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部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33.79 KB
- 文档页数:18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一、白内障(一)术前检查和准备1. 眼科入院常规检查2. 验光(双眼)3. 测双眼角膜曲率(电脑测量、手动测量相互参照,必要时可参考角膜地形图测量结果)4. 眼科A/B超检查5. 根据验光(包括对侧眼)和A超测量结果确定拟植入的人工晶体度数(注意A 常数)6. 必要时做眼视觉电生理检查(VEP、ERG、多焦ERG)(二)入院医嘱长期医嘱:眼科护理常规三级护理普食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0.1ml点X眼4/日裂隙灯检查1/日临时医嘱:裂隙灯检查、视功能检查、小瞳孔眼底检查、非接触眼压检查、散瞳查眼底、间接检眼镜检查、电脑验光、角膜曲率、黑白超声检查(单系统+床方)、医学影像工作站、A型超声波测厚、静脉抽血、血常规、凝血四项、尿常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糖、肌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胸正位片、心电图(三)术前交待要点1. 手术的目的是摘除混浊的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提高视力。
2. 如同时伴有眼底病和其它眼病,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或不能提高。
3. 有可能不合适放人工晶体,最多见的原因是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术中医生根据情况植入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或不植入人工晶体。
4. 可能继发宵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失代偿和交感性眼炎,瞳孔可能变形。
5. 手术中若晶体核沉入玻璃体中,需尽快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6. 术后如有晶体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需激光治疗或再次手术。
7. 有继发眼内感染的可能,虽然大部分经治疗能够好转,但仍极少数病人由丁严重的感染,不仅视力丧失,重者还可能丧失眼球。
8. 极少数有眼内驱逐性出血的可能,导致术中眼压突然增高,不能缝合切口,严重者甚至需要当场摘除眼球。
9. 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排斥反应或偏位,甚至脱落。
10. 术后可能仍有屈光不正,需要配带眼镜才能达到最好视力。
11. 若人工晶体脱落或偏位严重,继发宵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需二次手术。
12. 术中和术后发生麻醉和心脑血管意外或全身其它意外危及生命。
完整版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引言眼科常见病是指那些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包括结膜炎、干眼症、角膜炎等。
本文档将为眼科医生提供一份完整的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这些疾病。
一、结膜炎病因结膜炎是指结膜的炎症反应,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性反应等。
临床表现结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结膜充血、眼部刺痛、流泪、异物感等。
诊断结膜炎的诊断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来确定。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眼部检查、结膜分泌物培养等。
治疗治疗结膜炎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局部抗过敏药物等。
同时,患者应避免接触有害刺激物。
二、干眼症病因干眼症是由于泪液分泌减少或泪液质量下降而引起的一组眼部症状。
临床表现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包括眼部干涩、疲劳、异物感和视力模糊等。
诊断干眼症的诊断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眼表检查和泪液分析等来确定。
治疗治疗干眼症的方法包括使用人工泪液、热敷、保湿眼膏等。
患者还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三、角膜炎病因角膜炎是角膜的炎症反应,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等。
临床表现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眼部红肿、痛感、视力下降和角膜溃疡等。
诊断角膜炎的诊断可通过眼底镜检查、角膜染色等方法来确定。
治疗治疗角膜炎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抗病毒药物等。
对于严重的角膜炎,可能需要行角膜移植手术。
结论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为眼科医生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参考资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常见眼科疾病。
但是,诊疗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全面的病史,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眼科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目录概说溃疡性睑缘炎麦粒肿霰粒肿目割上睑下垂泪溢急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沙眼春季结膜炎泡性结膜炎巩膜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老年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炎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老年性黄斑变性概说眼为视觉器官,属五官之一。
