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数字视频描述数字视频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856.50 KB
- 文档页数:15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教案课程名称:数字媒体技术教学章节:第1章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教学目的:了解媒体、数字媒体的内涵及特性,了解数字媒体研究及应用开发的概况。
教学重点:了解媒体的概念、特性及分类。
掌握数字媒体的定义、传播模式及其特性。
指导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开发领域。
教学难点:数字媒体特性及传播模式教学器具: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学时授课教师:孙清伟教学内容:章节概要:第一章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1.1 媒体及特性1.1.1媒体概念1.1.2媒体特性1.2 数字媒体及特性1.2.1数字媒体概念1.2.2数字媒体特性1.2.3数字媒体传播模式1.3 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1.3.1数字媒体内容产业1.3.2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1.3.3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领域1.3.4数字媒体应用领域主要内容媒体概念及特性 数字媒体及特性 媒 体媒体特性媒体分类数字媒体数字媒体特性数字媒体的研究领域 数字媒体内容产业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领域数字媒体传播模式数字媒体应用1.1 媒体及特性➢媒体,有时候也被称媒介或媒质。
➢媒体包括多种含义。
➢媒体是一种工具,包括信息和信息载体两个基本要素。
➢一张光盘不能称为媒体,只有记录了信息,并可进行信息传播时才称为媒体。
1.1.1媒体概念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edium,源于拉丁文的medius,其含义是中介、中间的意思,常用复数形式media。
同时,媒体又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载体。
媒体包括两层含义:(1)传递信息的载体,称为媒介,是由人类发明创造的记录和表述信息的抽象载体,也称为逻辑载体,如文字、符号、图形、编码等。
(2)存储信息的实体,称为媒质,如纸、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
载体包括实物载体、或由人类发明创造的承载信息的实体,也称为物理媒体。
媒体分类媒体依据信息划分具有不同表现形式。
➢按照人的感觉,媒体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等;➢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媒体可分为语言媒体、文字媒体、音乐媒体、图形媒体、动画媒体和视频媒体等;➢按照信息的种类,媒体可分为新闻媒体、科技信息媒体、生活媒体等。
第三章数字视频基础知识3.1 视频的基础知识在人类接受的信息中,有70%来自视觉,其中视频是最直观、最具体、信息量最丰富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电视、电影、VCD、DVD以及用摄像机、手机等拍摄的活动图像等都属于视频的范畴。
摄影机是指用胶片拍摄电影的机器,摄像机是用磁带、光盘、硬盘等作为界质记录活动影像的机器,广泛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家庭及其他各个方面。
摄影机使用胶片和机械装置记录活动影像,所采用的是光学和化学记录方式,摄象机是采用电子记录方式。
1 视频的定义⏹视频(Video)就其本质而言,是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25或30帧/秒),所以视频又叫作运动图像或活动图像。
⏹一帧就是一幅静态画面,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能形运动的图像,每秒钟显示帧数越多,即帧频越高,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
『视觉暂留现象』⏹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根据实验人们发现要想看到连续不闪烁的画面,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少要达到是二十四分之一秒。
⏹视频信号具有以下特点:☐内容随时间而变化☐有与画面动作同步的声音(伴音)⏹图像与视频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静止的图片称为图像(Image),运动的图像称为视频(Video)。
⏹图像与视频两者的信源方式不同,图像的输入靠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等设备;视频的输入是电视接收机、摄象机、录象机、影碟机以及可以输出连续图像信号的设备。
2.视频的分类⏹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视频分为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
⏹模拟视频(Analog Video)☐模拟视频是用于传输图像和声音的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
早期视频的记录、存储和传输都采用模拟方式,如在电视上所见到的视频图像是以一种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的,并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再用盒式磁带录像机将其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磁带上。
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1 多媒体技术概述1.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1.1.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1.4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1.2 多媒体硬件系统1.2.1 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1.2.2 多媒体接口设备1.2.3 多媒体存储设备1.3 多媒体软件系统1.3.1 多媒体软件1.3.2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流程1.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1.媒体的含义⏹表示信息的载体: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语言等。
⏹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磁带、光盘、纸张等。
⏹传播信息的载体:如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网络等。
