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练习课教案 青岛版
- 格式:doc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2节《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进行教学。
内容涉及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分数乘法的应用。
课程还将介绍如何将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简化,以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掌握和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简化复杂分数乘法问题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1. 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简化复杂分数乘法问题的方法。
3. 学生对分数乘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示例。
2. 练习题和答案,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数学工具,如计算器、草稿纸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讲解新课:详细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巩固: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
4. 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 简化复杂问题:介绍简化复杂分数乘法问题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示例。
3. 简化复杂分数乘法问题的方法。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巩固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
2. 实际问题:解决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分数乘法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挑战题目:完成一些较复杂的分数乘法题目,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学生对分数乘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2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晓分数的乘法定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规律及应用方法。
2.能够应用分数乘法方法进行问题的求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乘法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法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规律及应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和板书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学时数一. 分数的乘法定义及积的性质1学时二. 分数乘分数的规律及应用2学时三. 分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分数的规律及应用1学时四.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1学时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情境模拟或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分数和乘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分数的乘法定义及积的性质通过观察两组实数的乘积得出分数的乘法规律,介绍分数的乘法定义以及积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性质。
3. 分数乘分数的规律及应用通过示范教学法,结合具体例子介绍分数乘分数的规律及应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4. 分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分数的规律及应用通过讨论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分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分数的规律,结合实例应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更多应用方法。
5.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通过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分数乘法方法解决稍微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的分数乘法知识和应用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分数乘法的习题,加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评价本节课旨在通过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和板书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定义及基本规律,能够应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练习课青岛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能够正确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复习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分数乘法有什么意义?如何计算分数乘法?第二阶段:讲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 讲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第三阶段:练习题1. 让学生做练习题,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四阶段:案例分析1. 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分数乘法解决。
2. 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
第五阶段:总结1. 总结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做练习题,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计算分数乘法,是否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
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和反馈,帮助他们掌握分数乘法。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第四阶段:案例分析”。
第四阶段:案例分析详细补充和说明案例分析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乘法应用的理解,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1《分数乘分数》(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1.2.1《分数乘分数》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这一课时的时间,带领学生学习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分数乘分数》这一部分。
具体来说,我会讲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分数乘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所以我会特别注重讲解这部分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本、铅笔等学具,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乘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乘分数的重要性。
2. 讲解:我会用PPT和黑板,详细讲解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数乘分数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份简洁明了的板书,将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分数乘分数的更多知识。
这就是我对1.2.1《分数乘分数》的教学计划,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一定能够掌握分数乘分数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1. 概念的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了分数乘分数的概念。
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要计算两个分数的乘积,应该如何进行?这样让学生对分数乘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2. 讲解计算方法:我详细讲解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我告诉学生,分数乘分数可以通过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然后再约分得到结果。
分数乘法(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青岛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性质;
2.能够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传授给学生,并提示学生本课将学习分数乘法的知识。
2. 分组讨论,理解概念和性质
1.老师将纸条上的分数问题投到学生中间,学生们将问题沉浸在小组讨论中。
2.各小组回答并分享,在全班交流中梳理出分数乘法的概念和性质。
3.教师进行概念和性质的总结。
3. 数字的乘积——分数的积
1.老师出示乘法算式,让学生思考:数字的积有什么意义?
2.老师出示分数算式,让学生尝试解决:分数的积有什么意义?是怎么样计算的?
4. 实际问题的解决
1.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们在小组中互相讨论解决方法并汇报。
5. 课堂小结
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们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
2.尝试寻找并解决身边的分数乘法问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将分数乘法问题投入到小组中探讨,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同时课堂内容设置合理,难度适宜,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综合练习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3.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应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进行示范。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解答。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进行拓展训练。
附:练习题1. 分数乘整数(1)计算:3/4 ×5 =2/5 ×7 =(2)解决问题:小明有2.4千克苹果,他要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千克?2. 分数乘分数(1)计算:3/4 ×2/5 =4/7 ×5/8 =(2)解决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长是6分米,宽是多少分米?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正确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和解答。
3.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 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3.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青岛版稍微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问题课题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1.会利用画线段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题意,弄清楚要求的部分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整体与部教学分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列式解答。
目标2.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大家的合作意识及探索精神。
3.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养成科学探索问题的习惯。
教学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重点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上节课我们在学知识的过程中领略了中国的古探代文明,这其中的文化遗产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究2.出示课本第一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两步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过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从信息中你程都能知道什么?2.你能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吗?师:要求未清理数,可以先算什么?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再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试画图,表示出总数和已清理数,未清理数等。
学生交流:①先求已清理出多少尊。
没有清理?学生交流:1号坑还剩多少尊陶俑、陶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确定方法后,独立回答,然后沟通。
)老师:首先,就已经清理了多少雕像交换意见。
② 首先问一下,总共有多少雕像没有被清理。
学生们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们尝试以下公式:集体交流:6000-6000×了解你的想法?它是如何在线段图上表示的?老师:然后就无人认领的尊重占总数的多少交换意见。
16=6000-1000=5000(尊)学生尝试公式,集体交流:6000×(1-研究者发现1-1,即5.提问:这意味着什么?剩下多少方面?66过程也是要问什么?第三,拓宽应用范围。
1.完成“独立实践”的问题2.完成“独立实践”的问题3=6000×1)65=5000(尊)6学生交流。
独立计算和集体更正。
选择你最喜欢的计算方法。
《稍困难的分数乘法应用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0页,稍困难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使学生学习稍困难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会借助画线段的方法分析分数乘法两步问题——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完整的思维和清楚的语言表达素养。
教学重难点:理解稍困难的分数乘法问题——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学学问的过程中领会了中国的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还记得是哪三处吗?生:北京的天坛公园、故宫、长城。
师:还想接着领会我们宏大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吗?生:想。
师:今日让我们在领会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接着学习稍困难的分数问题。
(板书课题:稍困难的分数问题)(出示课本情境图,简介秦兵马俑。
)师:细致阅读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两步解决的数学问题吗?生: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老师顺势板书问题: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评析:从学生感爱好的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入手进行介绍,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和爱好。
师生之间在同等的沟通中为新课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以图促思,独立解决问题。
师:请你试着画出线段图,在练习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探究,老师巡察了解。
)(2)组间沟通,探究思路。
师:请把你的解题思路在组内按依次沟通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解题思路表达得正确清楚?(学生组内沟通,老师参加其中。
)(3)组间沟通,达成共识。
师:哪个小组想沟通一下你们组的解题思路?(合作小组到黑板前沟通。
)组1:通过线段图我们可以看出,要解决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求1号坑和3号坑共占地多少平方米,列式为2000×710=1400(平方米),再用三个坑的总面积减去出1号和3号坑一共的占地面积就能得到2号坑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列式为2000-1400=600(平方米)。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课题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1.会借助线段图,分析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2.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养成科学探索问题的习惯。
教学
重点
会借助线段图分析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探究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我国的世界
文化遗产——秦兵马俑。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信息窗3中的第二条和第三
条信息。
思考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解决 1号坑占地多少平方米?
师:该问题是根据窗口中哪条信息所提出的?
师: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该条信息及问题吗?
学生交流:
①1号坑占地多少平方米?
②2号坑有多少尊陶俑陶马?
学生交流:第二条信息。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有困难时教师指导。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