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压参数锅炉的水、汽质量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5
表3-5 过热蒸汽压力为12.7~15.6MPa的汽包炉水汽质量标准样品名称分析项目运行中机组启动时锅炉启动后,并汽或汽轮机冲转前标准值期望值标准值标准值给水硬度,μmol/L ≤2.0 —≤5.0 溶解氧,μg/L ≤7 —≤30 pH值9.2~9.6无铜给水系统—联氨,μg/L ≤30 —氢电导率(25℃)μS/cm≤0.30 —≤1.00 二氧化硅,μg/L 应保证蒸汽二氧化硅符合标准≤80 铁,μg/L ≤20 —≤75 铜,μg/L ≤5 —炉水二氧化硅,mg/L ≤0.45 —氯离子,mg/L ≤1.5pH值(25℃)9.0~9.7 9.3~9.7 磷酸根,mg/L ≤3 —电导率(25℃)μS/cm<35 —蒸汽氢电导率(25℃)μS/cm≤0.20 ≤0.1 ≤1.00 二氧化硅,μg/L ≤20 ≤5 ≤60 钠,μg/L ≤5 ≤2 ≤20 铁,μg/L ≤15 ≤3 ≤50 铜,μg/L ≤3 ≤1 ≤15疏水硬度,μmol/L ≤2.5 ≈0铁,μg/L ≤50 —凝结水硬度,μmol/L ≤1.0 —≤10.0溶解氧,μg/L ≤40 —样品名称分析项目运行中机组启动时锅炉启动后,并汽或汽轮机冲转前标准值期望值标准值标准值氢电导率(25℃)μS/cm≤0.30 ≤0.20铁,μg/L ≤80 二氧化硅,μg/L ≤80 铜,μg/L ≤30锅炉补给水二氧化硅,μg/L ≤20除盐水箱进水电导率(25℃)μS/cm≤0.20 ≤0.10 出水≤0.40 —备注(1)锅炉启动时,给水质量应在热启动2h内,冷启动时8h内应达到本表中标准值。
(2)锅炉启动后,并汽或汽轮机冲转前的蒸汽质量应在机组并网后8h内达到表中标准值。
锅炉水质题库一.是非题1.天然水中的盐类物质都将对锅炉产生危害,应全部除去。
2.天然水溶解物质中只有钙镁离子对锅炉有危害。
3.溶解在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灰引起锅炉的氧腐蚀和酸性腐蚀。
4.负硬是指水中的重碳酸纳盐类。
5.锅水中碱度主要以OH -\CO3 2-形式存在。
6.碳酸盐硬度即构成硬度,有构成碱度。
9.暂时硬度通常是由碳酸氢根与钙镁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0.水中的碳酸盐硬度进入锅炉后,会自动消失,因此也成为暂时硬度。
11.无法消除的硬度称为永久硬度。
12.溶解在中性水中的CO2,也是水的碱度组成部分。
13.水中能够接受H +的一类物质含量就称为碱度。
14. 当碱度大于硬度时,非碳酸盐硬度就会消失。
15. 由于碱度能消除硬度,防止结垢,因此锅水碱度一定要控制在上限。
16. 由于锅水中氯化物最稳定且溶解度较大,因此常用氯离子含量来代表锅水的浓度。
17. 对于工作压力w 0.1 Mpa的蒸汽锅炉,不许配备水处理设备。
19. 锅炉给水最好是PH=7 的中性水。
20. 饱和蒸汽被污染主要由蒸汽带水和蒸汽溶解杂质两个原因造成。
21. 当锅水含盐量过高是,会严重影响蒸汽品质,易使过热器与汽轮机发生沉积物下的腐蚀。
22. 当水中各种离子的相对量一定是,可以用电导率来表示水中的溶解固形物含量。
23. 凝汽器泄漏会造成凝结水品质变差,进而影响锅水和蒸汽品质。
24. 当饱和蒸汽品质较好而过热蒸汽品质不良时,表明蒸汽在减温器内受到污染。
25. 当锅水含盐量过高时,将使蒸汽中Na+ 含量增高,造成过热器和热动力设备积盐,此时应加强锅炉排污。
26. 停备用机组启动时,开始几天的水、汽质量标准可适当放宽。
27. 天然水中的杂质,按其颗粒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三大类。
28. 天然水中的杂质对锅炉没有危害,可以作为锅炉用水直接进入锅炉。
29. 胶体杂质通过静止沉淀一定时间即可除去。
30. 天然水中胶体物质属溶解杂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Quality criterion of water and steam for steam power equipment发布1999-03-23 实施1999-10-01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于1989年12月首次制定颁发,制定至今已有八年之久。
近年来,大容量、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和直流炉以及新型水处理设备相继投入运行。
