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防止过诉讼时效催收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企业应收账款诉讼时效问题防范一、应收账款风险防范1、合适的信用标准是对应收账款的基础保证。
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
信用标准如果太严的话,企业虽然可以使坏账损失的风险降低,但是这样就不利于企业完成销售;反过来说,企业的信用标准如果过于放松,这样虽对企业的销售有利,但是这样又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因此,企业信用标准的确定对企业的销售和风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制定一个合适的信用标准,势在必行。
2、搞好客户资信调查及评价工作。
企业在决定给赊销单位赊销时,一是要确定赊销,二就是要确定赊销的额度。
对客户的资信进行调查和评价是进行赊销的前提。
企业不能一味的为了提高销售就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进行赊销,这样会增加企业的风险。
深入调查资信,可以有效的控制应收账款。
3.建立并完善赊销审计制度。
企业应该严格的根据客户的资信来控制交易量,还要在企业内部授权各级人员最大的批准赊销额度,超过限额,就必须上报上级领导,经过批准以后方能报批。
4.合同规范化,规范经营行为。
企业销售要授权相关人员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因此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企业应进行合同规范化管理,建立评审制度。
一方面,签订的合同应符合合同法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交货期、交货地点、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进行认真评审。
5.结算方式必须对企业有利。
企业必须要选择一种对自身有利的结算方式对应收账款进行结算,这样不仅可以加速资金的回笼,而且还可以缩短资金在途时间。
同时,企业还可以在合同当中约定购买方带款提货,以确保货款及时回笼。
总之,对应收账款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范和管理,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各部门应树立全新的营销观念,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财务部门应加强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二、中断诉讼时效的有效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催收规章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催收工作,确保催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维护公司利益和客户关系。
所有催收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
2. 催收工作流程2.1 催收准备•催收人员应熟悉公司催收政策、流程和规章制度。
•催收人员应通过培训熟悉借款合同、借款逾期规定等相关文件。
•催收人员应了解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包括联系方式、借款用途等。
2.2 催收沟通•催收人员应用友好、专业的语言与借款人进行沟通。
•催收人员应尊重借款人的隐私,将催收信息保密。
•催收人员应建立良好的借款人关系,尽量寻求合作解决逾期问题。
2.3 催收记录•催收人员应记录每次的沟通内容和结果。
•催收记录应真实、准确,同时具备法律效力。
•催收记录应妥善保存,方便后期查询和分析。
3. 催收策略3.1 温和催收•催收人员应首先采取温和的方式进行催收,例如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醒借款人还款。
•催收人员应耐心倾听借款人的困难和意见,并提供合理的还款建议。
3.2 强硬催收•如果借款人拒绝还款或无法联系上借款人,催收人员可以采取强硬的催收措施。
•强硬催收包括但不限于采取法律诉讼、委托第三方催收机构等方式来追回逾期款项。
4. 催收奖惩制度4.1 催收绩效考核•每月评定催收人员的催收绩效。
•催收绩效考核包括还款率、还款速度、催收成功率等指标。
4.2 奖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催收人员,公司将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奖金、晋升等。
•奖励的大小根据个人催收绩效来定。
4.3 处罚机制•对于催收违规行为,将根据违规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处罚可以包括警告、停职、降职等,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解除劳动合同。
5. 维护客户关系•催收人员应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与借款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催收人员应尽量理解借款人的困难,并提供适当的还款方案。
6. 风险控制•催收人员应及时将逾期情况上报给风控部门。
•风控部门将根据逾期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
7. 合规要求•催收人员必须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催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
催收公司企业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催收公司管理,保障催收业务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并具有约束力。
第二条公司的催收业务,是指公司面向债务人对其逾期债务进行追缴的一项业务。
催收工作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催收人员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谈判技巧和法律知识。
公司将通过本规章制度,建立规范、高效的催收流程,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公司的催收工作要遵循合法合规、诚信守约、公平公正、保密保护的原则,严禁使用暴力或威胁等非法手段进行催收。
第四条公司对所有员工都进行培训,提升员工对催收工作的认识和技能,确保催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催收流程第五条入催收1. 入催收是指公司接到债权人委托的逾期债务后进行的第一步操作。
催收部门收到逾期债务的通知后,应及时向欠款人发送催收函件,并要求其尽快还款。
2. 如果欠款人未能按时还款,催收部门需根据情况采取电话催收、短信催收等方式,加大催收力度。
第六条外访催收1. 外访催收是指公司派遣催收人员到欠款人单位或住所进行实地催收工作。
