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用焦炭质量采购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1
钢铁厂所用煤炭煤种及技术标准炼焦精煤订货标准1、焦煤:以九级为主:灰分Ad:(9.01—9.50)%,硫分Std<=0.65%(山西太原地区<=1.00%),粘结指数G>=65,挥发分Vdaf:(18—28)%,计价水分Mt 为(6—7)%。
2、肥煤:以七级为主:灰分Ad:(8.01—8.50)%,硫分Std<=2.20%,粘结指数G>=85,胶质层厚度Y>=28mm,挥发分Vdaf:(20—37)%,计价水分Mt为8%。
3、1/3焦煤:以九级为主:灰分Ad:(9.01—9.50)%,硫分Std<=0.70%,粘结指数G>=65,挥发分Vdaf:(28—37)%,计价水分Mt为(6—8)%。
4、气煤:以九级为主:灰分Ad:(9.01—9.50)%,硫分Std<=0.60%,粘结指数G>=60,挥发分Vdaf>28%,计价水分Mt为(6—8)%。
5、气肥煤:以六级为主:灰分Ad:(7.51—8.00)%,硫分Std<=2.00%,粘结指数G>=90,胶质层厚度Y>=28mm,挥发分Vdaf>=37%,计价水分Mt为(6—8)%。
6、瘦煤:以九级为主:灰分Ad:(9.01—9.50)%,硫分Std<=0.60%,粘结指数G>=20,挥发分Vdaf>=15%,计价水分Mt为(6—7)%。
二、炼焦精煤验收1、灰分Ad(1)焦煤、1/3焦煤、气煤、瘦煤灰分<=12.00%以内,但超出合同指标,每升0.10%,煤价扣减1.00元/吨。
灰分>12.00,判为不合格炉料,按以下处理:12.00%12.50%,Ad<=13.00% 一次性降价50元/吨;13.00%Ad>20.00 有权拒收或拒付。
(2)肥煤、气肥煤灰分<=11.00%以内,但超出合同指标,每升0.10%,煤价扣减1.00元/吨。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焦炭是重要的冶金原料和能源产品,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冶金和能源行业的生产效益和环境污染情况。
因此,制定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和考核办法对于保障冶金和能源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和考核办法。
一、焦炭质量控制标准焦炭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总硫含量:焦炭中的硫是一种有毒元素,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应规定焦炭中总硫含量的上限,通常要求不超过1%。
2. 灰分含量:焦炭中的灰分是一种无燃料性的杂质,会降低焦炭的热值和燃烧效率。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应规定焦炭中灰分含量的上限,通常要求不超过10%。
3. 挥发分含量:焦炭中的挥发分是一种易燃物质,会影响焦炭的燃烧性能。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应规定焦炭中挥发分含量的范围,通常要求在5%-15%之间。
4. 热值:焦炭的热值是指焦炭所能释放出的热能。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应规定焦炭的热值范围,通常要求在6000-7500大卡/克之间。
5. 官能基含量:焦炭中的官能基是指焦炭中的化学官能团,如羟基、醛基和羧基等。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应规定焦炭中官能基含量的范围,通常要求不超过3%。
二、焦炭质量考核办法为了确保焦炭质量达标,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焦炭质量考核体系。
焦炭质量考核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抽样检测:对焦炭生产过程中的每批次焦炭进行抽样,并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化验。
根据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对焦炭的总硫含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热值和官能基含量等进行检测。
2. 质量评估:根据焦炭的化验结果,对焦炭进行质量评估。
评估结果通常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等几个等级,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和管理。
3. 质量奖励:对焦炭质量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的企业进行奖励。
奖励方式可以是财政奖励、税收优惠或技术支持等,以激励企业提高焦炭质量。
4. 质量惩罚:对焦炭质量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惩罚。
惩罚方式可以是罚款、收缴产品、停产整顿或吊销生产许可证等,以迫使企业改善焦炭质量。
钢铁厂所用煤炭煤种及技术标准一、炼焦精煤订货标准1 、焦煤:以九级为主:灰分Ad: 〔9.01 —〕% 硫分Std<=0.65% 〔山西太原地区<=1.00%〕,粘结指数G>=65挥发分Vdaf: 〔18—28〕% 计价水分Mt 为〔6—7〕%2 、肥煤:以七级为主:灰分Ad:〔8.01 —〕% 硫分Std<=2.20%,粘结指数G>=85胶质层厚度丫>=28mm挥发分Vdaf:〔20—37〕%计价水分Mt为8%3 、1/3焦煤:以九级为主:灰分Ad:〔9.01 —〕% 硫分Std<=0.70%, 粘结指数G>=65挥发分Vdaf: 〔28—37〕%计价水分Mt为〔6—8〕%4 、气煤:以九级为主:灰分Ad:〔9.01 —〕% 硫分Std<=0.60%,粘结指数G>=6Q挥发分Vdaf>28% 计价水分Mt为〔6—8〕%5 、气肥煤:以六级为主:灰分Ad:〔7.51 —〕% 硫分Std<=2.00%,粘结指数G>=90胶质层厚度丫>=28mm S发分Vdaf>=37%计价水分Mt为〔6—8〕%6 、瘦煤:以九级为主:灰分Ad:〔9.01 —〕% 硫分Std<=0.60%,粘结指数G>=2Q挥发分Vdaf>=15%计价水分Mt为〔6—7〕%二、炼焦精煤验收1 、灰分Ad〔1〕焦煤、1/3焦煤、气煤、瘦煤灰分<=12.00% 以内,但超出合同指标,每升0.10% ,煤价扣减元/吨。