以300 MW 机组为主力机组的迅速发展,使水处理及热力设备防腐防垢技术和水汽品质监控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提出了新的科研成果和总结了新的经验,给修订该标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依据国标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对GB 12145-1989 的体例等内容进行了修订。
本版本主要修订如下内容:──增加了前言。
──为了与国际标准ISO编写法接轨,将第一章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改为范围。
──增加了超临界机组(直流炉)有关控制的指标。
──增加了直流炉给水的中性处理和联合水处理有关控制的指标。
──把水内冷发电机的冷却水质量标准与发电机运行规程、透平型同步电机的技术要求(GB/T7064-1996)统一,以便现场运行控制。
──增加了水汽质量劣化时的处理内容。
与电力部制定的DL/T561-9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的有关内容统一,强调化学监督的全过程管理,贯彻化学监督“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
──为保证炉水水质,炉水控制增加了电导率的参考控制标准。
──为保证除盐水质量,增加了澄清池出水浊度的水质标准。
──参考了几个主要工业国家的水汽质量标准或导则,日本JIS8223:1989《自然循环式锅炉给水和炉水水质,直流锅炉给水水质标准》,德国大电厂技术协会VGB-R450L:1988《68 bar 以上锅炉的给水、炉水及蒸汽质量标准》,前苏联火电厂直流炉的给水规范,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CS-4629:1986《火力发电厂化学运行管理导则》,以及国内几个引进机组和超临界机组的水汽质量标准。
高压加热器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一、概述高压加热器是汽轮发电机组锅炉给水回热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它是利用汽轮机抽汽来加热由给水泵来的高压给水,使锅炉给水温度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减少了向凝汽器的排汽量,改善了汽轮机的通流特性和机组的热量损失,降低煤耗,提高机组的循环热效率。
高压加热器内设置有过热蒸汽冷却段、凝结段和疏水冷却段。
过热蒸汽冷却段是利用汽轮机抽出的过热蒸汽的一部分显热来提高给水温度的;它位于给水出口的流程侧,并由包壳板密封,过热蒸汽冷却段可提高离开加热器的给水温度使它接近或略超过该抽汽点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用包壳板、套管和遮热板将该段密封,这不仅使该段与加热器主要壳侧部分形成内部隔离,而且通过降低温度差和相应的热应力,有利于保护管板和壳体结构。
从进口接管进入的过热蒸汽在一组隔板的导向下,以适当的线速度和质量速度,均匀地流过管子,并使蒸汽保留有足够的过热度以保证蒸汽离开该段时呈干燥状态,这样,当蒸汽进入凝结段时,可防止湿蒸汽冲蚀和水蚀的损害。
凝结段是利用蒸汽冷凝时的潜热加热给水的,一组隔板使蒸汽沿着加热器长度方向均匀的分布,进入该段的蒸汽在隔板的向导下,流向加热器的尾部。
位于壳体一端的排气接管可排除非冷凝气体,排气管口置于管束外部最低压力处以及壳体内容易积聚非冷凝气体的端部,非冷凝气体的集聚减少了有效热面,因而降低效率并造成腐蚀。
冷凝水以及通过疏水进口管座进入的附加疏水或上一级加热器来的逐级疏水都积聚在壳体的最低部位,这些疏水(冷凝水)通向疏水冷却段。
疏水冷却段是把离开凝结段的疏水的热量传给进入加热器的给水,而使疏水温度降至饱和温度以下,疏水冷却段位于给水进口的流程侧,并由包壳板密闭,温度降低后,当疏水流向下一个压力较低的加热器时减弱,在管道内发生汽化的趋势,包壳体在内部使该段与加热器壳侧的总体部分隔开,从端板和在吸入口或进口端准确地保持一定疏水水位,使该段密闭,疏水从加热器壳体的较低处进入该段,由一组隔板引导向上流动,通过该段,从位于该段顶部在壳体侧面的疏水出口管座流出加热器。
文件名称 锅炉水质质量标准及 检测方法文件编号起草人 审核人批准人 起草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品质保障部分发部门 责任部门版本状态 新订 发布日期生效日期页数共8页第1页 变更时间变更原因1.目的:建立锅炉水质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2.范围:原水、软化水、给水、锅水、回水.3.责任:品质保障部、设备动力部。
