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分类及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5.32 KB
- 文档页数:2
汉语颜色词构词法浅析作者:齐燕山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01期摘要:颜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汉语中有形形色色的颜色词,它们构成了庞大的体系。
但是汉语颜色词的构造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些新兴的颜色词都是按照一定的构词方法形成的,从构词方法上对汉语颜色词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创造和使用新的颜色词。
关键词:颜色词;构词法;构形法中图分类号:H1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31-01在汉语中,构词法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高名凯的《普通语言学》中,但很长时间以来对于构词法的研究一直都存在着分歧。
有些学者把造词法、构形法同构词法混淆。
武占坤、王勤认为:“构词法是利用构词材料,按照构词规律,构造新词的方式方法。
”在这里他们所说的构词法实际上就是造词法。
这种说法是不太科学的。
葛本仪对构词法的阐述是比较成熟的,他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一书中说:“所谓构词是指词的内部结构问题。
他的研究对象是已经存在的词。
对现有词的内部结构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出词的内部结构规律。
”他认为“构词法指的是词的内部结构规律的情况。
也是词素组合的方式和方法。
”颜色词是描绘颜色的词语,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色彩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颜色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研究人们对于色觉感知和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桥梁。
颜色词是词汇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现代汉语中的表示颜色的词汇十分丰富,词汇量极大。
据科学家测定,人的眼睛能区别几千种不同的颜色,能区分1000多种相近的颜色,这些颜色在人类的语言中都有反映。
在这些颜色词中也有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之分,汉语中最基本的颜色词是黑和白,其次是红,绿等。
虽然汉语中的颜色词形形色色,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是有规律可循的。
汉语中有稳定而能产的基本颜色词,它们可作为词根,构成以其为核心的一大批颜色词,形成一个颜色词的系统。
颜色词和其他词一样从词素的多少方面划分可分成单纯词和复合词。
语言新观察odern chineseM124XIANDAI YUWEN2008.05碧绿碧绿的野草,火红火红的山花,湛蓝的湖水边,跑过去一匹白马……只因为有了色彩,生活才象一幅图画,我们的眼睛才感到舒适,象一股清泉流过炎夏。
假如没有颜色,世界该多么可怕,就象走进玻璃店,无色的墙,覆盖透明的瓦。
就象走进水晶宫,无色的水,无色的鱼,无色的虾。
就象走进北极圈,冰雕的人,冰雕的马,冰雕的花……如果你不相信,就请用清水在玻璃上画画,浅 谈 汉 语 颜 色 词——从颜色词的形成和特点说起摘 要:自然界存在着各种颜色,人们的实际生活也离不开各种颜色,所以在人类的语言里也就有许许多多表示颜色的词语。
在概要说明颜色词类型的基础上,文章就汉语颜色词的修辞作用,以及与汉文化的关系,分别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颜色词 类型 修辞作用 与汉文化的关系(一)构成祈使句,使语气变得较为强烈(7)我再也背不动这份罪恶感了,不如你亲手打死我,给我个痛快吧!(琼瑶《鬼丈夫》)(8)帅山山克服不了袁盈盈的魅力,所以脑子里只剩了一个想法:要死,就死个痛快吧!(红酒赌徒《要死,就死个痛快吧!》)(二)构成陈述句、感叹句,使语气变得较为舒缓、平和(9)有人说是“疲软”,有人讲是“失落感”,反正是心里别扭、不痛快吧!(10)在家里是闺女,不是区委书记,女人泪多,就对着亲人哭个痛快吧!……多大的女儿见了妈也是孩子,有妈给擦泪水,……啊。
(冯德英《迎春花》)(三)构成疑问句,使原来的提问带有揣测、估计的意味(11)你们骑马骑得很痛快吧?(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12)奇怪,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人们心里痛快吧?(老舍《五月的青岛》)如上所述,正是由于“痛快吧”具有修辞上的一语双关和语法上的同形异构双重特征,因而造成了这一语言片段在语用表达上的奇特效果——对“痛快吧”的理解,既可以是其中某一种意思,也可以是两种意思都兼有,也就是到“痛快吧”这个地方去尽情地玩个“痛快吧!”。
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引言颜色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知,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汉语中,有许多用于描述颜色的词语,每个词语都承载着独特的语义。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中的颜色词语义进行分析,探讨其语义特征与文化含义。
颜色词语义的基本特征在现代汉语中,颜色词语义的基本特征包括色彩、亮度和饱和度。
