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指导课教案《《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指导课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注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关键的地方可以写详细些,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写出人物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体会感动触动心灵学习表达1、导课并板书题目,点明题眼为“感动”。
2、启发同学们回忆在学过的课文中,在电视上、报纸上、书籍中,看到过令人感动的故事或事情。
过渡:是啊,感动无处不在。
有些时候,感动是轰轰烈烈的;而有些时候,感动却是我们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事情。
那么我们生活中的感动是什么呢?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听一则故事,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感动是什么。
3、学生认真听故事——《被角》(课件出示故事、教师配乐朗读)4、老师看到你们一张张表情凝重的脸;看到很多同学湿润的眼睛。
这个故事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或者说最令你动情的是什么?这种能触动我们心灵,牵动我们情思的情节或内容,叫做“动情点”。
(板书:动情点)这个故事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捕捉到了这一个个“动情点”,(板书:捕捉)所以才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
5、学生有感情朗读重点句子。
小结:这些描写,就像一张张照片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仿佛看到了“姥姥用那只勉强能动的手吃力地为我掖被角”的画面;仿佛看到了“姥姥想说什么,却说不清楚,嘴唇微微颤动着,两行老泪流了下来”的画面;仿佛看到了“姥姥去世时,“我”为她老人家也掖了掖那薄薄的被子”的画面。
6、点明细节描写及作用。
你们知道这种细致的描写叫什么描写吗?看来,写好文章,不仅要选择好动情点,还要注意用细节描写来说话。
(板书:细节描写)这样,文章才会打动别人,才会变得深刻。
二、认识感动捕捉生活凝练表述1、对于生活中的感动是什么,老师写了这样几句话,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件出示,朗读)感动是什么?感动是姥姥为我掖被角时那颤抖的手;感动是妈妈为我准备的可口的早餐;感动是朋友在我失去信心时鼓励的眼神……2、引导学生完成填空练习其实,这(手指屏幕)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件感动的事》教学设计焦会教学目标:1、在自己亲身经历事情中选择一件感动的事,在说的基础上写出来。
2、在具体完整写事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做到语句xx,表达意思准确。
教学准备:回忆自己亲身经历的令人感动的事。
第一课时一、导语:同学们,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一些事情,如果把这些事情归归类的话,大的、小的,难过的、高兴的等等,这还真不是件小事情。
今天我们将一起回忆生活中的一类事情,那就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
(板书:一件让人感动的事情)二、带领学生审题:1、同学们发现没有,这次我们写的是一件事和以前写事的作文有什么不同?2、“感动”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板书:向慕:向往、思慕)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动”包括“内”和“外”两个方面的必要条件:一是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二是引起了你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外在事情,内在感情)正确地理解“感动”,对于我们准确地选材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说,我们选择的事情,应该主要是别人或者自己做过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必须引起自己思想感情的变化。
3、经过这样一分析,我们明白了: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中的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板书:把”感动”划线)真是很重要。
关键词语的意思搞清楚了,作文重点写什么,怎么写就会更明确了。
三、学习例文:怎么样才能把一件感动的事写具体呢?出示例文(见材料)(1)自由读故事,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2)再读文章,哪些句子写得特别有感情,划下来,有感情地读。
(3)交流朗读,小结:抓住故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来具体描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能把文章写具体。
师:总结正因为我们有了感动,我们才有了更多对世界的热爱,对朋友的珍惜,对亲人的关心。
于是就让感动蔓延包围,用一种精卫填海般的精神,在感动的瞬间执着,在感动的每一细节中永垂不朽。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教学设计1.学会写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详细,突出感动的地方,流露真情实感。
2.学会观察生活,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3.学会通过自改、互改、全班集体交流批改的方式,提高学生修改的意识和能力。
叙事的习作对于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并不陌生,之前已经屡次写过此类的文章。
同时,我班学生坚持每天写“每日心情故事”,积累了一定的写作,大多数学生能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本次习作主要在如何引导学生把过程“写详细”,如何突出“感动”上下功夫,以及进一步引导学生怎样修改作文,提高其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
1.重点是引导把自己最感动的事例写详细,写出真情实感。
2.难点是(1)如何筛选记忆库中储存的生活事例,选取自己最感动、印象最深的事来写。
(2)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1.本组所学课文内容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故事很感人)2.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请说一说。
1. 揭题。
本组课文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可歌可泣、令人震撼的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
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这样令人感动的事例,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写一写感动(板书:一件令人感动的事)2.破题。
读题质疑: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感动)谈谈你对题目的看法。
1.资料介入。
(1)播放公益广告视频:五六岁的孩子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为妈妈打来洗脚水,要为他妈妈洗脚。
