肥时期、施肥比例和施肥量。
3滴灌系统滴灌系统的水力设计、设备选择、安装调试、工程验收等应符合GB/T50485[1]、NY/2623[2]和NY/3243[3]的要求。
4栽培模式棉花种植模式为1膜3管6行标准机采棉模式(10cm -66cm -10cm )。
5水肥要求可用地表水、地下水等作为水源,水质符合GB5084[4]的要求。
固体肥料选择溶解度高、溶解速度快、腐蚀性小且与灌溉水相互作用小的肥料,肥料搭配要考虑相溶性,避免相互作用产生沉淀或拮抗作用;液体肥料选择浓度高、不易结晶、不易析出的液体肥料,符合NY/2623[2]、NY1107[5]和NY2670[6]的要求。
6播前准备6.1播前整地和化学除草播前整地,包括耕、耙、压。
做到表土疏松,上虚下实,土地平整,无残茬,耙地前表土喷雾33%二甲戊灵或150~200mL 化学除草。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棉花滴灌技术在新疆普遍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滴灌技术具有灌溉水量控制准确、水肥一体化、施肥灵活等优点,在棉花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传统灌溉相比,滴灌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棉花产量,而且能够显著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侵蚀的风险。
本文就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论述。
一、基本原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在棉花行间埋设塑料膜,并在膜下设置滴灌管。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控制肥料和水的用量,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使用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将肥料和水注入土壤中,为棉花提供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从而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
膜下滴灌技术还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表土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在木棉、棉花农田中,该技术通常采用地下滴灌系统。
二、施用原则1.基肥用量要达标。
为了保证棉花生长需要的氮、磷、钾等元素充足供应,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
因此,前期施用牛粪、人粪、腐熟有机肥等基础肥料,使土壤有一个适宜的营养基础。
同时,根据施肥计划在播种前15~20天,施打一定量的化肥,以满足种子萌发所需养分。
2.滴灌布局。
为了使滴灌系统的灌溉水分能够更好地覆盖整个生长期的棉花,滴灌的布局应该合理。
在棉花行间铺设塑料膜,设置滴灌管,水槽等,并与配套的肥料机组配合使用。
3.施肥量要适量。
在使用滴灌技术灌溉棉花时,应根据棉花的品种、生长期,生长发育状态和土壤肥力等情况,合理地选择施肥量。
在生产实践中,施肥量应以技术指导和土地载体为基础,合理增加棉花的精细施肥量。
三、技术要点1.开展机械化生产。
机械化生产是滴灌高产的关键。
在种植棉花时,农民应采取机械化措施,如机械播种、滴灌、包膜、除草、除灌等,以达到高产和节约劳动力的目的。
2.注意滴管的维护和管理。
滴灌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它要求滴灌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高。
滴灌管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并要采用优质的管封片和管夹等配件。
在滴灌过程中,应及时清理管子和过滤器,以保证灌溉水质和滴灌系统的稳定性。
棉花滴灌栽培技术新疆是我国最古老的棉区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在全国具有发展棉花生产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热量丰富,光照资源充足,水资源稳定,灌溉植棉,经济系数高,单产高,具有极大的优势和潜力。
近年来随着棉花科技投入的增加,以及节水农业的迅速发展,膜下滴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棉花的精准栽培提供了技术依托。
为了进一步普及先进的植棉技术,提高原棉质量、提高单产,现将膜下滴灌棉花的栽培技术总结成册,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棉农参考,期望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效果,最大限度的保证棉农获得最好收益。
一、棉花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要求(一)棉花植物学特性棉花是圆锥根系,主根可入土2m以上,侧根伸长可超过70cm,膜下滴灌棉根系在土壤中分布浅,主要集中在0-20cm耕层内。
育苗移植易伤根,故生产上育苗移栽常采用育苗袋(钵),苗龄不宜过大。
棉花的茎由主茎和分枝组成,茎色下红上绿,株高的增长速度、节间长短、红绿茎比例都是看苗诊断的重要指标。