其中,色彩指的是颜色的种类,如红色、蓝色、黄色等;亮度指的是颜色的明暗程度,如浅色、深色;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纯度,如鲜艳、暗淡。
这些基本特征构成了现代汉语中颜色词语义的核心。
颜色词语义的文化含义现代汉语中的颜色词语义不仅仅是描述色彩的基本特征,还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含义。
一些颜色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如红色象征着喜庆和祥瑞,黑色象征着悲痛和死亡。
这些文化含义与中国传统思想、宗教信仰和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因此,在使用颜色词时,需要考虑其文化含义,以避免造成误解或冒犯。
颜色词语义的差异与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现代汉语中的颜色词语义也发生了一定的差异与变化。
一些新词汇的出现,如粉色、绿茶色等,丰富了颜色词语义的表达;而一些传统的颜色词,如青色,虽然保留了基本特征,但语义上逐渐发生了变化。
除此之外,颜色词的语义还可能因地域、民族和个人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颜色词语义在语境中的应用颜色词语义在语境中的应用是丰富和多样的。
例如,红色可以表示激情和爱情,在描述红色鲜花时带有浪漫的意味;黑色可以表示神秘和恐惧,在描述黑夜时带有诡异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广告宣传和视觉设计等方面,颜色词语义的灵活运用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视觉冲击力。
结论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的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汉语语言文化,揭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颜色词语义也在不断变化与丰富。
在使用颜色词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其文化含义与语境,并在文化差异和个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解读和运用。
参考文献:1.李华. (2009). 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D]. 南京大学.2.王明. (2015). 中国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 江苏社会科学, (5), 44-45.3.陈晓明. (2012). 中国汉字颜色词语的文化差异研究[J]. 外语研究与教学, (S1), 61-64.。
现代汉语中基本颜色词的组合
《现代汉语中基本颜色词的组合》
现代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有红、黄、蓝、绿、黑、白、紫、橙、灰等。
它们可以组合出许多不同的颜色,如:红黄,黄蓝,蓝绿,绿黑,黑白,白紫,紫橙,橙灰等。
红黄是一种温暖的色彩,常用于表达欢乐、愉悦的情绪,也是春天的代表色,比如桃花、梨花、柠檬等。
黄蓝则是一种清新的色彩,常用于表达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也是夏天的代表色,比如蓝天、蓝海、蓝草等。
蓝绿是一种清冷的色彩,常用于表达宁静、淡雅的情绪,也是秋天的代表色,比如枫叶、柳叶、芦苇等。
绿黑是一种深沉的色彩,常用于表达沉稳、坚定的情绪,也是冬天的代表色,比如冰雪、松林、湖水等。
黑白是一种淡雅的色彩,常用于表达简约、朴素的情绪,比如雪花、烟云、细雨等。
白紫是一种神秘的色彩,常用于表达高贵、优雅的情绪,比如紫罗兰、紫藤、紫薇等。
紫橙是一种新颖的色彩,常用于表达时尚、活泼的情绪,比如橙花、橙枫、橙黄等。
橙灰是一种柔和的色彩,常用于表达温柔、淡雅的情绪,比如灰色的云朵、灰色的山峦、灰色的湖水等。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可以组合出多种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情绪。
现代汉语色彩词究————————————————————————————————作者:————————————————————————————————日期:二、色彩词的类别在对色彩词进行了新的界定之后,我们可以确定色彩词概念的外延中应该包括两类词,即具体色彩词和抽象色彩词。
从宏观上看,这两类词代表了色彩词的两大类别。
其中具体色彩词就是表示具体颜色的词,这些词的“所指”都可以直接地从色谱中得到证明。
而抽象色彩词则是表示那些主观心理之色的词,这些词的“所指”无法直接在色谱中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主体的选择性认知或联觉性质的心理活动才能获得。
对具体色彩词和抽象色彩词还可以进行微观上的再分类,下面我们就分别对此进行说明:(一)具体色彩词的分类我们认为,具体色彩词可以分为基本色彩词和普通色彩词。
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对具体色彩词的这种分类是结合具体色彩词“所指”的客观特点进行的。
不过,具体色彩以“所指”的身份进入语言符号系统并最终符号化——成为具体色彩词以后,它的客观特点是遵循语言的内部规律才得以表现的。
这一点将在对基本色彩词和普通色彩词分类的进一步说明中充分体现。
1.基本色彩词“基本色彩词”中的“基本”就是基础之义,这类词是具体色彩词中的根本,具体色彩词中大部分成员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的,它们所表示的是最基本的色彩概念,这些色彩是对各个不同色域的概括。
在前文有关“色彩学中的色彩定义”的论述中,我们知道,色彩具有三大客观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色彩的这些属性决定于可见光波对人的视觉器官的不同刺激反映。