(2)播放《感动中国》剪辑视频:湖南怀化学院经管系03级学生洪战辉背着妹妹上学的故事片断。
(3)上述两个资料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2.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事。
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使你最感动,令你最难以忘怀?请选一件最让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忆事情的经过,讲给同学听。
要把事情说清楚、讲详细,然后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能打动人。
3.小组内讲述,互相倾听并评议,指出优缺点,帮助改进。
4.集体交流汇报。
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讲述,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议。
《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习作指导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习作指导教学设计习作指导:《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学习目标】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课前准备】1、“洗脚”公益广告视频。
2、感动中国背景音乐。
3、课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视频——动情。
教师播放电视公益广告。
1、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的妈妈洗脚。
2、师:同学们,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二、联系生活——激情。
1、看生活中感动瞬间的图片。
哪个瞬间,感动了你?试着说一说。
2、师小结。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
坐在墙角里读书的孩子,我们感动于他们的执着;那个五六岁小男孩,70岁孝儿陪母逛庙会,我们感动于他们的孝心;雪中送报的邮递员,扶老人过马路的交警,洪水中用盆托住孩子的武警官兵,我们感动于他们的奉献;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残疾儿童,背老人过河的青年,排队献血的人群,我们感动于他们的爱心。
时光年轮滚滚向前,生活中像这样深深触动心灵的事有很多,你经历过吗?把他们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彼此间的感动。
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是经历的……三、分享感动——抒情。
(一)分享感动之“交流”1、出示要求:2、小组内交流各自感动的事,教师巡视启发。
3、全班交流(小组内推荐也可自我推荐讲述),然后评议。
(二)分享感动之“表达”1、师:请同学们用心写出自己感动的事,并取个好题目,谁写得最真挚感人!2、出示习作要求3、习作小提示(1)如何选材第一,选择刚出现或刚发生不久的材料。
第二,选择自己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材料。
第三,选择自己发现的、有新意的、鲜为人知的材料。
人教版语文五下习作四《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掌握表达感动的相关词语和句式。
•了解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并在写作中运用。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表达感动情感的能力。
•锻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感动瞬间,培养感恩之心,懂得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二、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感动的定义及重要性,引出“一件令我感动的事”的主题。
第二步:学习感动记叙文特点(2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感动记叙文的特点,如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带入范例文段进行学习。
第三步:学习相关词语和句式(20分钟)•教授表达感动情感的相关词语和句式,通过例句进行讲解和练习。
第四步:实践运用(30分钟)•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写一篇记叙文《一件令我感动的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观察力。
第五步:展示分享(15分钟)•部分学生课堂朗读自己的作文,分享感动的故事,鼓励同学互相学习和分享。
三、教学评价方式•作业评订: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表达的情感和语言运用进行评定,提供具体的修改意见和鼓励。
•同学评价:同学间互相交流评价作文,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一件令我感动的事”为题,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并在实践中提升表达感动情感的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安排,学生在感知与表达中得到平衡发展。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细节,激发创作灵感,培养更深层次的文学情感。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习作讲评)一、教学目标:1、在互相赏识和交流评改中,学会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突出感动的地方,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使学生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乐于修改自己的习作。
3、体验作文的快乐,激发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怎样把一件事情写得具体而有真情。
2、养成乐于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之前,我们完成了习作“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翻阅你们作文时,一个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评析这篇作文,重温留在我们记忆深处那个感人的故事。
3.还记得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吗?(指名回答: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题目自己定。
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
)(板书: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真情实感)二、总结习作情况在这次习作中,我看得出大家在选材上面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大家所写的“感动的事”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看到的,也有听到。
有的内容具体、构思巧妙;有的感情真实、语言生动。
可以说,每篇作文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是也有少数同学的习作只是叙述性的语言,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接下来,我们就来评析大家的习作。