2.媒体的类型¡ª¡ª 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感觉媒体:指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能直接产生感觉的一类媒体。
如语言、音乐,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数据等。
⏹表示媒体:即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介。
如图像编码、文本编码和声音编码等。
⏹显示媒体:即输入输出媒体的设备,如键盘、显示器、话筒,喇叭和打印机等。
⏹存储媒体:用来存放表示媒体的物理载体,如磁盘、磁带、光盘等。
⏹传输媒体:传输媒体的物理载体。
如空气、电话线、电波、电缆和光缆等。
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3. 多媒体(Multimedia)主要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
⏹文字:指各种字母、数字和符号等文本信息;⏹图形:由描述点、线、面的大小、形状、维数和位置的图形指令生成的几何图形(矢量图形) ⏹图像:由许多的像素点构成,每个像素点用若干二进制位来表示颜色和亮度等信息(位图)⏹音频:包括语音、音乐和各种声音效果;⏹动画: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关键帧之间的连续图像,按照一定速度连续播放形成动画;⏹视频:若干静态图像画面的连续播放形成了视频,每一幅画面称为一帧;4. 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多媒体设备,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处理的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教案课程名称:数字媒体技术教学章节:第1章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教学目的:了解媒体、数字媒体的涵及特性,了解数字媒体研究及应用开发的概况。
教学重点:了解媒体的概念、特性及分类。
掌握数字媒体的定义、传播模式及其特性。
指导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开发领域。
教学难点:数字媒体特性及传播模式教学器具: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学时授课教师:清伟教学容:章节概要:第一章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1.1 媒体及特性1.1.1媒体概念1.1.2媒体特性1.2 数字媒体及特性1.2.1数字媒体概念1.2.2数字媒体特性1.2.3数字媒体传播模式1.3 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领域1.3.1数字媒体容产业1.3.2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1.3.3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领域1.3.4数字媒体应用领域主要容媒体概念及特性 数字媒体及特性 媒 体媒体特性媒体分类数字媒体数字媒体特性数字媒体的研究领域 数字媒体内容产业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趋势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领域数字媒体传播模式数字媒体应用1.1 媒体及特性➢媒体,有时候也被称媒介或媒质。
➢媒体包括多种含义。
➢媒体是一种工具,包括信息和信息载体两个基本要素。
➢一光盘不能称为媒体,只有记录了信息,并可进行信息传播时才称为媒体。
1.1.1媒体概念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edium,源于拉丁文的medius,其含义是中介、中间的意思,常用复数形式media。
同时,媒体又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载体。
媒体包括两层含义:(1)传递信息的载体,称为媒介,是由人类发明创造的记录和表述信息的抽象载体,也称为逻辑载体,如文字、符号、图形、编码等。
(2)存储信息的实体,称为媒质,如纸、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
载体包括实物载体、或由人类发明创造的承载信息的实体,也称为物理媒体。
媒体分类媒体依据信息划分具有不同表现形式。
➢按照人的感觉,媒体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等;➢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媒体可分为语言媒体、文字媒体、音乐媒体、图形媒体、动画媒体和视频媒体等;➢按照信息的种类,媒体可分为新闻媒体、科技信息媒体、生活媒体等。
第2章数字视频制作基础2.1 数字视频制作流程经过多年的发展,电视这门综合性艺术逐步走进了数字化制作的时代。
电视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由硬件系统(如数字摄录编辑设备、虚拟演播室、高速网络和超大容量存储器等)和软件系统(如二维动画、三维动画、非线性编辑、合成和抠像软件等)来实现其相应的功能,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电视制作提供了崭新的方法和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正日益演变成为狭义的数字视频制作。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视频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也可以参与到数字视频的创作之中。
视频制作不再是传统电视机构那种高投入、重装备的具有垄断色彩的媒介权利,而是成为普通大众也可以介入的一个领域。
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数字视频制作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基于电视节目的数字视频制作,这实际上是传统电视节目制作的数字化形式;另一种是基于多媒体的数字视频制作,这也是大多数个人或机构所采取的制作流程。
2.1.1 基于电视节目的数字视频制作电视节目制作包括了节目生产过程中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处理两个部分。
在制作的过程中,艺术创作和技术处理同属于一个完整的节目制作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往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且相互渗透。
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一般可分为前期制作与后期制作。
前者包括构思创作和现场录制;后者包括编辑和合成。
1.前期制作工作流程第一阶段:构思创作。
(1)节目构思,确立节目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草拟节目稿本。
(2)召开主创人员碰头会,编写分镜头稿本。
(3)确定拍摄计划。
计划是节目的基础,节目的构思越完善,对拍摄的条件和困难考虑得越周全,节目制作就越顺利。
具体地说,拍摄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节目性质对导演、演艺人员、主持人或记者等做出选择,合理配置创作人员。
•向制片、服装、美工、化妆人员说明并初步讨论舞美设计、化妆、服装等方面的要求。
•确认前期制作所需设备的档次及规模,配备摄像、录音、音响、灯光等技术人员。
•制片部门要确定选择的拍摄场地及后期保障。
