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年上海中招压强和浮力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80.00 KB
- 文档页数:5
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A.30℃B.33℃ C.37℃D.39℃2.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核子3.听音能辨认,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活声具有不同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4.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深信电磁间有联系且坚持研究、并最终无意间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牛顿B.奥斯特 C.安培 D.托里拆利5.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近视眼镜A.①与②B.②与③C.①与③ D.②与④6. 甲、乙两部总重相同的电梯在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1(a)、(b)所示,则(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4秒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C.甲、乙受到钢索的拉力相等(a)图1 (b)D.甲受到的合力小于乙受到的合力7.如图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
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的压力FA 、F B 的关系是( )A .P A <P B F A =F BB.P A <P B F A>F BC.P A>P B F A =F BD.PA>PB F A >F B 8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由于电阻R 、灯L 可能出现了故障,电键S 闭合前后,电流表指针所在的位置不变,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灯L 不发光,则只有电阻R 短路B.若灯L 不发光,则只有电阻R 断路C.若灯L 发光,则只有电阻R短路D.若灯L 发光,则只有电阻R 断路二、填空题(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007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物理部分(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考生注意:物理部分第五大题分为两组,A 组适合学习一期教材的考生,B 组适合学习二期试验教材的考生。
一、填空题 ( 共 30 分 )1. 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伏,家用电器之间是的 ( 选填“并联”或“串联”),家庭消耗的电能是用表来测量的。
2. 图 1 (a)、(b) 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 1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 1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均选填“(a)”、或“(b)”]3. 如图2所示,若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曝晒,将通过的方法使它的内能 ( 选填“减少”或“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曝晒。
4. 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久前国内首座开启式旋转景观桥在北外滩建成。
该桥长约 22 米,一辆摩托车以 10 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通过此桥,需秒;以桥为参照物,摩托车是的 ( 选填“静止”或“运动”)。
在行驶过程中,摩托车的动能 ( 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5. 如图3所示,物体 A 和 B 所受重力都为120牛,滑轮重力不计。
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 A为牛,F B为牛。
6. 一木块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 秒内沿水平地面前进 5 米,则拉力做的功为焦,功率为瓦;若木块重30牛,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的功为焦。
7. 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 6 库,电流做功 36 焦,通过导体的电流为安,导体两端的电压为伏。
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0.5 安时,它的电阻为欧。
8. 游泳时,有的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人站立在水中且身体将要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零。
假如一位重为490牛的同学正在体验这种感觉,此时他受到的浮力约为牛,排开水的体积约为米3。
9. 在图 4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 A 的示数将 (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电压表V与电压表 V2示数的差值跟电压表 V1示数的比值( 选填“小于1”、“等于1”或“大于1”) 。
专题06 压强与浮力基础一、单选题1.(2020·上海中考真题)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A.用钓鱼竿钓鱼B.用吸管吸饮料C.用硬棒撬石块D.用温度计测温【答案】B【解析】AC.钓鱼竿钓鱼,硬棒撬石块是杠杆原理,AC不符合题意;B.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B符合题意;D.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工作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8·上海中考真题)以下是连通器的是()A.液位计B.温度计C.订书机D.抽水机【答案】A【分析】根据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解析】A、液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订书机是根据压强的原理制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抽上来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记住连通器定义,生活中的锅炉水位计、自动喂水器、洗手盆的回水弯、过桥涵洞、船闸等等都是连通器.二、填空题3.(2021·上海中考真题)某物体重2kg,重力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将该物体丢入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为1×10-3立方米,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答案】19.6N 竖直向下 9.8N【解析】[1]由重力公式得2kg 9.8N /kg 19.6N G mg ==⨯=[2]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3333110kg/m 9.8N /kg 110m 9.8N F gV ρ-==⨯⨯⨯⨯=浮排4.(2020·上海中考真题)重为9.8牛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牛,方向为竖直______,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
【答案】9.8 向上 0【解析】[1]因为木块漂浮,根据沉浮条件,所以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即9.8N F G ==浮[2]木块所受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浮力—近年上海市中考物理真题汇编1.重为9.8牛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牛,方向为竖直,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牛。
2.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圆柱体在水中下降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台秤示数的变化情况。
他们使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台秤的示数F2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ℎ(厘米)F1(牛)F2(牛)1 1.07.710.32 2.07.410.63 3.07.110.94 4.0 6.811.25 5.0 6.511.56 6.0 6.511.5(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的数据中F1、F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F1,F2。