它通过经络,与内在脏腑和其他组织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肝藏血而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诸脉者皆属于目,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眼发生联系。
这种脏腑、经络与眼的有机联系,保证了眼的正常功能。
如果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反映于眼部,引起眼病。
反之,眼部疾病也可通过经络影响相应的脏腑,以致引起脏腑的病理反应。
因此,在诊治眼病时,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因证论治,调整人体内部与眼病有关的脏腑、气血之间的相对平衡而达到治疗目的。
一、五轮学说中医眼科的五轮学说,就是将眼分为五个部分,分属于五脏,藉以说明眼的生理、病理与脏腑的关系。
实际上是一种从眼局部进行脏腑辨证的方法,至今仍有其一定的临床实用意义。
1 .肉轮指胞睑(包括皮肤、肌肉、睑板和睑结膜),在脏属脾,因脾主肌肉,故称肉轮。
因脾与胃相表里,故肉轮疾病常责之于脾与胃。
2 .血轮指两眦(包括两眦的皮肤、结膜和泪器),在脏属心,因心主血,故称血轮。
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故血轮疾病常责之于心与小肠。
3 .气轮指白睛(包括球结膜与巩膜),在脏属肺,因肺主气,故称气轮。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气轮疾病常责之于肺与大肠。
4 .风轮指黑睛(包括角膜、虹膜、睫状体),在脏属肝,因肝主风,故称风轮。
因肝与胆相表里,故风轮疾病常责之于肝与胆。
5 .水轮指睡神(包括瞳孔与瞳孔以后的眼内组织,如晶状体、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与视神经等),在脏属肾,因肾主水,故称水轮。
因肾与膀胱相表里,故水轮疾病常责之于肾与膀胱。
但由于瞳神结构复杂,其生理病理还与其他脏腑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眼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眼科常见疾病是指影响眼睛健康的一些常见病症,包括眼疼痛、视力模糊、眼红等症状。
诊疗常规是指医生在面对这些疾病时,通常会采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规。
眼科常见疾病眼科常见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1. 结膜炎:结膜炎是指结膜发生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红、眼痒、畏光等。
2. 角膜炎:角膜炎是指角膜发生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眼痛、视力模糊、充血等。
3.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眼压升高引起的眼病,常见症状包括眼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
4. 白内障:白内障是指眼睛的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常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灰白瞳孔等。
5. 弱视:弱视是指视觉发育不良导致视力减退,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不正常、眼球偏斜等。
诊疗常规在面对眼科常见疾病时,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诊疗常规:1. 详细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家族史等信息,以了解疾病的可能原因。
2. 视力检查:医生会使用视力表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视力情况。
3. 眼部检查:医生会使用专业仪器观察患者的眼球、结膜、角膜等部位,以寻找可能的异常表现。
4. 眼压测量:针对可能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医生会使用眼压计来测量患者眼压的情况。
5. 辅助检查:根据具体病情,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血液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等辅助检查,以更全面地评估病情。
6. 给予适当治疗: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手术矫正、视觉康复等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视力。
以上是眼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若有其他问题,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
儿童眼睛检查项目1、儿童眼睛的常规检查项目1.1、眼科检查查看右眼视力、左眼视力、右眼矫正视力、左眼矫正视力、辨色力。
1.2、裂隙灯查看结膜、角膜、巩膜、虹膜、前房晶体及前部玻璃体等。
1.3、眼底检查视盘颜色大小边界形状,视网膜血管状况有无动脉硬化,黄斑部及中心凹光反射情况,视网膜有无出血渗出脱失等病变表现,诊断眼病及发现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血压高、肾病、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的眼部异常。
1.4、非接触性眼压检测检查眼压是否正常。
2、儿童眼睛疾病的检查项目2.1、遗传学检查开展一些必要的遗传学检查,基因分析可确定NFⅠ和NFⅡ突变类型。
2.2、病理学检查主要特征是神经外胚层结构过度增生和肿瘤形成,尚伴有中胚层组织过度增生,典型病理改变为梭形细胞组成的神经纤维瘤,大小不一,主要生长于周围神经,也可发生在颅神经,脊神经或马尾等处,神经纤维瘤基本由鞘膜细胞组成,有些学者认为肿瘤是周围Schwann细胞弥漫增生的结果,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来源于神经内膜和外膜。
2.3、X线检查对神经纤维瘤病(NF-1)的诊断主要依靠眶周围骨质缺失,眶内和颞部皮下软组织增厚或条索状软组织块影,有无先天性骨骼缺陷,表现为骨质肥大及侵蚀,类似纤维性囊性骨炎,特别注意蝶骨大翼和眼眶。
2.4、B超或CT可明确视神经及视网膜情况,X线检查视神经孔情况。
出现青光眼时注意眼压的监测。
3、儿童多大应做眼睛检查3.1、新生儿所有的宝宝在出院前都应该检查眼睛是否有感染、先天缺陷、白内障或青光眼。
对早产儿、出生时缺氧的宝宝和有其他疾病的宝宝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3.2、半岁儿科医生应该对宝宝的眼睛进行筛查,检查眼睛的健康情况、视力发育状况和眼睛的注视能力等。
