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3)班马鎏奕感恩的心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感恩的心》教案5篇提前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课堂的积极性,通过教案的编写能够帮助教师规划时间分配并提高课堂节奏,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感恩的心》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感恩的心》教案篇1一、活动名称:感恩你我,直情成长小班:亲亲一家人中班:让爱住我家大班,感的心二、活动目标将感恩的种子插在幼儿的心田三、活动安排开幕式:11月19日主题活动:11月22日--11月26日闭幕式:11月25日11月26日四、阶段性工作安排环境:大屏板的制作,18号前完成背景的制作,各级部将各自活动的具体安排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写在2k的铅画纸上,经园部审核后由中班统一布置和装饰。
老师每入制作一个自己的感恩小海报,装饰在各年级大海报周围。
各班环境,小、中班用水果娃娃制作火鸡,布置在教室大班制作感恩海报。
开幕式1、时间,11月19日上午10:002、参加人员:全园幼儿3、主持人4、过程a、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幕b、情景表演《感恩节的雨来》爱的语统:爱心撤播关怀,四叶草传递祝福,黄丝带洋溢直情感宣言,小班一一爱自己,爱家入中班一爱自己。
爱家人,爱同伴大班一一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爱生活。
五、主题教育活动准备1、各级部按照各自的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并做好过程资料的整理。
2、家长半日活动可以与本次活动相结合。
3、各年级的特色活动大班年级护蛋活动,每人从家中带一只生鸡蛋,可以扮鸡蛋也可以给鸡蛋取名字,扮演鸡的爸,一天保护好鸡,不让鸡蛋碎掉,体验爸妈养育宝宝的辛苦,学会感大带小活动,大班的孩子到对口小班找一个弟弟或蛛蛛照顾弟弟妹妹一天,跟弟弟妹妹一起玩戏,一起吃饭一体会做哥组姐的自豪。
中班年级护重活动,每人从家中带一只熟鸡蛋,扮演鸡蛋的爸妈天保护好鸡蛋,不让鸡蛋破碎掉,体验爸妈养育宝宝的辛苦。
学会感恩小班年级火鸡展览,亲子在家用水果娃娃制作火鸡,进行火鸡展览活动。
六、感恩节闭幕式活动准备及分工1、各班准备一节教学活动2、主持人、串词3、爱心传递,小班准备好护手,信物爱心中班准备好信物幸运草大班准备好黄丝带传递后中,小班由家长将信物贴到爱心墙上,拍照留念,大班活动时间,25号上午举行活动内容。
小学班队会《感恩的心》主题活动方案_感恩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感恩的心》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感恩的心》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活动目的: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
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活动准备:1、制定活动计划;2排练全班同学边做手语边学唱《感恩的心》;3.制作好班队活动所需的音乐,加以气氛。
4、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
5、学生制作礼物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活动过程:一、引入主持人: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
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
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吗?你能不思回报吗?下面我宣布五(14)班“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二、学生诗朗诵《感恩》三、讲述感恩事件。
主持人: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同学们,在我们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生活琐事,这其中蕴涵着十分深厚的爱,请同学们上台,讲述一下你们与父母之间的感(学生上台讲述父母对自己的无限深情。
主持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欢喜快乐都会随之而来,生活永远都充满温暖的爱,下面全体起立,合唱《感恩的心》,用心去感谢所有的一切。
(全班同学起立,边做手语,边合唱《感恩的心》)五、感恩方法大奉献主持人:同学们,正所谓“感恩不待时”,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1)为工作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讲讲笑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感恩的心》学科领域:音乐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词和旋律。
2. 理解歌曲的含义,培养感恩的心态。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2. 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动、想等多种方式,体验音乐的魅力,学会感恩。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电子琴乐器。
3. 歌曲《感恩的心》的乐谱或歌词。
4. 教学视频或音频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出感恩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授歌曲:教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歌曲的练习。
4. 课堂展示: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展示学习成果。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让学生谈谈对感恩的理解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唱《感恩的心》,感受家庭的温暖。
2. 写一篇关于感恩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人、朋友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音乐角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演唱、演奏、舞蹈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才艺,表达感恩之情。
2. 邀请家长参加,举办一次“感恩音乐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所学,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质量,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3. 音乐会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音乐会中的表现,评价其演唱技巧、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给予鼓励和建议。
2024年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班会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八单元“感恩的心”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感恩的重要性,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了解2024年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班会的意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的感恩意识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班会活动,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感恩之情,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并付诸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班会活动用品、卡片、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感恩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思考感恩的意义。
2. 理论讲解:讲解感恩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感恩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班会活动,每组设计一个感恩主题活动,如“感谢父母”、“感谢老师”等。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为父母做一件小事”为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为老师、同学写一张感谢卡片,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感恩的心感谢有你2. 内容:感恩的意义感恩的对象感恩的行动感恩的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感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题目:《感恩父母》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
