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区张家集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8
张家集镇中心小学迎检工作汇报襄州区张家集镇中心小学襄州区张家集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45年,原名国立张集小学,几经搬迁,现座落于张家集政府路25号地。
有专任教师41人,学生1084人,其中寄宿生250人。
2011年秋开始,我校比教学,访万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现汇报如下:一、比教学工作按照襄州区“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要求和统一部署,我校从9月21日正式启动“课内比教学”活动。
由教导处牵头组织实施,教研组长具体落实“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反思”等。
经过紧张有序的比赛,至10月21日已圆满结束此活动的第一阶段,达到了预期目的,成果显著。
现对我校初期“课内比教学”活动小结如下:(一)活动基本情况我校共有41位教师参与了这项活动,分为语文组18人,数学组17人,综合组6人。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宣传并转达上级会议精神,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
分管教学的领导亲临课堂听课。
课后上课人说课,听课教师评课。
根据参赛教师授课情况。
每组有3名评委,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打分。
综合本组教师的集体意见,评选出了7位教师为此次活动的优胜者,将代表学校参与下一轮教师的教学比武。
优胜教师是语文组:陈照妍王华数学组:张腊凤王学君科学:周小荣英语:韩书琴品德与社会:张祖华(二)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周密部署按照区教体局“课内比教学”活动通知和方案要求,我校在开学初就认真拟定了“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
并组织全校教师聆听了省教育厅厅长的讲话,同时还学习了“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
广泛宣传动员,为加强“课内比教学”的实效性,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校长张智勇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专班。
与些同时,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考评机制,把教师比武情况记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绩的重要依据也作为推荐选优秀、骨干教师的必备条件。
(三)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精心准备、课堂教学模式得以真正落实接到这一活动通知后,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拟订了“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的说明泗泊河小学何小军一、档案建设中的方法与步骤:1、建档基本思路首先,要以“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为指针,逐字逐句的解读“评估标准”和“评分细则”;以《泗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档案目录》为依托,仔细了解卷宗的目的性和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指标体系进行系列的分解、充分运用档案资料的筛选法和组合法进行支撑、建档。
2、建档基本方法以A级指标分类,以B级指标排序,以C级指标装袋成盒。
3、归档的要求(1)C级指标原则上以件为单位装入马蹄袋,一件一袋,决不能用线装订。
(2)建立专项的《某某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索引》,每个档案盒的盒面要标注清楚,每盒内的《卷内目录》的顺序与件数要一马蹄袋件数一致。
(3)所有文件不能用铅笔或圆珠笔填写。
4、建档过程:(1)备盒。
按27个C级指标,每个C级指标至少一个盒子,做到C级指标不漏盒,有的C级包含内容较多,按顺序排列装入多备个档案盒。
如C25: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此指标包含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等系列档案,按序排列。
(2)制作标签。
档案盒的盒脊和正面要分别贴上竖签和横签,竖签和横签要有统一性。
竖签体现学校校名、案卷类别序号、目录名称、档案主题,档案编号五个要素。
如泗小的竖签首先有“泗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几个竖排文字,下面以B级指标(如:政策规划、经费投入等)确定序号,以C级指标确定条款名称如:A1-B1-C5。
C 级指标有多盒的还要排上盒号。
竖签里体现校名主要是为了规范管理,并在群体档案检查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体现目录等级是为了便于建档、续档和查阅,避免造成检查人员找不到(甚至建档人员也找不到)的现象;体现档案编号主要是为了整理档案、查阅档案、摆放档案方便,可以直接按类别序号顺序排列,使档案整理工作更简单快捷,查阅更为方便。
用“分层教学,合作学习”为“三生课堂”探路发布时间:2021-10-10T09:48:11.105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8月作者:杜成章张志萍[导读] 在探索“三生课堂”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思路、新方法层出不穷。
我们在多年的教改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能力方面走出了一条乡村小学通向三生课堂的成功之路。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前常小学杜成章张志萍在探索“三生课堂”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思路、新方法层出不穷。
我们在多年的教改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能力方面走出了一条乡村小学通向三生课堂的成功之路。
一、将学生合理分层、科学分组1、摸清底子,了解学生新课程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等教育理念。
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或思维敏捷,勤奋刻苦;或反应迟钝,学习自觉性较差;或基础较差,但踏实肯干;或天资聪颖,却贪玩好动,自控能力差……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同一学习任务时具有能力的差异,同一学生在完成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中表现的能力也有差异。
对于这些客观存在的种种差异,若要做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就需要我们不仅“因材施教”,更需“全面关注”。
所以每学年伊始,我们并不急于开新课,而是把大约一周的时间用来认识、了解每一个学生。
通过交友谈心、查问前任老师、走访家长、学业水平测试等方式,认真全面地摸清全班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个性特点乃至生活习惯。
做到对全体学生情况了如指掌,成竹在胸,为合理分层、科学分组提供依据。