分枝有叶枝和果枝组成,零式、I式果枝有利于密植。
丰产株型是指茎粗壮、节间较短,果枝与主茎角度较小,果枝较短,株高适中。
(二)棉花生育特性正确了解和掌握棉花特征,并应用于棉花栽培实践中,有利于夺得高产优质1、喜温好光:棉花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气温是25-30℃,一般在15℃以上才能正常生长,但气温在35℃以上对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都不利。
棉花怕霜冻,幼苗零下2-3℃即会受冻死亡。
棉籽萌动和发芽期间,如土壤温度低于10-12℃,连续三天以上,容易遭受冻害,这是造成棉花烂种的主要原因之一。
2、无限生长与株型可朔性大:棉花原为多年生植物,有无限生长习性。
但在不同条件下,其株型变化很大,因而在生产实践中能运用水肥、密度、整枝节施用生长调节剂来控制株型,合理地的调整群体结构。
滴灌栽培技术体系,成功地使棉花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
3、再生能力强:棉花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具有一定的抗灾能力,棉株相对较小的时候再生能力愈强,因而加强受灾棉田的管理,仍可获得一定的产量。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棉花是我国北方灌溉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然而,由于我国北方气候条件较为干旱,导致棉花生长过程中缺水、干旱的现象较为明显,给棉花的生长发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为了提升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我们需要探寻一种适合北方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
而在此方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利用滴灌系统进行的带膜栽培技术。
该技术主要采用的是由塑料薄膜与灌溉系统组成的滴灌系统,将水分直接滴灌到根部,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植株养分吸收利用率,避免了水分和养分的过度蒸发和流失,从而达到节水、促进植株生长等效果。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根系生长环境等。
而对于在北方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棉花栽培,膜下滴灌技术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具体如下:1. 节约用水:北方地区缺水比较严重,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将用水量节省40%-60%以上。
因为滴灌将水分直接滴到根部,减少了雾化衰减的损失,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2. 提高产量:膜下滴灌技术可以为棉花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从而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产量。
研究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栽培的棉花,其产量可以提高25%-30%以上。
3. 保证品质: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将水分和养分直接滴到根部,避免了水分和养分的过度蒸发和流失,从而保证棉花的品质。
4. 减少病虫害: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栽培,保持了土壤的湿度,从而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总之,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适合北方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具有节约用水、提高产量、保证品质、减少病虫害等多重优势。
在推广这项技术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及精细施策,才能更好地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规程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规程一、概述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是一种将滴灌技术与肥水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棉花生产效益,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的操作和管理要点,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二、设备准备1.滴灌设备:选择适合的滴灌设备,包括滴灌管、滴头、过滤器等,确保设备流量稳定、滴水均匀。
2.肥水配制设备:选择适合的肥料搅拌斗、溶液箱等,确保肥水溶解均匀、浓度准确。
三、膜下滴灌布设1.地面平整:在棉田施工之前,要确保地面平整,避免滴灌布设时的水坑或水洼。