(2) 表中实验序号的数据表明,圆柱体在相应的位置已全部浸没在水中。
(3) 表中两组数据间F1变化量的大小为ΔF1,相应的F2变化量的大小为ΔF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的过程中,ΔF1与ΔF2的关系是。
当圆柱体处于实验序号6的位置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牛。
3.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1×10−3m3。
求物体受到浮力F浮的大小。
4.为研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方案进行实验。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将一圆柱体悬挂在空容器中,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0,然后逐次向容器中注入液体A,并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ℎ、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F0与F的差值ΔF记录在表一中。
为进一步探究,小明换用液体B重复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液体A、B密度分别为ρA、ρB且ρA>ρB)表一(液体A)实验序号ℎ(厘米)F(牛)ΔF(牛)1 3.08.5 1.52 6.07.0 3.039.0 5.5 4.5412.0 5.0 5.0表二(液体B)实验序号ℎ(厘米)F(牛)ΔF(牛)5 3.08.8 1.26 6.07.6 2.479.0 6.4 3.6812.0 6.0 4.0(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5、6与7)数据中F和ℎ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中,。
2011年中考试题汇编压强和浮力(非扫描彩图版)(2)[1]D(2011邵阳)1.2010年8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潜入到海面下3759m深处,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深潜技术的国家。
潜水器没入水中后,在水中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逐渐变小,压强逐渐变大B.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大C.浮力逐渐变大,压强逐渐变小D.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小答案:B(2011济宁)2.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答案:D(2011成都)3.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浮的物体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有关答案:C(2011台湾)4.一木块原本静止浮于水面,如甲所示;对此木块施力,使刚好沉没于水中,并呈现静止状态,如乙所示;持续施力,使木块下沉至水面下15cm处,且保持静止,如丙所示。
已知甲、乙、丙这三种情况下,此木块所受水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关系式何者正确?A.F甲<F乙<F丙 B.F甲<F乙=F 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答案:B(2011济南)5.中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潜水器“蛟龙号”拟于今夏“探触”5000米深海,届时“蛟龙号”有望再度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深度记录。
当“蛟龙号”浸没在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减小,浮力减小B.压强增大,浮力增大C.压强减小,浮力增大D.压强增大,浮力不变答案:D(2011温州)6.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
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答案:D(2011南平)7.满载珍贵瓷器的古代沉船“南澳1号”被发现后,水下考古队进行水下作业,当队员们穿上潜水服在海面下逐渐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A.压强和浮力都不变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C.压强增大,浮力减小D.压强增大,浮力增大答案:B(2011包头)8.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A.0 B.0.3NC.0.5N D.0.8N答案:B(2011淄博)9.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浸没水中的物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D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答案:D(2011新疆)10.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不开口的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当饮料罐全部浸入在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 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答案:A (2011泸州)11.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200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物理质量抽查试题__________区_________学校姓名__________(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考生注意:本试卷第五大题分为两组,A组适合学习一期教材的考生,B组适合学习二期试验教材的考生。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共30分)1、如图1所示,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这是光的现象,“弯折”部分是筷子在水中的像(选填“实”或“虚”)。
2、当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由于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在此过程中,车轮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加了车轮的内能。
3、如图2所示为跳水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的情景,运动员用力蹬跳板:跳板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运动员向上跃起,可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4、青藏铁路通车后,首列“上海——拉萨”的列车在一段长为54千米的平直路程中匀速行驶了0.5小时,则列车的速度为千米/小时,若以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
列车在途中所翻越的唐古拉山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它周围的气压比上海的气压(选填“低”或“高”)。
5、如图3所示,物体A所受重力的大小为50牛,滑轮重力不计,用力分别匀速提起物体时,则所用的力F1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上升的过程中,物体A的机械能(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将一节干电池接在电阻为10欧的导体两端,则通过导体的电流为安。
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则导体的电阻为欧。
7、如图4所示,重为9.8牛的木块A静止在水面上,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牛,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米3。
若将木块往下压,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增加了0.1米,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帕。
8、一台家用电磁炉的铭牌上标有“220V 2200W”字样,若该电磁炉单独使用2小时,则消耗电能度。
在家庭电路中,用表来测量它消耗的电能。
9、为了纪念科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常用物理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物理规律。
