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征服老师的八种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6
怎么才能惊艳老师的作文1. 独特的立意避免老生常谈的主题,尝试从新颖、独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例如,对于常见的“友谊”主题,可以从“友谊在困境中的力量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样更深入、独特的方向展开。
提出与众不同但又合理且有深度的观点,展现出你的独立思考能力。
2. 精彩的开头使用引人入胜的开头方法,如设置悬念、引用名言警句、描绘生动的场景或讲述一个新奇的故事。
比如:“在黑暗的深渊中,一点微弱的光芒往往能成为拯救灵魂的希望。
友谊,便是那束光。
”开头要简洁有力,迅速抓住老师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3. 清晰的结构采用常见且清晰的结构,如总分总、分总、总分等。
在段落之间使用过渡句,使文章过渡自然,逻辑连贯。
每段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避免段落内容混乱或主题不明确。
4. 丰富的内容运用丰富的事例来支撑你的观点。
这些事例可以来自历史、文学、现实生活、个人经历等,但要确保真实、典型且具有说服力。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写等,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适当引用诗词、典故、名人名言等,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文采。
5. 优美的语言注重词汇的选择,使用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避免重复和单调。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增强文章的语言魅力。
例如:“友谊如春风,温暖着心灵;友谊如夏雨,滋润着心田;友谊如秋叶,点缀着生活;友谊如冬阳,照亮了前程。
”注意句式的变化,长短句结合,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6. 深刻的结尾7. 认真修改完成初稿后,仔细检查语法错误、错别字和标点问题。
审视文章的逻辑是否严密,内容是否充实,语言是否流畅。
可以请同学或家长帮忙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完善作文。
《逐梦之旅,永不止步》梦想,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梦想,好似沙漠里的绿洲,给予我们坚持的希望;梦想,宛如心灵深处的一团火焰,点燃我们奋斗的激情。
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一个或大或小的梦想,而正是这些梦想,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如何让阅卷老师青睐你的作文
如何让阅卷老师青睐你的作文
阅卷的趋向
1.书写漂亮,工整干净,没有错别字。
这是取悦阅卷的第一步。
2.拟一个好题,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二步。
3.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这是取悦阅卷老师的第三步。
800字的文章,不容许考生转弯抹角。
90秒的时间,老师最喜欢一眼见“底”。
4.有深度,有广度。
深度,是指的思想性和思辨性。
广度,是指作文的所体现的面。
5.自然为文,突出“三真”。
——真实的`情感流露;抒情自然,流露自然。
爱和恨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积累的过程的。
符合阶段的情感实际。
如喜欢的是超级女声,很少喜欢京剧(也有例外)。
——真实的经历呈现;学生自己的经历,符合生年龄阶段的人生经历。
——真实的展示;体现思辨性。
哲学分析问题。
辨证唯物主义,唯物注意的观点。
如何让你的作文征服阅卷老师阅卷老师是你高考作文的第一读者,也是唯一读者,要想拿到高分,你的作文就必须征服阅卷老师。
如何征服?最好是,你的作文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为之感动,有一种不读不快的感觉。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阅卷老师阅读你的作文不是欣赏,而是工作。
既是工作,就要讲究效率,就有时间限制——有统计表明,一篇作文大约在2分钟之内有的时间还会更短——这不是教师不负责任,而是时间紧,任务重。