2、合理分层,形成梯度根据事前摸清的学生成绩、能力水平、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按5:5:5的比例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1综合卷B1综合卷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1综合卷B2自查报告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2办学条件卷(2-1)B3办学规模、班额统计表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2办学条件卷(2-2)B4占地、建筑面积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2办学条件卷B5图书、仪器设备以及实验室专用教室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3入学机会卷(2-1)B6青少年帮扶花名册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3入学机会卷(2-2)B7青少年帮扶工作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4保障机制(10-1)B8教职工花名册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4保障机制(10-2)B9财政补助明细表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4保障机制(10-3)B10一补资金花名册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4保障机制(10-5)B12绩效工资发放表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4保障机制(10-7)B14专任教师学历及职称统计表汲水乡汲水二中B14专任教师学历及职称统计表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4保障机制(10-4)B11绩效工作文件制度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4保障机制(10-8)B15教职工花名册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4保障机制(10-6)B13专任教师花名册汲水乡汲水二中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4保障机制(10-10)B17师德考核表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4保障机制(10-9)B16骨干教师统计表及有关资料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5教师队伍()B19有关教师配备文件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5教师队伍一(6—5)B20教职工配备师生比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5教师队伍一(6—3)B18支教、教师交流有关资料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5教师队伍(7-1)B18专任教师证书复印件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5教师队伍(7-2)B19教师培训制度、计划、方案一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5教师队伍(7-3)B20-B23教师培训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5教师队伍(7-6)B26校本研修—网上论坛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5教师队伍(7-4)B24校本研修制度计划方案一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5教师队伍(7-5)B25校本研修—学科沙龙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5教师队伍(7-7)B27校本研修—校本课题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与管理(30-1)B28课程表及作息时间表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一(30-2)B29招生花名册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3)B30学籍花名册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4)B31学生花名册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5)B32毕生生花名册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6)B33毕业生成绩巩固率统计表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7)B34辍学学生统计表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8)B35学生成绩及格率统计表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9)B3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10)B37田径运动会及大课间活动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11)B38规范化管理上级文件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12)B39规范化管理—学科组制度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13)B40规范化管理—七A单元管理制度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14)B41规范化管理—八A单元管理制度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15)B42规范化管理—九A单元管理制度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16)B43教职工出勤考核表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17)B44值班领导检查记录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18)B45文明班级考核办法及考核结果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19)B46实践活动校外活动文体活动资料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20)B47三项工程开展情况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21)B48汉字工程、高效课堂、高效阅读成果荟萃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22)B49校园文化建设及法制环保建设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23)B50毕业典礼材料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24)B51名师名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感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25)B52元旦艺术节及经典诵读比赛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26)B53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27)B54感恩教育征文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28)B55心理咨询资料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29)B56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汲水乡汲水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A6质量管理(30-30)B57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资料汲水乡汲水二中。