2.布设密度:根据棉花生长需要,合理确定滴灌管的布设密度,一般为每亩2-3条滴灌管。
3.滴管埋设深度:滴管埋设深度应根据土壤类型和棉花生长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介于10-15厘米之间。
4.膜下滴灌膜覆盖:完成滴管布设后,应铺设膜下滴灌膜,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滴灌管,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
四、肥水管理1.肥料选择:根据棉花对养分的需求特点,选择适合的氮、磷、钾肥料,并结合土壤养分检测结果进行合理施用。
2.肥水配比:根据棉花不同生长阶段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合理配制肥水,确保养分供应的合理性。
3.肥水浓度:根据棉花养分需求的不同,合理调整肥水浓度,注意避免肥料浓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的肥料浪费或不足。
4.肥水施用时机:根据棉花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确定肥水的施用时机和频率。
5.肥水施用量:根据棉花的需水量和肥料需求的不同,合理确定肥水的施用量,注意避免过量或不足。
五、水分管理1.棉花生长适宜期:根据棉花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合理确定灌溉量和灌溉频率。
2.灌溉时机: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合理确定灌溉的时机,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造成的影响。
3.灌溉量:根据棉花的需水量,合理确定灌溉的量,注意避免过量或不足。
4.灌溉方式:采用滴灌的方式进行灌溉,确保水分的均匀分布,避免水分的浪费和棉花之间的竞争。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1棉花膜下滴灌增产机理1.1覆膜种植,前期有明显的增温作用,与不铺膜的大田相比,日平均温度高0.7~2.7℃。
有利于棉花早出苗、出全苗。
据大田观测膜下滴灌较常规灌提早出苗2~3天,出苗率高达95%。
1.2采用滴灌后,由于膜内墒度均匀,滴水量人为控制,土壤总含水量较常规灌低,增温快,通透性强,出苗整齐,速度快,健壮,同淹灌相比保苗株数提高1000~2500株/667m2。
同时,滴灌棉田属无埂渠农田,可节地5%~7%,增加收获株数1000株/667m2左右。
1.3根部土壤结构疏松,形成良好的水、肥、气、热小气候,为作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1.4播期相同时,滴灌棉田与常规灌棉田在出苗至现蕾期长势差别不大。
但在现蕾至开花期长势差别明显,滴灌棉花株高日增量为1.4cm,而常规棉田日增量为0.86cm。
其原因是滴灌棉田从6月中旬开始滴水,而常规棉田需要揭膜、开沟及打埂,比滴灌晚6~8天灌水。
在开花至吐絮期,由于常规灌水方法、水量难以掌握,使棉田生长较快而不稳健,引起脱花脱铃,空果枝率高。
而滴灌水量控制较好,棉田稳健生长,叶色深绿,无旺长、早衰和脱肥现象,蕾、铃较常规灌明显增多,果枝成铃率高。
1.5滴灌减少了因深层渗漏而带走的养分损失,同时采取将化肥及棉花专用肥溶解于水后随水滴入棉田,提高肥料利用率15%左右,比常规灌少施化肥8~10kg/667m2。
1.6利用膜上点播膜下滴灌技术,可有效减轻风灾损失。
每年4月,农七师经常遭受大风袭击,田间棉苗损失较为严重。
采用膜上精量点播和膜下滴灌相结合,既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提高了出苗率。
1.7采用滴灌后,土壤通透好,温度上升快,立枯病发生少,枯黄萎病的发病率降低。
常规灌水时,病虫害将随地面水的流动而迅速传播,膜下滴灌通过低压管道输入,由毛管直接将水和溶解后的肥料送到根区土壤,不会因水的流动传播病虫害。
1.8滴灌棉田地面没有积水层存在,可有效地减少烂铃。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摘要: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其棉花产业是农业的重要支撑。
为了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将科学技术应用到棉花种植当中,这样才能提高其单位面积产量,减少病害,保墒故土,调整生态,统筹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
膜下滴灌技术是现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栽培技术,本文分析了其增产原因、播种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使人们对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新疆的棉花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1 棉花膜下滴灌增产的原因1.1增温相较于以前的露天种植方式,覆膜种植能够起到很好的增温效果,日均温度可以增加0.7~2.7℃,这样对于棉花的出苗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出苗率得以保障。