4。
依据:《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8). 5.内容:5.1质量标准原 水 软化水 给 水 锅 水 回 水 (回收利用)浊度 FTU —— ≤5。
0 ≤5.0 -- -— 硬度 mmol/L —- ≤0.030 ≤0。
030 —— ≤0.030 pH(25℃)—— 7.0~9。
0 7.0~9。
0 10。
0~12。
0 —— 油 mg/L —- ≤2.0 ≤2。
0 —- ≤2。
0 全铁 mg/L —— ≤0.30 ≤0。
30 —— ≤0。
30 电导率(25℃) μS/cm —— —— 6。
0×102 —- -— 全碱度 mmol/L -— —- —- 6.0~26。
0 —— 酚酞碱度 mmol/L —— —— —— 4。
0~18.0 -- 溶解固形物 mg/L —- —— ≤3.6×102 ≤4。
0×103 -— 相对碱度————-—<0.20--水准标 项目样5。
2检测方法5。
2.1 浊度的测定5.2。
1。
1概要:本测定方法是根据光透过被测水样的强度,以福马肼标准悬浊液作标准溶液,采用浊度仪来测定。
5。
2。
1.2仪器:浊度仪、滤膜过滤器(装配孔径为0.15μm的微孔滤膜).5。
2.1.3试剂:无浊度水、硫酸联氨溶液、六次甲基四胺溶液、浊度为400FTU 的福马肼贮备标准溶液、浊度为200FTU福马肼工作液。
5。
2.1。
4测定方法1)仪器校正2)水样的测定:取充分摇匀的水样冲洗试样瓶3次,再将水样倒入试样瓶内至刻度线,擦净瓶体的水迹和指印后置于试样座内,旋转试样瓶的位置,使试样瓶的记号线对准试样座上的定位线,然后盖上遮光盖,待仪器显示稳定后,直接在浊度仪上读数.3)允许差:浊度测定的允许差见下表5.2。
蒸汽锅炉水质标准蒸汽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锅炉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因此,严格控制蒸汽锅炉水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蒸汽锅炉水质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蒸汽锅炉水质标准主要包括水质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两个方面。
水质化学指标包括水中溶解氧、碱度、硬度、氯离子、硅酸盐等成分的含量;物理指标包括水中悬浮物、浊度、颜色、电导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蒸汽锅炉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其次,在蒸汽锅炉水质标准中,水中溶解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过高的溶解氧会导致腐蚀和金属材料的疲劳破坏,而过低的溶解氧则会导致水质腐蚀。
因此,合理控制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对于保证蒸汽锅炉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另外,水中的碱度和硬度也是蒸汽锅炉水质标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
碱度和硬度过高会导致水垢的产生,从而影响热交换效果,增加能源消耗。
因此,合理控制水中的碱度和硬度对于提高蒸汽锅炉的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也是蒸汽锅炉水质标准中需要关注的指标之一。
过高的氯离子含量会导致腐蚀和金属材料的疲劳破坏,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水中氯离子的含量,以保证蒸汽锅炉的安全运行。
最后,蒸汽锅炉水质标准还需要关注水中的硅酸盐含量。
过高的硅酸盐含量会导致水垢的产生,从而影响热交换效果,增加能源消耗。
因此,合理控制水中硅酸盐的含量对于提高蒸汽锅炉的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严格控制蒸汽锅炉水质是非常重要的。
合格的水质标准可以保证蒸汽锅炉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提高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维护成本。
