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常见症状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7.12 MB
- 文档页数:5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妇产科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第三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第四节流产第五节霉菌性阴道炎第六节早孕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病史采集】1.常有产后、流产后或盆腔手术感染史,慢性盆腔炎史,原发或继发不孕史。
2.常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下腹部疼痛、腹胀、腰痛、白带增多,有时在排尿、排便时出现疼痛症状。
【体格检查】1.身体状况:急性面容,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刺激征、肌紧张、压痛、反跳痛;2.阴道检查:可见阴道及宫颈充血,有时阴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宫颈举痛,子宫稍大有压痛,两侧附件增厚,有明显压痛,甚至扪及包块。
【辅助检查】1.血、尿常规,白细胞升高达1.5~3万/mm3,中性粒细胞增加。
2.血沉。
3.宫腔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鉴别诊断】1. 急性阑尾炎。
2. 异位妊娠。
3.卵巢囊肿蒂扭转。
【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此外,还需作必要的化验,如血常规、尿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及后穹隆穿刺物检查。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需同时具备下列3项:1.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2.宫颈或宫体举痛或摇摆痛;3.附件区压痛。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半卧位。
补充营养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高热时用物理降温。
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炎症扩散。
重症病人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休克及盆腔脓肿破裂。
2.抗炎治疗:根据病情、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以广谱抗生素为宜。
也可同时加用灭滴灵。
3.手术治疗:如积极抗炎治疗,体温不见下降者或疑有盆腔脓肿形成或破裂,应及时行剖腹探查,切开脓肿。
如脓肿位置较低,向后穹窿膨出时,可作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
4.中医中药治疗。
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病史采集】1.曾有急性盆腔炎的病史。
2.有下腹痛、腰痛、肛门坠胀、白带增多、低热、精神不振、全身不适以及失眠等,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后加重。
3.月经失调,周期不规则,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伴有痛经。
妇产科典型病例分析(五)宫颈癌病史1.病史摘要:刘洁,女,22岁。
主诉:阴道接触性出血半年。
患者平时月经正常,半年前同房后阴道少量出血,未到医院诊治。
近期同房后阴道出血较前增多,白带中夹有血丝,但无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便秘、下肢浮肿。
到我院就诊,妇检及宫颈病理活检后以“宫颈鳞癌”收入院。
发病以来无发热,无恶心,呕吐,二便正常,无体重减轻。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及外伤史。
月经规则、量中等、未婚,16岁开始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无生育史。
2.病史分析:(1)患者为年轻女性,性生活开始较早,性伴侣较多,性生活紊乱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2)病史特点:①阴道接触性出血半年。
②宫颈病理活检提示宫颈鳞癌。
③16岁开始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
体格检查1.结果:T 36.8℃,P 80次/分,R18次/分,BP 100/65mmHg。
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智清楚,检查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巩膜无黄染;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触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四肢活动正常,无畸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穹隆存在;宫颈:呈不规则菜花状,直径约4cm,触及时出血明显,宫旁无增厚;宫体:如正常大小、无压痛、活动好;附件:未触及包块。
2.体格检查分析:(1)患者全身一般情况可,除妇科情况外,未发现明显异常体征,患者宫颈为不规则菜花状,触及时出血明显,宫旁无增厚,子宫及双附件未见异常,盆腔未触及包块,提示宫颈病变,高度怀疑宫颈恶性肿瘤。
