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规范.docx
- 格式:docx
- 大小:64.78 KB
- 文档页数:43
电控和自控运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一、引言电控和自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电控和自控系统的不当操作或技术故障可能会导致工作场所事故的发生,危及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运行,制定并遵守电控和自控运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该操作规程的目的是指导工作人员正确、安全地操作电控和自控系统,并确保其正常运行,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三、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电控和自控系统进行工业生产的场所。
四、定义1. 电控系统:指人们通过电气仪器设备来实现机械设备的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2. 自控系统:指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反馈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的系统。
3. 操作人员:指受过培训并具备相应资格的工作人员,可以操作电控和自控系统。
4. 危险: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的潜在风险。
五、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1.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格证书和培训证明,并且了解工作场所的安全操作规程。
1.2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1.3 操作人员应检查所要操作的设备和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相关警示标志和说明书。
1.4 操作人员应确保操作区域没有其他人员,以免产生危险。
2. 操作过程2.1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注意细节。
2.2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保持警觉,注意周围的环境和可能出现的危险。
2.3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要随时关注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2.4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随意拆卸或更换设备部件,必须经过相关人员的批准。
2.5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 操作后及时处理3.1 操作人员在完成操作后,应及时清理工作场所,确保设备和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CAD/CAM技术全套教案完整版授课电子教案整本书电子讲义教学讲义().docx1、教案第1~2课时教学内容项目一认识CAD/CAM技术项目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结构性改变,呈现多样化和独特化特征,用户对产品质量,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产品从设计、制造和投放市场的周期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改变,企业产品也向着多品种、小批量方向进展。
CAD/CAM技术是近30年来快速进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设计和制造自动化应用技术,它从根本上转变了过去从设计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工作方式,给设计和制造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
其进展与应用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工业现代2、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学过程课程导入一、组织教学〔2分钟〕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心情。
二、导入新课〔5分钟〕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2.本课题学习及把握的主要内容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相关学问一、认识数控加工1.数控加工过程2.数控机床组成〔1〕机床本体〔2〕CNC装置〔3〕输入/输出设备〔4〕伺服单元〔5〕驱动装置〔6〕可编程掌握器〔7〕测量装置3.数控加工主要特点〔1〕工序集中〔2〕自动化〔3〕柔性化高〔4〕能力强二、熟识CAD/CAM技术功能及应用1.CAD/CAM系统基本功能〔1〕图形3、显示功能〔2〕输入/输出功能〔3〕存储功能〔4〕交互功能〔人机接口〕2.CAD/CAM系统的主要任务〔1〕几何建模〔2〕计算分析〔3〕工程绘图〔4〕结构分析〔5〕优化设计〔6〕计算机帮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7〕自动编程〔8〕模拟仿真〔9〕工程数据管理和信息传输与交换3.CAD/CAM的应用〔1〕CAD/CAM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CAD/CAM技术的应用4.CAD/CAM技术基本概念〔1〕CAD 〔2〕CAPP〔3〕CAM〔4〕CAD/CAM集成系统〔5〕CAE三、了解CAD/CAM 技术进展历程1.CAD4、技术的进展〔1〕形成阶段〔2〕进展阶段〔3〕成熟阶段〔4〕集成阶段2.CAD技术的进展3.CAD/CAM一体化〔集成〕技术四、了解CAD/CAM技术在我国现状及进展趋势1.CAD/CA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1〕起步晚、市场份额小〔2〕应用范围窄、层次浅〔3〕功能单一、经济效益不突出2.CAD/CAM技术的进展趋势〔1〕CAD/CAM技术应与多媒体技术更好的结合〔2〕CAD/CAM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开放性〔3〕CAD/CAM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开放性〔4〕CAD/CAM系统应具备更强的智能性3.CAD/CAM技术在企业中的5、应用前景五、了解常用CAD/CAM软件1.国产软件〔1〕中望3D〔2〕SINOVATION2.国外CAD/CAM软件〔1〕UGNX〔2〕Pro/ENGINEER 〔3〕CATIA〔4〕MasterCAM系统复习思索见教材本项目最终的思索题第3~4课时教学内容项目二绘制轴套类零件工程图项目分析CAXA 数控车是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新的数控加工平台上开发的数控车床加工编程和二维图形设计软件。
DNC数据传输及通信协议DNC是机械加工制造类离散自动化系统的基础,虽然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机床控制系统 (CNC)的进步己经动摇了传统的、以串行接口为基础的DNC系统的地位,但是由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较长,以及控制技术相对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滞后,传统意义上的以传送NC程序为主要目的的DNC技术仍然有相当的需求。