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阅卷老师要对你的作文“望、闻、问、切”,并且开好“药方”(赋分),这就不容你过于啰啰嗦嗦地自叙病情(如开头铺垫过多等),而你应当突出交代主要“病症”(主题)。
一、拟题有底蕴题目是文章的眉眼,耀眼才能吸引阅卷人。
方法:1.变通引用显底蕴。
直接或间接引用名句、典故、广告、俗语、经典歌词等,富有文学色彩或切近生活,能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悬念感,能够激发读者联想和对文章内容的猜测。
如:①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题西林壁》);②赤兔之死(出自《三国志·魏志·吕布传》上说:“布有良马名曰赤兔”《三国演义》的描述就更清楚了。
赤兔马是董卓从西凉带来的宝马良驹。
董卓为了拉拢年轻将领吕布,就把这匹马送给了他。
后来,这匹马跟随吕布大展神威。
但在白门楼,因为刘备的一句话,曹操痛杀吕布,赤兔宝马也就归了曹操。
也许是机缘巧合,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暂时投靠了曹操。
曹操十分爱惜关羽这人才。
也想仿效董卓“宝马赠英雄”。
但关羽终究不是吕布,他接受了赤兔,也是为了更快地找到刘备。
从此以后,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就成为了关羽的代表形象,后来关羽死了,它绝食而亡。
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突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
)2.文词巧用寓张力。
工整的对句,简洁的并列,新颖的修辞,易读易记,引人注目,给人以乐感的冲击力,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如:①远逝的风筝远逝的梦②诗人·明月·黄花》二. 最好有个醒目题记依据需要,灵活设计“题记”,让阅卷人快捷地形成对你的文章的第一印象。
如何让高考阅卷老师爱上你的作文如何让高考阅卷老师爱上你的作文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语文也不例外。
语文在考前完全可以来个大提分,其中提分最快的就是作文! “技巧”其实就是一种规律,通俗的说就是一套公式,相信凭借着我的这套公式一定能让阅卷老师对你的文章爱不释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让高考阅卷老师爱上你的作文,欢迎阅读。
多年经验得结论,老师最爱议论文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考生都应该尽量写成议论文体裁,除非题目要求写成其他体裁。
从我和其他老师的阅卷经验来看,议论文相比其他文体来说其写作有一个便捷的套路,就是古人常说“起承转合”。
所谓起,就是开门见山端出论点;所谓承,就是分析论点,指出如此会怎样,不如此又会怎样;所谓转,就是转而说开去,用举例的`方式证明论点,因而也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所谓合,就是全文结尾,与开头部分遥相呼应,再次肯定论点。
运用这样一种便捷的套路,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轻车熟路地行文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二来逻辑思维清晰,极富条理性;三来不会引起阅读歧义,因此考试中阅卷老师通常更青睐议论文。
凤头豹尾得出彩,作文高分胜券稳出彩的题目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考生应该尽量运用知名的歌曲、歌词、典故、名句、谚语、成语或者其转化形式使标题新鲜动人,比如《给点阳光就灿烂》、《星期八的故事》等等,这个还要靠大家平时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琢磨多体会就能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作文的开篇须大气磅礴才是,起笔就写排比句,三句排比后再加两句概述性的'话做小结。
第一段的字数大约占作文纸的四行半,这样的长度好似黄金分割一般最让人“赏心悦目”。
阅试卷的老师一拿到你的卷子开篇一读便能感到一股气势并被深深吸引住。
作文最讲究的就是“凤头豹尾”,结尾的好坏可以影响一篇文章的好坏,一个精彩的结尾,可以使文章灿然增辉;一个低劣的结尾,可以让全文黯然失色。
好的结尾不外乎就是归纳总结、呼应开头、言简意丰、发出号召、重申论点、发人深省这几种。
有一位年轻人去参加一个公司的面试。
面试官问他:“你有什么特长吗?”
