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 格式:doc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24
十二、图文并茂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会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观察与审美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电脑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掌握调整幻灯片中图片的叠放次序。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各类文件图片素材库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操作]通过PPT课件,首先展示一组上节课学习的纯文本幻灯片,然后展示另外一组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两组幻灯片的不同之处,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教师]设问:你想制作些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吗然后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明确目的,积极参与教学。
4、揭示课题: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尝试发现新知,教师适当点拔。
1、[学生]学生自学课本,初步了解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及操作步骤。
2、[学生]学生自由练习。
让学生自由选择文件图片、剪贴画、自选图形、艺术字插入到幻灯片中,使学生在操作中领会其中的要点。
3、[教师]教师加强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协作学习。
4、[教师]教师适当点拔。
图片的叠放次序是本课的难点问题,当大部分学生在探究中遇到此困难时,教师适当点拔,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演示改变图片叠放次序的方法:在所选的对象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叠放次序],将该对象置于合适的层。
(三)任务驱动,个性创作。
1、[教师]刚才同学们都掌握了在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剪贴画、文件图片等,那么,同学们,你们想制作一些卡片作品送给人吗2、[教师]提问:你们认为怎样的作品才是有个性的3、[教师]小结:有个性的作品就是要在幻灯片中插入你喜欢的,又能衬托内容的图片。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第1章电脑与网络基础知识第1节电脑的组成与功能第2节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功能第2章 Word文档处理第1节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第2节文档格式设置第3节插入图片与表格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脑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Word进行文档处理的能力,包括文档创建、编辑、格式设置、插入图片和表格等。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Word文档格式设置、插入图片与表格。
2. 教学重点:电脑与网络基础知识、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2. 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解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电脑与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分组讨论,每组汇报讨论成果。
2. 教学新课(10分钟)讲解电脑的组成与功能,让学生了解电脑的基本原理。
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功能,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分类与作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Word文档为例,讲解文档的基本操作、格式设置、插入图片与表格等。
演示操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简单的Word文档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电脑的组成与功能2. 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功能3. Word文档处理:基本操作格式设置插入图片与表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关于“我的家乡”的Word文档,要求如下:包含、、图片、表格等元素;对文档进行适当的格式设置;插入至少一张图片和一张表格。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次课程,教师应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家人或朋友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家庭通讯录、节日贺卡等。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培养信息意识。
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
4.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安全规则,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概述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3.Windows操作系统4.Word文字处理5.网络基础与应用6.多媒体技术7.信息技术安全与道德三、教学安排1.信息技术概述(2课时)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2课时)3.Windows操作系统(4课时)4.Word文字处理(6课时)5.网络基础与应用(4课时)6.多媒体技术(2课时)7.信息技术安全与道德(2课时)四、教学过程1.信息技术概述1.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1.2讲解: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1.3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的信息技术。
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2.1讲解: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
2.2活动:学生动手拆装计算机,了解硬件结构。
2.3讲解:介绍软件的分类和作用。
2.4活动:学生安装并使用一款软件。
3.Windows操作系统3.1讲解: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2活动:学生练习Windows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桌面设置等。
3.3讲解:介绍Windows的高级功能,如控制面板、系统维护等。
3.4活动:学生尝试使用Windows的高级功能。
4.Word文字处理4.1讲解:介绍Word的基本操作,如文字输入、排版等。
4.2活动:学生练习Word基本操作,制作一份简单的文档。
4.3讲解:介绍Word的高级功能,如插入图片、表格等。
4.4活动:学生尝试使用Word的高级功能,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文档。
5.网络基础与应用5.1讲解: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5.2活动: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的网络,了解网络结构。
信息技术教案四上全册教案标题: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5分钟)本节课的主题是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