3.3、3-4岁这个阶段的所有的宝宝都应该检查眼睛和视力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以免产生问题影响后期的视觉发育。
视觉系统成熟在3岁左右,3-8岁视觉发育尚有一定可塑性。
8~9岁视力发育已完成,若此时才发现有弱视、没有立体视觉等异常,则矫正的结果不容乐观。
2023年眼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摘要
本文档旨在为2023年眼科常见病诊疗提供规范和指导。
主要包括常见病种的定义、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引言
眼科常见病是指在日常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炎等。
规范和统一的诊疗方法对提高眼科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病种及定义
1. 青光眼:指眼压升高,视野缺损等症状的眼部疾病。
2. 白内障:指眼睛晶状体混浊,视力模糊等症状的眼部疾病。
3. 角膜炎:指角膜红肿、疼痛等症状的眼部疾病。
二、诊断标准
1. 青光眼诊断标准:
- 基本病史和症状表现
- 眼压测量
- 视野检查
- 颞动脉血流速度检查
2. 白内障诊断标准:
- 视力测量
- 眼前节检查
- 检查晶状体混浊程度
3. 角膜炎诊断标准:
- 角膜红肿、疼痛等症状的存在- 角膜染色检查
- 细菌培养
三、治疗方法
1. 青光眼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降眼压药物的应用- 激光治疗:激光小梁切除术等- 手术治疗:滤过性手术等
2. 白内障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白内障摘除术等
3. 角膜炎治疗方法:
- 抗生素眼药水治疗
- 抗炎眼药物治疗
- 角膜移植手术
四、预防措施
1. 定期眼科检查,早期发现眼科疾病的迹象。
2.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接触眼部污染物。
3. 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适时休息眼睛。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眼科常见病诊疗的规范和指导,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眼科常见病,提高治疗效果,保护视力健康。
各年龄段筛查的检查时间、内容和方法各年龄段视力评估方法及标准眼表检查正常、干预、转诊标准资料收集与登记附件1:0-2岁儿童眼病、视力筛查记录单姓名___性别:男/女民族:__出生日期__出生体重___克户籍地址:_______居住地址:_______邮编____母亲姓名:____年龄___职业____手机号_______父亲姓名:____年龄___职业____手机号_______灰色部分为该年龄段非检查项目3-6岁儿童视力、眼病筛查记录单3岁以上儿童应用对数视力表(灯箱)测查视力附件2:0-6岁儿童眼病、视力筛查/诊治(三联单)转诊单0-6岁儿童眼病筛查/诊治转诊单(转诊单位存根联)儿童姓名____性别__出生年月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母亲姓名_____手机号_______;父亲姓名_____手机号_______户籍地__省__市__县(区)__乡镇(街道)__村(社区)__组(幢)_号(室)现住地__省__市__县(区)__乡镇(街道)__村(社区)__组(幢)_号(室)筛查医院:____________筛查时间:___年___月___日筛查结果:拟诊疾病名称:_____________筛查视力:右___,左___转诊单位:_______________;转入单位:______________转诊单位联系方式:_______填报医师:_____填报时间:___年_月_日附件2:0-6岁儿童眼病、视力筛查/诊治(三联单)转诊单0-6岁儿童眼病筛查/诊治转诊单(转诊单位存根联)儿童姓名____性别__出生年月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母亲姓名_____手机号_______;父亲姓名_____手机号_______户籍地__省__市__县(区)__乡镇(街道)__村(社区)__组(幢)_号(室)现住地__省__市__县(区)__乡镇(街道)__村(社区)__组(幢)_号(室)筛查医院:____________筛查时间:___年___月___日筛查结果:拟诊疾病名称:_____________筛查视力:右___,左___转诊单位:_______________;转入单位:______________转诊单位联系方式:_______填报医师:_____填报时间:___年_月_日0-6岁儿童眼病筛查/诊治转诊单(县、市级医疗保健机构存根联)儿童姓名____性别__出生年月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母亲姓名_____手机号________父亲姓名_____手机号_______户籍地__省__市__县(区)__乡镇(街道)__村(社区)__组(幢)_号(室)现住地__省__市__县(区)__乡镇(街道)__村(社区)__组(幢)_号(室)拟转诊医院:_______转诊时间:__年_月_日:转出单位联系方式:_____诊治结果:疾病名称:_______________视力复查:右___,左___主要诊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家属知情疾病情况:____________儿童家属签字:_________接诊单位:___________填报医师:_____填报时间:___年_月_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6岁儿童眼病筛查/诊治转诊单(县、市级医疗保健机构反馈联)_______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将贵单位转诊的_____儿童眼病诊治结果反馈如下:母亲姓名_____手机号_______;父亲姓名_____手机号________户籍地__省__市__县(区)__乡镇(街道)__村(社区)__组(幢)_号(室)现住地__省__市__县(区)__乡镇(街道)__村(社区)__组(幢)_号(室)转诊诊治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诊医嘱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家属知情疾病情况:_____________儿童家属签字:________反馈单位:___________填报医师:_____反馈时间:___年_月_日附件3:早产儿、高危新生儿情况登记表筛查单位筛查者签名:填表日期:备注:1.由市、县助产机构提供并登记完成;2.每月定期上报给眼保健科或儿保科负责眼病和视力筛查管理工作人员附件4:0-6岁儿童眼病筛查异常登记表一、一般情况:儿童姓名,性别,民族,出生体重出生日期:年月日;年龄:岁月天小时家庭住址:邮编联系电话父亲姓名:出生年月,职业:手机号:母亲姓名:出生年月,职业:手机号:居住情况:(1)常住(2)暂住(3)流动二、个人情况:1、出生情况:第胎,第产2、早产(孕<37周),足月(37—42周),过期产(>42周)3、顺产,负压吸引,产钳,剖宫产4、出生缺陷:无、有(详述)5、胎儿窘迫:无、有6、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7、单胎、双胎、多胎8、分娩时有无产伤:无、有(产伤部位)。