年轻人自豪地说:“我能模仿动物的叫声。
”
面试官觉得很有趣,便说:“那好,你模仿一下狗叫吧。
”
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蹲下来,闭上眼睛,然后大声“汪汪”地叫了几声。
面试官笑着点点头:“不错,再来,模仿一下猫叫。
”
年轻人眨眨眼睛,用轻柔的声音模仿起猫叫来。
面试官非常满意:“太棒了!最后来模仿一下鸭子叫吧。
”
年轻人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开始摆动手臂,口中念念有词:“卖麦芽糖的嘎——嘎——嘎——”面试官听到这个模仿,差点笑岔气,却还是收敛笑容说:“非常有趣,你的模仿技能确实不错。
但我们需要的是一名工程师,不过谢谢你的参与。
”
年轻人走出面试室时,暗自庆幸没有模仿大象的叫声,否则可能会被要求清理公司门口的猪食。
考场作文如何打动阅卷老师?一是尽量撩拨评卷老师的情,让他在枯燥而雍长的评卷过程中怦然心动,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讳的是他不动情。
所以在让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充满感情的写,要求学生先打动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动别人。
二是尽量在作文里出现带感情色彩的词,让评卷老师不知不觉地受你蛊惑;三是尽量用短句子,避免病句和不流畅;四是感情强烈时可独立成段,突出你的情感;五是下苦工夫在结尾处议论和抒情,让抬笔打分的老师所看的最后一眼是你文章中最靓丽的地方。
考场作文,送给阅卷老师的一道菜——写给将要走进考场的初三同学考场作文,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字数的文章。
这好比烹饪比赛,你必须把这道给阅卷老师的大菜做好,如果不合他(她)口味,那你以前写作训练之苦就会前功尽弃。
怎样做好这道菜?一道好的菜讲究“色、香、味”俱全。
色谓蒙眼,香谓蒙鼻,味谓蒙口,三蒙皆心蒙也。
考场作文的“色”,应该指的是作文的字丽,文润。
所谓字丽,则要求你的作文中的文字要正楷、端庄、清楚。
我们不是书法家,当然不可能达到汉字的尽善尽美,但我们可以尽力做到把字写大方点,把字写正楷点,把字写清楚点。
所谓“文润”,就是要求你完成规定的字数,写足篇幅,宁长勿短,而且段落分明,记住:尽量使用短语段,少用长段。
我相信,这两点大家都能做到。
那你这道菜的“色”就过关了!考场作文的“菜香”,我们可喻为文章的内容充实,富有文采。
从历年中考作文试卷上看,大多考生词句老练,空洞无物。
中考作文考的是记叙文,记叙文则要求写人记事,也就是说文中有故事,有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空发议论,或者无病呻吟般的抒情。
通过具体的事写清人物的性格(也叫个性),或通过故事寄托某种情感或意趣。
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只能是点缀,要恰到好处,画龙点睛。
议论和抒情只是“调味”,而“人和事”的叙述才是“主料”,千万不要喧宾夺主。
考生作文之所以平淡,往往是缺少描写。
很多同学不擅于环境、对话、心理、肖像(外貌)、细节等描写,读其作文如喝一杯白开水,难闻其香,有文采的作文才会芳香扑鼻。
高考、中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让自己的作文使老师一扫疲倦,眼睛一亮,心之爽然?这里推荐一些方法。
一、不晦: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江苏高考阅卷作文组组长何永康教授说,高考作文要予人清晰美感,要有视觉的冲击力,因为一篇作文,阅读者不可能停留很长时间审视,而那些观点隐晦,予人视觉模糊之作,往往难获阅卷者的青睐,甚至可能是优秀之作,也往往被忽略。
作文考试中,也就要在文章适当之处,点示话题,或点示文章与话题之间的关系,如是观点不隐晦,予人清晰之感。
方法一 开门见山如2005年福建省一高考考生的《执子与通子》的开头: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平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不禁让我想起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个人 执子与通子。
如此入题,直接表明自己联想感悟与材料的关系,令人心清意朗。
方法二 篇末点题如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
一考生写《等待》,文写千年古树的绿阴下,坐着A君。
他穿着笔挺的西装,皮鞋擦得黑亮。
他不时整领带,看着手表,然后两眼注视前方……人们一看就知道他在等候和姑娘约会。
二十分钟过去了,B姑娘来了。