在这里,我要对我的父母说一声:“谢谢你们!”……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感恩的意义,但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行动上的不足,需要在课后加强引导和督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参与感恩活动,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关心同学等,将感恩行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2024年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八单元“感恩的心”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感恩情怀;学习如何表达感恩,关爱他人;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感恩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学会表达感恩。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行动体验感恩的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感恩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表达感恩,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感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感恩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感恩行动计划”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表达感恩,并将计划付诸实践。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行动表达感恩,如为父母做家务、为老师制作感谢卡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如何向关心自己的人表达感恩。
7.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模拟实际场景,进行感恩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关于感恩的作业,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感恩的心主题班会2. 内容:(1)感恩的意义(2)如何表达感恩(3)关爱他人,从感恩开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感恩行动计划2. 答案:(1)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2)为老师制作一张感谢卡。
(3)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传递感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学会表达感恩。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对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感恩之心,关爱他人,将感恩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认识到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根本。
2.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懂得回报。
3.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教学内容:1.感恩的定义和意义2.感恩的故事和案例3.如何表达感恩之情4.感恩实践活动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力量,引发他们对感恩的兴趣。
2.讲解:讲解感恩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根本。
3.分析:分析感恩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达感恩之情,让他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懂得回报。
5.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感恩实践活动,让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感恩的理解和认识。
2.评估学生在感恩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3.收集学生对本次班会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感恩的认识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认识有所提高,他们能够认识到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根本。
2.学生通过感恩实践活动,能够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3.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懂得回报。
4.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感恩的力量。
六、教学资源:1.感恩的故事和案例2.感恩实践活动方案3.感恩教育相关资料4.教学课件和教具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感恩的力量。
2.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感恩的力量。
3.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感恩教育中来,共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4.定期组织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小学班队会《感恩的心》主题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感恩的心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懂得回报。
3. 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
三、活动时间:1课时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感恩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感恩事例,互相启发。
3. 分享: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全班同学共同感受感恩的力量。
4. 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感恩实践,如为身边的人提供一个帮助,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5. 总结:教师总结活动要点,强调感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践行感恩。
五、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感恩故事材料。
2. 学生准备感恩实例分享。
3. 教室环境布置,营造温馨氛围。
六、活动效果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互动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感悟:通过学生分享和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和体会。
3. 班级氛围:观察活动后班级氛围的变化,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等。
七、课后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制定感恩计划,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践行感恩。
2. 开展“感恩周”活动,让学生在一周内每天表达对身边的人的感激之情。
3. 组织一次“感恩父母”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父母的付出,学会感恩父母。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感恩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九、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活动节奏和内容。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和反馈,引导学生持续践行感恩。
十、参考资源:1. 感恩故事素材:《感恩的心》、《感恩成长的故事》等。
2. 感恩实例分享: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如帮助同学、关爱师长等。
小学班队会《感恩的心》主题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感恩的心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表达感激之情。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时间:1课时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2. 活动一:感恩身边的人a.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身边的人对自己有哪些帮助和关爱。
b.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3. 活动二:感恩的事a. 学生分组讨论,回忆曾经经历过的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事情。
b.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经历,感受感恩的力量。
4. 活动三:感恩的心a.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反思自己是否经常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
b. 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感悟,承诺以后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表达感激之情。
五、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感恩的素材,如故事、图片等。
2. 准备一颗感恩树,用于学生悬挂感恩卡。
六、活动效果评估: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表达感激之情,班级凝聚力得到提升。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能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
六、活动实施步骤:1. 准备工作:提前一周向学生宣传活动主题,提醒他们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准备分享素材。
2. 活动当天,教师组织学生按照活动流程进行。
3.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感受和反馈。