第一节眼睑病睑腺炎【诊断】一、临床表现睑腺炎为细菌经睑腺在睑缘的开口侵入腺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通常称为麦粒肿。
皮脂腺发生的感染为外麦粒肿,由睑板腺发生的感染为麦粒肿。
外麦粒肿初起发痒,逐渐加剧,眼睑皮肤有局限性红、肿、热、痛,起于外眦部者症状更显著。
麦粒肿临床症状相对稍缓和。
如致病菌毒性强烈,可伴有恶寒、发热全寻症状。
二、检查(一)眼睑皮肤或睑结膜局限性红肿,扪之有硬结和压痛,邻近球结膜水肿。
(二)成熟时在近睑缘皮肤或睑结膜上出现黄白色脓点,会自行穿破出脓。
(三)严重时眼睑红肿围扩大,可侵犯整个眼睑形成眼睑脓肿。
三、诊断标准(一)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触之有硬结。
(二)睫毛根部,近睑缘皮肤或睑结膜面出现脓点。
(三)重者同侧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伴畏寒发热。
【治疗】(一)初起痒感时频用冷敷。
未成熟时采用湿热敷,每日三次,每次15分钟。
(二)抗生素眼液如环丙沙星眼水点眼,口服或肌注抗生素。
(三)清热解毒中药服。
(四)如已成熟,出现波动感可转上级医院切开排脓,麦粒肿切忌用手挤压,因睑及面部静脉无静脉瓣,挤压致细菌进入血液。
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导致生命危险。
(五)耳前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全身体征者,应卧床休息,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疗效标准】一、治愈脓头排出,伤口愈合,炎症消退。
二、好转脓头大部分排出,炎症减轻。
三、未愈脓头未排出,炎症加重。
睑板腺囊肿【诊断】一、临床表现睑板腺囊肿为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的睑板腺慢性肉芽肿。
睑板上可触及单个或2—3个无红痛之结节样硬性肿块,大如樱桃,小如绿豆。
病程进行缓慢,可长期不变或逐渐长大。
小型者可自行吸收,有的可自行破溃,排出胶样容物。
二、检查(一)睑板上可触及境界清楚的坚硬肿块,不红不痛,表面皮肤隆起,但与肿块无粘连。
在正对肿块的睑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红色。
(二)囊肿自结膜面穿破可露出肉芽组织。
(三)反复发作者应转上一级医院行病理检查,以便与睑板腺癌鉴别。
眼科临床诊疗参考及操作规范一、前言为了提高眼科临床诊疗质量,规范眼科医生的诊疗行为,保障患者权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眼科诊疗技术发展现状,制定本参考及操作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诊疗工作,眼科医生、技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
二、眼科诊疗基本原则1. 全面了解病史,仔细询问症状,进行全面眼科检查。
2. 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分析可能的病因,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3. 在进行有创诊疗操作前,向患者充分说明诊疗过程、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同意。
4. 注重眼科疾病整体治疗,兼顾患者全身状况。
5. 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眼科常见疾病诊疗要点1. 角结膜疾病诊断要点:- 角结膜异物、炎症、溃疡、感染等表现。
- 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地形图等检查。
治疗要点:- 局部抗感染、抗炎治疗。
- 角膜溃疡需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
- 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 青光眼诊断要点:- 眼压升高、视野缺损、视神经损伤等表现。
- 眼压测量、视野检查、视神经头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要点:- 降低眼压,控制病情进展。
- 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断剂、前列腺素衍生物等。
- 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如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滤过术等。
3. 白内障诊断要点:- 渐进性视力下降、屈光改变、眩光现象等。
- 裂隙灯检查、眼部B超、角膜曲率等检查。
治疗要点:-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药物治疗:如抗氧化剂、营养剂等。
- 手术治疗: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等。
4. 眼底疾病诊断要点:- 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底出血、渗出、视网膜脱落等表现。
- 眼底镜检查、眼底摄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
治疗要点:- 针对病因治疗,如抗VEGF治疗、激光治疗等。
-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四、眼科操作规范1. 眼科检查- 遵循眼科检查标准化流程,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注意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2.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用药指南。
第一章眼睑病第一节眼睑皮肤病一、眼睑湿疹(一)定义及分型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局部皮肤涂抹滴眼液、眼膏或其他不能耐受的刺激性物质时,常呈急性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
溢泪、慢性泪囊炎、卡他性结膜炎等则可引起慢性湿疹。
(二)诊断1.病变部位痒感明显。
2.急性者初起时,睑皮肤肿胀充血,继而出现疱疹、糜烂、结痂。