三、欣赏题目1.来,先看看你们拟定的一些题目。
(课件出示)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2.小结:可以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给自己的习作拟个好题目其实并不难,我们可以用(边说边出示方法)开门见山、修辞手法、微不足道的但与事件密切相关的事物、借助标点符号、借用常用的代数式、模仿套用名篇的标题、故弄玄虚等方法给作文取题目。
3.未看文,先看题,一个新颖的、吸引人的题目,往往会激发你往下看的欲望。
四、欣赏开头1.接下来,请欣赏老师摘录下来的一些开头:3.小结:我们可以在开头设下悬念,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用修辞的方法开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可以节选歌曲、诗词开头,增添情趣……正所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语文人教五年级下册《习作四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学设计word整理版教学目的:1、在口语交际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2、学习课文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3、通过教师示范、生生互改等形式学习评改习作,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运用细节描写突出感动的情节。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感动自己,打动别人。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教师林萍事迹;学生习作的文稿纸;评改习作时的红笔。
学生:1、阅读近期的报刊、新闻;观察周围的人、事;询问父母;2、发现并记录感人的事件人物,积累写作素材。
3、阅读同龄人的成功习作。
4、每位学生准备一件自己身边的、或亲身经历的令人感动的小事。
5、准备写作时的钢笔或水笔;修改习作时不同颜色的笔。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从同学们上一节课的讲述中,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事。
这样吧,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老师就全知道了。
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板书: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二、明确要求word整理版1.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①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②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2.课文中又告诉我们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三、体会感动触动心灵学习表达师:说起感动,我想大家并不陌生。
同学们在学过的课文中,在电视上、报纸上、书籍中,一定看到过许多令你感动的故事或事情,谁来说一说?生:……师:是啊,感动无处不在。
有些时候,感动是轰轰烈烈的;而有些时候,感动却是我们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事情。
那么我们生活中的感动是什么呢?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听一则故事,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感动是什么。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注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关键的地方可以写详细些,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突出感动的地方,表现人物的情感,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学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培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3.能恰当地运用一些写作手法,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教学重点: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每位学生准备一件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教学过程:一、体会感动触动心灵学习表达1、导课: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一些让我们感动的事,这些事不管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是大事都反映了人心的美和善,今天学写一篇作文,出示: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齐读题目)2、明确题意,点明题眼:看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写事情就要写清事情的过程;写一件让自己感动的事)点明题眼为“感动”。
3、启发同学们回忆在学过的课文中,在电视上、报纸上、书籍中,看到过令人感动的故事或事情。
过渡:是啊,感动无处不在。
有些时候,感动是轰轰烈烈的;而有些时候,感动却是我们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事情。
那么我们生活中的感动是什么呢?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听一则故事,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感动是什么。
4、学生认真听故事——《被角》(课件出示故事、教师配乐朗读)5、老师看到了你们一张张表情凝重的脸;看到了很多同学湿润的眼睛。
这个故事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或者说最令你动情的是什么?这种能触动我们心灵,牵动我们情思的情节或内容,叫做“动情点”。
(板书:动情点)这个故事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捕捉到了这一个个“动情点”,(板书:捕捉)所以才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
6、学生有感情朗读重点句子。
小结:这些描写,就像一张张照片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仿佛看到了“姥姥用那只勉强能动的手吃力地为我掖被角”的画面;仿佛看到了“姥姥想说什么,却说不清楚,嘴唇微微颤动着,两行老泪流了下来”的画面;仿佛看到了“姥姥去世时,‘我’为她老人家也掖了掖那薄薄的被子”的画面。
《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指导教学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文《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口头交流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2.在口头作文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写下来。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通过交流、描写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在表达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善举、美德。
