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性质3课
- 格式:ppt
- 大小:865.00 KB
- 文档页数:25
《分子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理解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间隔,且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固体和液体分子间隔较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总结分子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子的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子运动现象的微观想象和理解。
(2)从微观角度理解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药品:大烧杯、小烧杯、浓氨水、酚酞溶液、酒精、水、注射器。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展示一杯水、一块糖、一瓶香水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物质,它们都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学生回答】由分子构成。
【引入】没错,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那分子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分子的性质。
(二)新课讲授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展示数据】展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²⁶kg,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²¹个水分子。
【提问】从这些数据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回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举例说明】例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²⁶kg,一滴水(以 20 滴水为 1mL 计)中大约有 167×10²¹个水分子,如果 10 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 100 个,日夜不停,需要 3 万多年才能数完。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2)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3)写出H2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一般规律: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O2、H2、P4、C60.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第3课时◆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分子的手性,了解手性分子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2. 能判断简单分子是否存在手性异构体。
3. 整合分子空间结构、化学键极性、分子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综合运用解决物质性质问题。
◆教学重难点手性分子的概念及判断。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分子是有空间结构的,对于复杂的分子,可以形成多种空间结构。
在学习烯烃时,我们知道不同的取代基团在碳碳双键双侧分布不同时,会产生同分异构现象,如下面的顺反异构:那是否还存其他类型的立体异构呢?即原子连接顺序相同,但是由于原子在空间的排布不同而造成的异构现象。
二、讲授新课三、分子的手性【模型搭建】任务1.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搭建两个CH2ClBr模型,通过旋转模型,看这两个模型是否可以完全重合?经过实践,我们发现任意两个模型总能完全重合。
因此CH2ClBr有且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它没有同分异构体。
任务2.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搭建两个CHFClBr模型,通过旋转模型,看这两个模型是否可以完全重合?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存在两个模型不能完全重合的情况,并且它们总是除C外有两个原子交换了位置。
因此CHFClBr有两种空间结构,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提问】(1)对比上面的两种CHFClBr分子,它们的空间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讲解】它们的关系像一双手,不能相互重合,但是却互为镜像。
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与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却在三维空间里不能叠合,互称手性异构体(或对映异构体)。
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自然界中手性是很普遍的现象,许多天然产物和人体内的活性分子都是手性分子。
例如,作为生命活动重要基础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等几乎都是手性的。
存在人体内用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仅有20种,这20种氨基酸中,除了甘氨酸(R=H)外,其他均有手性。
氨基酸的通式可以下面的结构表达:在机体的代谢和调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如酶和细胞表面的受体)一般也都具有手性,在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均与手性的识别和变化有关。
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的性质》评课稿一、课程背景和重点1.1 课程背景本课程《分子的性质》是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一节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分子的组成、结构以及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1.2 课程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包括:•分子的定义和组成•分子的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常见分子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分子的定义和组成•掌握分子的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了解常见分子的应用和实际意义2.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三、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子的定义和组成:介绍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分子的组成成分,如原子和离子。
•分子的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探讨不同分子的性质,如极性和非极性分子的溶解性差异,并了解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常见分子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介绍一些常见的分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氧气和二氧化碳。
3.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分子的定义和组成、分子的性质等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的基础概念。
•实验探究法: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不同分子的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所学知识,并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分子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四、教学过程4.1 概念讲解首先,教师将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分子的定义和组成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由原子和离子组成的特点。
4.2 实验探究接下来,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以观察和分析不同分子的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例如,可以进行溶解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让学生体验极性和非极性分子的差异。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第二节分子结构与性质1.了解共价键的形式,能用键长、键能、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中频)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 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高频)3.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4.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氢键的物质。
(中频)共价键和配位键1.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与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基本特征。
(2)共价键种类根据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可分为σ键和π键。
σ键强度比π键强度大。
(3)键参数①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②键参数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2.配位键及配合物(1)配位键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2)配位键的表示方法如A→B:A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表示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原子。
(3)配位化合物①组成:②形成条件:⎩⎪⎨⎪⎧配位体有孤电子对⎩⎪⎨⎪⎧中性分子:如H2O、NH3和CO等。
离子:如F-、Cl-、CN-等。
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3+、Cu2+、Zn2+、Ag+等。
分子的立体结构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的关键是判断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与分子构型: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电子对空间构型分子空间构型实例2 2 0 直线形直线形CO233 0三角形三角形BF32 1 角形SO244 0四面体形正四面体形CH43 1 三角锥形NH32 2 V形H2O2.用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杂化类型 杂化轨道数目 杂化轨道间夹角 空间构型 实例 sp 2 180° 直线形 BeCl 2 sp 23 120° 三角形 BF 3 sp 34109°28′四面体形CH 43.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和立体结构,许多性质相似,如N 2与CO ,O 3与SO 2,N 2O 与CO 2、CH 4与NH +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