如有继发感染,则可形成脓疱、溃疡。
慢性者,局部皮肤肥厚、粗糙及色素沉着。
少数可并发结膜炎和角膜浸润。
血液中常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三)治疗停用有关药物,去除致病因素。
局部糜烂、渗液时,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
局部丘疹而无渗出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已干燥的病变可外用氧化锌糊剂或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全身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去氯羟嗪(克敏嗪),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
重症患者可加用口服皮质类固醇药物,并作对症处理。
二、眼睑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palpebral dermatitis)(一)定义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或其第一、第二支,在其分布区域发生伴有炎性的成簇疱疹。
各年龄及性别组均可出现,但多见于老人及体弱者。
(二)诊断起病前常先有发热、疲倦、全身不适、神经痛、畏光、流泪等前驱症状。
3天后,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皮肤肿胀、潮红、群集性疱疹。
水疱可变干结痂,痂皮脱落后常留下瘢痕及色素沉着。
病变区域可留有长期的感觉消失或异常。
皮损局限于神经支配区域,不超过鼻部中线为眼睑带状疱疹的最大特征。
有时同侧眼的角膜与虹膜也可同时累及。
继发感染者,相应部位淋巴结肿大。
(三)治疗发病初期局部可涂1%甲紫(龙胆紫)液或氧化锌糊剂。
也可用0.1%—0.2%碘苷(疱疹净)液湿敷或3%阿昔洛韦眼膏涂布。
适当休息,给予镇静、止痛剂,以及维生素B1、B2。
重症患者,为增强抵抗力,可用丙种球蛋白及转移因子。
预防继发感染,必要时全身使用抗生素。
出现角膜炎、虹膜炎等并发症时,局部应用抗病毒药和散瞳药等。
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眼保健宣传教育、视力评估和相关眼病的筛查,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及早矫治或及时转诊,以预防儿童可控制性眼病的发生发展,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一)时间。
1.健康儿童应当在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眼病筛查,分别在3、6、12月龄和2、3、4、5、6岁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阶段性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2.具有眼病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当在出生后尽早由眼科医师进行检查。
新生儿眼病的高危因素包括:(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超过7天并有连续吸氧(高浓度)史。
(2)临床上存在遗传性眼病家族史或怀疑有与眼病有关的综合征,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小眼球、眼球震颤等.(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形态畸形、大面积颜面血管瘤,或者哭闹时眼球外凸。
(5)出生难产、器械助产。
(6)眼部持续流泪、有大量分泌物.3.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当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由眼科医师进行首次眼底病变筛查。
(二)检查内容和方法。
1.内容在儿童健康检查时应当对0~6岁儿童进行眼外观检查,对4岁及以上儿童增加视力检查。
有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与儿童年龄相应的其它眼部疾病筛查和视力评估:满月访视时进行光照反应检查,以发现眼部结构异常;3月龄婴儿进行瞬目反射检查和红球试验,以评估婴儿的近距离视力和注视能力;6月龄婴儿进行视物行为观察和眼位检查(角膜映光加遮盖试验),1~3岁儿童进行眼球运动检查,以评估儿童有无视力障碍和眼位异常。
2.方法(1)眼外观:观察眼睑有无缺损、炎症、肿物,眼睫毛内翻,两眼大小是否对称;结膜有无充血,结膜囊有无分泌物,持续溢泪;角膜是否透明呈圆形;瞳孔是否居中、形圆、两眼对称、黑色外观。
(2)光照反应:检查者将手电灯快速移至婴儿眼前照亮瞳孔区,重复多次,两眼分别进行。
最新眼科常见病诊疗规范5汇编简介本文档旨在汇编和总结最新的眼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这些规范是根据权威医疗机构和专家的建议制定的,旨在帮助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眼科疾病。
规范1:视网膜病变的诊疗规范- 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包括视网膜脱落、视网膜出血等。
本规范详细介绍了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 诊断方法包括眼底检查、OCT扫描等。
治疗策略包括激光治疗、手术等。
规范2:白内障的诊疗规范-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球混浊。
本规范介绍了白内障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
- 诊断方法包括裂隙灯检查、角膜地形图等。
手术治疗主要是白内障摘除术。
规范3:青光眼的诊疗规范-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由眼压升高引起。
本规范详细介绍了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诊断方法包括眼压测量、视野检查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
规范4:屈光不正的诊疗规范- 屈光不正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
本规范介绍了屈光不正的诊断和矫正方法。
- 诊断方法包括验光、角膜地形图等。
矫正方法主要是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
规范5:干眼症的诊疗规范-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干燥。
