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教材生物实验梳理
- 格式:docx
- 大小:48.60 KB
- 文档页数:8
生物小高考实验总结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1.实验原理:(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50℃-60℃水浴加热约2分钟)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淀粉+碘---蓝色2.实验材料用具与方法步骤、实验结果分析(1)还原糖的检测①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②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③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2)脂肪的检测①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②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蛋白质的检测①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②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注意:A、还原糖鉴定所需材料为苹果或梨匀浆,也可用白色甘蓝叶或白萝卜(原因:还原糖含量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无色)不能用西瓜、韭菜、胡萝卜,也不能用甘蔗非还原糖。
B、斐林试剂由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使用时,甲乙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现配现用),需水浴加热,故要用到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灯。
C、脂肪的鉴定,制作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故要用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还需用50%的酒精,作用是洗去浮色,因为苏丹Ⅲ(Ⅳ)溶于酒精。
苏教版初二生物实验探究观察实验发现生命的奇迹生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科学领域,而实验是我们研究生命奇迹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探究和发现生命的奥秘。
在苏教版初二生物课程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关生命实验的探究,以启发我们对生命奇迹的独特观察和理解。
第一部分:观察生物的基本特征在生物学的起点上,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些生物的基本特征。
通过这些观察实验,我们可以对生物的特点和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
1. 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实验材料:- 鲜活植物叶片- 显微镜- 蒙古板实验步骤:1. 准备一片鲜活的植物叶片并将其放在玻璃片上。
2. 用显微镜将叶片放大到适当的倍数,观察叶片细胞的结构。
3. 记录并绘制你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我们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特点,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物的最基本单位,同时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也有一定区别。
第二部分:观察生物的生长特征生物的生长是生命奇迹中的一部分,通过观察生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命的运作机制。
2. 观察红豆的发芽与生长实验材料:- 红豆- 纸巾- 盆栽土壤- 水实验步骤:1. 将红豆放在湿的纸巾上,然后将纸巾包裹好,放在容器中。
2. 保持环境湿润,并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观察红豆的发芽和生长。
3. 记录红豆从种子到成长的变化过程。
我们可以观察到红豆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从种子到发芽再到生长的全过程。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命周期。
第三部分:观察生物的生态相互作用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命奇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3. 观察蚂蚁与蜜蜂的相互合作实验材料:- 蚂蚁- 蜜蜂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装有蚂蚁和蜜蜂的容器。
2. 观察蚂蚁和蜜蜂在容器中的相互作用,包括它们的行为和合作情况。
3. 记录你观察到的相互作用和合作行为。
苏教版初二生物实验解析亲手实验发现生命的奇迹通过亲手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生命的奇迹。
在苏教版初二生物教材中,有一系列生物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析其中的一些实验,并探讨它们所揭示的生命奇迹。
一、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在我们家附近的小河里,有一种叫做浮游生物的微小生物。
这些生物肉眼很难察觉,但通过放大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形态和运动方式。
实验过程中,我们先准备一些带有浮游生物的水样本,然后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浮游生物的形态各异,有的像小虾,有的像小蚂蚁。
它们的身体结构简单,但运动非常灵活。
有的浮游生物通过摆动体节的纤毛前进,有的则利用尾部的鞭毛迅速穿梭于水中。
这些微小的生物构成了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它们是水中食物链的低级消费者。
二、观察豆子的萌发过程豆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种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手观察豆子的萌发过程。
实验材料准备包括一些豆子、湿润的纸巾以及透明的小花瓶。
首先,我们将豆子均匀地分布在纸巾上,然后用适量的水湿润纸巾。
接下来,我们将湿润的纸巾连同豆子一起放入花瓶中,并观察每天的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会发现豆子逐渐发芽,并且出现了嫩绿的叶子。
这是因为豆子在湿润的环境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进而激活种子内部的生命力。
在适宜的条件下,豆子会迅速生长并形成植物。
从豆子到植物的这个过程,是生命奇迹中的一小部分。
三、研究果实的成熟过程水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之一。
通过研究果实的成熟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果的生长发育以及成熟的标志。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苹果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首先选择了几个未成熟的苹果,并观察它们的外观。
然后,我们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室内、阴凉处和阳光下。
每天我们都记录下它们的变化,包括颜色、硬度和香味等。
经过几天的观察,我们会发现那些暴露在阳光下的苹果先后变红,果皮变得光滑,又发出了芳香的气味。
十实验与探究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如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注意正确掌握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
(1)使用低倍镜应注意正确对光和调焦(粗细准焦螺旋的调节)。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包括:①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口。
③换用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
2.玻片标本制作适用于显微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玻片标本。