功夫张国平阅读答案【篇一:艺术节通报】xt>区教体局关于公布襄州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评选结果的通知各镇(办)中心学校、局直学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学生健康水平和审美水平,推进全区的艺术教学工作的发展,首届襄州区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历时近5个月,在各镇(办)中心学校、局直学校密切配合下,现已落下帷幕。
参赛单位和选手紧紧围绕“阳光、快乐、成长”的主题,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完美诠释了自己的美丽梦想,并深刻感悟文化、艺术的魅力。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组织评比,评出获奖美术作品106件,优秀辅导教师11名;优秀艺术教育论文65篇;小学、初中、高中艺术教育优质课59节;15个优秀文艺节目荣获一、二、三等奖;15个“大家唱、大家跳”展演节目荣获一、二、三等奖;22名教师荣获艺术教育先进个人,9个单位荣获“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奖”。
现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各镇(办)中心学校、局直学校认真总结经验,以本届艺术节活动为契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促进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提高艺术教师素质和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做到“舞台”与“讲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突出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体现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和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
附:获奖单位和个人名单2014年12月23日襄州区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2014年12月23日印发文艺节目展演获奖名单一等奖:张湾镇潘台小学舞蹈《鼓动梦想》二等奖:三等奖:区六中手语操《超越》区一中舞蹈《炫舞青春》峪山镇中学舞蹈《欢聚一堂》石桥镇小情景剧《心里话》黄龙镇中心小学舞蹈《中国功夫》田家炳中学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张家集镇中心小学舞蹈《春晓》古驿镇一中诗朗诵《中华少年》区实验小学舞蹈《蓝天蓝》张湾镇二中舞蹈《芦花》古驿镇黄渠河一小课本剧《小红帽》伙牌镇中学课本剧《隆中对》峪山镇中心小学歌舞《卓玛》区四中古筝演奏《云水禅心》“大家唱、大家跳”展演节目获奖名单一等奖襄州区四中二等奖:三等奖:朱集二小实验小学天润小学峪山中心小学襄州区六中城关一中区二中程河镇中心小学石桥二中石桥镇中心小学伙牌中心小学古驿镇中心小学黄龙镇中心小学张家集中学艺术教育先进个人获奖名单张琦赟(潘台小学)杨平(张湾二中)吕艳(峪山镇中心小学)刘启发(古驿镇中心学校)张华(襄阳市田家炳中学)罗冰(黄龙镇中心学校)张建华(朱集镇中心学校)李梅(张湾中心学校)王艳荣(区六中)王红雨(区六中)范慧(峪山镇中心学校)白琦(张集镇中心学校)翟占军(区实小)裴玉勤(黄龙镇中心小学)唐云(区二中)张荣(区一中)娄艳丽(天润小学)张琪霞(区六中)李敏(石桥镇在小)王冬(区四中)【篇二: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课件】p class=txt>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做题(共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学校简介
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始建于1964 年8月,占地面积37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52名专职教师,在校生1028人。
全校现有党员30人,其中在职党员25人,退休教师党员5人。
2017年9月学校新一届党支部成立,支部班子成员5人,其中支部书记1人(校长兼),支部委员4人。
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分别为低学段(1—3年级)党小组、高学段党小组(4—6年级)党小组和教辅后勤(含退休教师党员)党小组。
近年来,我校在张家集镇委、镇政府及区教体局的领导下,以十八、十九大精神为指针,坚持以党建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以深入开展“五强创示范”为总抓手,以大力实施“三亮、三比、三评”、“一个党员一面旗”、“千名家长进校园、百名教师访千家”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党员责任意识,提升班子整体素质,强化党组织服务、示范功能,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规范组织运行程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健康、科学、规范发展。
先后被评为“全国启发式教学先进单位”、“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襄阳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襄州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襄州区电教工作先进学校”等。
张家集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襄州区教研工作要点》为指针,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重视教育质量,以“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抓手,加强教学思想、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深化与改革。
二、课改组织机构1、课改组长曾建敏2、课改副组长林雄3、课改成员任志生、孟礼新、陈国峰、侯鉄书、宋建斌、张志勇、宋亚荣、潘平安、王国光、杨国华三、课改策略方法和措施课改策略:中心引领——帮扶结对——生本相辅(一)、围绕课改中心深入实验,提升课堂教学改革效益。
自09年襄州区开展“二五五”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来,张家集中学六年级部、张家集镇中心小学、杨庄联小遵循襄州区教研室精神,以导学案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讨活动,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中学六年级习题式学案、中心小学各类课型实验、杨庄联小农村孩子小组合作方式策略。
这些实验研究从某些层面让教师认识到了教学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倾听静思、敢于展示自己。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学校、教师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些实验困惑需要进一步验证和解决,其次关于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师教学心态的研究是2011年课堂教学改革重点。
基于以上两点,中心学校2011年把张家集中学六年级、张家集中心小学、杨庄联小确定为课改中心,依照“锤炼中心”的思路,围绕“反思、拓展、转型、活用”的原则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细节操作,横向拓展,增加实验班级,克服机械模仿,探索创新,学案编写注重教学内容的研究,由“一元”变“多元”,力争提升课堂教学改革效益。
为保证实验效果,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验研究:1、坚持理论学习,濡养教师素质内涵。
各学校2011年要有定时间、步骤的安排教师学习襄区教妍【2011】01号《2011年襄州区教研工作重点》和《“二五五”课堂教学模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