课前准备1.师准备歌曲《天亮了》及其背后的故事。
2.感动中国北京音乐。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深情引入,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天亮了》,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板书:感动)3.师:感动是因为我们有一颗善良、会感恩的心。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处处都在发生令人感动的事,有些时候,感动是轰轰烈烈的;而有些时候,感动却是我们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事情,也许是一个眼神,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会心的微笑……它让我们感受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情、善举、美德。
当我们被生活中的一个个镜头感动时,我们的心灵也一一次次得到洗礼。
4.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阀门,回顾一件让你感动的事,并用我们手中的笔来抒写我们心灵深处的感动。
(补充板书: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二、审明题意,弄清要求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告诉同学们什么?生1:这是一个全命题作文。
从数量上来说,只写一件事。
生2: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生3:题目中关键词是“感动”,重点写清最触动心弦的部分。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拿到一个作文题目,需要审清题目,抓住题眼。
那么,感动是一种什么感受呢?能用具体的语言形容一下这种体验吗?(生交流)3.审清题以后,还要读清楚作文要求,在作文要求的引领下进行习作,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出现离题的现象。
小学五年级作文《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习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记事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引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做到重点突出。
3.指导学做到有条理的表达,合理的安排记叙的顺序。
4.体验浓郁人向感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启迪学生把小情的经过可具体,并指导学生有序、调理的表达,做到清晰又有条理,字里行间要充满真情实感。
三、课前准备:了解记叙的顺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一、营造氛围,感受“感动”上节的口语交际课,我们共同分享了你在生活中听到、看到甚至亲身经历过令你感动的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感动]课后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感人的图片与大家分享。
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2.看完这些图片,最令你感动是那一幕? [ 令你]二、揭示课题,明确要求。
我们身边也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如果把它写下来,一定会很感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把它写下来。
1.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读习作要求。
2.全班交流明确要求:1).这次习作写的内容是什么?内容: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2).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什么? (1)记事(2)一件(3)写作重点“感动”。
3).要求是什么?指名读,要求:内容具体、讲句通顺。
感情真实。
4).写一件事我们可以按什么顺序写?写法:起因--经过--结果。
5).题目自定3.引导小结。
明确范围。
(生活中看到、听到甚至经历的让你感动的事。
)三、开拓思路,精选题材同学们,在你的成长中,我想你一定曾某些人,某些事深深地感动过,你若能把这把令你最动情的东西说出来,定能感动别人。
1.同桌交流,将你心中感动的事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用简单二,三句的话来概括你心中感动的事。
3.小结:大家列举了日常生活中所看到,听到甚至自己亲身经历过令你感动的事,都是不错的题材,但如何将你的故事,写得让人为之感动。
下面老师给大家推荐篇例文。
四、读读例文,学习写法。
1.默读例文,用直线找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学设计《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教学设计定安县永丰学校叶芳姣【教学目标】1、完整有序地叙述一件事。
2、把最受感动的内容写具体,有真情实感。
3、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习作。
4、感悟“传递孝心”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仔细观察画面,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具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习作稿纸【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直奔主题1、看视频:公益广告2、看了这段视频,你的心情怎么样?(引出“感动“)二、把视频读成画面1、再看视频,交流: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人,最让你感动的是谁?做什么事让你感动?2、师小结:这段视频可以浓缩成两幅画面,一幅是“妈妈给奶奶洗脚”的画面,一幅是“小男孩给妈妈洗脚”的画面。
(幻灯出示两幅画面)过渡:刚才,我们把一段视频读成了两幅画面,现在,我们就来读读画面。
三、把画面读成文字1、幻灯出示第一幅画面,师:我们常说“书中有画,画中有书”,我们能否从画面中读出文字呢?2、请同学们认真读图,想一想:你从画面中读出了什么?适当发挥想象(妈妈是怎样帮奶奶洗脚的,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过渡: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同身受。
老师从“妈妈给奶奶洗脚”这幅画面中读出了这样一段文字:3、幻灯出示范文段,解读写具体的“密码”自由轻声读文段,要求读通读顺。
指名读。
4、交流:老师是怎样把一句话变成这么长的一段话的?(引导学生找到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句子并交流,涉及修辞方法的适当强调)5、师:像这样对人物进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细致描写,我们所写的文章就比较——具体、生动。
(板书:具体、生动)过渡:年幼的小男孩站在门口,看到了这一幕,他会怎么想呢?(简单交流)小男孩又会怎么做呢?三、学以致用,练写文段1、幻灯出示图片,师:这一幅画面就由同学们来读,看看你是否能读出血肉丰满的文字来呢?2、用心读图片片刻。
3、交流。
(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3、师分发稿纸,写作前说明注意事项。
