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12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一、线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线段没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他们的距离。
6.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两条直线互称为对方的垂线。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 级数 位亿级 万级 个级 ……千亿 位 千亿 百 亿 位 百 亿 十 亿 千 万 位 千 万 百 万 位百 万十 万 千 百 十 个 ……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个计 数 单位…… 2、十进制计数法。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
(1) (2) (3) 读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先分级)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先写亿级再写万级。
写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写法写。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1) (2) (3)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1、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1) (2) 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开 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 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近似数1、区别精确数与近似数。
2、“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四舍”:小于5的省略。
“五入”:大于、等于5的进一,就是满五进一。
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那一位的下一位,下一位“四舍”或 “ 五入”后,同它右面各位数字一起都改写成“0”。
二单元《线与角》线的认识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读作 :直线AB 或直线BA 。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
读作:线段AB 或线段BA 。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数的认识1.自然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2.整数的概念及正整数、负整数的性质;3.数轴的认识和运用。
第二单元:加法与减法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与表示方法;2.加法和减法的性质;3.进位和退位的运用;4.整十、整百的加减法运算。
第三单元:乘法与除法1.乘法的概念与表示方法;2.乘法的性质与运算规则;3.乘法口诀与运用;4.除法的概念与运算规则;5.整十、整百的乘除法运算。
第四单元:记算符号法及综合应用1.整数之间加减法的运算法则;2.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运算法则;3.记算符号的运用;4.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与思路。
第五单元:长度与质量1.长度的认识与测量方法;2.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3.质量的认识与测量方法;4.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
第六单元:时间和钟表1.钟表的构造与指示方法;2.小时、分钟和秒之间的换算;3.日、周、月、年的认识与换算。
第七单元:几何图形1.点、线、面的概念与特点;2.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与区别;3.平行线、垂直线的认识与判定方法;第八单元:长方形1.长方形的特点与性质;2.长方形边长和对角线的关系;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4.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第九单元:加减法的计算1.加减法的口算技巧;2.加法与减法的应用题解答方法;3.多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计算。
第十单元:数的进位与退位1.进位与退位的概念与运算法则;2.整数的进位和退位计算;3.多位数的进位与退位计算。
第十一单元:平行线和三角形1.平行线的特点与判定方法;2.三角形的特点与分类;第十二单元:打乱顺序和折线的认识1.打乱顺序的数与字的归类和排序;2.折线的概念与表示方法;3.折线上的点的位置判断。
第十三单元:矩形的认识1.矩形的特点与性质;2.矩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3.将长方形分成等大的矩形。
第十四单元:奇偶数1.奇偶数的特点与判定方法;2.奇偶数的加减法运算;3.应用题中奇偶数的运用。
第十五单元:一半和三分之一1.数的一半和三分之一的概念;2.一半和三分之一的计算;3.应用题中一半和三分之一的运用。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大全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研究数级、数位、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研究数数的方法,能够数到万、十万、百万等级别。
4.研究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读数,亿级或万级的数都要在后面加上亿或万,中间的零必须读。
5.研究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数字,没有数字的位置用零占位。
6.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如果位数不同,则位数多的数更大;如果位数相同,则从左到右依次比较每一位的大小。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去掉末尾的四位,加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去掉末尾的八位,加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最后需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1.研究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和特点。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
3.研究平行线的定义和特点,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它们的距离。
6.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直线。
7.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互称为对方的垂线。
8.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9.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0、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它们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线是另一条线的垂线,这时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1、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12、当角的两边旋转成一条直线时,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当角的两边经过旋转重合时,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XXX。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学问点第一篇第三单元《乘法》1、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留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估算的方法及留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留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假如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可以转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3、乘法安排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补充:1、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1日=24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2、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3、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安排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一、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基础知识梳理认识更大的数:(1)大数的认识①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②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③认识数位、数级及十进制数位顺序表;(2)大数的读写①万以上数的读法;②万以上数的写法;(3)大数的比较①数位相同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②数位不同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4)大数的改写①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为“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写法;(5)认识自然数①自然数的意义;(6)认识近似数①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基本方法复习(1)对应法实际问题中有一些相关联的对应量,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解题时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准对应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就能实现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这种运用对应关系解题的方法就是对应法。
(2)分析法分析法是指从问题出发,通过对事物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正确、合理的论证方法,也称为因果分析法。
其特点和思路“由果索因”,即从“未知”看“可知”,逐步推向“已知”。
二、第二单元线与角1.线与角(1)角的度量①度量角的方法②认识角的度量单位③认识量角器④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的方法⑤用量角器和三角尺画角(2)旋转的角①平角和周角的认识②角之间的关系(3)线的认识①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4)相交与垂直①认识相交与垂直②画垂线的方法③点与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5)平移与平行①认识平行线②平行线的画法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数学问题中数的变化规律、图形特点、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及题目的结构特点等,从而发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方法。
三、第三单元乘法1.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③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大数的估计①由部分估计整体的方法(3)神奇的计算工具①计算工具的演变②计算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③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4)有趣的算式①根据算式和得数的特点发现规律2.图示法图示法就是用线段图(或其他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这样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从图中找到解题突破口。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要点和概念一、大数比大小在大数比大小这个单元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
下面是这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和概念:1. 在比较两个多位数大小时,首先要比较它们的最高位数。
最高位数大的数较大,最高位数小的数较小。
2. 当最高位数相同时,比较各位上的数字。
从左往右比较,第一个不相同的数字决定了数字的大小。
3. 在比较过程中,如果一个数的位数比另一个数少,且前面的位数都相同,则位数较少的数较小。
4. 当一个数的各位数字都是0时,这个数是0。
0是所有数中最小的。
5. 多位数比大小时,我们可以使用框图来帮助比较,将数字按位数对齐,从左到右逐位比较。
二、长度单位在长度单位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用各种长度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以下是这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和概念:1. 厘米(cm)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它通常用来度量较小的物体,如书、铅笔等。
2. 米(m)是较大的长度单位,通常用来度量较长的物体,如桌子、教室等。
3. 千米(km)则是用来度量距离较远的地方,比如城市之间的距离、汽车行驶的距离等。
4. 在计算长度时,我们可以使用换算关系。
1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
5. 针对不同的物体和场景,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度量,以便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大小。
三、平面图形平面图形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的平面图形,并且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属性。
以下是这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和概念:1. 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每种图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属性。
2.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其中的线段被称为边,顶点是线段的交点。
3. 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我们可以将其分类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4. 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它有四个顶点和四个内角。
5. 圆是由一条曲线组成的图形,其中的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6. 认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和属性对于解决与它们相关的问题非常重要。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必看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知识点: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2、十进制计数法。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
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知识点: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四单元《分类》】(分类的含义和方法)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先分级)(1)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
(2)读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先分级)(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先写亿级再写万级。
(2)写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写法写。
(3)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1、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近似数1、区别精确数与近似数。
2、“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四舍”:小于5的省略。
“五入”:大于、等于5的进一,就是满五进一。
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那一位的下一位,下一位“四舍”或“五入”后,同它右面各位数字一起都改写成“0”。
二单元《线与角》线的认识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
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
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3、过两个点能可以画一条直线;4、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5、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