本规范详细介绍了干眼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诊断方法包括沙窝试验、泪液分析等。
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热敷等。
结论本文档汇编了最新的眼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旨在为医生提供指导,确保对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符合权威指南。
医生在遵循这些规范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眼健康。
参考文献:- 张三, "最新眼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华眼科杂志, 2021.- 李四, "眼科疾病诊疗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眼科常见病症的诊断和疗法引言眼科常见病症是指经常在眼科临床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眼部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眼科病症的诊断和疗法。
病症一:近视诊断近视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问题,主要表现为远处物体模糊,近处物体清晰。
近视的诊断通常通过视力检查,包括验光和眼底检查。
疗法对于轻度近视,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对于中度或重度近视,可能需要考虑角膜塑形术或激光手术以改善视力。
病症二:白内障诊断白内障是眼睛晶状体混浊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或减退,眩光感增强。
白内障的诊断通常通过眼底检查和眼压测量。
疗法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即白内障摘除术。
手术后可以选择植入人工晶状体来恢复视力。
病症三:干眼症诊断干眼症是指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快引起的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
干眼症的诊断可以通过眼睛检查和泪液分析来确定。
疗法干眼症的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的使用、控制环境因素、药物治疗等。
对于严重的干眼症,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病症四:青光眼诊断青光眼是一种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受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眼痛等症状。
青光眼的诊断通常通过眼压测量、视野检查和眼底检查来确定。
疗法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通过降低眼压来控制病情。
激光治疗可以促进眼房水排出,手术治疗则可以通过改善眼房水排出通道来降低眼压。
结论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眼科病症的诊断和疗法。
在面对这些疾病时,及时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方法
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儿童眼部疾病,促进儿童眼健康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的常规方法:
1. 眼外观
检查儿童的眼外观,包括眼睑、眼球、眼结膜等部位。
观察是否有异常,如红肿、分泌物、充血等。
2. 瞬目反射
通过观察儿童瞬目反射,了解其眼球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检查时,让儿童注视并快速眨眼,观察是否有异常反应。
3. 红球试验
通过红球试验,检查儿童的中心视力。
在儿童眼前放置一个红色球体,观察其是否能够追踪红球体的移动轨迹。
4. 视力检查
采用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在儿童年龄适宜时进行视力检查。
检查距离一般为5米,让儿童单眼或双眼辨认视力表上的字母或图案,得出相应的视力值。
5. 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检查是更详细的眼部检查,可以观察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
通过裂隙灯检查,可以发现更细微的眼部病变。
6. 屈光检查
对于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进行屈光检查,了解其远视、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情况。
7. 其他检查
根据儿童的眼部症状和体征,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眼压检查、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等。
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定期的眼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干预眼部疾病,促进儿童眼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6.17•【文号】国卫办妇幼发〔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06.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发〔202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规范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早期发现儿童常见眼病、视力不良及远视储备量不足,及时转诊干预,控制和减少儿童可控性眼病及视力不良的发展,预防近视发生,根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我们组织制定了《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1年6月17日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和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促进儿童眼健康,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卫基层发〔2017〕13号),进一步细化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内容,制定本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
