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经典材料题
- 格式:ppt
- 大小:914.50 KB
- 文档页数:23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要论清世间的大道,首先就要破除这心中之贼。
这第一个贼就是伪善!你们想想,你们所学的四书五经,你们苦苦研习的八股文,能够抵抗洋人的坚船利炮吗?能够改变贪腐横行、土地兼并、流民千里、国家积弊丛生的局面吗?空谈道德仁义,就是世间最大的伪善。
这第二个贼,就是守旧。
今日的世势,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危局,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会让我们这个国家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衰弱。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1898年清帝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典礼上的演讲材料二五四运动的发起者和学生运动的主力军,就是北京大学。
这所创建于戊戌维新之际的高等学府,到“五四”发生时已有21年的历史了。
在救亡图存的时代命题下,在民族启蒙与觉醒的一缕晨光中,新文化运动作为五四运动的思想先导,在北京大学孕育发展起来。
北京大学教育改革带来的学术自由、思想独立、追求真理的新风,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五四精神也从此融入北京大学的文化之中,成为这所百年学府催发新生的力量源泉。
——《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清帝是谁?根据材料归纳,他认为导致大清衰弱的原因有哪些?(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北京大学对于五四运动起到了哪些作用?(2分)(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请你谈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1分)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
这段不幸的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深受其害。
——《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材料二2014年中日韩三国佛教界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举办“世界和平法会”。
日本僧人释良雄当众宣读《表白书》,向77年前在那场浩劫中失去生命的30多万中国民众和他们的家属表示衷心谢罪。
材料题:甲午中日战争1.读下图,请回答:(1)此图是甲午中日战争示用意,这次战争的起止时刻是什么?发起国是哪国?(2)在黄海大战中捐躯的清军爱国将领是谁?(3)这次战争的结果是签定了什么条约?此条约签定的危害如何?2.阅读下列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旧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请回答:(1)诗中表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判定诗人写此诗应在哪一年?3.阅读下列材料:甲午中日战争中,礼部侍郎志锐上书道:“共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
夷焰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
”请回答:(1)志锐在上书中对中国清政府和日本的观点是如何的?(2)从材料中能够看出志锐对日的主张是什么?(3)志锐对日本的观点是不是正确?请用中日战争前和中日战争中的有关史实证明你的判定。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95年,有人题诗于京师城门上:“万寿无疆,普天同庆;全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二 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七子之歌•台湾》一诗:“咱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确实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灵,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读了这首饱含爱国情感的诗作,请你说一说:(1)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一中对联的含义,并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一路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诗中“郑氏”指谁?该诗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愿望?(3)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但近来少数“台独”分子气焰嚣张,“台独”活动愈演愈烈,你能用史实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有力的还击吗?参考答案1.(1)1894至1895年;日本。
(2)邓世昌。
(3)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l)《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
(2)1896年点拨:此题属诗歌式材料解析题,需在诗歌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历史背景答题。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材料论述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梦。
材料二: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1)材料一中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梦”与“美国梦”有何本质区别?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本质区别在于,“中国梦”强调的是国家
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美国梦”则更多地关注个人自由、成功和财富。
八年级上册数学材料题集锦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sqrt{2}$B. $0.75$C. $\frac{5}{4}$D. $3.2$2. 已知多边形的边数和内角和的关系是:$n+2=180$,求该多边形的边数。
A. 5B. 6C. 7D. 8......二、填空题1. $\frac{3}{4} \times \frac{2}{3} =$ _______2. 已知$a:b=2:3$,$b:c=4:5$,求$a:c=$ _______3. 一袋中有20个红球和30个蓝球,从中随机取出一个球,求取到红球的概率是 _______......三、计算题1. 小明摊派水果青菜市场,他花费了150元买了5斤苹果,价格是每斤多少元?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行驶4小时,计算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四、解答题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 cm,一条直角边长为3 cm,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2. 一根杆高20米,从杆底向上望去,角的仰角是30°,求目标物距离杆底的水平距离。
......五、应用题1. 某公司员工的工资总额为100万元,其中男员工的工资平均为9万元,女员工的工资平均为7万元。
求男女员工的人数。
2. 电饭煲在煮饭时,一共煮了5次,第一次煮了2个小时,后面每次比前一次多煮15分钟。
求电饭煲煮饭的总时间。
......以上只是一部分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到八年级的同学们。
请认真完成每一题,并及时复习相关知识,加深理解。
祝你们数学学习进步!。
八年级材料作文题目八年级作文应该怎么写?适合八年级作文题目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材料作文题目,欢迎阅读。
1.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一个善意的微笑,能让人感觉到你的善良;一句平淡的问候,能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友情;一份工整的作业,能体现你认真的学习态度;一次不经意的礼让,能显示你宽容大度的胸怀请以“于细微处见”为题,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词语后写一篇文章,体裁自定,立意自选,600字左右,不能出现真实校名、地名、人名。
.2.病中的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信客忍受风尘苦旅的艰*,传递着城市和乡村的期盼。
善良就如三月的春风,在岁月的长河里浇灌出生命的花朵。
请以“善良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3.生活中常有不少感到。
感动,缘于危难中的大爱,困难中的相助;感动,英语梦想的点燃,理想的实现;感动,缘于矛盾的的化解,友情的建立;感动,缘于人群中的笑靥,亲人间的牵挂一次叮咛,一语问候,使感到浸满心田。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3.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以“心中有话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写出你的真情实感;②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文题二:不管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生活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
每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总会给你留下一些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的碧波,也许是留恋田间的小路,也许是仰望皓月当空,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陶醉在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不少于500字。
4、作文——老师想欣赏你精*的文笔(30分)题一: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挺胸冲刺的瞬间创造了*体育的奇迹;印度洋海啸在巨澜突进的瞬间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老师在课堂上微笑的瞬间鼓起了你举手的勇气;妈妈在床前抚摸的瞬间让你进入了幸福的梦乡瞬间,展示的是结果的辉煌,隐藏的是过程的艰*;显现的是力量的迸发,蕴含的是情感的积聚。
八年级上册期中历史材料分析题试题及答案解答一、材料分析题1.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中国近代化的先驱。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材料二:李鸿章大事年表摘录1863年,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