首先,我会向学生们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带领他们思考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Step 2: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30分钟)在这一部分,我会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
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来处理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我会向学生们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硬件、软件、网络等。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Step 3: 实践案例分析(45分钟)在这一部分,我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编程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制作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编写一个打印目录的程序等。
学生们可以在我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并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这一部分的实践,学生们将能够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Step 4: 总结与回顾(10分钟)在这一部分,我会向学生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继续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准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并能够独立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考试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信息技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1.3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
2. 讲解: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3. 实践:学生尝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手机等。
1.4 作业:学生收集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例子,进行分享。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等。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鼠标的使用方法。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2.3 教学步骤:1. 讲解:介绍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和鼠标的使用方法。
2. 示范:教师演示计算机开关机和鼠标使用。
3. 实践:学生自行尝试操作计算机和鼠标。
2.4 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开关机和鼠标使用,并向家长介绍。
第三章:网络安全与道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安全上网的意识,遵守网络道德。
3.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网络安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3.3 教学步骤:1. 讲解: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风险防范措施。
2. 案例分析:讨论网络安全案例,引导学生识别风险。
3. 讨论:讨论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3.4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网络安全规则,并进行实践。
第四章:电子表格的使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培养学生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4.3 教学步骤:1. 讲解:介绍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示范:教师演示电子表格的数据输入和编辑。
3. 实践:学生自行操作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4.4 作业:学生回家后利用电子表格整理和分析家庭支出或学习成绩。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套)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定义及其作用,研究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计算机?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3. 计算机的作用和应用领域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 教学方法:讲解与互动结合,以实际案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及其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分别介绍计算机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如硬件和软件等。
4.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索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和交通等。
5. 引导学生研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例如如何打开计算机、关闭计算机以及进行简单的操作。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留下一些思考问题供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第二单元:键盘操作与文档处理- 教学目标:掌握键盘上的常用按键和使用文档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
- 教学内容:1. 键盘上的常用按键介绍及使用方法2. 文档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新建、保存、复制、粘贴等3. 编辑文本内容和格式设置4. 打印文档和调整页面设置- 教学方法:演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内容。
- 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所学的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
2. 介绍键盘上的常用按键,如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以及特殊功能键,并讲解它们的用途。
3. 引导学生使用文档处理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如新建一个文档、输入文字、调整字体和字号等。
4. 教学演示如何复制、粘贴和删除文本内容,以及如何设置文本的格式。
5. 引导学生研究如何保存文档、打印文档以及调整页面设置,如页边距和纸张大小等。
6. 综合练:设计一个简单的打印文档的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
7.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留下一些思考问题供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更多内容请继续拓展)。
四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第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入门