例如,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研究内容:浮力的大小。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压强浮力(09兰州)1.如图1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A.平放时最大B.立放时最大C.侧放时最大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09丽水)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②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09泰安)3.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__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09芜湖)4.芜湖“三刀”素有“削铁如泥”之美称.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说明刀具材料的_________比铁大;刀具的刀口磨得很锋利.主要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________:刀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09宁波)5.下列事例能减小压强的是()(09台州)6.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
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小提手料袋能()A.减小对手的压强B.减小对手的压力C.增大对手的压强D.增大对手的压力(09成都)7.坦克有宽宽的履带,可以减小____ ;磁悬浮列车高速行驶时,车体浮在铁轨上,与铁轨间存在微小的空隙,可以减小甚至消除。
(09温州)8.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下实验,获得下表数据: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A.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09烟台)9.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图17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压强、浮力)题1.(2020·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
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则()A .p 甲可能小于p 乙B .p 甲可能大于p 乙C .p 甲一定小于p 乙D .p 甲一定大于p 乙2.(2020·上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A .用钓鱼竿钓鱼B .用吸管吸饮料C .用硬棒撬石块D .用温度计测温二、填空题3.(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鞋底制有花纹,是用来增大_____,起到防止打滑的作用;将窗户的双层玻璃间抽成真空,它主要起到隔热和______作用;电热水瓶上的水位计,是利用_______原理制成的。
4.(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重为2.98N ,体积为1×104m 3的物体A 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牛;若在始终浸没的情况下,用细绳竖直拉着它匀速上升1m ,则拉力大小为_____牛,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 。
5.(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某物体重2kg ,重力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将该物体丢入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为1×10-3立方米,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6.(2020·上海·统考中考真题)重为9.8牛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牛,方向为竖直______,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
三、实验题7.(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在高海拔地区旅行,发现鸡蛋煮不熟,查阅资料发现煮鸡蛋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高,不同气压下沸点不同,以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的数据中F1、F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F1______,F2______;②表中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表明,圆柱体在相应的位置已全部浸没在水中;③表中两组数据间F1变化量的大小为ΔF1,相应的F2变化量的大小为ΔF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的过程中,ΔF1与ΔF2的关系是______。
30x 000x x x 00/400S gS 1.0S F P gS 1.0-F F P P -P 20.1m x 0x F F x gS g F G F G F F )(300P P 42.0h 2.0m kg G G G V G gh x x x ==∆==+=∆===+====+++=====液乙甲液乙甲液液液浮液浮乙甲液液浮液乙甲甲甲压力变化量乙压强变化量:到乙直线从由于不与容器接触:整体的思路放入后,乙对地面压力;米,甲切光,所以ρρρρρρ本题下午讨论时候,隐含条件需注意(题目没问题),我重新解答了下,学生可以仔细看下。
本题中提到:“用力使得物体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不与容器接触”,这个力不可以忽略本题假设F 向下压物体,实际上情况是F 向上拉物体,结果一致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轻质容器,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且甲中液体的质量m 甲大于乙中液体的质量m 乙.现将体积相同,质量、密度为m A 、m B 、ρA 、ρB 的A 、B 两球分别浸没在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小球静止后均浸没且沉底(无液体溢出),若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成立的有几个( ) A. ρA <ρB B. ρA <ρ乙 C. m A <m B D. ρ甲<ρBA.1个B.2个C.3个D.4个乙乙浮乙甲浮乙甲乙甲乙浮乙甲甲<一定<><则<ρρρρA A BA B A BA F G G G F G G G S S S F G S G G gV gV <+++=+BA B A m m B A ρρρρρρρρ>;>有外力下才浸没<,<<<则:在没有外力下浸没、假如乙甲乙甲B A3、编号:12 [来源]单元测试 [复习记录]错0对0 [掌握程度]不懂摸底卷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B. 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 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 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B :由于甲的质量小于乙,甲不切,乙切去一些,两者剩余质量相等,但是甲未被切,所以错误 D :也假设甲未被切,乙切去点,高度相等。
上海中考浮力和压强试题
1、如图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
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
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
压强P A、P B的压力F A、F B的关系是( )
A.P A<P B F A=F B B.P A<P B F A>F B
C.P A>P B F A=F B D.P A>P B F A>F B
2.今夏,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姣龙号”将“接触”5000米深海,当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3米3时,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____牛;当其下潜至1000米深度时,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帕:该潜水器从1000米深处继续下潜,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103千克/米3)
3.如图10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均为64牛,A
的边长为0.2米,B的边长为0.3米。
①求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②求正方体A. B的密度之比ρA:ρB
③若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A、
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1和P B1.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h 的取值范围.