尤其是对于那些加工程序更换频繁,程序复杂、加工时间长的机械加工车间,如模具工厂, DNC则是必须的选择。
协议是数据通信的语言规范, DNC作为一种控制方式,其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当然需要采用一种通信的规范。
由于DNC系统的通信网络主要由加工机床的控制系统(CNC)组成,系统设计者必须根据控制系统所支持的协议来配置网络,所以DNC系统的设计者通常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
现代的数控机床已经开始使用工业以太网作为数控系统的DNC接口(通常支持TCP/IP ),可以将机床直接纳入工厂的车间网络,使DNC的概念发生了改变,系统的设计变得更为简单,同时也大大扩展了机床作为底层设备的功能和性能。
但是对于仍在使用的大量的较早生产的数控机床(包括现在制造的很多功能相对简单的机床),由于通常只有串行数据通信接口,对于DNC系统设计者和DNC软件设计者来说,了解机床的通信协议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机床(这里当然是指机床的控制系统,如CNC,下同)一般都支持XON/XOFF式的通信协议,即本文讨论的 B 协议,也有一些可以支持较为复杂的,采用分组方式的停止等待ARQ协议,如所谓 A 协议( Fanuc 和 Okuma),或者3964R(Siemens) 等。
由于 A 协议相对比较复杂,本文暂不作讨论。
1 B 协议的协议方式B协议(如果可以称为一种协议的话),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主要面向流量控制的通信控制方法,它使用 ASCII 控制码作为控制命令,主要的控制命令包括:DC1(11H)启动数据传送;DC2(12H)传送参数;DC3(93H)停止数据传送;DC4(14H)参数传送完了。
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可编辑优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水利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automation of hydroelectric powerplants0DL/T 5081—1997主编部门:电力工业部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文号:电综[1998]30 号施行日期:1998 年6月1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下达的任务编制的。
接受任务后,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在调研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向有关设计院征求意见,对本标准进行修改,编写了本标准的送审稿。
原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于1993 年召开了本标准送审稿的审查会议,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根据审查意见反复进行修改后定稿。
本标准对水电厂进水闸阀自动化、机组及其辅助设备和全厂公用设备的自动化、励磁及电制动、同期系统及全厂综合自动化的设计原则作出了规定。
本标准由电力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部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盛世儒、梁见诚、雷旭、姜树德。
本标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负责解释。
包括在本规范范围的内容有:1 范围1)机组快速(事故)闸门、蝶阀、球阀、筒形阀的自动控制;2)水轮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3)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的自动控制;4)机组辅助设备、全厂公用设备的自动控制;5)非电量监测;6)励磁系统及电制动设备;7)同期系统;8)全厂综合自动化。
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泄洪闸门、升船机、船闸、过船过木设施、消防系统、通风系统等的自动控制以及综合自动化计算机监控系统、工业电视不包括在本规范范围内。
1.0.2 本规范适用于按少人值班设计、机组的单机容量为10MW~400MW 的新建或扩建、改建的大中型水力发电厂(含抽水蓄能电厂)的自动化设计。
水厂自动化控制要求标题:水厂自动化控制要求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水处理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减少人为错误等,因此对于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可靠性要求1.1 系统稳定性: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保持稳定性,确保系统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不出现故障。
1.2 故障自动检测:系统需要具备自动检测故障的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减少停机时间。
1.3 备份系统:为了防止系统故障导致生产中断,需要设置备份系统,确保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二、安全性要求2.1 防止误操作:系统需要设置权限控制,防止未授权人员对系统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2.2 紧急停机功能:系统需要具备紧急停机功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停止设备运行,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3 防火防爆设计:考虑到水厂环境特殊,系统需要具备防火防爆设计,确保系统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安全运行。
三、智能化要求3.1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需要实现对水质、流量、压力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3.2 自动调节功能:系统需要具备自动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对设备进行调节,保持水质稳定。
3.3 远程监控:系统需要支持远程监控功能,运维人员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并及时处理异常。
四、节能环保要求4.1 能源管理:系统需要具备节能管理功能,优化设备运行模式,减少能源消耗。
4.2 废水处理:系统需要考虑废水处理问题,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4.3 资源循环利用:系统需要支持资源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易维护要求5.1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需要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