因此,对于蒸汽锅炉水质标准的认真控制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选择题【1】废水排放的pH值标准为( A )。
A.6~9B.5~7C.10.5~11D.9~11【2】电厂给水采用联合[CWT]处理时,pH值应控制在( C )。
A.6.5~7.5B.7.0-8.0C.8.3~8.6D.8.6~9.3【3】目视比色分析法中,常用的标准色阶法是比较( B )。
A.入射光强度B.-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C.吸光度D.透光率【4】下列标准溶液要求储存在棕色瓶中的是( A )。
A.硝酸银B.EDTAC.硫酸D.盐酸【5】在双层床中,胶体硅最易析出的部位是( C )。
A.强酸树脂层B.弱酸树脂层C.强碱树脂层D.弱碱树脂层【6】已知某标准NaOH溶液在保存中吸收了少量C〇2,用此溶液来标定盐酸溶液,若以酚酞作指示剂,则使盐酸溶液的浓度标定结果( B )。
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无法确定【7】在单元制一级除盐系统中,如果发现阴床出水的pH值突然降低,含硅量上升,电导率先下降而后又急骤上升,说明( B )。
A.阴、阳床都已失效B.阴床失效,阳床未失效C.阴、阳都未失效D.阳床失效,阴床未失效【8】欲配制pH为10.0的缓冲溶液,应选择下列哪种物质较为合适?( B )A.乙酸B.氨水C.氢氧化钠D.盐酸【9】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水样中的硫酸根时,若硫酸钡沉淀在灼烧时部分转化为硫化钡,这样测定的结果将( B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确定【10】在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和稀硝酸,则析出白色沉淀,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 C )。
A.碳酸根B.磷酸根C.硫酸根D.氯离子【11】酸性铬蓝K对( B )离子的灵敏度比铬黑T高。
A.Ca2+B.Mg2+C.Zn2+D.1+【12】高锰酸钾法通常使用的滴定指示剂属于( C )。
A.专属指示剂B.氧化还原指示剂C.自身指示剂D.酸碱指示剂【13】在高压炉蒸汽系统,沉积在过热器中的盐类主要是( C )。
A.NaClB.Na2Si〇3C.Na2SO4D.Na3P04【14】可用下述( D )的方法来减小测定过程中的偶然误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Quality criterion of water and steam for steam power equipment发布 1999-03-23 实施 1999-10-01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于1989年12月首次制定颁发,制定至今已有八年之久。
近年来,大容量、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和直流炉以及新型水处理设备相继投入运行。
以 300 MW 机组为主力机组的迅速发展,使水处理及热力设备防腐防垢技术和水汽品质监控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提出了新的科研成果和总结了新的经验,给修订该标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依据国标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对GB 12145-1989 的体例等内容进行了修订。
本版本主要修订如下内容:──增加了前言。
──为了与国际标准 ISO编写法接轨,将第一章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改为范围。
──增加了超临界机组(直流炉)有关控制的指标。
──增加了直流炉给水的中性处理和联合水处理有关控制的指标。
──把水内冷发电机的冷却水质量标准与发电机运行规程、透平型同步电机的技术要求(GB/T7064-1996)统一,以便现场运行控制。
──增加了水汽质量劣化时的处理内容。
与电力部制定的DL/T561-9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的有关内容统一,强调化学监督的全过程管理,贯彻化学监督“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
