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树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55.17 KB
- 文档页数:1
事件树分析法ETA的理论基础就是系统工程的决策论。
与FTA恰好相反,该方法就是从原因到结果的归纳分析法。
其分析方法就是:从一个初因事件开始,按照事故发展过程中事件出现与不出现,交替考虑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然后再把这两种可能性又分别作为新的初因事件进行分析,直到分析最后结果为止。
其特点就是能够瞧到事故发生的动态发展过程。
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各事件都要按条件概率来考虑,即后一事件就是在前一事件出现的情况下出现的条件概率。
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法就是一种逻辑的演绎法,它在给定一个初因事件的情况下,分析此初因事件可能导致的各种事件序列的结果,从而定性与定量地评价系统的特性,并帮助分析人员获得正确的决策,它常用于安全系统的事故分析与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由于事件序列就是以图形表示,并且呈扇状,故称事件树。
事件树也就是一种决策树,但就是它的结果仅仅依赖于系统的内在客观规律,而在决策树中结果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控制与影响。
事件树可以描述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别就是在安全分析中,在寻找系统可能导致的严重事故时,就是一种有效方法。
事件树与决策树都强调获得事件序列的最后结果。
事件树的初因事件可能来自系统内的失效或者外部事件,在初因事件发生后相继引发的事件仅仅由系统的设计功能所决定,它们投入的次序就是一定的。
事件树分析的步骤如下:1.确定或寻找可能导致系统严重后果的初因事件,并进行分类,对于那些可能导致相同事件树的初因事件可划分为一类;2.构造事件树,先构造功能事件树,然后构造系统事件树;3.进行事件树的简化;4.进行事件序列的定量化。
在进行事件树分析时,应首先了解系统构成与功能,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确定与寻找可能导致系统严重事故的初因事件与系统事件时,要有效地利用平时的安全检查表、巡视结果、未遂事件与故障信息,以及相关领域、类似系统与相似系统的数据资料。
2.选择初因事件时,重点应放在对系统安全影响大、发生频率高的事件上。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ETA的理论基础就是系统⼯程的决策论。
与FTA恰好相反,该⽅法就是从原因到结果的归纳分析法。
其分析⽅法就是:从⼀个初因事件开始,按照事故发展过程中事件出现与不出现,交替考虑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然后再把这两种可能性⼜分别作为新的初因事件进⾏分析,直到分析最后结果为⽌。
其特点就是能够瞧到事故发⽣的动态发展过程。
在进⾏定量分析时,各事件都要按条件概率来考虑,即后⼀事件就是在前⼀事件出现的情况下出现的条件概率。
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法就是⼀种逻辑的演绎法,它在给定⼀个初因事件的情况下,分析此初因事件可能导致的各种事件序列的结果,从⽽定性与定量地评价系统的特性,并帮助分析⼈员获得正确的决策,它常⽤于安全系统的事故分析与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由于事件序列就是以图形表⽰,并且呈扇状,故称事件树。
事件树也就是⼀种决策树,但就是它的结果仅仅依赖于系统的内在客观规律,⽽在决策树中结果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控制与影响。
事件树可以描述系统中可能发⽣的事件,特别就是在安全分析中,在寻找系统可能导致的严重事故时,就是⼀种有效⽅法。
事件树与决策树都强调获得事件序列的最后结果。
事件树的初因事件可能来⾃系统内的失效或者外部事件,在初因事件发⽣后相继引发的事件仅仅由系统的设计功能所决定,它们投⼊的次序就是⼀定的。
事件树分析的步骤如下:1.确定或寻找可能导致系统严重后果的初因事件,并进⾏分类,对于那些可能导致相同事件树的初因事件可划分为⼀类;2.构造事件树,先构造功能事件树,然后构造系统事件树;3.进⾏事件树的简化;4.进⾏事件序列的定量化。
在进⾏事件树分析时,应⾸先了解系统构成与功能,特别要注意以下⼏点:1.在确定与寻找可能导致系统严重事故的初因事件与系统事件时,要有效地利⽤平时的安全检查表、巡视结果、未遂事件与故障信息,以及相关领域、类似系统与相似系统的数据资料。
2.选择初因事件时,重点应放在对系统安全影响⼤、发⽣频率⾼的事件上。
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简称ETA)起源于决策树分析(简称DTA)它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事故树分析(AccidentTreeAnalysis,简称ATA)法起源于故障树分析法(简称FTA),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种演绎的安全系统分析方法。
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
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
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顶上事件),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故障树的底事件为止。
这些底事件又称为基本事件,他们的数据是已知的或者已经有过统计或实验的结果。
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安全评价的一各方法。
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性评价方法。
其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系统中工艺过程或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再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因果分析。
故障树中事件符号:菱形、矩形、圆形、屋形。
第5章风险评估方法之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的核心步骤如下:1. 确定初始事件: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可能导致风险的初始事件。
这个事件可以是系统故障、操作失误、外部干扰等。
2. 识别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在确定了初始事件后,我们需要分析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是人为因素、设备故障、环境因素等。
3. 构建事件树:根据初始事件和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事件树。
事件树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事件,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4. 评估每个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事件树中的每个事件,我们需要评估其发生的概率。
这可以通过历史数据、专家意见、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
5. 计算风险水平:根据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对系统的影响,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事件的风险水平。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些事件对系统的影响最大,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6. 制定风险缓解措施:根据风险水平,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缓解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是改进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护、提高人员培训等。
7. 实施和监控风险缓解措施:将风险缓解措施付诸实施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对风险进行重新评估,以应对系统环境的变化。
事件树分析法(Event Tree Analysis,简称ETA)是一种直观且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它通过构建逻辑树状图,详细展示了从初始事件出发,经过一系列可能的发展路径,最终到达各种可能结果的整个过程。
这种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和评估风险,还能够揭示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潜在影响。
1. 定义目标和范围:明确分析的目标和范围,确定分析的重点和边界。
这有助于集中资源,提高分析的针对性和效率。
2. 收集信息:收集与系统或过程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历史数据、操作手册、安全记录、专家知识等。
这些信息将为我们提供构建事件树的基础。
3. 识别初始事件:确定可能导致风险的初始事件,这些事件通常是最初的触发点,可能源于内部或外部因素。
事件树分析法(ETA )
1、 事件树是一种由因预测各种结果的分析方法,主要作用是: 1) 能够指出如何不发生事故,以对职工进行直观的安全教育; 2) 能够指出消除事故的根本措施,改进系统的安全状况;
3) 从宏观角度分析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
4) 可以找出最严重的事故后果,为事故树分析确定顶上事件提供依据。
2、 事件树分析原理:
系统中的每一个元件,都存在具有或不具有某种规定功能的两种可能。
元件正常,说明其具有某种规定功能;元件失效,则说明元件不具有某种规定功能。
把元件正常状态称为成功,其状态值为1;把失效状态称为失败,其状态值为0。
按照系统的构成状况,顺序分析各元件成功、失效的两种可能性最终形成一个水平放置的树形图。
因此,可靠度的计算则可以由事件的串并联运用各元件可靠度的积或和求得。
3、 事件树分析方法应用: 例子1行人过马路
后果
发生概率
P(A)P(B 1)
P(A)P(B 2)P(C 1)P(A)P(B 2)P(C 2)P(D 1)
P(A)P(B 2)P(C 2)P(D 2)P(E 1)P(F 1)
P(A)P(B 2)P(C 2)P(D 2)P(E 1)P(F 2)
P(A)P(B 2)P(C 2)P(D 2)P(E 2)
例子2维修工人从清洗装置上摔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