外访催收需要提前制定外访计划和安全预防措施,并携带相关文件和证件。
2. 外访催收过程中,催收人员应做好沟通工作,尽量与欠款人取得联络,了解还款意愿和能力,并据此制定催收方案。
第七条诉讼催收1. 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催收后,欠款人仍未按照约定还款,公司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追缴债务。
2. 诉讼催收需要对案件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准备,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文件,并委托专业律师进行诉讼代理。
第三章催收管理第八条催收管理1. 公司设立专门的催收部门,负责催收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催收部门应根据公司的要求和制度,制定催收工作计划和目标,并不断监督和评估催收工作的进展。
2. 催收部门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欠款人的信息和还款记录进行详细记录和跟踪,并及时更新。
第九条催收绩效考核1. 公司对催收人员的绩效进行考核,评估其催收业绩和工作表现。
催收时效管理制度一、引言催收时效管理是指针对欠款客户及逾期债权进行科学的规划、策划和组织,通过催收方式的合理选择和组织,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催收行为达到既定的目标。
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催收时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保证资金流动性和企业经营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金融经营中,尤其是在信贷业务中,客户的逾期还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催收时效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催收时效管理的意义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客户的逾期还款是一种风险,而催收时效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及时、高效地减少和控制风险的发生,保证企业贷款业务的稳健发展。
同时,催收时效管理资源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使得催收行为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另外,科学合理的催收时效管理制度也能够增强企业形象,提高客户的信任度,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催收时效管理制度的内容1. 催收目标对于催收时效管理来说,明确催收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催收目标包括逾期账款的回收率、逾期账款的平均回收期限、催收成本占比等方面。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催收目标,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和实现性。
2. 催收策略催收策略的制定是催收时效管理的核心内容。
针对不同的逾期客户,需要制定不同的催收策略。
对于少额逾期的客户,可以采取电话催收、短信催收等方式;对于大额逾期的客户,可以采取上门催收、法律诉讼等方式。
在制定催收策略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客户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等因素,以便制定出最为有效的催收方案。
3. 催收流程催收流程是指催收行为的一系列操作过程。
催收流程的建立能够使得催收行为更加规范、流程化。
催收流程包括逾期账款的分类、催收方式的选择、催收周期的规划等内容。
4. 催收资源配置对于催收时效管理来说,合理配置催收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客户的逾期情况、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等因素,以便将催收资源投入到最为需要的地方,提高催收的效率和效果。
合规催收风险规避守则
1、禁止采用侮辱、恐吓、威胁、辱骂、质问等不文明言语对待债务人、担保人及其配偶或家人。
2、不得泄露债务人基本信息和债务人欠款资讯,不得非法性利用。
3、禁止主动向第三人透露债务人具体欠款资讯,不得采用过激性语言向案件无关第三人强力施压要求还款。
4、在第三人或债务人的家人无意代偿的情况下,不得强迫其为债务人还款,不得强迫其提供相关信息资讯。
5、避免对同一债务人采取持续性致电措施,债务人或担保人无礼挂断电话后,只可再追打致电一次。
6、不可仅告诉债务人具体欠款资讯后就迅速挂断电话,不可无礼挂断债务人或担保人电话。
7、不得接受债务人任何形式的贿赂,禁止以帮助债无人拖延还款时间为由,要求债务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好处或非法利益。
8、不得使用无法律依据的相关法律条款,威胁债务人及其人身性安全等。
逾期追款管理制度规定范文逾期追款管理制度规定一、背景介绍逾期追款是指借款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将借款偿还的行为。
逾期追款对于企业的资金流动性有较大影响,为了提高企业资金的回收效率和降低坏账的风险,制定一套逾期追款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明确逾期追款管理的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追款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适用范围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职能单位及其相关合作伙伴。
三、基本原则1. 依法追款原则:追款工作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守法律底线。
2. 守信追款原则:尊重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依规追款,同时保护企业自身利益。
3. 全程追款原则:追款工作不能中途放弃,必须全程跟进,确保追款事项全部落地。
4. 合理追款原则:追款方法和手段必须合法合规,并合理适度。
四、追款流程1. 逾期追款提醒:借款人逾期之后,应首先通过短信、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提醒,并告知借款违约金和逾期利息的计算标准。
2. 展期或协商还款:如果借款人有还款困难,可酌情考虑展期或协商还款方案,但需依照公司内部相关制度进行审核和批准。
3. 调取担保措施:如果借款人拒绝还款或无法达成协商,可依法调取担保措施,如解除对抵押物的限制、提起诉讼等。
4. 委托催收:如果公司内部追款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可委托专业的催收机构进行逾期追款工作。
5. 诉讼追偿:在实施了上述措施之后,若借款人仍拒绝还款,可依法提起诉讼追偿。