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 研究计算机的启动和关机操作
- 掌握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 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
-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
2. 计算机的启动和关机操作
- 了解计算机的启动过程
- 研究正确关机的步骤
3. 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方法
- 掌握鼠标的左键和右键的功能
- 研究键盘上常用的按键和符号的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激发学生对计算
机的兴趣。
2. 教学:讲解计算机的启动和关机操作,示范正确的操作步骤,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 练:组织学生进行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练,帮助他们熟悉
操作方式。
4. 拓展:展示一些使用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
计算机的重要性和作用。
5. 小结:回顾本课的重点内容,并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操练计算机启动和关机的步骤,
并练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是否准确、流畅
-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的操作能力和理解程度
提示:本教案适用于四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根据实
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云南省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集)⼩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快乐的⼩编辑第1课编写通讯稿【课题】编写通讯稿【授课年级】四年级【授课地点】微机室【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四年级上教科版)第1课【教学⽬标】1.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2003;2.认识Word2003的窗⼝界⾯;3.学会输⼊⽂字;4.学会保存⽂件。
5.培养学⽣良好的学习态度、计算机使⽤道德和与⼈共事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启动和退出Word。
【教学难点】Word的窗⼝组成。
【教学⽅法】⾃学、讨论、尝试法。
【教学准备】⽤Word2003制作的贺卡和⼩报,建⽴⼀个共享学习⽂件夹。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情导⼊(课件出⽰事先编辑好的《红嘴鸥回来了》的通信稿,请学⽣欣赏)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通信稿是怎样诞⽣的吗?——是由我们上年四年级电脑⼩⾼⼿撰写、录⼊、编辑、排版、设计制作出来的。
这些同学是不是很了不起?同学们想不想学会这项本领呢?(——想!)那好,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深⼊学习⼀种能对⽂字信息进⾏录⼊、编辑、排版、打印并能在⽂档中插⼊图形、图⽚、表格和图表的⽂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板书课题——第1课编写通讯稿)⼆、⾃主探究学习新知(⼀)教师介绍Word 2003。
1.“⽂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字处理软件是⽤于对⽂字信息进⾏录⼊、编辑、排版、打印等处理的软件,是电脑中应⽤最⼴泛的软件产品之⼀,是办公⾃动化的主打软件。
美国微软公司的Word2003和我国⾦⼭公司的Wps2003都是⽂字处理软件中的著名产品2.Office2003简介这套软件包括⽂字处理软件Word2003、电⼦表格软件Excel、演⽰⽂稿软件Power point、⽹页制作软件Front page和数据库软件Access以及电⼦邮件软件Outlook等。
在这些不同的应⽤程序中,外形⼀样的按钮,它们的功能和⽤法基本相同。
(⼆)启动Word1)教师讲解⽰范。
2024年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2. 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文档的编辑与排版3. 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的输入与处理4.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的组成与功能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学会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文档编辑与排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增强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让学生了解网络基础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识别与理解Word文档的排版与格式设置Excel数据公式的运用与数据处理网络安全知识与防护措施2. 教学重点: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文字处理软件的编辑与排版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网络基础知识与网络安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及投影仪教学课件2. 学具:学生用计算机课堂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实物,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组成与功能。
2. 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10分钟):介绍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概念,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Word为例,演示文档的编辑与排版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硬件识别与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练习。
5.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10分钟):介绍Word的基本操作,讲解文档编辑与排版技巧。
6. 讲解电子表格软件(10分钟):介绍Excel的基本操作,讲解数据输入与处理方法。
7. 讲解网络基础知识(5分钟):介绍网络的组成与功能,强调网络安全意识。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醒学生注意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基础知识:硬件与软件操作系统基本操作2. 文字处理软件:Word基本操作文档编辑与排版3. 电子表格软件:Excel基本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4.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组成与功能网络安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机基础知识:简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并列举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熟悉桌面、任务栏和开始菜单1.2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创建、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掌握文件夹的打开、关闭和移动1.3 常用软件的使用学习使用记事本、画图等基础软件熟悉软件的打开、关闭和基本功能第二章:网络世界2.