──为保证炉水水质,炉水控制增加了电导率的参考控制标准。
──为保证除盐水质量,增加了澄清池出水浊度的水质标准。
──参考了几个主要工业国家的水汽质量标准或导则,日本JIS8223:1989《自然循环式锅炉给水和炉水水质,直流锅炉给水水质标准》,德国大电厂技术协会 VGB-R450L:1988《68 bar 以上锅炉的给水、炉水及蒸汽质量标准》,前苏联火电厂直流炉的给水规范,美国电力研究所 EPRI-CS-4629:1986《火力发电厂化学运行管理导则》,以及国内几个引进机组和超临界机组的水汽质量标准。
锅炉蒸汽标准
锅炉蒸汽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能源形式,其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生产产品的质量。
因此,对于锅炉蒸汽的标准要求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锅炉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是其最基本的标准。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锅炉蒸汽温度为150℃至300℃,压力为0.4MPa至
2.5MPa。
这一范围内的蒸汽温压能够满足大部分工业生产的需求,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有特殊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锅炉蒸汽的干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干度是指蒸汽中液态水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一般情况下,工业生产中要求的蒸汽干度在95%以上,这样的蒸汽才能够确保在传热过程中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并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锅炉蒸汽的纯度也是需要严格控制的标准之一。
蒸汽中的杂质会对生产设备造成腐蚀和结垢,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影响生产产品的质量。
因此,必须对锅炉蒸汽中的杂质含量进行严格监控,确保蒸汽的纯度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
最后,对于锅炉蒸汽的输送和利用也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在蒸
汽输送管道的设计和安装中,需要考虑蒸汽的温度和压力,以及管
道的材质和绝热措施,确保蒸汽能够安全、高效地输送到各个生产
设备中。
同时,在蒸汽利用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不同设备的工作原
理和要求,合理利用蒸汽能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锅炉蒸汽标准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安全和效率。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确保蒸汽质量达到标准,才能够保障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产
品的质量和产量。
设计的原始资料整理电厂的性质、规模及水汽质量标准1 中压锅炉出口蒸汽压力为2.94--4.90MPa的锅炉。
我国电站锅炉现行的参数系列,中压锅炉出口蒸汽压力规定为3.83MPa,蒸汽温度为450℃。
2 高压锅炉出口蒸汽压力为7.84-10.8MPa的锅炉。
我国电站锅炉现行参数系列,高压锅炉出口蒸汽压力为9.81MPa,出口蒸汽温度多为540℃.3 亚临界机组:P=16~19MPa,T= 538℃/ 538℃或T= 540℃/ 540℃。
4 超临界机组:P≥22MPa。
- l; u》其典型参数:P=24.1 MPa、538℃/ 538℃;我国正在建造的600MW超临界机组的参数为:P=25.4MPa、538℃/ 566℃;或P=25.4MPa、566℃/ 566℃。