二、服务时间及频次根据不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眼及视觉发育特点,结合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时间和频次,为0~6岁儿童提供13次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
其中,新生儿期2次,分别在新生儿家庭访视和满月健康管理时;婴儿期4次,分别在3、6、8、12月龄时;1至3岁幼儿期4次,分别在18、24、30、36月龄时;学龄前期3次,分别在4、5、6岁时。
三、服务内容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儿童常见眼病、视力不良及远视储备量不足,及时转诊干预,控制和减少儿童可控性眼病及视力不良的发展,预防近视发生。
儿童眼部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一、睑腺炎(hordeolum)(一)定义及分类系眼睑腺体及睫毛毛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两种。
化脓性细菌(以葡萄球菌多见)感染,引起睫毛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外麦粒肿;而引起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则称内麦粒肿。
(二)诊断1.外麦粒肿睑缘部红、肿、热、痛,触痛明显。
近外眦部者常伴有颞侧球结膜水肿。
数日后,睫毛根部出现黄脓点,溃破排脓后痊愈。
炎症严重者,常伴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或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 内麦粒肿眼睑红肿较轻,但疼痛较甚。
眼睑红、肿、热、痛,睑结膜面局限充血、肿胀,2~3日后其中心可见黄脓点。
自行穿破,脓液排出后痊愈。
(三)治疗脓肿形成前,应局部热敷,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及眼膏。
反复发作及伴有全身反应者,可口服抗生素类药物。
脓肿成熟时需切开排脓。
应注意对外麦粒肿,其皮肤切口方向应与睑缘平行;对内麦粒肿,则其睑结膜面切口方向须与睑缘垂直。
切忌挤压排脓,以免细菌随血流进人海绵窦引起脓性栓塞而危及生命。
(四)门诊标准流程二、新生儿泪囊炎(neonatal dacryocystitis)(一)病因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致。
多为鼻泪管下端管腔被先天性残存膜封闭。
(二)诊断1.临床表现常为单侧。
病情缓慢,症状较轻。
患儿溢泪、分泌物增多。
有时,泪囊区可略隆起,压迫泪囊有分泌物溢出。
2.检查仔细检查外眼情况,必要时也可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三)治疗每日数次按摩泪囊,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以生理盐水高压冲洗泪道或仔细探通,可使鼻泪道通畅而痊愈。
如泪道探通失败则手术。
(四)入院标准1. 泪道探通失败。
2. 无其他内科疾病。
(五)出院标准1. 一般情况良好,溢泪消失。
2. 鼻泪管置管位置正。
3. 无需要处理的并发症。
(六)随访指导患儿定期随访,1—2周进行泪道冲洗,3—6个月拔管。
(七)门诊标准流程(八)住院标准流程三、急性卡他性结膜炎(acute catarrhal conjunctivitis) (一)定义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或“火眼”,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
发病有季节性,夏、秋两季多见,多双眼发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急,结膜明显充血,有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有自愈倾向,病程多为2—4周。
(二)病因常见的致病菌为kochweck杆菌、肺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见到。
后两种细菌平常寄生于结膜囊内,不引起结膜炎。
但在其他结膜病变及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时有时也可引起急性结膜炎的发作。
细菌可通过多种媒介直接接触结膜。
其在公共场合、集体单位如幼儿园、学校及家庭可迅速蔓延,导致广泛流行。
特别是在春秋季节,各种呼吸道疾病盛行,结膜炎致病菌有可能经呼吸道传播。
(三)诊断1、临床表现(1)自觉患眼刺痒有异物感,严重时有眼睑沉重感及畏光、流泪、烧灼感。
(2)有时因分泌物附着在角膜表面瞳孔区,造成暂时视物不清,冲洗后即可恢复视力。
(3)眼睑肿胀,睑、球结膜明显充血呈鲜红色,以睑部及穹隆部结膜最为显著。
(4)有大量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在结膜面可有假膜出现,又称伪膜性结膜炎。
(5)球结膜下散在点、片状出血。
(6)角膜并发症主要是由kochweck杆菌引起。
表现为卡他性角膜边缘浸润及溃疡,病变开始呈浅层点状浸润,以后浸润互相融合,遗留云翳。
2、实验室检查(1)细菌学检查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可分离发现致病菌,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2)细胞学检查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增多。
3、鉴别诊断需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病毒性结膜炎鉴别。
(四)治疗在发病早期和高峰期作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检查,确定致病菌,并作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治疗。
一般病程晚期细菌学检查阳性率较低。
保持局部清洁,不遮患眼,及时彻底控制感染,防止复发和交叉感染。
1、冲洗结膜囊:对分泌物多的患者,可用1:5000—1:10000升汞液、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若分泌物不多,消毒棉签蘸上述溶液清洁眼部。
2、局部选用眼药水(膏),如0.25%氯霉素、O.3%氧氟沙星、0.5%林克霉素或10%—15%磺胺醋酰钠等,每l—2小时1次,睡前用0.5%四环素、0.5%土霉素眼膏或o.5%红霉素眼膏涂眼,防止眼睑粘着,同时使药物在结膜囊内保留较长时间。
在并发角膜炎时,应按角膜炎处理。
治疗要及时、彻底,防止复发。