数字视频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视频的基本概念,掌握视频的采集、编辑和输出等基础知识;2. 学生能够描述数字视频的格式、分辨率、帧率等技术参数,并了解其对视频质量的影响;3. 学生掌握至少一种视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对视频进行剪辑、合成、添加特效等处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数字视频采集设备,完成视频的拍摄;2. 学生能够运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基本的视频剪辑和特效制作,创作具有个性的短视频作品;3. 学生能够通过数字视频作品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创意,提高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字视频制作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3. 学生通过数字视频创作,培养审美观念,提高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视频概念与原理- 视频格式、分辨率、帧率等技术参数介绍- 视频采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2. 视频编辑软件操作:- 软件安装与界面认识- 视频剪辑、合成、特效添加等基本操作- 视频输出与分享3.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 短视频制作:学生分组进行视频拍摄与制作,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数字视频作品,学习创作思路与技巧- 课堂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4. 教学进度安排:-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1课时)- 视频编辑软件操作(2课时)-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3课时)- 课堂展示与评价(1课时)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系统化编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在数字视频基础知识部分,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介绍视频概念、原理以及技术参数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 在讲解视频编辑软件操作时,通过演示和讲解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快速掌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数字视频的基本概念(一)电视的实现,不仅扩大和延伸了人们的视野,而且以其形象、生动、及时的优点提高了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在当今社会,信息与电视是不可分割的。
多媒体的概念虽然与电视的概念不同,但在其综合文、图、声、像等作为信息传播媒体这一点上是完全相同的。
不同的是电视中没有交互性,传播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而不是数字信号。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数字化、大容量、交互性以及快速处理能力,对视频信号进行采集、处理、传播和存储是多媒体技术正在不断追求的目标。
可以说视频是多媒体的一种重要媒体。
与视频有关的名词如下:视像(visual image):电视信号或录像带(videotape)上记录的连续的图像。
伴音(audio):伴随视像的声音信号。
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包括运动图像(visual)和伴音(audio)两部分。
一般说来,视频包括可视的图像和可闻的声音,然而由于伴音是处于辅助的地位,并且在技术上视像和伴音是同步合成在一起的,因此具体讨论时有时把视频(video)与视像(visual)等同,而声音或伴音则总是用audio表示。
所以,在用到“视频”这个概念时,它是否包含伴音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章首先介绍模拟视频信号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视频信号的数字化标准,数字视频的几种主要格式MPEG、AVI和MOV,以及格式间的转换。
模拟电视制式及信号电视系统是采用电子学的方法来传送和显示活动景物或静止图像的设备。
在电视系统中,可以说视频信号是连接系统中各部分的纽带,其标准和要求也就是系统各部分的技术目标和要求。
电视的发展前景是数字彩色电视,数字视频系统的基础是模拟视频系统,而彩色电视又是在黑白电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黑白电视信号一、电视原理:电视同样也是采用动画的视觉原理构造而成的,其基本原理为顺序扫描和传输图像信号,然后在接收端同步再现。
电视图像扫描是由隔行扫描组成场,由场组成帧,一帧为一幅图像。
第一章数字媒体技术概论一、填空题1、对于媒体的含义,可以从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范畴理解.(传递信息的载体、存储信息的实体)2、国际电信联盟定义了五种媒体,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3、计算机记录和传播的信息媒体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就是信息的最小单元是_______.(比特)4、数字媒体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数字化,交互性,趣味性,集成性,技术与艺术的融合)5、数字媒体概念第二章数字音频技术基础一、单项选择1、声音的数字化过程不包括()。
AA.解码B.采样C.编码D.量化2、下列文件格式属于音频格式的是()。
BA.ASF B.WAV C.MOV D.RMVB3、下列采集的波形声音质量最好的是()。
BA.单声道、16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B.双声道、16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C.单声道、8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D.双声道、8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4、下列软件不是音频专业处理软件的是().CA.Cool Edit B.Adobe Audition C.Auto CAD D.Vegas Audio5、以下的采样频率中,()是目前声卡所支持的。
DA.100kHz B.20kHz C.22。
5kHz D.48kHz6、在PC中播放音频文件必须安装下列( )设备。
CA.网络适配卡器B.视频卡C.声卡D.光驱7、模拟音频处理设备不包括().DA.音箱B.话筒C.模拟调音台D.声卡二、填空题2、按照声音的来源及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人声、乐音、响音)3、人耳可感受声音频率的范围为20—20000Hz。
声音高于20000Hz为_______,低于20Hz为_______.(超声波、次声波)4、话筒的主要功能就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