5.2 运维手册:系统需要提供详细的运维手册,方便运维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5.3 培训支持:系统提供培训支持,确保运维人员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技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动化操作规程.docx一、适用范围:DCS系二、职责:1、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及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操作结果达到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并确保安全生产。
2、负责本岗位紧急停车及事故处理,并及时汇报到班长、车间主任、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3、负责本岗位的现场管理,维护好本岗位设备,搞好环境卫生,保证活洁文明生产。
4、停车期间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汇报到班长、车间主任、处理难度大时及时上报副总经理、总经理。
5、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并保证原始记录及时、完整、准确、活洁。
三、工作程序:(一)本系统有三个操作站、两个服务器和一个工程师站组成。
此规程所涉及的操作均在操作站实现。
认真做好操作员的岗位工作。
(二)系统功能操作:1、本计算机监控系统是集现场信号采集、动态显示、自动控制、电气设备(阀门)遥控操作及联锁控制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系统为和XX公司的MACS3DCSS统为核心,配以适当的电气接口和操作画面。
2、各操作站根据口令登录本岗位,操作员通过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来控制本岗位范围内的设备,进行合理的工艺控制操作和监视相关数据的变化。
登录后绝对不允许修改登录密码。
(三)调节阀(PID)操作:1、调节阀设置有计算机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方式。
2、计算机的手动是指操作员在计算机上直接对各调节阀开或关的调节。
3、计算机的自动是指根据测量值和给定值的偏差进行自动调节,使测量值保持在允许范围内。
(目前有些阀门还不能进行自动调节,还要在组态里进行改造)。
4、手动或自动切换时,下部有绿色条显小你选择的状态。
仪表中PV 代表测量值、SV代表设定值、AV代表阀位值。
(四)操作站注意事项:1、系统开停止、操作人员口令等系统维护工作由专职人员完成,未经授权人员不得进行此操作。
2、操作站计算机、键盘、鼠标为专用设备,严禁挪用。
特别注意: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严禁在操作站计算机上运行任何其他非本公司系统所提供的软件,否则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制度1、总则1.1为加强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以下简称“仪表设备”)管理工作,提高仪表设备管理水平,保障仪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1.2 仪表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仪表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使仪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1.3 本制度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分析仪器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等。
2、管理机构与职责范围2.1 仪表设备由公用配套负责归口管理。
公用配套应设相应岗位和专职技术人员。
公用配套在主管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仪表设备的管理。
2.2 公用配套仪表设备管理职责:2.2.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执行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规定。
2.2.2组织制定和修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
2.2.3检查执行仪表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的情况。
2.2.4参与新建装置、更新或技措等重点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规划、设计选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2.2.5负责审批公用配套上报的仪表设备零购、更新计划,汇总到设备采购,负责审批仪表车间上报的仪表设备报废、仪表检修计划。
2.2.6负责审查或制定公司仪表设备及其系统的技改技措项目计划。
2.2.7负责公司仪表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2.2.8负责审核公司重要仪表设备的检修项目及方案,参与重要仪表项目验收工作。
2.2.9负责组织仪表设备新产品、新技术的交流及管理经验交流。
2.2.10参加公司仪表设备的重大事故调查与分析。
及时上报仪表设备事故分析报告,及时上报仪表设备事故分析报告。
2.2.11组织建立健全公司仪表设备台帐及档案。
3、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3.1 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是全过程管理中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竣工、投运阶段的全部管理工作,是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使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必须重视前期管理工作。
《办公自动化技术(Windows 7+Office 2016)(微课版)(第3版)》配套教学教案第1章课时内容办公自动化基础与操作平台授课时间90分钟课时 2教学目标☑熟悉办公自动化实现的功能和技术支持。
☑掌握计算机自动化办公平台。
教学重点☑计算机自动化办公平台。
教学难点计算机自动化办公平台。
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1)讲解办公自动化的功能和办公自动化的技术支持,让学员能够理解和应用其功能;(2)讲解计算机自动化办公平台——Windows 7的基本操作,让学员熟悉和掌握Windows 7中的常用操作;(3)安排课堂练习。
2、教学手段:(1)通过演示讲解基础知识,讲解结束后进行疑难提问;(2)对于重点知识可进行举例说明。
3、教学资料及要求:除教材中讲解的知识,可以通过上机操作深入讲解Windows,加深学员的理解。