(2)体检特点:①妇检见宫颈呈不规则菜花状,触及时出血明显。
②其余未发现其他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1.结果:(1) 血常规:RBC 3.3×109/L,Hb l05g/L,WBC4.3×109/L。
妇产科诊疗常规妇产科的诊疗常规产褥感染诊疗常规【病史采集】首先明确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定义。
1.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2.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可考虑其主要原因除以产褥感染为主外,尚包括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
3. 感染诱因:有无贫血、营养不良、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分娩经过有无产程延长、产道损伤、产前产后出血,胎盘残留、各种产科手术操作等。
4. 全身症状:寒战、发热、恶心、呕吐。
5. 局部症状:腹痛、腹胀,会阴切口肿痛、恶露量及气味等。
6. 治疗经过:发病后有无治疗及用药情况和效果。
【体格检查】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腹部检查,注意子宫复旧情况,有无压痛、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出、恶露性状及气味。
3. 有无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血症、败血症及感染性体克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1. 白细胞增多。
2. 急性期查C—反应蛋白。
3. 血培养、尿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 宫腔分泌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1. 详细询问病史、诱因、发病时间。
2. 全身症状体征:寒战、发热、脉搏增快。
如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创口局部压痛不明显,应警惕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或败血症。
3. 局部症状及体征:腹痛、腹胀、子宫体压痛,甚至“冰冻骨盆”。
手术切口肿胀、脓性分泌物。
恶露增多有臭味。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形成“股白肿”。
4. 确定病原体。
方法有:(1)病原体培养;(2)分泌物涂片检查;(3)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
5. 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腺炎及产后中暑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半坐卧位,纠正贫血与电解质紊乱。
及时清除宫腔残留物,脓肿者切开引流,缝线感染者及时拆线。
2. 抗生素的应用,最好是根据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剂量宜大。
感染严重者,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等综合治疗。
浅谈妇产科常见症状阴道流血的病因及鉴别诊断摘要】妇产科最常见的症状是阴道流血,临床上要分析引起阴道流血不同的病因,并针对不同的病因结合临床做出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采取积极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阴道流血病因鉴别诊断阴道流血是女性生殖器疾患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症状。
出血部位绝大多数来自子宫,也可来自宫颈、阴道、处女膜、前庭及外阴部的器质性疾患,亦可由于卵巢功能障碍引起月经失调而导致阴道出血。
阴道出血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或是大量出血,或是少量淋漓不断。
若阴道出血量多而发生失血性休克时,可以危及生命,但如属良性疾患,经及时救治预后可以良好;尽管有时阴道出血量极少,却是内生殖器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一旦延误治疗可致不良后果,预后不佳。
1 病因1.1 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妊娠早期出现阴道出血主要有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葡萄胎等。
当葡萄胎经刮宫排空后重现断续阴道出血时,应警惕恶性葡萄胎或绒毛膜癌,若伴有阴道转移病灶破溃,也可出现大量的阴道出血。
妊娠晚期的阴道出血,主要有前置胎盘、胎盘边缘血窦破裂、轻型及重型胎盘早期剥离等。
分娩期的阴道出血,主要有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及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发生的阴道出血,多因胎盘滞留(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完全剥离而滞留、胎盘嵌顿、胎盘部分黏连、部分植入性胎盘)、软产道裂伤所致;胎盘娩出后发生的多因子宫乏力、凝血功能障碍所致。
胎盘剥离不全或胎盘滞留所致的阴道出血呈间歇性,色暗红,常有血块同时排出;软产道裂伤所致的呈持续性,色鲜红;子宫乏力所致的量时多时少,经腹壁触摸子宫体松软,甚或轮廓不清;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经久不凝。