《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要求:一、培育学生擅长从平时积累的素材当选择真实生动的材料;二、指导学生在叙事表达中抒发真情实感;3、指导学生把事情通过写具体。
教学重点:把事情通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找好写作角度,突出感动二字,引发读者共鸣。
教学时间:一课时电教手腕:多媒体教学进程:一:课前互动师:通过对话交流,让学生明白上课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的好习惯。
二:图片引入,激发情感。
师导入:咱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咱们酷爱生活,生活也给了咱们许多感动。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后有什么感受?播放广告《帮妈妈洗脚》图。
师: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被什么感动拉?生:江板交流师:这个小男孩儿的孝顺之心多让人感动呀?莫非没有让咱们在座的每一们深受感动吗?大家齐读一遍,在小声读一遍,心中在默念一遍。
出示幻灯片:感动的含义。
感动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当受到外界的强烈刺激,或大家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场面,你会产生的一冲动。
学生读、体会感动的含义。
师:出示一根牙签,给同窗们带来的一个故事。
出示幻灯片:《一根牙签的感动》师:一、同窗们读故事,什么事让中国人感动?二、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3、作者是抓住人物的什么描述让咱们感受到的?4你被德国人的什么感动了?学生交流记板三:讲述感动学生自己的故事师:多有爱心的德国人呀!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感动着,在家里、学校、路上、同窗之间、亲人之间、陌生人之间……说说你的感动和大家一路分享。
学生记板交流令自己感动的故事。
师要注意拓展学生的思路:书上电视上报纸上等。
师:是呀感动就在咱们身旁,请看看这几幅图片。
出示3—4幅动人图片。
师:多动人的场景呀!同窗们,生活中让咱们感动的事无处不在,只要咱们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许多微乎其微的事却反映了人性的善与美。
今天咱们就用自己的笔把那动人的故事叙述出来。
《令人感动的一件事》读题:四:明确题目要求:师:今天这篇习作,应该如何才能把文章写成功呢?学生:讨论交流。
《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突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3.学会在叙事中恰到好处地抒情、议论。
教学重点:
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教学难点:
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事情中感受最深的部分一步一步地写具体。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的图片。
2.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唤醒记忆
1、播放音乐:《隐形的翅膀》
2、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3、这首歌的背后,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想听吗?(师动情地讲述故事)
4、再次播放《隐形的翅膀》MTV。
在歌声中,当我们再次想起那个故事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尽管你们的表达不一样,可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却看到了同一个
词:感动
(板书,揭示主题。
)
二、深入探究,拓展思路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一定经历了很多事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件生活中的平凡小事。
2.看例文:(课件展示)《妈妈的爱》这位同学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他的感受是什么?
3.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了作者巧妙的运用了在叙事中抒情的方法,让读者深受感动,这就是我们这次习作中需要尝试的地方。
(1)板书:在叙事中抒情
(2)阳光使鲜花开放,雨露使禾苗茁壮,真情使人心灵激荡。
写事时,恰到好处地表达真情实感,能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
写作文“真”是根本。
板书:真
三、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告诉同学什么?
(①从题目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②题目中的“感动”,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详细、写生动)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的事。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生活中有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感受到。
四、指导选材、交流心得
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①谁做过哪些好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感动?
②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你倍受感动?
③家里发生什么事使你高兴?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④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教育并从错事中记住教训?
⑤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感动?……
2.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课件展示感动的图片)
五、写下回忆,交流评价
1、请大家把自己身边最感动的事用笔记录下来,把最感动你的那个画面写具体。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由几段话组成的,一段话又是由好多句子组成的,把每句话的意思写具体了,文章不就具体了吗?(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把句子写具体。
)板书:写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2.(课件展示)开头,结尾的佳句,供学生参考。
3、交流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断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
六、总结提升,感悟生活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把它们交换,那我们手中还有一个苹果。
如果你有一份感动,我有一份感动,我们把感动交换,我们就会有两份感动。
继续交换的话,我们会获得许多的感动。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要细心观察,愿大家都能在感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感动。
七、板书设计:
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感动——真
写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