教学内容讨论问题:1、自动化办公的组成设备主要包括哪些?2、怎样使用“计算机”窗口搜索并打开文件?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章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1.1 办公自动化的功能1.1.1 文字处理1.1.2 数据处理1.1.3 图形图像处理1.1.4 文件管理1.1.5 信息交流1.1.6 在线办公和远程办公1.2 办公自动化的技术支持1.2.1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硬件1.2.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软件1.3 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平台—— Windows的基本操作1.3.1 启动与退出Windows1.3.2 使用鼠标操作Windows1.3.3 Windows系统桌面的操作1.3.4 认识并操作Windows的三大元素1.4 项目实训1.4.1 认识办公自动化的组成设备1.4.2 使用“计算机”窗口搜索并打开文件1.5 课后练习练习1:熟悉办公自动化实现的功能练习2:自定义Windows操作系统桌面1.6 技巧提升1. 购买计算机硬件的注意事项2. 如何选择网上软件“测试版”和“绿色版”等不同的版本3. 使桌面图标变大4. 使用系统自带的功能来优化视觉效果5. 通过“任务管理器”关闭应用程序6. 通过键盘直接关机并退出Windows小结1、熟悉办公自动化实现的功能和技术支持。
自控设备规章制度表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自控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生产和工作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自控设备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
第三条自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自动控制系统、PLC、仪表、传感器等。
第四条所有使用自控设备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定,不得私自操作或调试设备。
第五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人员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劝阻、警告、停职、开除等。
第二章设备操作管理第六条操作人员必须先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方可独立操作自控设备。
第七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严禁私自更改设置或参数。
第八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保持清醒,不得酗酒、吸烟或使用药物。
第九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第十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如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处理。
第三章设备维护管理第十一条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维修证书,方可进行设备维修。
第十二条维修人员必须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维修人员必须遵守维修程序,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结构或参数。
第十四条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必须戴好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五条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必须与操作人员配合,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设备安全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必须定期对自控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设备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电气检查、机械检查、液压检查等。
第十八条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人员必须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停止使用设备。
第十九条设备安全检查报告必须详实,包括问题描述、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等。
第二十条设备安全检查报告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方可实施整改措施。
第五章备件管理第二十一条公司必须建立备件库,并定期维护备件的数量和使用情况。
第二十二条使用备件时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填写使用记录,并归还剩余备件。
水厂自动化控制要求标题:水厂自动化控制要求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处理行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水厂自动化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满足各种复杂的工艺需求和安全标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水厂自动化控制的要求。
一、稳定性要求1.1 控制系统应具有高稳定性,能够保证水厂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2 控制系统应具有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及时调整水厂生产参数,保证水质达标。
1.3 控制系统应具有自动化监控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水厂安全运行。
二、灵便性要求2.1 控制系统应具有灵便的参数设置功能,能够根据不同工艺需求进行调整。
2.2 控制系统应支持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操作人员随时随地对水厂进行监控和调整。
2.3 控制系统应具有数据记录和分析功能,能够匡助管理人员进行生产数据分析和优化。
三、安全性要求3.1 控制系统应具有完善的安全保护功能,能够避免操作人员误操作造成的事故。
3.2 控制系统应具有可靠的备份和恢复功能,能够在系统故障时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
3.3 控制系统应具有安全监控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四、可靠性要求4.1 控制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保证水厂长期稳定运行。
4.2 控制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诊断和修复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
4.3 控制系统应具有定期维护和保养功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延长。
五、节能环保要求5.1 控制系统应具有节能功能,能够对水厂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减少能源消耗。
5.2 控制系统应支持环保监测和报告功能,能够监测和记录水厂的环境影响。
5.3 控制系统应具有智能化控制功能,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生产参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结论:水厂自动化控制的要求包括稳定性、灵便性、安全性、可靠性和节能环保性等方面,惟独满足这些要求,水厂才干实现高效、安全、环保的生产运行。