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2 浏览器的使用学习浏览器的安装、启动和关闭掌握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2.3 电子邮件的使用学习电子邮件的申请、发送和接收熟悉邮件的编写、附件的添加和删除第三章:信息处理3.1 文字处理学习Word的基本操作,如字体、段落设置掌握文档的编辑、复制、删除和保存3.2 表格制作学习Excel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行列的设置掌握表格的创建、编辑、排序和筛选3.3 演示文稿制作学习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如幻灯片、动画设置掌握演示文稿的编辑、播放和保存第四章:网络安全与道德4.1 网络安全知识学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掌握个人信息的保护方法,避免网络欺诈4.2 网络道德学习网络礼仪、文明用语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第五章:创新与实践5.1 计算机编程入门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掌握简单的编程语句,编写简单的程序5.2 网络素养提升学习网络信息的辨别、筛选和整合能力提高网络应用水平,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5.3 创意作品制作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创作绘画、音乐、视频等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展示个人才华第六章: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6.1 图形与图像的基本概念学习图形的种类、图像的分辨率等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基本操作6.2 图形绘制与编辑学习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基本图形掌握图形的变形、颜色填充、线条设置等编辑技巧6.3 图像处理与美化学习调整图片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基本操作掌握图像裁剪、旋转、滤镜应用等高级技巧第七章:音频与视频处理7.1 音频处理基础学习音频文件的基本知识,如格式、采样率等掌握音频编辑软件如Audacity的基本操作7.2 音频剪辑与制作学习音频文件的剪辑、拼接、混音等基本技巧掌握制作简单的音频作品,如广播剧、音乐剪辑等7.3 视频处理基础学习视频文件的基本知识,如格式、帧率等掌握视频编辑软件如Premiere的基本操作7.4 视频剪辑与制作学习视频文件的剪辑、特效添加、字幕添加等基本技巧掌握制作简单的视频作品,如微电影、教学视频等第八章:信息素养与研究性学习8.1 信息素养的培养学习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应用等基本能力8.2 研究性学习方法学习如何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和分析数据等第九章:信息技术与生活9.1 数字化家居学习智能家居设备的使用,如智能音响、智能照明等了解数字化家居的优势和安全隐患,提高生活品质9.2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习在线教育平台的使用,如网络课程、远程教学等掌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效果9.3 信息技术与健康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电子设备,预防近视、颈椎病等疾病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应对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第十章:信息技术与未来10.1 概述学习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了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10.2 物联网与大数据学习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了解大数据的发展背景、核心技术及其应用领域10.3 信息技术职业规划学习信息技术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发展前景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规划信息技术职业发展路径第十一章:编程逻辑与算法11.1 编程逻辑基础学习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掌握基本的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11.2 算法概念与分析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学习分析算法的效率,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11.3 常见算法实现学习实现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掌握查找算法(如二分查找)的实现第十二章:移动设备与应用12.1 移动设备的基本操作学习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12.2 移动应用的开发与使用了解移动应用的开发流程和基本技术学习使用移动应用,提高生活和学习效率12.3 移动设备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学习移动设备的安全使用习惯了解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个人隐私第十三章:跨媒介信息交流13.1 跨媒介信息传播的原理学习不同媒介(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特点了解跨媒介信息传播的挑战和机遇13.2 社交媒体的使用学习社交媒体的基本操作和使用策略掌握社交媒体的沟通技巧,拓展人际关系13.3 网络合作与协作学习在线协作工具的使用(如Google文档、腾讯文档)提高网络合作能力,协同完成任务第十四章:信息时代的挑战与机遇14.1 信息过载与筛选学习信息过载的成因和影响掌握有效筛选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14.2 数字鸿沟与普及了解数字鸿沟的概念和表现学习如何缩小数字鸿沟,促进信息技术的普及14.3 信息技术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学习信息技术领域的伦理和法律知识提高信息道德素养,遵守法律法规第十五章:综合实践与创新15.1 信息技术项目实践学习项目规划、实施和评价的方法完成一个信息技术相关的实践项目15.2 创新思维与设计学习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结合信息技术,完成一个创意设计作品15.3 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的角色展望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四年级(上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2024年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组成与功能计算机硬件:CPU、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2.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桌面、窗口、图标操作文件夹与文件管理3.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Word基本操作:文本输入、字体设置、段落调整文档排版:页面设置、分栏、插入图片与表格4. 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的定义与分类网络通信协议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功能,认识到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操作系统,掌握基本的文件与文件夹管理方法。
3. 使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文档编辑与排版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区分、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功能、计算机网络基础。
2. 教学重点:计算机基本操作、文件与文件夹管理、Word基本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教学PPT。