4. 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活动的收获。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过程中学生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关注学生的情感波动,适时调整活动节奏,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尊重学生,鼓励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八、活动延伸:1. 开展“感恩日记”活动,鼓励学生每天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培养感恩意识。
课外班音乐教案:《感恩的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学会歌曲《感恩的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感恩的心》,理解歌曲的内涵。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音准、节奏和合唱部分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视频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有利于学生合唱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感恩的心》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意义和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3.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让学生充分理解歌词的意义。
4. 教授唱法:教师示范演唱,讲解歌唱技巧,如呼吸、共鸣等,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5. 练习合唱:学生分组练习合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感恩的心》,加强音准和节奏感。
2. 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演唱视频,第二天到班级群,共同分享进步。
3. 写一篇关于感恩的作文,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歌唱技巧:评估学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和唱腔运用。
3. 感恩意识:通过作文和分享会,了解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感恩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2. 邀请家长参与合唱表演,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感受感恩的力量。
3. 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如关爱老人、帮助贫困学生等,让学生将感恩化为行动。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班队会《感恩的心》主题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感恩的心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2.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3.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活动时间:1课时四、活动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五、活动流程:1. 开场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引导学生关注感恩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情境表演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 感恩分享(10分钟)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感恩的故事或经历,可以是家人、老师、同学或陌生人的帮助和关心。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懂得感恩他人的帮助和关爱。
3. 感恩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感恩实践活动,可以是制作感恩卡片、写一封感谢信或进行一次感恩行动等。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可以是语言、行动或创作等。
4. 分享成果(5分钟)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感恩实践活动成果,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和行动的意义。
5. 结束语(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意义,强调感恩的心态对于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践行感恩,将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和态度。
注意事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在分享成果环节,教师要注重倾听学生的感受和体会,给予肯定和鼓励。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践行感恩。
六、感恩家人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家人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和付出。
2.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人,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活动内容:1. 观看一个关于家人之间关爱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家人的思考。
2. 学生分享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或经历。
3. 进行“亲情接力”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4. 学生动手制作一份感恩家人的作品,如手绘画、贺卡等,表达自七、感恩老师活动目标:1. 让学生理解老师对他们学习和成长的辛勤付出。
感恩的心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感恩的心》。
音乐1:(播放《感恩的心》片段一播放一两句能听清楚旋律就收)和着这动人的旋律,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这是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她和妈妈相依为命。
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
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
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
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
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
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
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
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
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
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
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
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
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
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
音乐2:(播放《感恩的心》片段二播放到我一样会珍惜后渐弱关闭)“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这个失语的小女孩用手语告诉我们要心怀恩,我们的父母哪一个不是在默默为儿女付出一切,她们每天往返于单位、学校、家之间,自己再累也会为我们撸起袖子进厨房做饭,那香喷喷的饭里满溢的是爸爸妈妈浓浓的爱,他们自己省吃俭用,但在为我们买生活、学习用品时却从不吝啬,那一件件衣服、一本本课外
读物中藏着爸爸妈妈深深地爱。
我们是幸福的,不仅有父母爱我们,还有很多很多人用他们的行动给予我们爱:校园里,老师像蜡烛般燃烧青春和才华,为我们照亮求知的道路,人行道上环卫工人挥汗如雨为我们创造整洁清新的出行环境,陌生的城市,好心的司机耐心地为迷路的乘客指路。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面对这些爱我们的人,我们是否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
我们呼图壁有一支雷锋车队,队长徐涛带领车队用爱心搭载乘客、用服务感恩社会。
他们在六一儿童节免费接送儿童、护士节接送护士、建军节接送军人、教师节接送教师、连续八年高考期间免费接送考生,老弱病残全年免费……
去年6月份的一天凌晨5点左右,队长徐涛被一阵急促电话铃声惊醒,原来是离县城30多公里外的农场有一位姓张的甘肃农民工快要生孩子了,当时情况十分危急,他立刻驾车直奔农场,农场的路不规范,岔路口多,有时进去就找不到出来的路,值得庆幸的是他顺利将产妇送到了医院,孩子顺利出生了,母子平安,孩子父亲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当场拿出重金酬谢。
他笑着摇了手说:“您的心意我收下,钱一分不要。
”
有人问徐涛,您这样做图什么呢?他说:“我什么也不图,社会给了我们许多,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带领我的车队去践行雷锋精神,用行动感恩社会。
”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
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
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
就让我们一起心存感恩:
感谢父母,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
感谢老师,他们教给我们知识,引领我们做“大写的人”;
感谢朋友和伸手相助的陌生人,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让我们心存感恩!
用感恩的心让生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