表1-1 亚临界锅炉及以下参数锅炉蒸汽质量标准过热蒸汽压力MPa钠ug/kg氢电导率uS/cm二氧化硅ug/kg铁ug/kg铜ug/kg标准值期望值标准值期望值标准值期望值标准值期望值标准值期望值3.8~5.8≤15----≤0.30----≤20----≤20----≤5----5.9~15.6≤5≤2≤0.15≤0.10≤20≤10≤15≤10≤3≤215.7~18.3≤5≤2≤0.15≤0.10≤20≤10≤10≤5≤3≤2>18.3≤3≤2≤0.15≤0.10≤20≤5≤5≤3≤2≤1表1-2 超临界机组锅炉蒸汽质量标准项目氢电导率uS/cm二氧化硅ug/kg铁ug/kg铜ug/kg钠ug/kg标准值﹤0.20≤15≤10≤3≤5期望值﹤0.15≤10≤5≤1≤2表1-3 亚临界及以下参数锅炉给水质量标准炉型过热蒸汽压力MPa氢电导率uS/cm硬度Umol/L溶解氧铁铜钠二氧化硅ug/kg标准期望标准期望标准期望标准期望标准期望汽包炉3.8~5.8----------≤2.0≤15≤50-----≤10---------------应保证蒸汽二氧化硅符合标准5.9~12.6≤0.3-----≈0≤7≤30-----≤5---------------12.7~15.6≤0.30-----≈0≤7≤20-----≤5---------->15.6≤0.15 ≤0.10 ≈0≤7≤15≤10≤3≤2----------≤20≤10直流炉5.9~18.3 ≤0.15 ≤0.10 ≈0≤7≤10≤5≤3≤2≤5≤2≤15≤10>18.3≤0.15 ≤0.10 ≈0≤7≤5≤3≤2≤1≤3≤2≤10表1-4 超临界机组给水质量标准挥发氢电导率uS/cm二氧化硅ug/kg铁ug/kg铜ug/kg钠ug/kgTOCug/kg氯离子ug/kg挥发处理加氧处理标准值<0.20<0.15≤15≤10≤3≤5≤200≤5期望值<0.15<0.10≤10≤5≤1≤2------≤2补给水水质和水量的确定1 水量的确定序号损失类别正常损失D1厂内水汽循环损失900MW及以上机组锅炉连续蒸发量的1.0%300-600MW机组锅炉连续蒸发量的1.5%125-200MW机组锅炉连续蒸发量的2.0%100MW以下机组锅炉连续蒸发量的3.0%D2机组启动或事故损失对于125MW以上机组,为全厂最大一台锅炉连续蒸发量的6%。
锅炉水压试验合格标准
锅炉水压试验是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锅炉设备
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
锅炉水压试验合格标准是指在进行水压
试验时,所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锅
炉水压试验合格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锅炉水压试验合格标准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是,试验压
力要符合设计要求,试验时间要充分,试验过程中无渗漏、无破裂,试验后无残余变形。
在进行水压试验时,试验压力是关键指标,需
要根据锅炉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来确定,试验时间也需要充分,
一般情况下,试验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同时,试验过程中要保证
无渗漏、无破裂,试验后也不能有残余变形,这些都是保证锅炉安
全运行的基本要求。
其次,锅炉水压试验合格标准还需要满足的技术要求包括,试
验压力的控制、试验水的准备、试验过程的监测等。
在进行水压试
验时,试验压力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通过专业的试验设备来
实现,同时需要对试验水进行充分的准备,保证水质符合要求,试
验过程中还需要对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测,确保试验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最后,锅炉水压试验合格标准还需要满足的相关标准包括,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在进行水压试验时,需要严格遵
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确保试验过程符合规范
要求,保证锅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锅炉水压试验合格标准是保障锅炉设备安全可靠运
行的重要手段,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和标准进行水压试验,才能保证锅炉设备的
