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技术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4.87 MB
- 文档页数:20
「建筑消防安全检测评价技术规程」云南省总体概述一、概述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物数量急剧增加,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消防安全检测评价技术规程的出台对于提高消防安全水平、减少消防事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云南省建筑消防安全检测评价技术规程的总体概况。
二、规程背景1. 规程的编制背景我国《建筑法》和《建筑消防规范》等法律法规对建筑消防安全进行了规定,要求建筑物必须符合相应的消防安全标准。
云南省《建筑消防安全检测评价技术规程》的出台正是为了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2. 规程的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云南省内所有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检测评价工作,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各类建筑物。
规程内容涵盖了建筑物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防火隔离、建筑材料等多个方面,为建筑消防安全提供了全面的检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三、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1. 规程的基本原则规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云南省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依法合规、风险评估、技术标准、公正公平等原则。
这些原则旨在保证消防检测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合规性。
2. 规程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是规程的核心内容,包括建筑物内外消防设施的检测要求、建筑结构及疏散通道的评价要求、建筑材料的阻燃性能等方面的具体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
这些要求对于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具有指导性作用,保障了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水平。
3. 规程的应用范围和程序规程明确了适用范围和应用程序,要求在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日常维护等多个环节中进行消防安全检测评价,并规定了具体的操作程序和要求,确保了检测评价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四、技术规程的实施和意义1. 实施情况云南省建筑消防安全检测评价技术规程自颁布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实施。
各地消防部门、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对建筑消防安全进行了尽职尽责的检测评价工作。
规程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云南省各类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山 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第47卷第13期・52・2 0 2 1年7月Vol. 47 No. 13Jul. 2021DOI : 13. 13713/j. cnki. 1009-6822.4021.13.413既有建筑物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郭恩国(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440)摘 要: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楼在装修过程中,业主发现框架柱根部存在混凝土蜂窝现象,为了解该住宅楼主体结构的安全性,故对其进行安全性检测鉴定。
从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检测,分析介绍了混凝土框架结构检测鉴定的内容和方 法,并根据现场检测情况,采用PKPM 软件建立结构三维计算模型,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进行验算复核,给出建筑物结构安 全性检测鉴定结论和建议,为相关工程检测鉴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框架结构,检测鉴定,结构安全中图分类号:TU7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5 (2021) 13-6052-670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城镇住房建设需求不断增大,混凝土结构因其经济性、耐久性、可靠性等优点 广泛应用在住房建设中。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往往受到环境、材料、机械设备、人员、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浇筑的 混凝土构件出现质量缺陷。
混凝土构件常见的外观质量缺 陷如:露筋、蜂窝、空洞、疏松、裂缝等⑴。
本文以框架结构为例,介绍了包含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结构安全性检测 鉴定的内容和方法。
1工程概况某住宅楼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地上3层,无地下室。
建 筑高度为/ 4 m,首层层高为3. 45 m,2层层高为3. 0 m ,3层层高为3.05 m,屋面为不上人坡屋面。
建筑面积为 551 m 2。
该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整体平面布置合理,主要采用正交主次梁板楼盖,框架柱的设计 尺寸主要为220 mm X 440 mm,框架梁的设计尺寸主要为 220 mmx452 mm,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设计尺寸主要为W0 mm,100 mm 。
既有建筑安全鉴定性鉴定和抗震鉴定的相关问题探析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建筑物逐渐老化,面临着安全和结构可靠性的挑战。
为了确保既有建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使用,进行安全鉴定性鉴定和抗震鉴定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鉴定性鉴定旨在评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包括结构材料的损伤程度和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抗震鉴定则是评估建筑物抵御地震力量的能力。
既有建筑安全鉴定性鉴定和抗震鉴定的过程和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历史、结构、材料和环境等因素。
本论文旨在探讨既有建筑安全鉴定性鉴定和抗震鉴定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既有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性使用。
关键词:既有建筑;安全鉴定;抗震鉴定引言:既有建筑安全鉴定性鉴定是指对已经投入使用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和检测,旨在发现建筑物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而震鉴定是评估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主要目的是为地震安全设计和改造提供依据。
1 既有建筑的概念和背景既有建筑是指已经存在一段时间的建筑物,其建造年限通常超过十年。
这些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可能已经受到时间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一定程度的老化和损坏。
由于既有建筑的特殊性,对其进行安全鉴定性鉴定和抗震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2 既有建筑安全鉴定性鉴定和抗震鉴定存在的问题2.1 鉴定标准的不统一在既有建筑安全鉴定性鉴定和抗震鉴定领域,标准的制定通常由不同的机构和部门负责。
