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名师优质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5
修改记录制订部门:品管部制作:审核:批准:1.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要求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
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程度相当)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验,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验等环节对xxx 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验和验收。
如果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验和验收。
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具体定义如下:A级面B级面C级面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如塑胶滑道等,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
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3.0检验条件3.1光照要求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
对于40W的日光灯、检验距离要求是500mm。
3.2检验员的要求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3.3检验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要求不同表面等级的检验条件要求A级面B级面C级面检查时间(秒) 10 5 3检查距离(mm) 450 450 600是否旋转旋转不旋转不旋转4.0 判定总则可接收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
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N 。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大。
即实际测量结果不能大于缺陷允收表的要求。
对于可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长度L和面积S等,记录累积值(L=L1+L2+…Ln,S=S1+S2+…Sn)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电子产品检验标准电子产品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电子产品的特殊性,其质量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制定了一系列的电子产品检验标准,以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电子产品的外观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外观检验主要包括产品的外观完整性、外观质量、表面处理等方面。
通过外观检验,可以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品质,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缺陷和损坏。
其次,电子产品的功能检验也是至关重要的。
功能检验主要包括产品的基本功能、性能指标、安全性能等方面。
通过功能检验,可以验证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性能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以及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电子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环境适应性检验主要包括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能力,如温度、湿度、震动、耐候性等方面。
通过环境适应性检验,可以评估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环境变化而出现故障或损坏。
最后,电子产品的安全性检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安全性检验主要包括产品的电气安全、防火性能、辐射安全等方面。
通过安全性检验,可以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总的来说,电子产品检验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电子产品检验标准,才能有效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电子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相关企业和部门能够高度重视电子产品检验标准,共同维护电子产品市场的良好秩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内容及标准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和质量要求。
2. 检验内容2.1 外观检验- 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完整,无损坏或变形;- 检查产品表面是否平整、清洁,并无明显划痕或污渍;- 检查产品标识是否正确、清晰可辨。
2.2 功能检验- 检查产品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作;- 检查产品按键是否灵敏且反应迅速;- 检查产品连接口和插槽是否正常,无松动或接触不良情况。
2.3 安全性检验- 检查产品外壳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无尖锐棱角或易碎部件;- 检查产品是否有明显的电气安全隐患;- 检查产品线缆是否符合电气安全要求,无断裂或外露导线。
3. 检验标准3.1 外观检验标准- 产品外观应完好无损,表面平整、清洁,并符合相关产品标准。
- 产品标识应正确、清晰可辨,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3.2 功能检验标准- 产品各项功能应正常运作,无滞后、卡顿或漏电等问题。
- 产品按键应灵敏且反应迅速,无误触或无效按键情况。
- 产品连接口和插槽应正常,无松动或接触不良情况。
3.3 安全性检验标准- 产品外壳应符合安全标准,无尖锐棱角或易碎部件,以避免意外伤害。
- 产品应无明显的电气安全隐患,如电流过大、发热过多等。
- 产品线缆应符合电气安全要求,无断裂、绝缘破损或外露导线现象。
4. 结论本文档所述的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内容和标准可用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合规性,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和执行。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检验内容和标准应根据实际产品和国家法规进行调整。
修改记录制订部门:品管部制作:审核:批准:1.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要求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
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程度相当)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验,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验等环节对xxx 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验和验收。
如果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验和验收。
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具体定义如下:A级面B级面C级面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如塑胶滑道等,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
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3.0检验条件3.1光照要求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
对于40W的日光灯、检验距离要求是500mm。
3.2检验员的要求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3.3检验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要求不同表面等级的检验条件要求A级面B级面C级面检查时间(秒)1053检查距离450450600(mm)是否旋转旋转不旋转不旋转4.0 判定总则可接收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