水厂管理者应不断提升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生产需求和环境要求。
自动化规章制度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规范自动化技术应用,确保其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本文制定了以下规章制度。
二、自动化设备管理所有自动化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设备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按照维修程序进行维修。
设备管理应建立台账,记录设备运行状况和维护情况。
设备报废应经过技术鉴定,按照公司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三、自动化软件管理自动化软件应定期进行版本更新,确保软件功能完善、安全可靠。
软件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软件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软件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按照维护程序进行维护。
软件管理应建立档案,记录软件版本信息和运行状况。
软件保密应遵循公司保密规定,确保软件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四、自动化数据管理自动化数据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存储、备份和加密处理。
数据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数据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数据管理人员应对数据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数据保密应遵循公司保密规定,确保数据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数据销毁应经过审批,按照公司规定进行销毁处理。
五、自动化安全保障自动化系统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自动化设备、软件和数据应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
自动化安全事件应对应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异常和安全事件。
自动化安全保障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自动化安全培训应定期开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六、自动化质量控制自动化生产线的质量检测应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确保产品质量。
自动化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要求。
自动化软件的质量应通过测试验收,确保软件功能完善、性能稳定。
自动化数据的质量应进行定期评估,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自动化质量控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七、附则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电气自动化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电气自动化工作,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电气自动化相关工作。
第二章电气设备管理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电气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品牌型号、技术规格、采购日期、安装位置等基本信息,并定期更新。
第四条电气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安全可靠,不得盲目接线。
第五条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发现故障及时修复,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六条电气设备使用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具备相关操作技能,不得违规操作。
第七条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效率。
第三章电气安全管理第八条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不得使用过期设备。
第九条电气设备使用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穿戴好相关安全防护用具。
第十条在进行电气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第十一条电气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
第十二条在发现电气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停止使用。
第四章电气自动化生产管理第十三条电气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应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四条电气自动化生产线必须定期检查,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电气自动化生产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资质,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第十六条电气自动化生产线不得私自停止或改变生产程序,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
第五章电气设备维护管理第十七条电气设备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资质,不得擅自进行维修。
第十八条电气设备维护人员在维修设备时,必须穿戴好相关安全防护用具。
第十九条电气设备维护人员在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第二十条电气设备维护人员应按照规定定期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六章电气自动化事故处理第二十一条发生电气自动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保障生产安全。
第二十二条对发生的电气自动化事故应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及时纠正。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三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建筑环境智能控制技术实训一、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了解楼宇自控系统软硬件系统的构成,掌握建筑设备(特别是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 掌握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在熟悉美国八LC 楼宇自控系统软硬件的基础上,完成某楼宇口控系统中部分设备控制的初步方案 设计,并进行软件设计调试。
