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室空间设计设计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13.41 MB
- 文档页数:15
《家居空间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学 分:5 总 学 时:80 适用专业:室内设计 一、前 言 (一) 课程性质 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居室空间的设计理念、知识、方法、程序和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工艺流程等方面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从“理论——实训——创作一体化”教学中,基本掌握居室空间设计最新的设计理念、知识、方法、技术、工艺,获得家装设计企业中绘图员和设计师就业岗位上应具有的家居空间设计能力。
在充分的家装市场调研和分析后,学生能综合运用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完成系列化居室空间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使设计的图纸规范、标准,达到投标要求,设计方案具有独创性、潮流性和易实施性。
2、前导和后续课程图1:前导及后续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1、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相关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家装设计公司中,学生应具备的制图员或室内设计员岗位能力为培养重点,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来确定教学内容,并根据家装户型的大小进前导课程室内设计制图 室内设计表现 室内设计原理 家具设计后续课程家居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 材料与施工行课程教学单元的分类设计。
2、以“项目”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家装设计项目的既定任务,进行实践教学,使工作项目流程与实践技能过程相结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家装设计的流程和基本方法。
3、采用“理论—实训—创作”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该课程以培养具有先进设计理念、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教学指导方针,把项目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并侧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养成,来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注重吸纳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并在动态整合优化课程内容中,采用适应“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方法、手段及考评策略来完善教学。
4、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根据家居市场需求及设计教学认知规律,校企合作中可对课程进行相应的策划与安排,共同制定与时俱进的课程教学大纲,并规划好配套的课程实施标准。
室内精装修工程各阶段工作流程及界面分配1.策划阶段:-工作流程:确定装修风格、设计方案和预算。
与业主沟通需求,进行室内设计规划和平面布置,并根据预算制定装修方案。
-界面分配:室内设计师、业主、装修公司代表。
2.设计阶段:-工作流程:根据策划阶段的方案设计细化施工图纸、效果图和材料选择。
设计师需要考虑室内空间使用功能、材料搭配和色彩搭配等方面。
-界面分配:室内设计师、装修公司建筑师。
3.材料采购阶段:-工作流程:根据设计图纸和装修方案,进行材料选购和报价。
包括选购地板、瓷砖、油漆、家具、灯具等各种装修材料和家居用品。
-界面分配:业主、建材供应商、装修公司。
4.施工阶段:-工作流程:按照施工图纸和装修方案,进行施工工艺和流程安排。
包括水电改造、石膏板隔墙、泥瓦工程、木工和油漆工程等各个环节。
-界面分配:建筑工程师、项目经理、工程监理、施工队、装修工人。
5.安装阶段:-工作流程:根据室内设计方案和装修施工图纸,进行家具、灯具、窗帘、家电等装饰物品的安装和调试。
-界面分配:装修公司、安装师傅。
6.竣工验收阶段:-工作流程:检查室内装修工程的质量和完整性,确定装修工程的合格性。
包括室内照明、电路、空调、水电等设备的功能性和安全性检查。
-界面分配:业主、施工队、装修公司代表。
7.后期维护阶段:-工作流程:对已完工的装修工程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装修效果长期保持。
包括定期检查维修电器设备、更换家居饰品、清洁和保养等。
-界面分配:装修公司、维修师傅、业主。
总结起来,室内精装修工程的各个阶段,工作流程和界面分配如上所述。
不同的工作流程和任务分配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和各方沟通协调的配合。
通过合理安排和协同配合,可以实现优质的室内精装修工程。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居室空间设计
课程代码:
总课时:108
学分:6
适用专业:室内装饰设计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室内装饰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整个室内装饰设计课程专业必修课的基础;
本课程依据室内设计工作流程展开,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居住的功能要求和心理要求开展室内空间设计的能力;
该课程是以人体工程学、空间构成、测绘与制图、空间形态、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小建筑设计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也是小型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餐饮会所设计酒店空间设计装饰陈设设计展示陈设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该课程围绕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培养目标展开教学;课程分为设计前期、方案设计和设计表达三大部分,教学内容对应职业能力需求,注重实践环节;能够熟练掌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项目的项目准备、项目策划、项目详细设计等综合职业技能,达到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师助理及未来居住室内设计师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景岗位化、学习过程职业化、学习成果社会化的教学目标;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以及美学的应用能力;
能够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软件、表达、流程和管理等技能能力;
能够掌握居住空间设计思维、设计创意和设计批评等设计方法;
能够进行居住空间的项目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住宅空间设计》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本课程通过3个典型的住宅空间设计项目,由简到难,一步一步的实践操作项目内容,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完整的体验住宅空间项目设计的流程,建立对建筑装饰设计岗位全面、准确的认识,掌握住宅空间设计方法,习得专业表现工具的操作技能,并能举一反三,主动学习,具备住宅空间设计项目的独立完稿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住宅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能熟练的完成住宅平面功能配置、装饰造型、陈设艺术效果的整体表现,通过CAD软件绘制住宅空间设计的施工图,利用草图大师、酷家乐等工具绘制效果图,最终能独立完成整套的具备可实施性住宅空间设计方案和装饰施工图。
学习现代家居设计潮流,了解未来发展趋向。
实践住宅空间设计项目的设计程序和完整工作过程,实现具有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住宅空间设计的概念、类型与风格;学习室内设计理论,理解生活、工作方式及行为习惯与住宅装饰设计的关系,掌握住宅空间设计的流行趋势,概念创意的思维方法及视觉化表现。
掌握采光、照明及色彩的基本知识,智能家居的基本知识。
了解构造、材料、设备等专业内容。
2.能力目标掌握住宅空间现场勘测能力,独立完成装饰设计概念,施工图深化绘制、计算机三维空间模拟、全景效果图表现。
具备综合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
接受创新挑战,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和良好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结合课程内容树立正确的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观念。