安全运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Quality criterion of water and steam for steam power equipment发布 1999-03-23 实施 1999-10-01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于1989年12月首次制定颁发,制定至今已有八年之久。
近年来,大容量、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和直流炉以及新型水处理设备相继投入运行。
以 300 MW 机组为主力机组的迅速发展,使水处理及热力设备防腐防垢技术和水汽品质监控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提出了新的科研成果和总结了新的经验,给修订该标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依据国标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对GB 12145-1989 的体例等内容进行了修订。
本版本主要修订如下内容:──增加了前言。
──为了与国际标准 ISO编写法接轨,将第一章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改为范围。
──增加了超临界机组(直流炉)有关控制的指标。
──增加了直流炉给水的中性处理和联合水处理有关控制的指标。
──把水内冷发电机的冷却水质量标准与发电机运行规程、透平型同步电机的技术要求(GB/T7064-1996)统一,以便现场运行控制。
──增加了水汽质量劣化时的处理内容。
与电力部制定的DL/T561-9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的有关内容统一,强调化学监督的全过程管理,贯彻化学监督“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
──为保证炉水水质,炉水控制增加了电导率的参考控制标准。
──为保证除盐水质量,增加了澄清池出水浊度的水质标准。
──参考了几个主要工业国家的水汽质量标准或导则,日本JIS8223:1989《自然循环式锅炉给水和炉水水质,直流锅炉给水水质标准》,德国大电厂技术协会 VGB-R450L:1988《68 bar 以上锅炉的给水、炉水及蒸汽质量标准》,前苏联火电厂直流炉的给水规范,美国电力研究所 EPRI-CS-4629:1986《火力发电厂化学运行管理导则》,以及国内几个引进机组和超临界机组的水汽质量标准。
燃气锅炉用水标准给水品质:满足GB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的要求。
通常,40吨也即是29mw燃气热水锅炉的估算热值为8600kcal/Nm3,因为各地区天然气供气的品质不同,混合的空气量有不同,所以这数值也只是按照燃气锅炉热效率为88%计算的。
因此,锅炉给水溶解氧标准指数为≤0.1mg/L或者是≤0.05mg/L。
但是,生活中能够满足锅炉炉水要求的水很少。
需要采用正确、合理的锅炉给水处理方式,使其符合锅炉给水溶解氧标准指数等,可以避免燃气锅炉的结垢和腐蚀,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①水质不符合正规标准,无水处理举措,导致管道壁形成水垢,影响传热效果,制造管子过热,强度变弱;②锅炉结构不理想,水循环不好,导致局部温度过高或因启动操纵不妥,使管外面形成焦;③处在经常磨损,管道壁变薄;④管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如果材料或焊口质量粗糙;⑤提温效应或停机排水凉下来太快,使管路受热不平均,导致焊接处破损;⑥给水热度过于低,使管路因热度不平均制造变样,导致胀口处渗水。
燃气热水锅炉运转时突然没电怎么办燃气锅炉|燃油锅炉|蒸汽锅炉环境设备有限公司冬季检测水的pH值误差问题。
水的pH值测定GB6904.-86中温度补偿方法是利用pH计的温度补偿功能。
实际检验中我发现在20~30℃范围内误差不大,而在冬季当水温低于20℃后,pH 计的温度补偿功能造成的误差已不可忽略。
当温度在15℃左右时,pH值误差可达0.3以上,远远超过允许差。
且对于电站锅炉给水pH值测定来说,已接近其标准范围,所得数据已无意义。
因此,燃气锅炉给水pH值测定在冬季时,水温低于20℃后要提升水温至25℃。
工业锅炉的pH值测定也应予以考虑。
燃气锅炉水质标准1.水质氧含量,不同锅炉因参数型号等不同对水质要求有一定差异,如6吨蒸汽锅炉给水的氧含量应小于或等于0.05mg/L,不符合这个范围会造成锅炉具备腐蚀,降低锅炉寿命和耐用性,燃气锅炉的给水合格判定标准。