这些机构可能拥有不同的背景、职责和利益,导致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存在偏好和差异。
因此,不同地区和机构制定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缺乏统一性。
另一方面,既有建筑安全鉴定性鉴定和抗震鉴定领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领域,涉及到复杂的结构分析、地震工程等技术。
不同地区和机构在技术发展和经验积累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对建筑物安全评估的理解和方法也不同,从而影响了鉴定标准的制定。
此外,地区差异和法律法规的影响也是不统一标准的原因之一。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建筑特点、地震活动性等因素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对鉴定标准产生影响。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征求意见稿)目次总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基本规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调查、检查与检测...........................................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般规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场地和地基基础.........................................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上部结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结构抗震............................................... 错误!未指定书签。
既有建筑安全性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般规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构件层次安全性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Ⅰ承载能力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Ⅱ构造与连接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Ⅲ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Ⅳ不适于继续承载的损伤鉴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附条文说明] GB55021-20211总则1.0.1为保障既有建筑质量、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防止并减少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和更新活动中的工程事故,提高既有建筑安全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既有建筑的检测、鉴定和加固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既有建筑的鉴定与加固,应遵循先检测、鉴定,后加固设计、施工与验收的原则。
1.0.4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
其中,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
2基本规定2.0.1既有建筑应定期进行安全性检查,并应依据检查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0.2既有建筑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鉴定:1、达到设计工作年限需要继续使用;2、改建、扩建、移位以及建筑用途或使用环境改变前;3、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4、遭受灾害或事故后;5、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损伤、疲劳、变形、振动影响、毗邻工程施工影响;6、日常使用中发现安全隐患;7、有要求需进行质量评价时。
2.0.3既有建筑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加固:1、经安全性鉴定确认需要提高结构构件的安全性;2、经抗震鉴定确认需要加强整体性、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提高综合抗震能力。
2.0.4既有建筑的鉴定与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1、既有建筑的鉴定应同时进行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2、既有建筑的加固应进行承载能力加固和抗震能力加固,且应以修复建筑物安全使用功能、延长其工作年限为目标;3、既有建筑应满足防倒塌的整体牢固性,以及紧急状态时人员从建筑中撤离等安全性应急功能要求。
2.0.5既有建筑的加固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要求的材料、产品和设备。
2.0.6既有建筑的加固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加固设计;不得将鉴定报告直接用于施工。
2.0.7既有建筑的加固施工必须进行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和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允许投入使用。
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前言为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作程序、方法和记录等方面工作,更好地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特编写《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以便更好地加强我省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本规程是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结合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具体情况综合编制的。
既确保了国家标准、规范的全面实施,又体现了地方标准的相对提高和进步,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规程共分六个部分九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附录中主要编制了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观感质量的评价标准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记录。
上述内容均广泛征求了相关单位的意见,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审查后定稿。
本规程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寄交云南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昆明市西昌路209号,邮编:650032),以供以后修定时参考。
