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国
- 格式:ppt
- 大小:8.51 MB
- 文档页数:47
近现代英国大事年表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
(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
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1628年:《权利请愿书》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儿子)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5.19)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复辟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8~1689年:光荣革命,1689年制定《权利法案》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1年:制定《王位继承法》1760~1830年:工业革命(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火车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拿破仑帝国1804--1815)1825年:火车运行、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1837—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英国的黄金时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方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搜刮别国财富。
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治的地域遍及欧、亚、非、美、澳各洲,号称“日不落帝国”。
)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与中国签订《南京条约》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与中国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860年:与中国签订《北京条约》1900年,劳工代表委员会成立(1906年,改工党)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衰败1917~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
近代英国的外交措施引言近代英国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外交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和具有影响力的措施。
这些外交措施使得英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维护了自身的利益。
本文将探讨近代英国的外交措施,包括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与欧盟的关系以及英国的殖民地政策。
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外交措施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措施,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参与全球事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与法国、俄罗斯等盟友组成协约国,对抗德国和奥匈帝国等中央同盟国。
英国积极参与了战争,并通过与美国等实力国家的合作,最终使得协约国取得了胜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再次与盟友合作,与美国、苏联等国家组成同盟国,对抗轴心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英国在战争初期曾经受到德国的空袭,但坚持抵抗并逐渐恢复优势。
通过与盟友的密切合作,英国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为盟军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英国与欧盟的关系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始于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立。
英国于1973年加入了EEC,并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一直是欧盟成员国。
然而,在2016年的公投中,英国选民以微弱多数(51.9%)支持脱离欧盟,即英国脱欧(Brexit)。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措施备受关注。
虽然英国脱欧后与欧盟之间进行了复杂而艰难的谈判,但两者最终达成了贸易协议。
英国继续与欧盟保持一定的经济联系,并确保在贸易和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然而,英国的脱欧决定对两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英国不再是欧盟成员国,对欧盟的决策和规则不再有直接影响力。
英国需要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并与欧盟以外的国家(如美国、中国等)寻求更广泛的合作。
英国的殖民地政策近代英国曾是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其殖民地包括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非洲等地。
英国通过殖民地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
英国的殖民地政策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措施。
首先,英国通过军事手段占领和控制殖民地。
近代英国大事年表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15世纪中叶,30年的玫瑰战争导致都铎王朝建立,获胜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贵族的代表亨利·都铎加冕为王,是为亨利七世。
都铎王朝正值资本主义在英国初升时期,产生了两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为子嗣和婚姻问题与罗马教庭宣布决裂,成立英国国教(即圣公会);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
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被伊丽莎白指定为继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兰国王的宝座,成为詹姆斯一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为100年后(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创立了条件。
)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
(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
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1603年:8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
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1620年:对新教徒的镇压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1628年:《权力请愿书》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儿子)被处决(1.30),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5.19)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复辟(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儿子)继承王位,后被罢黜。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1679年:人身保护法;托利党成立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8~1689年: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