灰分>12.00 ,判为不合格炉料,按以下处理:12.00%12.50%,Ad<=13.00%一次性降价50 元/ 吨;有权拒收或拒付。
〔2〕肥煤、气肥煤灰分<=11.00% 以内,但超出合同指标,每升0.10%,煤价扣减元/吨。
灰分>11.00 ,判为不合格炉料,按以下处理:11.00%11.50%,Ad<=12.00% 一次性降价50 元/ 吨;12.00%Ad>20.00 有权拒收或拒付。
焦炭国标二级指标
焦炭国标二级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碳:固定碳含量应≥85%,这是二级焦炭的基本要求。
固定碳是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指标,其
含量越高,燃烧性能越好。
2.挥发分:挥发分含量应≤12%,是指在加热过程中从焦炭中挥发出的物质质量所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3.灰分:焦炭中非燃烧物质和不燃物质所占的质量百分比称为灰分,国标规定灰分含量≤12%。
4.硫分:硫分是焦炭中一种重要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影响,国标二级焦炭的硫分含量
应≤0.8%。
此外,二级焦炭的标准还包括抗碎强度、耐磨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具体来说,抗碎强度M40应在76.1-80.0之间,M25应在88.1-92.0之间;耐磨强度M10应不大于8.5%。
请注意,这些指标都是百分比形式表示的。
这些指标是对焦炭质量的具体要求,通过控制这些指标,可以得到优质的焦炭产品,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同时,焦炭的质量指标也会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行业标准有所差异。
焦炭质量标准与检验焦炭质量标准与检验焦炭现货市场的标准化程度较高,质量指标体系和检验方法都有国家标准依据,现货市场普遍接受,实际执行情况较好,争议解决方式也较规范。
一、焦炭国家标准符合现货市场的需求1.焦炭国标按用途来构建质量指标体系国家标准GB/T 1996—2003《冶金焦炭》设定了高炉冶金焦炭的质量指标体系,包含三类指标:一是灰分Ad、硫分St,d、挥发分Vdaf、水分Mt这些反映焦炭基本组成成分的指标;二是是冷态的抗碎强度M40和耐磨强度M10、热态的反应后强度CSR和反应性CRI这些反映高炉内工作强度和工况的指标;三是粒度、焦末这些反映物理大小和形态的指标。
2.焦炭质量的检验也有国家标准作为依据焦炭的抽样、制样以及所有指标化验方法都有国家标准作为依据。
其中,样品的采样、制备可依据GB/T 1997《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焦炭水分、灰分、挥发分指标的化验可依据GB/T 2001—1991《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焦炭的焦末和粒度指标的检测可依据GB/T2005—1994《冶金焦炭的焦末含量及筛分组成的测定方法》;焦炭的机械强度M40和M10的测定可依据GB/T 1996—2003《冶金焦炭》中的附录;焦炭硫分指标的测定可依据GB/T 2286—1991《焦炭全硫含量测定方法》;焦炭热性质指标的测定可依据GB/T 4000—1996《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测定方法》。
二、现货市场企业和机构普遍采用和认可焦炭国家标准现货企业普遍参照国家标准来签订贸易合同,按国标的质量体系来定义商品的质量等级。
1.焦化厂出厂检验,钢厂到货检验,质检机构委托检验大型焦化厂通常以同一批出炉的焦炭作为一个检验批次,依国标的指标体系对焦炭进行全指标的检验。
大型焦化厂一般都具备热性质指标的检验设备,能够保证对每个生产班组的焦炭检验一次CSR和CRI。
一些中小型焦化厂不具备热性质指标的检验能力,当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一般会委托其他机构代为检验。
国标焦炭热强度的取样标准
国标焦炭热强度的取样标准是根据《钢铁冶金焦化焦炭》(GB/T 22240-2008)制定的。
根据国标,焦炭热强度的取样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从装车(船)焦炭或储存焦炭里取样。
取样点应避免开裂、弯曲或堆积不平的焦炭。
2. 取样时应将焦炭表面的污垢和多余的锈皮清除,以避免影响结果。
3. 取出的焦炭样品应尽量避免破碎,并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4. 对于焦炭样品的数量,国标没有具体规定。
一般来说,根据实际情况取足够的样品量以确保准确度。
5. 对于煤核焦样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样,尽量避免破碎。
以上是国标焦炭热强度的取样标准的主要要点,具体的细节要求可以参考《钢铁冶金焦化焦炭》(GB/T 22240-2008)标准文件中的相关章节。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焦炭是一种重要的煤炭制品,具有高热值、低灰分、低硫分和低挥发分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
为了确保焦炭的质量符合要求,有必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考核。
本文将介绍焦炭质量控制的标准及考核办法。
一、焦炭质量控制标准焦炭质量控制标准是对焦炭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的基准。
目前,国内使用的焦炭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 挥发分:挥发分是衡量焦炭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冶金和化工行业的应用而言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挥发分较低的焦炭燃烧性能较好,但过低的挥发分也会影响焦炭的可燃性。
因此,国内质量标准规定焦炭的挥发分一般控制在8%~13%之间。
2. 硫分:焦炭中的硫分对冶金、化工行业的应用有一定的影响。
高硫分的焦炭容易造成产品中硫含量过高,对生产设备和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腐蚀。
国内质量标准规定焦炭的硫分一般不超过0.6%。
3. 灰分:灰分是测量焦炭中无机物含量的指标。
高灰分的焦炭会增加冶炼过程中的温度和能耗,降低产品的质量。
因此,国内质量标准规定焦炭的灰分一般不超过1.5%。