2. 学具:计算机、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计算机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场景,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的广泛用途。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操作系统基本操作、Word基本操作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5. 课堂小结(5分钟)6.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组成与功能2.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3. Word基本操作4. 计算机网络基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桌面图标分类整理。
创建一个Word文档,进行字体设置、段落调整和页面设置。
描述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2. 答案:桌面图标分类整理:根据个人喜好,将桌面图标分类整理,便于查找与使用。
教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一、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计算机基本操作、创意编程和网络世界。
其中,计算机基本操作涉及计算机的启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件管理、应用软件的使用等内容。
创意编程则是通过Scratch编程平台,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基本运行方式及编程中的常见语句。
网络世界则介绍了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常识和网络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材的研究,学生应当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2. 能够简单地利用Scratch平台编写程序;3. 理解网络基础知识,掌握网络安全常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Scratch编程平台、网络基础知识2. 教学难点:Scratch编程平台,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计算机基本操作- 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 操作系统的使用- 文件管理- 应用软件的使用2. 创意编程- 了解Scratch编程平台的基本操作方法- 理解计算机程序的基本运行方式- 研究编程中的常见语句3. 网络世界- 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常识- 网络安全知识五、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来让学生初步了解Scratch编程平台。
2. 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利用Scratch平台进行创意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问答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网络的定义、类型、组成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网络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计算机基本操作- Scratch编程平台- 网络基础知识七、教学评估1.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的实践和表现进行评估。
2. 对学生的日常作业、课堂表现和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快乐的小编辑第1课编写通讯稿【课题】编写通讯稿【授课年级】四年级【授课地点】微机室【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四年级上教科版)第1课【教学目标】1.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2003;2.认识Word2003的窗口界面;3.学会输入文字;4.学会保存文件。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计算机使用道德和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启动和退出Word。
【教学难点】Word的窗口组成。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尝试法。
【教学准备】用Word2003制作的贺卡和小报,建立一个共享学习文件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课件出示事先编辑好的《红嘴鸥回来了》的通信稿,请学生欣赏)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通信稿是怎样诞生的吗?——是由我们上年四年级电脑小高手撰写、录入、编辑、排版、设计制作出来的。
这些同学是不是很了不起?同学们想不想学会这项本领呢?(——想!)那好,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深入学习一种能对文字信息进行录入、编辑、排版、打印并能在文档中插入图形、图片、表格和图表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板书课题——第1课编写通讯稿)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教师介绍Word 2003。
1.“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文字处理软件是用于对文字信息进行录入、编辑、排版、打印等处理的软件,是电脑中应用最广泛的软件产品之一,是办公自动化的主打软件。
美国微软公司的Word2003和我国金山公司的Wps2003都是文字处理软件中的著名产品2.Office2003简介这套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 point、网页制作软件Front page和数据库软件Access以及电子邮件软件Outlook等。
在这些不同的应用程序中,外形一样的按钮,它们的功能和用法基本相同。
(二)启动Word1)教师讲解示范。
①单击“开始”按钮,弹出“开始”菜单。
②依次单击“开始”菜单中的“程序”——“Microsoft office”选项——“Microsoft office Word”选项,启动成功后,弹出Word窗口。
2)学生练习。
3)教师介绍Word窗口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4)学生和同学说一说Word窗口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5)教师演示P2试一试,学生练习。
(三)编写通讯稿1.教师讲解示范。
①单击任务栏右边的输入法按钮。
②在弹出的输入法菜单中选择“搜狗拼音输入法”。
③输入通讯稿内容。
2.学生练习输入通讯稿内容,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保存通讯稿。
1.学生自学课本P4。
2.教师示范保存过程。
3.学生保存自己的通讯稿(要求以自己的姓名命名,存盘路径:我的电脑/D盘/四年级/四X班)。
(五)退出Word1.教师演示。
①方法1:单击“文件”菜单,选择“退出”命令。
②方法2:直接单击“关闭”按钮。
2.学生练习操作。
(六)作业。
①在Word中编写一篇《自我介绍》,并保存在:我的电脑/D盘/四年级/四X班。
②在Word中编写古诗《咏柳》,并保存在:我的电脑/D盘/四年级/四X班。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七)激励结束:(再次出示电脑小高手制作的通信稿)这些同学的作品很棒,但老师相信通过你的努力,在学期结束时,同学们都会交给老师一份满意的答卷。
附:板书设计:第一课认识Word一、启动和退出Word二、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标尺编辑区滚动条状态栏Word助手第2课修饰通讯稿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如何在WORD中输入一段文字,并对其进行修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该课共有三部分内容:改变字的大小;改变字体和颜色;多姿多彩的艺术字。