她是从他的身后走来的,带着红霞,带着醉人的芳香,她坐在古树的另一侧,注视前方。
他在等她。
她在等他。
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个月……A君日不侧视,注视前方;B姑娘等着前方走来的A君,目不斜视。
八百年过去了,有一天,树倒了,幸亏倒的方向,没有压着他们,但他们的背却靠在一起。
文末道:“你是谁﹖”老太婆对老头说。
“B君啊!我是A君呀!八百年前我就在这里等你了。
”“我也是。
”“你只要回头来看看就……”“我没有这个习惯。
”此最末一句:“我没有这个习惯。
”是为点睛之笔,点出文章与话题的关系,如此,阅卷者便不坠云雾,心清意朗。
方法三 题记或后记点示如2005年高考作文话题“忘记与铭记”。
一陕西考生在《二胡?江南》中写了一个题记:想要忘记流浪,却铭记了江南。
想要忘记丝竹,却记住了二胡的那一抹忧伤。
览睹题目,如入云雾。
但一见题记,便对文章与话题的关系一目了然,惑之顿释。
考场作文如何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有人统计,改一篇作文阅卷老师需要90秒的时间。
90秒是个什么概念?大家都清楚。
其实,在中招考试的评卷现场,这个时间会更短。
那么,考场作文就应该竭力去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
☆中考一类作文的评分标准:思想健康,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有文采,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同时,还应注意四项加分内容:⑴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⑵立意新颖、深刻;⑶构思巧妙;⑷语言有特色。
我认为,考场作文得高分应注意四个方面:一、一个好卷面二、一个好开头三、一个好结尾四、一个好语言一、一个好卷面1.书写:书写要认真、规范;卷面干净、整洁;不能出现增删符号;错别字要用斜线划(不涂、不褪色);写作文必须用0.5黑色水笔,笔水颜色也要注意,重黑最好。
笔尖适中,不粗不细。
2.标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标点符号也是“语言”,也能表达“情感”。
如果人的话语配上感叹号,我们就可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叹息、赞美、愤怒等丰富的感情。
如:写《窗外美景》,写完二至三个片断后,再点上六点一一省略句,会丰富了文章内容,给人以余味无穷的感觉。
如:直接说话和转述别人的话,若不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甚至会闹出好多笑话。
现在,好多学生文章一逗到底或一点到底,这都影响感情的表达,影响得分。
还应规范使用标点符号,若不注意,在每行开头一格出现句号、逗号、问号等,或者在每行末一字格出现引号、括号的前一半,这都将影响作文得分。
所以,学生要注意并且要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为文章增添神韵。
3.结构:有些学生只会写总分总的结构,只写三段、或四段,这样给人一种呆板不灵活的感觉。
(小小说)作文段落应在8段以上,尽可能主次分明,长短相宜。
如果有人物对话,最好将对话分行写,而且要写出人物说话时语气、语态、动作举止。
可以用题记、小标题。
这样文章结构疏密有致,阅读起来快捷方便,易得高分。
4.篇幅长短:作文字数要求一般在600字左右,但所给的字格不一定,所以文章的长短不要以600字为标准,最好以所给字格为标准。
高考作文征服老师的八种方式
高考作文占语文成绩半壁江山,任何人都马虎不得。
考场上如何把握全局,扬长避短,使出看家本领,沉着应战,力戒夸夸其谈、不着边际,或者预设情景、生搬硬套,把利益最大化,让风险蒸发掉?
临考前提醒考生:注重高考作文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投其所好”,把握阅卷老师的阅卷心境。
教给考生高考作文八大避险招数。
用这些招数,使高考作文出新、出智、出彩,用别出心裁的构思、清新飘逸的文风、文采出众的表达征服阅卷老师。
第1招——按住命门规范写作
何谓“硬实力”?就是按住考纲的命门,把握写作的核心,功夫在身自然视写作如探囊取物。
“硬实力”体现在严格按照规定写作,如字数限制、卷面书写、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平时在意与否往往直接显出学习行为习惯的差异。
老师在意,要求严格规范,学生自然不敢怠慢,循规蹈矩磨练硬功,写出的文字工整雅致,标点符号明确规范,电脑阅卷,扫描显示,黑白分明,妍媸毕现。
阅卷老师展阅,要能让他眼前一亮,心中一爽,印象自然升温,就不会亏待你。
文章如此多娇,何愁阅卷者不折腰?此“投其所好”第一招。
第2招——用好标点认真书写