五、责任分工1. 财务部门:负责逾期追款的跟进工作,及时进行催收提醒,并记录追款的进展情况。
2. 客户服务部门:负责借款人的还款提醒工作,如果借款人有还款困难,则与其进行协商,并提交给财务部门进行审核。
3. 法务部门:负责调取担保措施和提起诉讼等法律手段,保障公司利益。
4. 外部催收机构:负责逾期追款的外包工作,通过专业的催收手段进行追款,并及时向公司汇报追款情况。
六、奖惩措施对于逾期追款工作的责任人,根据其抓追款效果进行奖励或惩罚。
应收账款催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如何有效的进行应收账款催收,减少催收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应注意以下几点:
1.依据合同确定适格的催收相对方,但需注意合同签订后债权债务转移导致相对方变更的情形,比如企业合并。
2.债务人提供第三方担保的,应注意第三方的担保资格、担保能力等,并严格审核担保合同。
3.实践中会有企业对多年积压的应收账款提起诉讼但因超过2年诉讼时效
而被法院驳回的情形。
为防止诉讼时效的限制,企业应定期催收,寄发对账函、催款函等,确定债务人真实意思的同时,也可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4.关注对方的财产状况,一旦出现经营情况恶化或可能丧失还款能力等情形,应及时催款,必要时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避免出现胜诉后无财产可执行的情形。
5.查找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合同,分析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及时与债务人沟通交流,了解还款意愿,确定催收方式。
注重日常证据的搜集与保存,特别是合同、对账函、发货单等,债务人有还款意愿的,及时签署书面还款承诺书并加盖公章。
6.严格控制账龄,避免出现呆账死账。
针对逾期账款的不同类型及账龄,按情况寄发不同程度的催收文件。
必要时,诉讼解决。
企业逾期账款催收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逾期账款的催收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坏账风险,确保企业财务稳健,根据《合同法》、《商业信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与客户之间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产生的逾期账款的催收工作。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合理控制信用额度,确保销售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第四条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催收部门,负责逾期账款的催收工作,确保逾期账款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逾期账款的计算与催收第五条逾期账款是指客户未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支付的款项。
逾期账款的计算按照以下规定:(一)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届满,客户未支付款项的,从次日起计算逾期天数;(二)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有部分支付的,从最后一笔支付款项的次日起计算逾期天数;(三)合同未约定付款期限的,自提供商品或服务之日起计算逾期天数。
第六条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逾期账款的催收:(一)发送催款通知,提醒客户及时支付逾期款项;(二)电话催收,与企业负责人或财务负责人进行沟通,催促支付逾期款项;(三)上门催收,与企业进行面对面沟通,督促支付逾期款项;(四)法律途径,对于恶意拖欠、长期未支付逾期款项的客户,企业可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追讨。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逾期账款台账,详细记录逾期账款的金额、期限、催收情况等信息,以便对逾期账款进行有效管理。
三、部门职责第八条销售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及时反馈逾期账款情况,配合财务部门进行催收。
第九条财务部门负责逾期账款的统计、分析,对销售部门的催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第十条信用管理部门负责客户信用评估,控制信用额度,对逾期账款的风险进行预警。
四、考核与奖惩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逾期账款催收考核制度,对销售部门和催收人员的催收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确保逾期账款得到有效处理。
第十二条对于完成催收任务的部门和个人,企业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未完成催收任务的部门和个人,企业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催收管理制度范文催收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催收行为,提高催收效率,保护公司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催收业务的员工,并与其个人劳动合同相衔接。
第三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制定明确的催收流程和工作标准。
第四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催收技巧。
第五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建立和维护与外部合作方的良好合作关系,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依法合规进行催收,严禁使用暴力、威胁、骚扰、侮辱等手段。
第七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其人格尊严。
第八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妥善保管债务人的个人信息,遵守相关隐私保护法规,不得泄露或滥用。
第二章催收流程第一条公司催收部门接收到债务人的欠款信息后,应当及时联系债务人,提醒其履行还款义务。
第二条若债务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依法依规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拖欠催收计划,确保催收效果最大化。
第四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与债务人积极协商制定还款计划,根据债务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还款额度。