中、高压参数锅炉的水、汽质量标准锅炉给水质量标准(1)锅炉给水的硬度、溶氧、铁、铜、钠和二氧化硅含量应符合表11-17的规定。
液态排渣炉和原设计为燃油的锅炉,其给水的硬度和铁、铜的含量,应符合比表11-18压力高一级的锅炉的规定。
锅炉给水的pH值、联氨和油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11-18的规定。
表11-17 锅炉给水质量标准(一)**争取≤3μg/L。
***争取≤5μg/L。
表11-18 锅炉给水质量标准(二)2.对大于12.7MPa的锅炉,其给水中总碳酸盐(以CO2mg/L计)一般应≤1。
新建机组试运期间,在1/2额定负荷及以上时,锅炉给水质量应符合表11-19规定。
表11-19 锅炉给水质量标准(三)锅炉启动时,给水质量应符合表11-20规定。
表11-20 锅炉给水质量标准(四)2.锅炉补给水质量标准补给水以不影响给水质量为标准,一般可按表11-21规定控制。
离子交换器进水水质按表11-22规定控制。
表11-21 锅炉补给水的质量标准**用于5.9MPa及以上锅炉时,出水导电率应控制≤5Μs/cm(25℃).表11-22 离子交换器(对流再生)进水水质标准3.蒸汽质量标准自然循环、强制循环汽包炉或直流炉的饱和蒸汽及过热蒸汽的质量应符合表11-23规定。
锅炉启动后,并汽或汽轮机转前的蒸汽质量,一般可参照表11-24的规定控制。
表11-23 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质量标准** 争取≤3μg/kg。
表11-24 锅炉启动后,并汽或汽轮机冲转前的蒸汽质量4.锅炉炉水质量指标(1)对汽包锅炉炉水质量,应根据热化学试验确定,一般可参考表11-25规定。
(2)当锅炉进行协调磷酸盐处理时,应控制炉水中钠离子与磷酸根的摩尔比为2.3—2.8.表11-25 均指单段蒸汽汽包炉炉水;总含盐量为参考指标。
5.汽轮机凝结水的质量标准(1)凝结水的硬度、电导率和溶解氧的含量应符合表11—26规定。
表11-26 汽轮机凝结水的硬度、电导率和溶解氧的含量标准(2)凝结水经氢型混床处理后的硬度、电导率、二氧化硅、钠、铁和铜含量应符合表11-27规定。
中、高压参数锅炉的水、汽质量标准
锅炉给水质量标准
(1)锅炉给水的硬度、溶氧、铁、铜、钠和二氧化硅含量应符合表11-17的规定。
液态排渣炉和原设计为燃油的锅炉,其给水的硬度和铁、铜的含量,应符合比表11-18压力高一级的锅炉的规定。
锅炉给水的pH值、联氨和油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11-18的规定。
表11-17 锅炉给水质量标准(一)
**争取≤3μg/L。
***争取≤5μg/L。
表11-18 锅炉给水质量标准(二)
2.对大于12.7MPa的锅炉,其给水中总碳酸盐(以CO2mg/L计)一般应≤1。
新建机组试运期间,在1/2额定负荷及以上时,锅炉给水质量应符合表11-19规定。
表11-19 锅炉给水质量标准(三)
锅炉启动时,给水质量应符合表11-20规定。
表11-20 锅炉给水质量标准(四)
2.锅炉补给水质量标准
补给水以不影响给水质量为标准,一般可按表11-21规定控制。
离子交换器进水水质按表11-22规定控制。
表11-21 锅炉补给水的质量标准
**用于5.9MPa及以上锅炉时,出水导电率应控制≤5Μs/cm(25℃).
表11-22 离子交换器(对流再生)进水水质标准
3.蒸汽质量标准
自然循环、强制循环汽包炉或直流炉的饱和蒸汽及过热蒸汽的质量应符合表11-23规定。
锅炉启动后,并汽或汽轮机转前的蒸汽质量,一般可参照表11-24的规定控制。
表11-23 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质量标准
** 争取≤3μg/kg。
表11-24 锅炉启动后,并汽或汽轮机冲转前的蒸汽质量
4.锅炉炉水质量指标
(1)对汽包锅炉炉水质量,应根据热化学试验确定,一般
可参考表11-25规定。
(2)当锅炉进行协调磷酸盐处理时,应控制炉水中钠离子与磷酸根的摩尔比为2.3—2.8.
表11-25 均指单段蒸汽汽包炉炉水;总含盐量为参考指标。
5.汽轮机凝结水的质量标准
(1)凝结水的硬度、电导率和溶解氧的含量应符合表11—26规定。
表11-26 汽轮机凝结水的硬度、电导率和溶解氧的含量标准
(2)凝结水经氢型混床处理后的硬度、电导率、二氧化硅、钠、
铁和铜含量应符合表11-27规定。
表11-27 处理后的凝结水质量标准
(3)机组启动时,可按表11-28规定的标准回收凝结水。
表11-28 机组启动时凝结水回收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