包括:(1)压片法(如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压片的一般过程是:取材→固定→解离(对不易分散的材料用盐酸处理)→漂洗→染色→压片→观察。
(2)装片法(如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流动)。
其过程是:将材料在载玻片水滴中展平→放盖玻片时应从一侧慢慢盖在水滴上,防止产生气泡→对材料染色或改变溶液浓度→观察。
3.研磨、过滤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
4.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如绿叶中色素的分离。
主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5.恒温技术适用于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或恒温箱。
6.解离技术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如观察有丝分裂时制片的解离过程。
7.等差梯度设置:如温度影响酶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等试验。
8.比色法:适用于需与标准显色液或显色卡比对的试验,如尿糖的检测。
另外还有材料的培养与选取,同位素示踪技术等。
实验设计是指在正式进行科学实验之前,实验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原理,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和步骤等全部方案的指定。
实验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对照原则该原则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又可增强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对于对照实验,一个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控制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常用的对照组类型有以下几种:(1)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作任何处理的对象组。
年级章节章节目录页码实验名称所需主仪器及器材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8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培养皿(可用解剖盘或白瓷盘或纸盒替代)、纸板19观察实验:认识显微镜显微镜19使用显微镜显微镜、载玻片21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干净纱布、叶片、吸水纸、自来水26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蚯蚓、硬纸板、玻璃板、自来水32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镊子、滴管、碘液、洋葱、吸水纸36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牙签、滴管、生理盐水、碘液、吸水纸、干净纱布41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显微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玻片标本45观察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50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草履虫、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食盐、蔗糖55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大豆或蚕豆种子56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大豆种子或蚕豆种子、纸杯等小容器60观察小麦根尖的结构放大镜、显微镜、根尖的纵切玻片标本、萌发的小麦种子61探究根的生长部位长出幼根的红豆、大豆或其他植物的幼苗64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大豆或玉米幼苗、烧杯、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65实验: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小麦等幼苗、可乐瓶或花盆、含氮无机盐、小石子或黄沙69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显微镜、木本植物的一段茎、木本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玻片标本70观察茎的输导功能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红墨水、放大镜、锥形瓶74观察花的结构当季的花、镊子、刀片75观察果实的结构花生的果实82观察叶片的结构显微镜、双面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植物绿叶、毛笔、叶片的横切玻片标本、自来水84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培养皿、滴管、新鲜的黑藻或绿色植物的叶片8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黑纸、曲别针、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自来水、酒精、碘液、盆栽的天竺葵88观察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玻璃漏斗、比漏斗直径稍大的烧杯、试管、火柴、金鱼藻或黑藻、自来水88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试管、玻璃漏斗、大烧杯、碳酸氢钠溶液、自来水、金鱼藻或黑藻91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蔬菜、黑色塑料袋、软管、锥形瓶、止水夹第7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04观察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透明的塑料袋、线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探索生命第3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4章生物体的组成第5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1单元周围的生物世界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8章人的生殖和发育5观察动物的卵子和精子雌沼虾等产卵的动物、动物精巢的玻片标本、镊子、吸管、显微镜、载玻片15探究: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较大的鱼肋骨、酒精灯、试管、镊子、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自来水19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记录本、调查表、钢笔20验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面粉、花生、小麦种子、烧杯、试管、滴管、碘液、白纸、匙子、纱布、单面刀片、镊子、清水23探究:食物中含有无机盐酒精灯、解剖针、干的小麦种子、黄豆种子、花生种子、或其他植物的种子28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试管、烧杯、温度计、量筒、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玻璃棒、馒头、面粉、碘液30观察小肠的结构放大镜、培养皿、镊子、剪刀、鸭小肠39观察人血涂片人血涂片玻片标本、显微镜47观察心脏的结构猪(或羊、兔)的心脏、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48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带秒针的表49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活的小鱼(尾鳍颜色浅一些)、显微镜、培养皿、纱布55测量肺活量容积为4000-5000ml的浅色细口塑料袋、塑料吹管、细线、直尺、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脱脂棉58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塑料管、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脱脂棉、洗耳球63测量体温腋窝用温度计、口腔用体温计、脱脂棉、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第