以往在新疆地区由于昼夜的温差比较大,棉花所需要的温度难以保证,这大大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利用覆膜技术能够使气温稳定,并且使得夜间的温度不至于太低,白天的温度也可以降低,这样就为棉花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2减水在覆膜下进行滴灌给水后,使得膜的水汽含量比较平均,并且可以有效的控制,相较于传统的浇灌方式来说,能够有效地控制其水量,防止由于漫灌造成的湿度过大而导致的增温缓慢、透气性差等缺点。
棉苗出苗率高,生长速度也比较快,由于不用渠道进行灌水,还节约了土地。
1.3松土由于采用是根部滴灌的方式,使得棉苗的根部土壤结构疏松,这就保证了水分、空气能够很好的流量,从而促进了棉苗的正常生长。
以往的灌溉方式,使得土壤的水汽转换减弱,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差,土壤呈现块状,这样就抑制了其生产。
而滴灌实际上保护了土壤的自身结构,还利用根部积水,增加了其根部的疏松度,从而促进了棉花的生长。
1.4增效利用滴灌技术,施肥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到了施肥期的时候,就将肥料溶解于水中,再将其利用地下管道输送到棉苗的根部,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
浅谈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摘要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可以充分发挥其节水、节肥(药)、节机力、节人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产、增效作用,为干旱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开辟了一条新路。
大面积的应用此项技术,对水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职工增收、企业增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棉花;膜下滴灌;技术配套滴灌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它能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各种养分适时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就是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有机结合(优势叠加)的产物,充分发挥其节水、节肥(药)、节机力、节人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产、增效作用,为干旱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开辟了一条新路。
1合理选择滴灌带目前滴灌棉花大多数采用超宽膜带状高密度种植方式,滴灌带放在膜下宽行中间,一膜两带,约用7 828.2 m/hm2滴灌带;小三膜机采的配置方式,也是滴灌带放在膜的中间,一膜一带,约用6 579.3m/hm2滴灌带;滴灌带规格有:滴头间距300mm、单孔额定流量在2.5L/h和滴头间距400mm、单孔额定流量在2.5L/h两种。
2轮灌周期的确定采用覆膜滴灌技术的棉田能增加土壤通透性,创造适合棉花水分需求的良好环境,发挥水肥调节生长的作用。
覆膜滴灌棉田较为节水的原因,在于棉花生育期棉田覆膜时间的延长,一是棉田田间蒸发量相对常规地面灌的减少,二是膜下形成的相对封闭的水分互补环境,创造了棉花均衡生长的条件。
本地区裸地棉田水日蒸发量在45~60m3/hm2,生育期灌水3 300m3/hm2左右能够保证棉花正常生长。
3棉田滴灌栽培技术的配套3.1合理施肥滴灌棉花采用随水施肥技术,少量多次追肥不易引起棉花旺长,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保持土壤有较高的持续供肥能力,因此在施肥技术方案中应相应做出调整。
过去棉花施肥方案中,70%的氮肥和磷肥全层基施,30%做追肥,后来提倡氮、磷肥100%基施。
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规程一、引言棉花生产中,滴灌技术在水肥一体化管理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常规。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结合了节水灌溉和肥料施用的要求,通过精准的水肥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降低用水用肥成本,保护环境。
本规程旨在规范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保证其有效运行,提高棉花生产效率。
二、技术要求1.土壤水分监测:应采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先进设备对土壤水分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滴灌水量,保证土壤水分在适宜范围内。
2.滴灌水质要求: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灌溉水,保证滴灌水质量达到生长需要,避免滴灌管堵塞。
3.肥料施用: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求和生长期阶段的不同,精准施用适量的肥料,避免浪费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4.滴灌管路布置:应合理布置滴灌管路,保证水、肥料均匀分布,避免死角和漏洞。