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N 。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大。
即实际测量结果不能大于缺陷允收表的要求。
对于可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长度L和面积S等,记录累积值(L=L1+L2+…Ln,S=S1+S2+…Sn)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修改记录制订部门:品管部制作:审核:批准:1.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要求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
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程度相当)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验,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验等环节对xxx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验和验收。
如果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验和验收。
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具体定义如下:A级面 B级面 C级面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如塑胶滑道等,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
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3.0检验条件3.1光照要求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
对于40W的日光灯、检验距离要求是500mm。
3.2检验员的要求检验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3.3检验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要求4.0可接收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
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 N 。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大。
即实际测量结果不能大于缺陷允收表的要求。
对于可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长度L和面积S等,记录累积值(L=L1+L2+…Ln,S=S1+S2+…Sn)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对无法累积计算的缺陷如高度H,宽度W,直径D等,记录最大的测量值与缺陷允收表比较。
修改记录制订部门:品管部制作:审核:批准:1.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科技有限公司品牌, 以及其他无客户特殊外观规定的品牌的盒式产品、一体化机箱和手持类产品的外观检查标准。
在本标准中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参照现有关规定执行或参考与它相似(影响限度相称)的项目执行。
本标准可用于指导结构件供应商生产、装配检查, xxx科技有限公司装配检查等环节对xxx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外观检查和验收。
假如某个产品的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规定, 则按照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来进行检查和验收。
本标准对一些可以接受的表面外观缺陷进行限制。
2.0术语和定议产品表面等级根据重要限度, 可划分为A级面、B级面和C级面, 具体定义如下:表面等级定义机箱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的区分如图 1 所示:A级面B级面C级面3.0表面等级的规定是产品的外观标准, 对于产品在客户处使用时看不见的内部表面, 如塑胶滑道等, 不属于本标准规定范围。
4.0表面等级的定义是以在最终客户处使用情况为条件而界定的。
假如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 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假如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也许被掩盖也有也许不被掩盖, 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5.0检查条件3.1光照规定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5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检查。
对于40W的日光灯、检查距离规定是500mm。
3.2检查员的规定检查者的视力或矫正视力不低于1.0, 被检查表面和人眼视线呈45°角(图2).3.3检查时间、距离和是否旋转的规定不同表面等级的检查条件规定A级面B级面C级面检查时间(秒) 10 5 3检查距离(mm) 450 450 600是否旋转旋转不旋转不旋转4.0 鉴定总则可接受的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缺陷不能影响装配和功能, 否则仍判不合格。
同一表面同一区域缺陷不能聚集过多。
即在直径100mm的圆内, 实际缺陷数量不能超过缺陷允收表规定的缺陷数量N 。
第一节电子兀器件外观质量检验
在电子整机厂中,对元器件外观质量检验的一般标准是:
(1)外形尺寸、电极引线的位置及直径应该符符合产品标准外形图的规定。
(2)外观应该完好无损,其表面无凹陷、划痕、裂口、污垢和锈斑;
外部涂层不能有起泡、脱落和擦伤现象;除了光电器件以外,凡用玻璃或塑料封装的,一般应该是不透光的。
(3)电极引出线上应无压折或扭曲,没有影响焊接的氧化层和伤痕。
(4)各种型号、规格标志应该清晰、牢固;特别是那些有参数分档
标志和极性符号的元器件,其标志、符号不能模糊不清或脱落。
(5)对于电位器、可变电容或可调电感等元器件,在其调节范围内
应该活动平稳、灵活,松紧适当,无机械杂音;开关类元件应该保证接触良好,动作迅速。
在业余电子制作时,对元器件外观质量的检验,可以参照上述标准,但有些条款可以适当放宽,有些元器件的毛病能够修复。
例如,元器件引线上的锈斑或氧化层可以擦除后重新镀锡,玻璃或塑料封装的元器件表面涂层脱落的可以用油漆涂补,可调元件或开关类元件的机械性能可以经过细心调整改善,等等。
但是,
这绝不意味着业余制作时可以在装焊前放弃对于电子元器件的检验。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电脑、平板等各种电子设备。
而这些电子产品的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电子产品外观的整体设计。
外观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是否符合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检验时,可以通过对产品外形、尺寸、曲面处理等进行评估,确保产品的外观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电子产品外观的材质和工艺。
产品的材质应该符合环保要求,具有一定的耐磨、耐腐蚀性能,而且要求表面光洁度高,无划痕、气泡、变色等缺陷。
工艺方面,需要检验产品的组装工艺、接缝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确保产品外观的质量和稳定性。
另外,对于电子产品外观的标识和标志也需要进行检验。
产品标识应该清晰可见,信息准确无误,标志位置应符合标准要求,不得有偏移、模糊等情况。
这些标识和标志对于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把关。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电子产品外观的装配和拆卸。
产品的装配应该符合工艺要求,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度和间隙应该符合标准,不得出现卡滞、松动等情况。
而产品的拆卸应该方便快捷,不得损坏产品外观和内部结构,以保证产品的维修和更换。
综上所述,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涉及到产品的设计、材质、工艺、标识、装配和拆卸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检验。
只有确保产品外观的质量,才能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商机。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