产褥期阴道出血见于胎盘部分残留、副胎盘残留、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剖宫产术后肠线融解血管又重开放等。
量可多可少,以产后10~20天期间居多。
1.2 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的疾病青春期或更年期妇女,短时间停经之后发生多量阴道出血,不伴有下腹痛或其他不适,内生殖器无器质性改变者,应想到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增多。
病例分析——妇产医院妇科试题病例134岁已婚妇女,平素月经规律,5 /28天,量中,无明显痛经,末次月经05-10—15。
近2+年来月经经期逐渐延长至10~15天,月经量倍增,有血块,每次行经后有头晕、乏力、心悸,易疲劳,但未就诊,自行服益母草冲剂及红枣等,症状仍间断出现,甚至有所加重。
近6+月来自感尿频。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畅,分泌物未见异常,宫颈:光滑,质地中等,无举痛,子宫:前位,如孕11+周大小,活动好,前壁可及ø6。
0cm 结节,硬,边界清,后壁可及ø4.5cm结节,硬。
一、本病的初步诊断(2分):多发性子宫肌瘤;贫血二、诊断依据(2分):从病史(月经经期逐渐延长,经后有头晕、乏力、心悸,易疲劳,6+月来自感尿频,1分)、查体(前位,如孕11+周大小,活动好,前壁可及ø6.0cm 结节,硬,边界清,后壁可及ø4。
5cm结节,1分)可初步作出上述诊断。
三、鉴别诊断(2分):需与子宫腺肌症、妊娠子宫、卵巢肿瘤、子宫肉瘤和子宫内膜癌等相鉴别(答出两个即可)四、确诊方法(1分):组织病理学检查五、治疗方案(3分):病人有生育要求,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分);根据术中情况选择妊娠时机.(1分)病例226岁已婚未育妇女,疾史采集于07-3-20.阴道不规则出血10天,无诱因左下腹剧痛2小时。
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07—2—8,于10天前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无下腹痛。
未来院诊治。
2小时前无诱因左下腹撕裂样剧痛,持续性,伴有恶心和肛门坠胀感,在家中晕倒后,立即被送入我院急诊.BP 80/60mmHg P118次/分 R19次/分 T37.40C。
平车推入急诊室,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呼之可醒,四肢冷,心肺未见异常,下腹微凸,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查体欠合作)。
妇科检查:(消毒后)外阴未产型,阴道通畅,少量陈旧性血迹,穹窿饱满,宫颈光滑,摇摆痛(++),子宫前位,漂浮感,稍大,稍软,活动可,压痛(—),附件:右下腹可及囊实增厚包块,边界不清,压痛(++);尿HCG(+)血色素:5.9g/dl。
第八章妇科常见危重病的识别及诊治要点第一节妇科急症概述妇科急症是指,女性在在毫无准备之下出现严重而剧烈的与妇科疾病有关的痛苦危险性症状。
常见急症有宫外孕、卵巢黄体破裂、卵巢肿瘤破裂、卵巢肿瘤蒂扭转。
第二节异位妊娠(宫外孕)一、定义:凡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床者,统称为异位妊娠,习称为宫外孕。
根据着床部位不同,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等。
异位妊娠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
约占90%以上。
故本节以输卵管妊娠为代表进行讲述。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急性发作时,可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如不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
输卵管妊娠的发病部位以壶腹部最多,约占55~60%;其次为峡部,占20~25%;再次为伞端,占17%;间质部妊娠最少,仅占2~4%。
二、病因(一)慢性输卵管炎慢性输卵管炎可使输卵管粘膜皱襞粘连,导致管腔狭窄,粘膜破坏,上皮纤毛缺失,输卵管周围粘连,管形扭曲,以上情况影响孕卵在输卵管的正常运行和通过,是造成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原因。
(二)输卵管发育或功能异常输卵管发育异常如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不良、粘膜纤毛缺如、双管输卵管、额外伞部等,均可成为输卵管妊娠的原因。
输卵管的生理功能复杂,输卵管壁的蠕动、纤毛活动以及上皮细胞的分泌均受雌、孕激素的调节,如两种激素之间平衡失调,将会影响孕卵的运送而发生输卵管妊娠。
(三)输卵管手术后输卵管绝育术不论采用结扎、电凝或环套法,如形成输卵管瘘管或再通,均有导致输卵管妊娠的可能。
输卵管绝育后复通术或输卵管成形术,亦可因疤痕使管腔狭窄、通畅不良而致病。
(四)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输卵管妊娠主要由于机械因素所致。
此外,异位于盆腔的子宫内膜,对孕卵可能有趋化作用,促使其在宫腔外着床。
三、临床表现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与孕卵在输卵管的着床部位、有无流产或破裂、腹腔内血量多少及发病时间有关。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前,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除短期停经及妊娠表现外,有时出现一侧下腹胀痛。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妇产科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流产霉菌性阴道炎早孕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病史采集】1.常有产后、流产后或盆腔手术感染史,慢性盆腔炎史,原发或继发不孕史。