目录1、总则 (1)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6)6、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和程序 (7)本规程用词说明…………………………………………………………………………………()附录A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附录B 分部、子分部及相关各专业工程中间交接验收记录…………………………………() 附录C 建筑工程隐蔽验收记录………………………………………………………………()附录D 建筑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 附录E 室外工程的划分………………………………………………………………………()附录F 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 附录G 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附录H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J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K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L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附录M室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附录N单位(子单位)工程及重要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监督记录…………………………()附录P 建筑工程观感质量评价标准…………………………………………………………()附录Q云南省建筑工程检测试验记录………………………………………………………() 附录R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1.总则1。
既有建筑物结构安全性检测与鉴定标准1 为使既有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检测与鉴定有据可以,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使用范围为普通粘土砖、钢筋混凝土、钢等一种或几种建筑材料建造的,并已竣工的建筑物。
适用于砖砌体结构不超过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超过九层的建筑。
3术语3 检测与鉴定程序及项目3.1 检测与鉴定程序3.1.1 对既有建筑物的检测与鉴定应按下列程序进行:3.1.2 现场检测工作内容:工程概况的调查与现场踏勘,内容包括: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墙体材料与砌筑方法、楼屋盖形式,工程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鉴定建筑物的工程名称、委托鉴定单位名称、坐落地址、开竣工及投入使用日期、房屋用途、使用现状、结构受荷、周围环境等。
检测与鉴定必须明确房屋鉴定的原因。
委托鉴定单位应向受委托单位提供以下文件:检测鉴定委托书,地质勘察报告,结构设计图纸或竣工图,结构维修、加固、改造记录、原材料检验结构、施工资料,并保证以上文件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3.1.3 委托方应积极配合检测鉴定单位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与现场必要的方便和条件,以便真实反映建筑物既有状况。
3.1.4 完成检测与鉴定后,检测鉴定单位出具检测与鉴定报告。
检测报告要求有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资质章。
报告内容应明确检测方法与受检部位及检测数据,鉴定结果必须明确、具体,并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状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观察使用、整改后使用、定期检查、继续观测等。
对于要部分拆除或全部拆除的应有具体建议。
3.2 构件检测3.2.1应测量建筑物结构及构件的下列几何尺寸:1结构的轴线尺寸及层高。
2 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应测量梁、柱、墙的截面尺寸及楼板厚。
3对于砖砌体,应测量承重墙的厚度及高度。
4对于刚构件,应测量梁、柱、支撑的截面尺寸及板件厚度,应测量不少于3个截面的尺寸,取其平均值为构件的实测尺寸。
5 结构及构件的实测几何尺寸应与设计图纸核对,并绘制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
既有建筑检测与鉴定浅析摘要:随着社会对绿色环保的倡导,人们改变了以往对建筑拆除重建的习惯,转而重视既有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
从既有建筑检测鉴定的工程实践出发,本文系统的阐述了检测鉴定的流程和内容,主要包括既有建筑的调查、检测,以及既有建筑的可靠性鉴定,也对抗震鉴定做了简单介绍。
本文通过对相关规范标准的提炼,能帮助同行快速正确把握既有建筑的检测与鉴定。
大家通过全面了解检测与鉴定,遵循标准的规定,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据、有节。
关键词:既有建筑;调查;检测;可靠性鉴定;抗震鉴定引言检测单位对既有建筑进行检测与鉴定时,实际工作中分为检测、鉴定两个部分。
检测一般是现场作业,鉴定需要以检测的数据为依据。
初入行业的同事必须全面了解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标准的角度对既有建筑的检测与鉴定进行梳理,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体系,对指导我们的工作意义重大。
一、建筑调查是检测的前期工作既有建筑的鉴定前期必须先进行检测。
在检测的过程中,先对建筑进行调查,必须到现场观察建筑结构、了解建筑的整体情况。
调查是指人眼看、嘴问、手摸、尺量等得到的有关资料,这些内容非常重要,必须把这些内容落实后写入检测报告。
规范中涉及的调查内容主要如下:1、搜集既有建筑的建筑和结构图纸,了解建筑建成年代及结构形式。
2、既有建筑是否进行过改建、扩建、改造和加固;是否改变过建筑用途,同时进行建筑使用环境的调查;是否与原设计不同,这些变化是否有图纸;是否遭到过地震、火灾之类的情况。
3、既有建筑外观存在的裂缝、变形、地基沉降等。
既有建筑检测是否有建筑结构图纸,对工作非常重要。
如果找不到原建筑结构图纸,将大大增加检测、鉴定的难度、工作量和准确程度,调查必须更加全面细致,甚至需要与业主进一步沟通改变检测方案,明确需要检测的内容。
调查涉及内容很多,很琐碎,具体可见国家和地方标准及规范。
二、既有建筑检测的常用方法检测是利用仪器对结构尺寸进行测量,对材料、构件性能、耐久性等进行检测,检测包含检查和测量。
云南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6.06.29•【字号】•【施行日期】2017.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司法鉴定正文云南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2016年9月29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第三章司法鉴定程序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司法鉴定活动,促进司法公正,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及其司法鉴定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司法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包括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类、环境损害类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类鉴定。
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是指依法经省司法行政部门登记,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机构和人员。
第四条省、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推动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培养专业人才,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司法鉴定工作有序开展。
第五条省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省司法鉴定工作,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登记、名册编制和鉴定类别目录的公告,以及司法鉴定活动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设区的市、自治州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司法鉴定监督管理工作。
侦查机关设立的司法鉴定机构及其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省司法行政部门备案登记,其司法鉴定活动的监督管理,由其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质监、物价等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管理职能。
第六条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司法鉴定人负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