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166.00 KB
- 文档页数:4
专业资料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 240 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
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 1~2 年级)(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
第二学段( 3~4 年级)(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中学生朗诵诗歌的优选
诗歌朗诵是中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操的重要活动。
为了选择适合中学生朗诵的优秀诗歌作品,以下是一些建议:
1.主题鲜明:选择具有明确主题的诗歌作品,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思想。
2.语言简练: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有限,因此选择语言简练、易于理解的诗歌作品更为适宜。
避免选择过于抽象或难以理解的诗歌。
3.音韵优美:优秀的诗歌应该具有韵律和节奏感,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选择具有音韵美的诗歌作品,可以激发中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4,内容丰富:选择内容丰富、具有思想深度的诗歌作品,可以启发中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这样的诗歌作品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5.历史经典:选择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可以让中学生了解和欣赏文化传统。
这些经典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文化素养。
6.适合年龄段: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选择适合他们的诗歌作品。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差异,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的作品。
7.多样性和包容性:选择不同风格和题材的诗歌作品,包括抒情诗、叙事诗、自然诗等,以满足中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给予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品的机会。
通过以上建议,我们可以为中学生朗诵诗歌提供优选的作品,帮助他们在语言表达和审美情操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文言文(32 篇)(一)必修(10 篇)《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朝闻道”“君子喻于义”“见贤思齐焉”“质胜文则野”“士不可以不弘毅”“譬如为山”“知者不惑”“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小子何莫学夫《诗》”“君子食无求饱”“克己复礼为仁”)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赤壁赋苏轼项脊轩志归有光(二)选择性必修(10 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过秦论(上)贾谊礼运(大道之行也……是谓大同)《礼记》陈情表李密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石钟山记苏轼登泰山记姚鼐(三)选修(12 篇)《老子》八章(第八章“上善若水”;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第二十二章“曲则全”;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万物育焉;博学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孟子》一则(敢问夫子恶乎长……则不能也)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谏逐客书李斯兰亭集序王羲之滕王阁序王勃黄冈竹楼记王禹偁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古代文论选段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诗品序(若乃春风春鸟……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
”)锺嵘与元九书(感人心者……华声,实义)白居易题画(江馆清秋……独画云乎哉)郑燮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否则谓之无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诗词曲(40 首)静女《诗经·邶风》无衣《诗经·秦风》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潜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山居秋暝王维蜀道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白燕歌行高适蜀相杜甫客至杜甫登高杜甫登岳阳楼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李凭箜篌引李贺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登快阁黄庭坚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朝天子·咏喇叭王磐附录2 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品位,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领略人类社会气象与文化,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依据微信分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文下载考试(标准)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
(第一、第二学段-兴趣;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2500个字。
减少错别字。
2.词语、句子:关于语法修辞知识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
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词语积累)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句式:把、被、反问句、设问句、||| 修改病句:)4.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
(关联词)5.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2.关于阅读的评价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包括以下内容:
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这些附录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文字知识,促进他们的语文素养发展。
其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课外读物建议可以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常用字表则为学生提供了识字写字的规范和指导。
通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的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附录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
古诗文背诵建议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经典的古诗文作品以其深邃的意境、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学习、欣赏和传承的对象。
然而,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下,古诗文背诵逐渐被忽视。
本文旨在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古诗文背诵。
一、古诗文背诵的重要性古诗文背诵不仅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通过背诵古诗文,人们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词汇、独特的句法结构和深刻的哲理,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精准。
同时,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和情感也能够启迪人们的心灵,培养人们的情感丰富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古诗文在进行古诗文背诵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古诗文作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感受和吸收其中的艺术魅力。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短、内容较简单的古诗文,例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随着背诵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逐渐尝试一些篇幅较长、内容较为抽象深奥的作品,例如杜甫的《登高》、李白的《将进酒》等。
三、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古诗文背诵需要坚持长期的积累和反复的训练,因此我们应该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先阅读好诗文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创作背景和作品的主题意义,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涵。
其次,在背诵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段背诵和逐句理解的方式,逐渐熟悉和记忆诗文的内容。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朗读、背诵和写作的方式将古诗文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四、与他人互动交流古诗文背诵不仅是个人的修炼,也是一项社交活动。
和他人互动交流,可以增加对作品的不同解读,拓宽对诗文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可以组织古诗文背诵小组,定期进行古诗文背诵分享会,互相倾听、交流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和理解古诗文的魅力。
此外,可以参加一些古诗文比赛和展览活动,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激励。
五、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古诗文背诵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关于“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的实施建议
各小学:
古诗是语言的精华,更是中华文学艺术的瑰宝,让孩子从小了解学习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尤为重要,为此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附录了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作为推荐篇目。
为了丰富学生古诗文积累,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把75首古诗的背诵落实到位,特拟定浦口区“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的实施建议。
希望各校能根据建议要求在一至三年级完成指定背诵篇目,并注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古诗大意的了解和掌握。
四至六年级教师可自行推荐适宜小学生诵读的古诗文进行背诵积累,每学期不少于10首。
教师发展中心将对推荐的75首古诗的背诵落实情况进行调研。
附:古诗推荐篇目背诵安排:。
小学语文论文-关于背诵优秀诗文的思考人教版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其目的之一是“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目的之二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培育爱美的情趣”;目的之三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如何认识和理解这样的要求,尤其是对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篇目及其价值和意义,值得人们深思。
思考一:“推荐”就是“必背”吗?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部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三处出现“推荐”一词。
何谓“推荐”?《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解释为“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
新课标向广大读者推荐的是“优秀诗文”,理应接受,并背诵。
但接受多少,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区别对待。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背诵的数量;对学习吃力的学生,则应减量。
“背多少”应量力而行,“背什么”可自主选择,或“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这是个弹性的指标。
网上调查也发现,人们对推荐的篇目存在着不同意见,如参与调查的人中43%认为汉乐府《长歌行》(节选)不适合作为小学推荐篇目。
可见,“推荐”并不等于“必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打着“课程标准”的旗帜,曲解“推荐”的内涵,对“优秀诗文”进行大张旗鼓的炒作。
于是,市面上出现了诸如《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等系列篇目;一些学校甚至以落实“课标”为由,强制学生买来《唐诗三百首》,要求学生逐篇理解、背诵。
岂不荒唐!思考二:“优秀诗文”为哪般?这些诗文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从时间来看,这些作品经过大浪淘沙的过程显示出了永恒的价值和魅力。
一些诗文的名句千古流传,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言语活动中,具有经典性。
从内容来看,这些作品思想健康,都是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典型性认识,本身洋溢着一定的亲和力,焕发着生命的活力。
这些诗文以其丰沛的乳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子,引导、规范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具有思想性。
新课标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1-6年级(75篇)7-9年级(17篇)小学部分: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