2.常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下腹部疼痛、腹胀、腰痛、白带增多,有时在排尿、排便时出现疼痛症状。
【体格检查】1.身体状况:急性面容,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刺激征、肌紧张、压痛、反跳痛;2.阴道检查:可见阴道及宫颈充血,有时阴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宫颈举痛,子宫稍大有压痛,两侧附件增厚,有明显压痛,甚至扪及包块。
【辅助检查】1.血、尿常规,白细胞升高达1.5~3万/mm3,中性粒细胞增加。
2.血沉。
3.宫腔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鉴别诊断】1. 急性阑尾炎。
2. 异位妊娠。
3.卵巢囊肿蒂扭转。
【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此外,还需作必要的化验,如血常规、尿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及后穹隆穿刺物检查。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需同时具备下列3项:1.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2.宫颈或宫体举痛或摇摆痛;3.附件区压痛。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半卧位。
补充营养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高热时用物理降温。
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炎症扩散。
重症病人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休克及盆腔脓肿破裂。
2.抗炎治疗:根据病情、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以广谱抗生素为宜。
也可同时加用灭滴灵。
3.手术治疗:如积极抗炎治疗,体温不见下降者或疑有盆腔脓肿形成或破裂,应及时行剖腹探查,切开脓肿。
如脓肿位置较低,向后穹窿膨出时,可作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
4.中医中药治疗。
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病史采集】1.曾有急性盆腔炎的病史。
2.有下腹痛、腰痛、肛门坠胀、白带增多、低热、精神不振、全身不适以及失眠等,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后加重。
3.月经失调,周期不规则,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伴有痛经。
4.常有继发不孕史。
妇产科典型病例分析(二)输卵管妊娠病史1.病史摘要:黄晓,女,25岁。
主诉:停经50天,刮宫术后3天,腹痛2小时。
患者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为2010年11月01日,2010年12月17日因停经47天、尿HCG阳性,拟诊为“早孕”在当地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手术记录不详。
2010年12月20日上午l0时突然出现下腹坠痛、肛门坠胀,伴面色苍白、出汗、头晕,并晕厥两次,来我院急诊就诊。
急诊B超既往史:患者2008年3月曾因“急性盆腔炎”住院治疗。
否认传染病史和药物过敏史。
月经史:13岁初潮,月经周期5/28天,量中等,无痛经,未避孕,2007年行人工流产1次。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2.病史分析:(1) 本例患者为已婚、育龄女性,有慢性盆腔炎史,有人工流产史,存在着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
患者3天前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应详细询问术中情况,如是否见到绒毛等;即使有手术记录发现绒毛组织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完全排除异位妊娠的可能性。
患者人工流产后以腹痛和晕厥为主要症状就诊,B超(2) 病史特点:①患者有慢性盆腔炎史,有人工流产史,3天前行刮宫术(手术记录不详)。
②停经50天突然出现下腹坠痛、肛门坠胀,伴面色苍白、出汗、头晕,并晕厥两次。
③急诊B超体格检查1.结果:T 37.3℃,P 104次/分,R 24次/分,BP 80/50rmn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贫血貌,痛苦面容,神志清楚,检查合作;皮肤黏膜苍白,湿冷,无黄染;全身体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巩膜无黄染;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略膨隆,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畅,少量陈旧性血液;宫颈;光滑,举痛阳性;子宫:后位,饱满,压痛,质地软,有漂浮感;附件:左附件区似可触及直径6cm的包块,双附件区压痛,以左侧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