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68观察肾的结构猪肾、解剖盘、解剖刀、肾单位玻片标本、显微镜84观察脊髓的结构脊髓横切面玻片标本、神经元玻片标本、显微镜86实习:膝跳反射87实习:测定学习时间秒表或手表93实习:听力测试秒表或普通手表、耳塞或棉球95探究手皮肤的触压觉3cm长的头发一根第13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100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不同pH的“酸雨”、培养皿、小麦种子、纱布、喷壶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9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12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3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载玻片、盖玻片、龙胆紫染色液4实习:植物的嫁接带芽的果树或花卉枝条、嫁接刀或刀片、剪刀、胶带、麻线10观察果实和种子自带植物的果实、刀片11探究: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成熟的果实、刀片、解剖剪14观察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纸盒、蚕种、桑叶、稻草23观察鸡卵的发育过程不同发育阶段的鸡卵、镊子、白瓷盘50观察蚂蚁的运动器官和步伐硬纸盒或其他器皿、蚂蚁、糖或其他食物54观察鸡翅的结构与运动的关系去毛的鸡翅(或鸭翅)、解剖盘、镊子、解剖剪、解剖刀第17章动物的行为60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糖或其他食物、面包、辣椒酱、醋、纸盒、放大镜84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显微镜、载玻片、滴管、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量筒、计时器95模拟人工呼吸人体模型或简易的头胸部模型、纱布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3酿制酒酿蒸熟的糯米、酒曲、广口瓶(或其他玻璃容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碘液25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变绿的池塘水、自来水26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及其生活习性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28探究:水生被子植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莲或其他水生被子植物、解剖剪、解剖刀、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34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放大镜、小铲子、镊子、白瓷盘、小瓶、筛子36观察螯虾螯虾、塑料盆、自来水、镊子、鲫鱼、解剖盘、镊子、水槽、红墨水、滴管、自来水38观察鲫鱼鲫鱼、解剖盘、镊子、水槽、红墨水、滴管、自来水49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新鲜食品(馒头没、面包米饭等)、透明塑料袋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第6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7单元健康地生活第9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14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6章动物的运动第19章珍爱生命第22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梳理(3-6年级)一、前言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本梳理针对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3-6年级),对实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知识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梳理三年级1. 认识常见物质:水、空气、土壤等2. 物质的性质:密度、溶解、浮力等3.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等4. 植物的生长:种子发芽、植物观察等5. 动物的特点: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四年级1. 力的作用:摩擦力、重力、浮力等2. 简单电路:电池、灯泡、开关等3. 磁铁的性质:磁极、磁力等4. 天气与气候:天气现象、气候类型等5. 生物多样性: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五年级1. 测量:长度、面积、体积等2. 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等3. 人体生理:骨骼、肌肉、血管等4. 地球与宇宙:地球结构、太阳系等5. 能源与环保: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等六年级1. 化学反应: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2. 生物的适应与进化:生物特征、进化历程等3. 科技产品:计算机、手机、互联网等4. 自然现象:地震、火山、彩虹等5. 食品安全与健康:食品成分、营养均衡等三、实验操作技巧1. 实验准备:了解实验原理,准备实验器材,明确实验步骤2. 实验操作: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注意安全事项,记录实验数据3. 实验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锻炼科学思维4. 实验报告: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提高写作能力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佩戴实验器材,防止意外伤害2. 实验道德:尊重实验结果,不篡改数据,遵守学术道德3. 实验合作:积极参与实验,与同学合作,培养团队精神4. 实验创新:勇于尝试新方法,提出新观点,培养创新能力五、总结通过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的梳理,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实验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素养。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道德、合作和创新,提高实验效果。
苏教版小学生物3-6年级实验汇总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内容三年级实验1. 认识植物的生长环境-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
- 实验步骤: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
2. 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实验目的: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水分、温度和空气等条件。
- 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发芽的情况。
四年级实验1. 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 实验步骤:观察校园内的动物,记录它们的形态结构特点。
2. 探究植物的传播方式-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传播方式及其适应性。
- 实验步骤:观察不同植物的传播方式,分析其适应性。
五年级实验1. 制作生态瓶- 实验目的: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相互关系。
- 实验步骤:制作生态瓶,观察瓶内生物的相互作用。
2. 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 实验目的: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及其营养物质的吸收。
- 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观察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六年级实验1. 观察细胞的结构- 实验目的: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实验步骤:制作细胞模型,观察细胞的结构。