二、实训装置ALC/WebCTRL 楼宇自控实训平台:联大实训室VAV 空调系统及ALC/WebCTRL 控制系统,并与局域网相连,实训室的每台计算机均为服务器/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
(一)ALC/WebCTRL 楼宇自控系统简介ALC/WebCTRL 楼宇自控系统是一个“Native BACnet”系统,具备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特性。
是一套先进、可靠和完善的楼宇监控系统,可以收集、记录、保存和管理各系统中重要信息及数据, 从而达到自动化管理和节约能源的效果。
下面分别対ALC/WebCTRL 的软硬件系统进行介绍。
ARCnetBACnet|156KWebCTRL 系统网络结构图1. ALC/WebCTRL 的硬件系统WebCTRL 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分散控制,集屮管理。
它是由操作站(OWS)、通讯网络、网络路由 器及直接数字控制器(DDC)所构成的一种智能化控制网络。
(1)通讯网络:分为三个层次。
① 区域网:通信协议为BACnet/IP 0以太网通讯路由器LGE 支持BACnet/IP 协议RJ45通讯 口及10Mbyte 速度,并连接主控制器网,负责其间路由功能,可和其它路由器及WebCTRL Server 通讯交换资料,达成互动的多主控制器网络的系统。
而WebCTRL Server 负责以网 页标准和各近端及远程操作工作台通讯。
② 主控制器网:通信协议为BACnet(Arcnet, 156kbps),速度快但造价较高。
主网拓扑结构有 三种模式:总线式,星型混合、混合式。
传输介质为屏蔽双绞线。
③ 子控制器网:通信协议为BACnet(MS/TP, 38.4kbps),速度相对慢些但造价便宜。
庆云隆盛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2×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25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二期布袋除尘器PLC及热工盘柜技术规范书台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09月1.范围1.1总则1.1.1本技术规范书对庆云隆盛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二期布袋除尘器采用的可编程序控制系统(以下简称PLC)提出了技术方面和有关方面的要求。
1.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所有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完全陈述与之有关的规范和标准。
供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优质PLC。
1.1.3如果供方未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和PLC满足了本技术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表明,并进行说明供业主方确认。
1.1.4报价书及合同规定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说明、使用手册等,均使用国际单位制(SI)。
1.1.5只有需方有权修改本技术规范书。
经买卖双方协商,最终确定的技术规范书应作为PLC 合同的一个附件,并与合同文件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1.1.6供方的报价书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PLC的供货范围,包括所有硬件、软件、服务和有关图纸资料。
PLC的详细说明,包括系统说明、子系统功能、操作员接口、系统性能等。
所供系统的标准控制台的外形尺寸、标准机柜的外形尺寸及初步的机柜数量。
对技术规范书建议和同规范书的差异。
供方认为有助于提供高系统性能的建议替代方案。
1.2工程概述1.2.1本项目为庆云隆盛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二期布袋除尘器的PLC设备采购。
1.2.2 布袋控制系统建成后,控制水平应达到在无需现场人员的配合下,在控制室内完成对除尘及其附属装置的正常启、停,完成正常的运行监视、操作和故障处理,PLC与机组分散控制系统之间的信号交换通过硬接线方式实现。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操作规定一、前言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使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人员。
三、操作规定1. 操作前应注意的事项1.1 熟悉操作说明书。
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1.2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操作前应当对设备的外观进行仔细检查,有问题应及时报修、更换设备。
1.3 确认使用环境是否安全。
操作前应仔细观察设备周围的使用环境,必须确保使用环境安全,例如:有无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是否存在潮湿环境等情况。
2. 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2.1 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操作时应根据设备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人员必须专注于操作过程,不能分心或摆弄其他物品。
2.2 防止误操作。
操作中应该注意防止误操作,比如控制开关启动后要保持警惕,避免误触控制器,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2.3 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操作中操作人员应了解设备工作状态,尽可能发现和及时处理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如运行噪声、味道、烟雾等情况,及时停机维护。
3. 操作后应注意的事项3.1 停止设备后,操作人员应注意安全。
操作人员在停止设备之后,应该等待设备彻底停止运作后,再进行维护、检查等操作。
3.2 清理设备周边环境。
设备停止后,需要及时清理设备周边的杂物、残留物,保持周边环境整洁。
3.3 设备的维护。
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该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状态。
四、事故应急处置4.1 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突发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对事故处置,避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4.2 事故处置程序。
在发生事故时,应按照企业应急预案中事故处置程序进行作业,有关人员应有明确的职责,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五、结语本安全操作规定是用于规范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操作,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