4.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
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织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试验,并
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
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和5和6的数据、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沦是 。
④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得到的初步结论未必足以使人信服,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密度范围在 千克/米3内实心物块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为上述结论提供最有力的证据。
5、如图4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底面积不同(S A < S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 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 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 ( )
A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C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6、重为G 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若苹果在空中所受
阻力小于G ,则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 ()A 、等于G B 、等于0 C 、大于G D 、小于G
7、如图3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 、B 、C 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p C 的大小关系是 ( ) A p A >p B >p C 。
B p A =p B =p C 。
C p A <p B <p C 。
D p A =p C >p B 。
8、小海同学游泳时排开水的体积为0..05米3
,求他收到的浮力大小。
9.体积为2×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
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F 浮。
10.“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10所示。
在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3.0×103千克,密度为1.5×103千克/米
3
,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米2,求其
①体积V 。
②重力大小G 。
③对地面的压强p 。
11. 游泳时,有的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人站立在水中且身体将要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
持力几乎为零。
假如一位重为
490牛的同学正在体验这种感觉,此时他受到的浮力约为
牛,排开水的体积约为 米3。
12. 如图 5 (a) 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 5 (b) 所示。
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 5 (c) 和 (d) 所示。
由图5(a)、(b)或图5(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
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 的性质。
17. 如图 11 所示,边长分别为 0.2 米和 0.1 米的实心正方体 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
上,ρ A 为 0.l ×l03 千克/米 3, ρB 为 0.8×l03 千克/米 3。
求:
(1) 物体 A 的质量m A 。
(2) 物体 B 对地面的压力F B 。
(3) 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在正方体 A 、B 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定的厚度后,通过计算比较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
小明设想在 A 、B 的上部均截去 0.09 米 , 小华设想在 A 、B 的上部均截去 0.05 米,他们的计算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分①请判断:就他们设想截去的厚度而言,小明的结论是 的,小华的结论是 的。
(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是否有可能存在某一厚度 h ,沿水平方向截去 h 后使 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
等?若有可能,求出 h 的值;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A
B
图11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不同的实心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并松手后,发现有的物块上升至液面,有的物块下降至容器底部。
为了研究实心物块的质量和体积对此现象的影响,他们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
表一、表二为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 3
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体积无关;跟它的质量有关,且质量小的物块上升,质量大的物块下降。
小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4 和 2与4 ( 或 6与8 和 7与8)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质量无关;跟它的体积有关,且体积大的物块上升,体积小的物块下降。
请判断:小明的结论是的,小华的结论是的。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2)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当时,液体中的物块就上升;
当时,液体中的物块就下降。
24. 把一个重为 2 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若苹果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 , 则( )
A F l可能小于F2。
B F l 可能等于 F2。
C F l一定等于F2。
D F1一定大于 F2。
25. 图 18 (a) 、(b)为用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
时研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的关系。
[ 图18(a) 、(b) 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用此装
置还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的关系。
16、质量为2kg、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8kg的酒精(酒精=0.8×103kg/m3)。
求:
(1)酒精的体积V酒精;
(2)液面下0.1m处酒精产生的压强P酒精;
(3)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24、如图13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而在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24、如图17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