2. 探究遗传和变异现象- 实验目的: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本质。
- 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观察遗传和变异现象。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三年级:植物种子、泥土、水、放大镜等。
- 四年级:动物模型、植物种子、放大镜、显微镜等。
- 五年级:生态瓶、食物、消化酶、显微镜等。
- 六年级:细胞模型、染色体试剂、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请参考教材中相关实验章节的内容,按照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六、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论等内容。
苏教版初二生物教材重点知识解析与实验指导高二生物教材重点知识解析与实验指导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它研究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以及演化规律。
初中生物教材承载着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内容,其中的重点知识解析与实验指导对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苏教版初二生物教材的重点知识进行解析,并给出相应的实验指导。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细胞器又分为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2. 细胞的功能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可以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分裂和自我复制等功能。
细胞的功能在不同细胞中有所差异,如肌肉细胞的收缩功能、神经细胞的传递功能等。
实验指导:实验一:显微镜下观察洋葱细胞结构1. 准备洋葱片和盐水,将洋葱片放入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2. 用小刀将洋葱片切成薄片,将薄片取出并放入显微镜镜片上。
3. 调整显微镜,用小倍镜观察细胞的整体结构,然后用大倍镜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
实验二:观察酵母菌的生长1. 准备酵母菌液和培养基。
2. 将酵母菌液均匀地滴在培养基表面,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3. 在一定时间内观察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探究其生长规律。
二、生物的进化和分类1. 进化的基本原理进化是指生物种群遗传特征的改变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进化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变异、适应性和选择性。
2. 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是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将其归为一类。
生物分类的原则包括共同起源、共同特征、进化关系等。
生物从大到小的分类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实验指导:实验三:比较不同鸟类的羽毛结构1. 准备各种鸟类的羽毛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结构差异。
2. 比较各种羽毛的外形、颜色、与飞行功能相关的特征,并进行记录。
实验四:观察不同植物的根茎叶结构1. 准备不同的植物样本,如豆类植物、叶菜类植物和草本植物等。
苏教版初二生物实验教材解析与实验指导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苏教版初二生物实验教材是一本经典的教材,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解析,并给出一些实验指导,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苏教版初二生物实验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该教材按照生物实验的常见主题进行了分类,包括植物实验、动物实验、生态实验等等。
每个主题下都有若干个实验,每个实验都有明确的目的、步骤和结果,同时还配有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报告的要求。
整个教材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涵盖了一定的知识点,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进行选择性学习。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实验指导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是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实验之前,同学们要仔细阅读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在脑海中想象整个实验的过程,并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
如果实验器材不足或有其他问题,可以提前与老师沟通并寻求帮助。
其次是实验中的操作技巧。
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是需要技巧和经验的,比如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调配浓度适宜的溶液等。
这时候,同学们要仔细听取老师的指导和解释,注意操作的细节,并根据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操作。
同时,还要注意安全,佩戴好实验室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免受伤或造成实验污染。
最后是实验结束后的总结和报告。
每次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要及时总结实验结果,思考所得到的结论,并将实验结果整理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并要注意语句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思考和拓展的内容,展示个人对实验的理解和观察。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和技巧,同学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验的改进和拓展。
比如同一个实验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复观察,或者可以进行一些变量的调节和对比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探索。
这样的实验探究方式可以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苏教版初二生物实验教材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教材,通过对教材的解析和实验指导,同学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生物实验,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探索科学的奥秘。
【苏科版】初中生物
重点知识精选
生物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了解万物的起源!苏科版初中生物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探究活动:观察鸡蛋
目的:观察蛋的各部分构造
器材:
1.剪刀1把;
2.镊子1把;
3.培养皿1个;
4.鸡蛋1个
步骤:
1、用剪刀柄在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碎裂的壳除去,注意不要弄破底下的膜(图)当壳去掉的范围够大时,将可看到钝端下方的气室。
2、剪掉气室上方的壳膜,看看气室的范围。
3、剪破气室下方的壳膜,把壳膜内的东西倒到培养皿内观察。
4、比照下图,观察蛋的各部分,包括蛋白、卵黄、系带,以及卵黄上的小白点。
注:小白点内含细胞核。
卵黄和小白点是由鸡的卵巢产生的,当卵黄和小白点通过输卵管时,输卵管先产生系带以固定卵黄的位置,使它位于蛋的中间。
然后输卵管再依序分泌蛋白、壳膜、蛋壳加在卵黄外,最后一个完整的鸡蛋由输卵管末端的开口排出。
问题:1、试推测已受精的鸡蛋中,哪一部位可以发育成小鸡?
2、蛋白和卵黄对已受精的鸡蛋有什么功用?
3、蛋壳有什么功用?
4、蛋气室的大小是否与新鲜度有关,为什么?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