5.灌溉系统维护:应定期对滴灌系统进行维护,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施工流程1.土壤准备:清除杂草、根系和残余植物,平整土地表面。
2.布置滴灌管路: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滴灌管路,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渗漏。
3.安装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安装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水肥一体化控制器、土壤水分传感器、肥料箱和滴灌管路等设备。
4.安装水泵系统:根据灌溉区域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水泵系统。
5.调试系统:启动系统,进行灌水和肥料施用的调试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系统保养: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管理要点1.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设置:根据作物需水需肥的特点和土壤水分状态,合理设置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参数,保证系统能够准确、及时、准确地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
2.水肥一体化调控:根据作物情况、生长期、天气情况等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水、肥料供给量,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水需肥的需求。
3.滴灌管路检查:定期检查滴灌管路是否漏水、堵塞,及时处理,确保滴灌水的均匀分布。
滴灌棉花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滴灌棉花苗期管理技术要点棉花苗期管理的任务是在苗全、苗齐、苗匀的基
础上,促进棉苗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的正常发育,实现棉苗早发稳长、壮而不旺的目标,为早现蕾打好基础。
苗期田间管理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查墒补水出苗;
滴出苗水后,连续5-7天不下雨,当种子眼口周围将出现开裂,人
用勺子挖种子有点硬,挖不动。
就要进行查墒补水出苗。
注意:
滴水量不要太大,每亩10-15方,人目测水过种子眼即可。
原因:
棉花精量膜上点播,种子周围因缺少地膜的保护,而容易失去水
份,造成种子缺水,而不能正常萌发,单粒种子顶土能力较弱,
滴水可以减少种子顶土的压力,促进棉花苗全苗齐。
2、辅助性放苗清苗;
当出苗率在30-40%时,农户要组织好劳力对种孔错位和因盖土厚、
土块板结而不能正常出的棉苗进行辅助性放苗。
一般在3-5天完
成。
3、查苗补种;
正常棉田,出苗率在60-80%,亩保苗株数在1.2-1.5万,而对在出苗率不到50%,亩保苗株数低于0.9万株,就考虑进行人工补种,补种后,要进行人工盖土补水。
亩株数的测算:
行距:63+13cm;平均行距38cm;
株距:9cm; 全苗:1.92万株/亩;
株距:9.5cm ; 全苗:1.84万株/亩;
1.3米膜:全膜1.52米,1厘地测一个膜的4.39米的株数; 2米膜: 全膜
2.28米,1厘地测一个膜的2.92米的株数; 4、早中耕;
中耕的作用:提高地温保底墒,消灭杂草,改善根系呼吸条件,
促苗早发稳长,防止病害的发生。
在出苗率在50-60%,即可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深度10厘米左右,
第二次在1个星期后,中耕深度在15厘米左右。
中耕要求:不起大土块,不伤苗,达到行间松碎。
5、及时封土;
及时封土土的条件:棉苗两片真叶已发出,棉苗根系前土块将开裂,棉苗土封土后,3天不下雨。
棉花及时封土具有保墒增温防治杂草和病害的发生的作用。
6、巧施肥;
棉花两片真叶展出后,每亩可叶面喷施尿素200克,磷酸二氢钾
150克,微肥150克。
对僵苗棉田可加0.5-1克赤霉素,正常棉田,
可用0.5-1克缩节胺进行化调,缩节胺用的间隔是12天一次。
滴
灌棉田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要进生育第一水,对盐碱大的地第
一水,可滴硫酸锌或盐碱丰1-2公斤/亩,紧接第二水,滴尿素1-2
公斤/亩(包括正常棉田)。
7、清除棉田中的杂草;
1、结合中耕、封土,以及人工拔除棉田中的杂草。
2、农达:1:45,涂抹一些恶性杂草如三棱草,刺芽子草,等
3、精奎禾灵防治龙葵。
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要在滴水滴肥前把杂草控制住。
8、综合防治棉花苗期病虫害;
棉花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棉花枯萎病。
防治方法有:播种前种子包衣,通过中耕、封土等措施,提高地温,合理肥水,加强苗期管理减轻病害的发生,促进棉苗稳健生长。
棉花苗期虫害主要有:棉蓟马,用2000倍氯氢菊脂化学防治,棉
蚜虫,拔除中心株深埋,或用啶虫脒+硫丹进行化学防治。
棉叶螨:用三氯杀螨醇+阿维菌素进行化学防治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