(五)门诊标准流程四、弱视(amblyopia)(一)定义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0.8者称为弱视。
目前,我国弱视标准为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行。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
(二)病因1、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儿。
2、屈光参差性弱视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两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差300度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
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度以上,远视在500度以上,散光≥200度或兼有散光者。
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
4、废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5、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由于出生时黄斑出血,导致锥细胞排列不规则,在婴儿出生后双眼形成以前发生,因而预后不好。
有些虽然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查出明显的病变,目前仍认为属器质性病变,因现有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此型为恒定性弱视,治疗无效。
(三)诊断1、临床表现(1)视力减退经屈光矫正后视力不足0.8者为弱视。
视力低于0.1者为重度弱视,视力0.2—0.5者为中度弱视,视力0.6—0.8者为轻度弱视。
(2)视标分辨力对排列成行的视标分辨力较差,而对单个视标分辨力较高。
(3)眼位偏斜眼位偏斜较恒定的一眼,常为重度弱视眼。
(4)异常固视如用中心凹以外的某点注视为旁中心固视,分中心凹旁、黄斑旁及周边注视等。
(5)眼球震颤2、检查(1)视力检查一般作常规远、近视力检查。
少数患者必要时可作视觉诱发电位以测定其客观功能。
(2)外眼与检眼镜检查(3)屈光检查儿童弱视诊断前必须用睫状肌麻痹药物散瞳验光。
有内斜视者、中度远视及散光显著者,必须用1%阿托品眼膏在验光前两眼用3d,每日3次,每次米粒大小。
对正在上学期间儿童或近视者等,可用美多丽滴眼液散瞳验光,即当天散瞳,每10min1次,共3次后验光。
(4)斜视度检查。
(5)注视性质检查。
(6)立体视觉检查。
(四)治疗弱视的疗效与年龄(包括发病年龄与治疗开始的年龄)、弱视的程度、类型、注视性质等密切相关。
一般学龄前疗效较好,发病早,治疗晚,程度重,偏心注视者,疗程长预后差。
到青春期后多数治疗无望。
疗效评价标准:无效视力退步、不变或提高1行。
进步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
基本痊愈矫正视力提高至0.9或以上。
痊愈经过3年随访,视力仍保持正常。
1、配戴眼镜多数患者首先需要配戴正确合适的矫正眼镜,以较低的度数,最好的视力并结合眼位情况,进行配戴。
正确戴镜是治疗弱视的首要关键。
(1)对有内斜视的患者①首次配镜一定要充分矫正,一般给患者留下1.00D作为生理调节的需要。
有些患者需戴双光眼镜,看近时度数戴足为全矫,看远则减少1.50D,既保证远、近视力,又可改善眼位。
②配镜后定期复查生理与眼位状况。
③每6个月至1年重新散瞳验光1次。
④对调节性内斜视在保持眼位正,视力好的前提下,方可减低球镜度数,远视散光也可酌情略减。
⑤对非调节性内斜视或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以获得最佳视力的较低度数配镜,并注意保持眼位正常。
(2)对有外斜视的患者屈光度不大于+2.50D则不必配镜。
超过+2,50D者,以获得最好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配镜。
外斜伴有近视者,尽量配足其近视屈光度,在争取良好视力的同时又能改善后矫正其外斜眼位。
(3)无斜视的患者一般远视眼每1屈光度(D)减去1/4—1/3屈光度,近视眼则略微减少,以矫正视力佳,戴后舒适为原则。
(4)散光一般不增减,但有些散光可按主觉需要略微减少,以提高视力。
(5)验光配镜后定期复查视力与眼位变化,6个月至1年重新散瞳验光1次,按视力与眼位变化更换眼镜。
2、遮盖疗法是治疗弱视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遮盖健眼越彻底越好,强迫弱视眼注视,为防遮盖眼视力下降每周放开1d,4岁以下的幼儿按年龄适当递减遮盖时间,12h遮盖或上、下午各遮盖2h等,并定期复查视力,防止健眼的视力减退。
3、其他治疗方法(1)视觉刺激疗法 CAM视刺激仪,适用于中心注视的弱视。
(2)红色滤光片及发光二极管闪烁治疗适用于偏心注视的患者。
(3)刷状内视治疗适用于偏心注视的患者。
(4)后象疗法适用于偏心注视的患者。
(5)压抑疗法(光学、药物疗法)①近压抑:适用于矫正视力不大于0.3的单眼弱视。
②远压抑:适用于矫正视力大于0.3的单眼弱视。
(6)辅助治疗根据年龄和弱视眼的视力状况,健眼作遮盖,让弱视眼多做精细工作,如穿珠子、穿针、插板、描图等,以促进视力提高。
4、矫治法对有斜视的弱视患者应先矫治弱视后再作手术矫正眼位,否则效果不稳定,易复发或过矫。
但眼位矫正后视力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门诊标准流程五、眼外伤(ocular trauma)(一)定义眼外伤是指由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等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眼部引起眼的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统称。
(二)眼外伤分类根据致伤物的性质和方式不同,可将眼外伤分为机械性与非机械性眼外伤。
机械性眼外伤又分为挫伤和锐利伤;后者又分为热烧伤、化学伤、辐射和毒气伤等。
(三)检查与处理原则(1)检查①病史:询问致伤原因、部位、时间、致伤地点及周围环境、致伤物、受伤后是否经过处理、以往视力状况及眼病史、全身性疾病是否经过处理。
②全身情况:先检查生命体征,注意有无颅脑重要器官及其他器官损伤如肝脾有无受损,呼吸道有无阻塞等。
有危及生命的其他病情时,应请有关科室先行处理,待生命稳定后再行眼科检查。
③视力:包括裸眼、矫正、小孔视力等,根据患者情况尽可能详细检查并准确记录,以判断视功能状态。
④外眼:仔细检查眼睑、结膜、泪器、眼肌、眼眶,并记录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有无裂伤、缺损、出血、感染、异物、骨折等,应绘图并描述。
⑤眼球:眼球运动只适用于眼球没有破裂伤时,以防眼内容物被挤出,询问有无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