第五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定期向公司领导层汇报催收进展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催收策略。
第三章催收工作标准第一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制定明确的催收工作标准和评估指标,确保催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根据债务人的实际还款能力制定合理的还款期限,激励其按期还款。
第三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做好催收过程的记录和归档工作。
第四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及时更新债务人的还款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五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加强团队协作,优化分工合作模式,提高催收工作的整体效能。
第六条公司催收部门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催收技术和工具,提高催收效率和成功率。
第四章催收违规处罚第一条公司对催收部门的违规行为,将依据公司处罚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催收逾期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规范公司的催收逾期管理工作,保障公司资金的安全和稳定运营,依法经营,维护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和客户的正当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逾期客户的催收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逾期贷款、逾期信用卡、逾期账款等。
3.公司催收逾期管理工作要坚持合法合规、专业规范、人性化原则,要保证对客户的真实信息保密,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和提升公司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4.所有员工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做到诚实守信,杜绝违规行为。
二、催收逾期管理机构公司设立专门的催收逾期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逾期客户催收工作,主要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制定催收工作计划,加强催收资源整合,提高催收效率;2.审核逾期客户信息,确保信息真实有效;3.制定催收工作流程,规范催收操作;4.对逾期客户进行电话、短信、信函及上门等多种方式的催收工作,争取催收到款;5.及时更新逾期客户的还款信息,保持催收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6.对拒不还款的客户,向公司上级部门及部门管理机构提出合理建议和解决方案;7.定期对催收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三、逾期催收流程1.逾期客户信息的审核和分析催收逾期管理机构应对逾期客户的基本信息、逾期原因、还款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核和全面分析,准确把握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意愿。
2.催收方式的选择根据逾期客户的情况和逾期时长选择合适的催收方式,包括电话、短信、信函、上门等,同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使用任何恐吓、侮辱等不当的行为进行催收。
3.催收工作的执行催收逾期管理机构应及时准确地执行催收计划,积极地与逾期客户进行沟通和协商,争取还款;4.催收记录的完善催收逾期管理机构应做好逾期客户催收记录,保证催收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便于对逾期客户进行有效的跟进和管理。
5.逾期客户的合理处置对不愿意或无法还款的逾期客户,催收逾期管理机构应及时向公司上级部门及部门管理机构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停止提供服务、诉诸法律手段等。
企业防止过诉讼时效催收制度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一份企业防止过诉讼时效催收制度:
一、目的
为了确保企业的债权得到及时维护,防止债权因过诉讼时效而失去法律保护,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债权的催收管理。
三、催收职责
1. 财务部门:负责定期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核对,并将逾期未收回的款项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2. 销售部门:负责对客户的欠款进行催收,确保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及时付款。
3. 法务部门:负责协助销售部门制定催收策略,提供法律支持,必要时提起诉讼。
四、催收流程
1. 建立债权催收档案:企业应为每一笔债权建立催收档案,记录债权的基本信息、欠款金额、欠款期限、催收情况等。
2. 定期催收: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定期对客户进行催收。
催收方式包括电话、邮件、信函等。
3. 发送催收函:对于逾期未付款的客户,企业应及时发送催收函,要求客户尽快付款。
4. 委托第三方催收:对于长期拖欠的客户,企业可以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催收。
5. 提起诉讼:对于恶意拖欠的客户,企业应在诉讼时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诉讼时效管理
1. 监控诉讼时效:企业应定期对债权的诉讼时效进行监控,确保债权在诉讼时效内得到维护。
2. 采取措施延长诉讼时效:在诉讼时效即将届满时,企业应采取措施延长诉讼时效,例如与客户签订还款协议、发送催收函等。
六、监督与考核
1. 监督催收工作:企业管理层应定期监督催收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催收工作的有效
性。
2. 考核催收绩效:企业应将催收绩效纳入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催收工作。
七、制度修订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催收制度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建议你在制定过程中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的意见,以确保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