4. 全硫:全硫是硫分和硫化物的总量,也是焦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质量标准通常规定焦炭的全硫含量不超过1.0%。
5. 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评价焦炭机械强度的指标,对焦炉操作和高炉冶炼都有一定的影响。
国内标准通常要求焦炭的抗压强度不低于70%。
二、焦炭质量考核办法为了确保焦炭质量,需要对焦炭生产企业进行质量考核。
焦炭质量考核办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抽样检测:对焦炭生产企业进行定期的抽样检测,以评估其焦炭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
抽样检测的指标包括挥发分、硫分、灰分、全硫、抗压强度等。
2. 过程控制:焦炭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过程控制系统,确保焦炭生产过程中各项指标在一定的范围内。
通过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料层结构等参数,及时调整生产工艺,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3. 产品追溯:焦炭生产企业应建立焦炭产品的追溯系统,对每一批次的产品进行记录和管理。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范本焦炭作为钢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其质量控制标准和考核办法对于保证钢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关于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和考核办法的范本,以供参考。
一、焦炭质量控制标准1. 灼烧性能- 灼烧失重率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一般在10%以下为合格。
- 焦炭的灼烧吸附效率应达到90%以上。
- 焦炭的灼烧收缩率应保持在5%以下。
2. 化学成分- 焦炭的固定碳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一般在85%以上为合格。
- 焦炭的硫含量应控制在0.6%以下。
- 焦炭的灰分含量应控制在8%以下。
3. 强度指标- 焦炭的冷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一般在70%以上为合格。
- 焦炭的热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一般在80%以上为合格。
4. 粒度指标- 焦炭的粒度分布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 焦炭的块度应保持在80%以上。
5. 磁性指标- 焦炭的磁性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一般在6%以下为合格。
二、焦炭质量考核办法1. 质量抽检- 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焦炭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灼烧性能、化学成分、强度指标、粒度指标和磁性指标等。
- 检测结果作为判断焦炭质量是否合格的依据。
2. 定期评估- 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对焦炭生产过程进行评估,包括炼焦炉操作情况、原料配比、焦炭生产工艺等。
- 根据评估结果,对炼焦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焦炭的质量。
3. 质量管理- 建立焦炭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质量抽检的组织、质量数据的分析等。
- 确保焦炭质量稳定,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4. 不合格品处理- 对于不合格的焦炭产品,应进行追溯,找出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 对于严重不合格的焦炭产品,应及时淘汰,以避免对钢铁生产造成损失。
5. 持续改进- 结合焦炭生产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质量控制标准和考核办法,以提高焦炭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和考核办法直接关系着钢铁生产的效果和成本,是保证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常州中天钢铁有限公司内控标准
炼铁用焦炭质量采购标准
ZT/NB 23-2004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炼铁用焦炭采购技术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炼铁用焦炭。
2 技术要求
2.1质量标准值
2.1.1理化分析
灰分(Ad,%)≤13.50%
硫分(St.d,%)≤0.70%
挥发分(Vdaf,%)≤1.9%
水分(Mt,%)≤7.0%
焦末含量(%)≤5.0%
粒度25—80mm
2.1.2物理性能
抗碎强度(M25,%)≥ 88.1 % (M40,%≥76.0 %)
耐磨强度(M10,%)≤ 8.5%
2.2让步接收质量值
2.2.1理化分析
灰分(Ad,%)≤14.00%
硫分(St.d,%)≤0.80%
挥发分(Vdaf,%)≤1.9%
水分(Mt,%)≤7.0%(注:仅作控制指标,不作质量考核依据)
焦末含量(%)≤5.0%
粒度25—80mm 低于25mm作焦末处理
2.2.2物理性能
抗碎强度(M25,%)≥ 86.0 % (M40,%≥74.0 %)
耐磨强度(M10,%)≤ 9.5%
3 其它
3.1 炼铁用焦炭的质量检验方法参照相关标准。
3.2 本标准自二零零四年八月一十八日起公布执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质量管理处提出。
本标准解释权归质量管理处。
本标准由质量管理处、第一炼铁厂、矿粉处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戴建明、韩永春、曹玉兵、李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