自觉关注住宅空间设计新思潮,主动探究知名设计师的新作品。
四、课程内容五、能力训练项目六、课程进度表七、学习评量成绩由过程性考核+上课情况+线上学习三块组成,注重过程性评价。
八、实施建议1.教材选用2.教学方法采取“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住宅空间项目为引导,以创新设计为根本,赛课结合”的教学思路,课堂讲授、教师操作演示、上机实训、实际项目参与等多种途径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一)性质:居住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一门细分科目,通过课堂讲授与设计实践,使学生正确理解住宅空间设计的相关基本概念,了解住宅空间设计内容分类以及方法步骤,掌握住宅空间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掌握住宅空间的组织和界面处理方法、采光照明设计的方法、家具布置的方法,了解住宅空间设计所需要了解的人体、空间、设施的基本尺度以及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培养学生运用空间功能、照明、色彩、家具等技巧综合表达空间的设计能力。
(二)目标:1.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意义,了解室内设计的内容。
重点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方法,依据和程序。
2.了解并基本掌握住宅空间设计中平面功能划分依据,照明、色彩、家具设计、材料的选择技巧,商业空间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程序。
3.熟悉住宅空间设计的步骤、设计方法。
通过典型作业训练和辅导,结合AUTOCAD的实际操作训练,学生能制作出完整的设计方案包括平面功能布局图、各向里面图、透视效果图。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室内设计的内容发和实际步骤、室内设计的依据和特点、空间设计、采光与照明、色彩材料与质感、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等。
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一)先修课程:《绘画与透视》、《室内设计表现技法》、《建筑装饰工程制图》。
(二)后续课程:《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毕业设计及作品展示》等第二部分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及学时分配(一)课程总学时:64学时(二)学时分配如下(其中理论32学时,占总学时50%;实训32学时,占总学时50%):二、推荐选用教材意见及要求(一)学生用教材:1.《室内设计原理》主编:陆镇纬、来增祥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1996年1版2.《室内设计资料集》主编:张绮曼、郑曙阳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1991年1版(二)教师用教参:1.《室内人体工程学》主编:张月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年1版2.《实用照明工程设计》主编:赵振民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版三、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
《住宅空间设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85050025课程类型:职业拓展课程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总学时: 84学时一、课程性质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住宅空间室内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职业拓展课程,也是一门工学结合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
是在学生具备了住宅空间室内设计基础具备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直接对应设计员岗位,培养其岗位能力,做好工作准备。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住宅空间设计的理论与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住宅空间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
能独立设计出既具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内涵、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现代居室空间环境,为以后的实践与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前修课程:艺术造型训练、建筑装饰制图、建筑装饰表现技法、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室内设计基础、方案设计与绘图。
后续课程: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平行工学结合课程:商业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二、课程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住宅空间设计的概念、目的和任务;掌握住宅空间设计原则、要素、依据与方法;掌握住宅空间设计知识;了解住宅空间设计内容、特点、设计方法。
能够完成不同形式的住宅空间设计及施工图绘制、效果图表现。
2、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造性设计思维和设计表达能力;具有住宅室内空间、室内色彩、材料和照明设计的能力;具有住宅室内家具和陈设、别墅室内绿化与庭院设计的能力;具有居住建筑各空间分析与设计能力;能根据项目要求完成住宅空间的方案设计图。
3、社会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三、学习内容与学时分配六、教学基本条件1、师资条件((1)教师数量:主讲教师2人。
居住空间设计创意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居住空间的设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好的居住空间设计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还能反映出居住者的个性和品味。
本文将探讨一些创意的居住空间设计方案,旨在为人们提供灵感和启发。
1. 开放式空间设计开放式空间设计是目前很受欢迎的设计趋势之一。
通过打破传统的隔断区域,将厨房、起居室和餐厅等功能区域融为一体,可以增加空间的流动性和互动性。
例如,在厨房和餐厅之间增加一个吧台,既可以作为厨艺秀的展现区,又可以作为与家人和朋友互动的场所。
此外,开放式空间设计还能使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宽敞和明亮。
2. 多功能储物设计对于居住空间有限的人来说,多功能储物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最大化利用空间,在家具设计中加入储物功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例如,在床的下方设计储物抽屉,或者在电视柜的后面增加储物功能。
此外,可以利用墙壁空间设计嵌入式储物柜,这样既不占地方又能满足收纳的需要。
3. 自然光与绿植结合自然光的渗透可以让空间变得更加明亮和生机勃勃。
因此,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自然光。
可以在房间中设置大面积的玻璃窗,或者使用透明的隔断,使得阳光可以自由进入到每个角落。
此外,绿植的添加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放置一盆小型绿植,还是打造一个垂直花园,都能给空间带来生机和自然的氛围。
4. 智能家居系统科技的发展为居住空间设计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不仅能提高生活便利性,还能提升居住空间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例如,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家中的灯光、音响和温度等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居住体验。
此外,智能安防系统也能提供全方位的保护,让人们更加放心地享受居住生活。
5. 融入艺术元素艺术元素的融入可以让居住空间更加独特和个性化。
可以通过选择一幅艺术画作或雕塑,将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给空间增添艺术氛围。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创意的家具和装饰品,使整个空间更加生动有趣。
6. 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是当前设计界的热门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