这节课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可以使用WORD编辑一篇漂亮文本的关键。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如何改变字的大小,改变字体和颜色,插入艺术字。
2、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计算机服务于社会的思想,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改变字的大小,改变字体和颜色,插入艺术字。
2、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自制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漂亮的文本课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
二.新授(一)打开文件。
⑴教师讲解演示①启动Word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
②在“查找范围”下拉列表中选择文件保存的位置。
③选中“XXX.doc”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即可打开通讯稿。
(2)学生练习。
(二)设置字体(1)教师讲解演示①选中标题文字②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字体按钮右侧的下拉按钮,弹出字体列表。
③单击字体列表中的“黑体”选项。
(2)学生练习。
(三)设置字号。
(1)教师讲解演示①选中标题文字。
②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字号”按钮右侧的下拉按钮,弹出字号列表。
③单击字号列表中的“小二”选项。
(2)学生练习。
(四)设置字形。
(1)教师讲解演示①选中标题文字。
②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倾斜”按钮。
③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加粗”按钮。
④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下划线”按钮。
⑤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字符边框”按钮。
(2)学生练习。
(五)设置字体的颜色。
(1)教师讲解演示①选中标题文字。
②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字体颜色”按钮右侧的下拉按钮,弹出颜色列表。
③在弹出的颜色列表中选择“红色”。
(2)学生练习。
(六)设置对齐方式(1)教师讲解演示①选中标题文字。
②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
(2)学生练习。
(3)学生依照课本P9图2-6设置通信稿格式。
(七)保存通讯稿(1)教师讲解演示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保存修改。
(2)学生练习。
(八)作业课本P10基础练习。
①按P10要求设置。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以自己个人喜好的设置,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存于D盘。
奥运会的旗帜奥运会旗帜的内涵丰富。
它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环圈组成,分别代表欧洲(蓝色)、亚洲(黄色)、非洲(黑色)、大洋洲(绿色)、美洲(红色)。
它象征着世界五大洲在团结,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第3课画鸥大赛通知[教学目标](1)学会用Word的编辑功能修改Word文档内容;(2)学会插入特殊符号;(3)学会复制和粘贴操作;(4)学会“另存为”操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学会用Word的编辑功能修改Word文档内容。
[教学难点]学会插入特殊符号。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次课我们学习了Word文档的打开与保存以及文字格式的设置,提问:字体的设置怎样操作?字号呢?字体颜色呢?我们今天继续学习Word的编辑功能。
(板书课题:第3课画鸥大赛通知)二、新授1、打开文件①教师把事先编辑好的《画鸥大赛通知》分发给学生并存于桌面。
②教师指导学生双击打开:桌面/六年级/《画鸥大赛通知》.doc附:春城儿童画鸥大赛通知红嘴鸥来了,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了,又将与昆明人共同渡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为欢迎小精灵们的到来,“关爱海鸥翠湖行动”活动组委会将举办儿童现场画鸥大赛,邀请小朋友们在现场用画笔绘出红嘴鸥灵动的身影,呼唤更多的人来关爱红嘴鸥。
希望小朋友们不要错过机会。
主题:小画家眼中的“小市民”时间:12月13日活动组委会2、修改“通知”(1)插入“翠湖”两字。
①教师边讲边演示:将光标移动到“现场”左侧的位置,输入“翠湖”两字。
②学生练习。
(2)将“灵动”修改为“活泼”①教师边讲边演示:将光标移动到“灵动”左侧的位置,按删除键Delete (删除光标右边的文字)两次,删除“灵动”两字,输入“活泼”两字。
②学生练习。
③教师指导学生用退格键Backspce(删除光标左边的文字)删除多余两字。
④引导学生体会两键的区别:删除键Delete(删除光标右边的文字),退格键Backspce(删除光标左边的文字)3、添加天气预报。
(1)输入天气预报①让学生参照P12图3-2输入第一天的天气预报。
②教师说明:“℃和~”符号暂不输入。
(2)插入符号①教师边讲边示范“特殊符号”的输入操作。
将光标移动到“温度:6”的后面,单击“插入”菜单,选择“特殊符号”命令,弹出“插入特殊符号”对话框,在“单位符号”选项卡中选择符号“℃”,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插入操作。
在“数学符号”选项卡中选择符号“~”,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插入操作。
②学生练习。
(3)提高输入速度①教师边讲边演示“复制”和“粘贴”操作。
选中要复制的文字内容,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移动光标到下一行(下面没有行时按Enter键换行),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
最后修改粘贴的内容完成第二天的天气预报输入。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三天的天气预报输入,如下图12月13日星期四天气:多云间晴温度:6℃~21℃紫外线强度:弱空气质量:良12月14日星期五天气:多云转晴温度:6℃~20℃紫外线强度:强空气质量:良12月15日星期六天气:多云转晴温度:5℃~19℃紫外线强度:强空气质量:良②学生练习。
4、用新的文件名保存通知(1)教师边讲边示范另存为操作①单击“文件”菜单,选择“另存为”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②选择文件的保存位置,输入新的文件名“XXX画鸥大赛通知”,单击“保存”按钮。
(2)学生练习。
(3)教师说明“保存”与“另存为”命令的异同。
三、作业P15基础练习望庐山瀑布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遥看瀑布挂前川。
日照香炉生紫烟,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4课发布天气预报[教学目标](1)学会插入表格;(2)学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3)学会调整行高和列宽;(4)学会设置单元格的对齐方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会插入表格。
(2)学会调整行高和列宽[教学难点]学会调整行高和列宽。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次课我们在“画鸥大赛通知”中输入了最近三天昆明市区的天气预报,其实,用表格的形式能更直观地呈现天气情况。
我们今天学习Word的表格操作。
(板书课题:第4课发布天气预报)二、新授1、规划表格①教师新建一个Word文档,并插入表格2*3。
②教师讲解:在表格的结构中,我们把横向称为行,纵(竖)向称为列,行与列相交所形成的小格称为一个单元格。
③“最近三天昆明市区天气预报”表应该有几行、几列呢?(4行6列或4×6表格)2、插入表格(1)教师边讲边演示①打开“画鸥大赛通知”文件。
②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弹出网格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