阅卷要求严格,过程细致规范,阅卷老师认真慎重,但是毕竟文山题海,日久生烦,难免麻木困顿,甚至审美疲劳,但绝不会有审丑癖好,如果是满纸“鬼画符”,那就绝对“鬼见愁”。
那些长期“笔走龙蛇”的考生还是不要指望阅卷老师会顿生怜悯之情或是突发审丑兴致,印象分被打折扣无法避免。
认真书写、用好标点是根本。
限定字数一定要写足,不要自以为文字简洁、表达精要,老师会对你刮目相看,实际上字数不足在老师眼里与能力不足几成等号。
表面上缺50字扣1分,实际上因不成文或能力不足的印象会使得考生得分被大打折扣!不要在争取好印象时反而自我矮化,此“投其所好”第二招。
第3招——写出文采绝处逢生
何谓“软实力”?须知给你阅卷的是语文教师,长期从事语文学科教学自然养成学科个性,有情趣,好文采,讲哲理,重思想;教学生希望个个饱读诗书温文尔雅,评作文希望篇篇神思洋溢文采飞扬。
这种无法压抑的学科个性,自然延伸到作文评审中。
文采出众的考生往往绝处逢生,哪怕文章空洞肤浅,阅卷老师不由手下留情放你一马。
而表达生硬,文思枯涩的文章令人望而生厌。
也正如此,深谙此道的高中老师往
往不余遗力灌输文化散文的写作技巧,客观地说有此长处的考生胜算概率显著,不可忽视。
虽然阅卷有具体的得分要求,但是文采见长、内容稍次的作文还是容易被“错爱”。
关键时刻能拿出一些真知灼见还容易因“出彩”而博得高分。
此“投其所好”之第三招。
第4招——开门见山有效点题
审题不可大意,每年的作文命题内容不乏随意性,但是从命题到成型的过程往往是经过多人研究琢磨、精雕细刻。
阅卷老师也是在深入研究、广泛探讨、仔细斟酌后才定下评卷方案。
考生仔细审题,揣摩题意,写作时做到有的放矢,自然也是投其所“好”。
近年日益强调降低门槛,审题无障碍,但是题目的内涵还是要参透,落笔之时应有意识强化点题,最好开门见山,避免评卷老师看半天不知其详,如果理解原话题有困难,多抄写原话题语句;结尾之时,呼应点题;巧借题目点题,总之,适当把握有效点题,令人感觉写作始终围绕题意,力避离题之嫌。
此“投其所好”第四招。
第5招——人无我有独具匠心
选取事例应该“人无我有,人有我奇”。
“感动中国”被写多了,一泛滥就成灾,而且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不同版本,让老师无法感动。
太大众化的人物事迹被大量引用往往造成老师的审美疲劳。
试想,
考生一落笔便是天下皆知的那几位人物,李白苏轼爱因斯坦爱迪生张海迪洪战辉,这会让阅卷无数的老师头皮发麻,感动和感染的效应便荡然无存。
写记叙文的考生,应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
人生百态,丰富多彩,组织材料应着意于抒写生活真实,表达心灵感受,让鲜活的事例、活泼的思想,个性化的认知、睿智的见解、独具匠心的构思,灵动地走进你的作文。
生活化和真情实感的文章必然受到重视。
在众多同质化的文章中,如果你的作文别具风采功底非凡就自然会引人注目,让阅卷老师身心愉悦拍案叫绝,不想拿高分都难,此“投其所好”之第五招。
第6招——引用精当一石三鸟
引用名人名言、名诗名句,不仅能够提高作文的文化底蕴,而且彰显学生的阅读视野,表现知识层面,能够为文章增光添彩。
恰到好处的引用,往往引人入胜,增加文章内涵,平淡之中见光彩,也会增强考生的自信,激发考生的思维。
考生平时应有意识积累,增强“软实力”,写作时就能够信手拈来,水到渠成,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软实力”的功底发挥得好,就会有提示、总结、概括效果,一石
三鸟。
语文老师爱才惜才,对有真才实学的考生赞赏有加,你引用精当自然让他印象升温。
当然要力戒不知所言的所谓名句,生搬硬套,文不对题,反而弄巧成拙。
记住,恰到好处就有“好处”。
此“投其所好”之第六招。
第7招——最后审视筛查纠正
作文完毕“审”视一遍,错别字、标点符号筛查纠正,往往能挽回2-3分,万不可出现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谬误。
“克林顿总统和夫人布莱尔”“周恩来和宋庆龄伉俪情深”之类,“关公战秦琼”式的张冠李戴,不仅让人笑掉大牙,还会大大看扁你。
不要在文化历史知识方面糊弄阅卷老师。
生拉硬拽,东拼西凑,牛头不对马嘴的做法往往损失惨重,阅卷老师最忌学生盲目无知却以为博古通今。
如果写自然科学方面的人物事迹语文老师知之不详,一头雾水,被你忽悠还有可能,拿文化历史方面的常识想蒙人,风险之大可得掂量掂量。
此“投其所好”之第七招。
第8招——尊重老师尊重文化
语文老师教书育人,传承文化备尝辛苦,全心全意,无不希望培养学生至善至美,因此写人不可贬损语文老师,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语文
老师的艰辛要有合乎情理的表达。
作文是语文老师给你评卷,对自己民族文化和灿烂文明的不敬都会给语文老师心里添堵,语文老师对自己职业的敬重有加情有可原。
人同此心情同此理,把玩笑开大了,别怪人家给你小鞋穿。
由此温馨提示,别当耳边风啊,此“投其所好”第八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