1865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871年,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年,奏设开平矿务局。
寿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1879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请回答:(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请政府内部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个派别的主张的主观目的是什么?(2)写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所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个。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写出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
答案:(1)洋务派;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2)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3)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福”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促进了中解析:(1)洋务派;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2)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3)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福”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于是他们掀起洋务运动。
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是奕,地方是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材料分析题复习知识点大全一、材料分析题1.谈判桌、签约是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场景,一些场景定格了一场战争的终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结果?其结果有何共同之处?你认为出现这种共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图四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结果?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中国在图二的条约中被占领的什么地方终于在图四反映的战争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4)对比前三次战争,你对图四反映的战争结果....有什么认识?答案:(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都不战败,都签订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腐败。
(2)抗日战争胜利;全民族抗战。
(3)台湾。
(4)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解析:(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都不战败,都签订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腐败。
(2)抗日战争胜利;全民族抗战。
(3)台湾。
(4)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详解】(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一是鸦片战争失败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的场景;图二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图三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的场景;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在与列强的交锋过程中,清政府都不战败,都签订不平等条约;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导致出现这中结果的原因都是因为清政府腐败。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四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结果;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
(3)依据所学可知,图二《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和民族屈辱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材料作文)练习题材料练习题1,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500的。
一只蜗牛,很想要制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已经开始它想要东游泰山,一直爬到至山顶,可以一排序,必须同时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须要3000年时间,只好执意退出这个急于。
后来它又想要南下爬到至长江边上,看看B90的江水,可以一排序,至少也须要3000年时间。
蜗牛晓得自己的生命非常较长时间,不禁十分可悲,于是什么也不敢搞,最终逃进了野草丛中。
审题立意提示:蜗牛本身:蜗牛开始雄心勃勃,好高骛远,并立下“鸿鹄之志”,既而又自渐形秽,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老死荒野。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参照立意:1、确认目标必须恰当,敢于奋斗,永不退出;2、直面现实,笑对人生;3、干活大事必须从小事抓起;4、人便宜存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
5、做人首先必须存有自知之明,立下适度的志向,然后从点滴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就可以获得成功。
2,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
一棵有害的树耸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
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审题立意提示信息:我们可以把“一棵有害的树”看做有缺陷、存有过失、对社会存有一定危害性的人例如失足青年、喷走私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害的树”看做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尤其就是文化现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及参考答案1、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窑》⑴材料反映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答:鸦片战争前(19世纪上半期)。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⑵这一情况是怎样造成的?答:是因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斗争矛头指向中国。
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不利地位,为谋取暴利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府又腐败无能,抵抗不利造成的。
⑶此材料反映了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答:①许多白银流入英国;②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③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④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⑴上述条约的名称是什么?答:中英《南京条约》。
⑵香港被英国统治长达多少年?答:155年。
⑶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了一系列港口城市,这与材料中开放的口岸有何区别?答:近代开放的口岸是通过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的,具有强迫性、侵略性。
20世纪80年代是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而开放,具有主动性、主权性,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⑷这一条约是在哪一战争中签定的?这次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答:在中英鸦片战争中签定的。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胜利者把口袋满,把箱筐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是哪两个强盗的历史。
"材料二:"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回答:(1)材料一中的"有一天"发生于哪年?两个强盗是谁?答:1860年;强盗指英法联军。
材料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侵略与抗争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三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
请写出中国古代史上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的抗倭英雄的名字。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2.阅读下列材料:在2005年国际拍卖会上,若干件中国皇家稀世珍宝被当众拍卖,当问到拍卖者珍宝的来源时,拍卖者隐讳地说:“这些可爱的值钱品,是两次战争中祖先们的战利品。
”请回答:(1)材料中的“两次战争”指的是哪两次战争?(2)这两次战争分别爆发于中国哪两位皇帝执政期间?(3)拍卖者的祖先有可能是哪个国家的人?3.阅读下列材料:1901年在战略要地天津门户大沽口,清朝的官兵正在拆毁炮台,老百姓疑惑地问:“炮台拆毁了,来了敌人咋办?”清军无可奈何地说:“谁知道?这是皇上的旨意。
”请回答:(1)材料中的“皇上”是谁?他为什么下了这样一个糊涂的圣旨?(2)这个皇帝执政期间,中国的哪些领土被列强占领?(3)材料中皇帝除了颁布有关于圣旨拆毁炮台外,他还有可能颁布有关于哪些内容的圣旨?请你代皇帝草拟其内容并说明理由。
4材料解析题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