近代英国快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如同任何⼤国的崛起⼀样,近代英国的崛起是在国际战略环境、国内社会经济基础及政治制度、国家对外战略选择等多种要素推动下逐步实现的。
下⾯是店铺⼩编整理的⼀些近代英国的崛起原因,供⼤家参阅。
近代英国的崛起原因⼀、崛起轨迹 界定英国何时崛起为⼤国是⼀个复杂的问题。
在漫长的中世纪和近代初期,英国⼀直是欧洲的⼀个主要国家,曾经历了多次的辉煌。
但奇怪的是,英国的国运呈现出清晰的波浪型趋势,它在每⼀次辉煌之后总会跌⼊衰落的低⾕,沦为⼆流国家。
例如,14—15世纪英国⼏乎征服整个法国,但却突然溃败出欧洲⼤陆,并随即陷⼊30年之久的内部残杀(1455—1485年的“玫瑰战争”);经过都铎王朝前期⼏⼗年的休养⽣息,英国恢复了元⽓,⾄伊丽莎⽩⼀世时期(1558—1603),英国开始挑战不可⼀世的欧洲霸主西班⽛国王菲利普⼆世(1556—1598),并在1588年令强⼤的西班⽛“⽆敌舰队”铩⽻⽽归;然⽽,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03—1649),英国⼜陷⼊国王与议会的持续对抗,在⼤陆国家竭⼒争夺欧洲霸权(1618—1648年的“三⼗年战争”)的时候,英国正忙于内部的争⽃,⼏乎被其他国家忽略不计,正如1640年威尼斯⼤使称,“在世界各国的眼中,英国只不过是⼀个毫不起眼的民族,因⽽⽆⾜轻重”。
经过清教⾰命和内战的洗礼,英国突然再度崛起,令欧洲其他国家震惊不已。
奥利弗·克伦威尔当政时期(1653—1658),英吉利共和国⼀统英伦三岛,并在第⼀次英荷战争(1651—1654)中击败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共和国,取得在北海、英吉利海峡乃⾄整个⼤西洋上的优势;随后英国⼜派舰队远征西印度群岛,夺取了加勒⽐海的⽛买加和北美的阿卡迪亚等殖民地;接着,克伦威尔⼀改⼏⼗年来英国置⾝⼤陆事务之外的态势,积极参与法西之间的战争,最终从西班⽛⼿中夺取敦刻尔克要塞(1658年6⽉),取得前往欧洲⼤陆的钥匙。
近代英国知识点梳理总结近代英国,指的是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英国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帝国扩张、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等重大事件,对全球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在近代英国的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近代英国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英国历史。
一、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这一时期,英国从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转向机器生产,生产力大幅提升,工业化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包括:1)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开启了机器时代。
2)纺织业、煤矿业、铁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
3)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工业工人阶级迅速增加。
工业革命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现代化社会打下了基础。
二、帝国扩张在近代英国历史中,英国的帝国扩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事件。
英国的殖民地曾遍布世界各地,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现代殖民统治的国家。
英国的帝国扩张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等地区,其主要原因包括:1)经济动机,希望通过殖民地获取资源和市场。
2)政治目的,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帝国扩张对英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殖民地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政治改革近代英国的政治改革是英国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事件。
在这一时期,英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议会扩大、选举改革、工人阶级权利的争取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1832年通过的《改革法案》,该法案取消了一些腐败的议会选区,增加了一些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使得政治权利更加均等。
政治改革的进行,使得英国社会逐步向着现代民主体制迈进,也为现代英国政治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变革近代英国的社会变革是与工业革命和政治改革密不可分的。
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工业工人阶级。
工业工人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面临着长时间的工作、低廉的工资和巨大的健康危害。
近代英国的初等教育引言在近代英国历史上,初等教育的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从义务教育的推广到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
初等教育在英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对于个体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都有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近代英国初等教育的历史背景、教育体系、教育质量、现状和反思,以及未来展望。
历史背景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儿童进入工厂工作,接受教育的需求日益显现。
1880年,英国政府首次颁布了《初等教育法案》,规定地方政府应当负责为本地区居民提供初等教育。
随后,一系列法案和教育政策陆续出台,不断推动着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教育体系近代英国初等教育体系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
在学校教育方面,英国政府规定所有5-12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并且提供免费的教科书和午餐。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前者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后者则地方特色和文化的传承。
教学方式上,英国初等教育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学校还经常与社区和企业合作,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育质量英国初等教育的质量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良好的声誉。
根据各项评估指标,如PISA测试、教师评估等,英国初等教育的表现均较为突出。
这些评估结果表明,英国初等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初等教育的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差距,一些贫困地区的初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此外,教师的工作负担较重,可能会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现状和反思当前,英国初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初等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差距的加大,如何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