色彩学理论告诉我们,“不管怎样,有一些基本色相标准在对色彩的心理经验中是固有的,因之,在凡是可以觉察出色彩和使用色彩的地方,它们都起作用,就像音乐中的八度音的和音一样。
”这样的色彩现代汉语色彩词被称为基本色(亦称初级色、主色等)。
其中,纯粹的红色、黄色、蓝色、黑色、白色被认为是典型的“基本色”,它们往往被用来代表不同的色彩范畴。
现代汉语新兴颜色词探析Ξ邱莉芹(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江苏连云港222006)[摘 要]对正在发展中的新兴颜色词进行整理和研究将有利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标新立异、避俗求雅、追逐时尚前卫等心理是新兴颜色词产生的原因。
新兴颜色词存在着任意性大、模糊性强等需要规范的问题。
[关键词]新兴颜色词;任意性;模糊性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40(2008)02-0042-03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而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词汇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最为敏感,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当其冲地反映到词汇中来,所以语言中的词汇可以看作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颜色词当然也不例外。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以及人类对色彩学的充分认识等原因,不断有新的颜色词被创造出来,特别是在手机、电脑、汽车、服装、美容、家装等新兴产业中,新兴的颜色词随处可见,这些新兴的颜色词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这些行业兴旺的标志。
笔者曾在手机网上搜集到115款厦新手机,其中多达75款手机使用了新兴颜色词,笔者认为对正在发展中的新兴颜色词进行整理和研究将有利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下面从新兴颜色词的类型、特点、成因和规范几方面加以阐述。
一、新兴颜色词的类型从类型上来说,新兴颜色词,既有双音节,也有多音节。
从内部构成上来看,大多为偏正式结构,在偏正式结构中,大多为名语素或形语素修饰颜色语素,也有个别的是颜色语素在前,后加修饰颜色语素,此外还有少数颜色词直接用不带颜色语素的偏正式的名词结构来表示。
具体分类如下:(一)双音节颜色词1.名+颜色星银 雪银 沙银 锆银 钻银 钨黑 磁黑隧黑 韵黑 影黑 韵蓝 钛金 钛白 冰青2.形(动)+颜色睿黑 锐黑 潜黑 炫黑 逸黑 酷黑 黑金亮金 流金 雅金 酷金 雅白 凝白 皓白雅灰 陨灰 亮银 雅银 酷银 俊蓝 尊红3.颜色+名银冰 蓝焰4.不带颜色语素的偏正结构烈焰 皓月(二)三音节颜色词1.形(动)+颜色怡情蓝 相思银 纯逸白 炫酷灰 炫亮银炫丽粉 清新白 晶莹白 莹润白 优雅白浪漫粉 浪漫红 俏丽粉 淡雅粉 自由银自在蓝 灵动银 灵动金 渊博黑 博雅黑璀璨黑 璀璨金 浪漫金 璀璨银 卓越银2.名+颜色(1)抽象名词魔力黑 柔情白 风情紫 风情白 科幻灰幻影灰 雅趣灰 流韵黑 动感黑 魅影黑魅力红 墨影黑 流金黑 幻彩金 幻彩紫浓情红 动感黑 蓝调银 数码银 数码绿南极白 阳极灰 阳极红 阳极白 乡谣白(2)普通名词钢琴黑 钢琴红 钢琴蓝 香槟黑 香槟银香槟金 珠光黑 拉丝银 合金银 镜面银镜面黑 镜面灰 薄荷绿 阳光紫 阳光橙雏菊蓝 沙漠黄 绅士银 爵士黑 爵士蓝摇滚黑 雅士灰 雅士银 王者黑 智者灰君主灰 皇室黑 忍者黑 拉丁黄 摇滚紫2008年6月第2期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Lianyungang T eachers C ollegeJune,2008N o.2Ξ[收稿日期]2007-12-19[作者简介]邱莉芹(1971-),女,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
浅析现代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分类及特点颜色词是描述色彩的词汇 ,它的形成和开展与人类的色彩认知能力的开展密切相关 ,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 ,颜色词都是不可或缺的。
据科学家测定 ,人的眼睛能区别几千种不同的颜色 ,能区分1000多种相近的颜色 ,这些颜色在人类的语言中都有反映。
在现代汉语中颜色词同样颇具特色 ,词汇丰富 ,词汇量很大。
一、现代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及分类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 ,分类各异 ,但都有一个根本词汇的范畴 ,这些根本词汇成为颜色词扩展的根底 ,其中最根本的颜色词是黑和白 ,在各民族语言中都有 ,按重要程度 ,依次增加的颜色词有:红、绿 ,有学者认为 ,现代汉民族已经分辨出“红、黄、蓝、自、黑、绿、灰、紫、棕、褐、橙〞等11种色彩范畴。
现代汉语中同样有稳定而能产的根本颜色词 ,它们可作为词根 ,构成以其为核心的一大批颜色词 ,形成一个个小的成套地、相对应地开展的颜色词词群。
根据颜色词的构成方式 ,我们可把颜色词分为以下几类:〔一〕独立构成的颜色词:这类颜色词可独立使用 ,在其前面均可加上定语 ,使之变成另一颜色词。
1.可作为词根的根本颜色词:这类词多为单音节词 ,是随着人类的辨色能力、人类认知能力的开展及随着文化、科技的开展而不断开展的 ,是几千年来语言开展中固定下来的 ,也是色彩中最根本的颜色。
一般认为 ,现代汉语中具备稳定而能产的扩词能力的根本颜色词是“红〞“黄〞“蓝〞“白〞“黑〞“绿〞“灰〞“紫〞8个颜色词 ,这8个根本的颜色词指色时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和“色〞字组成一个复合词再用来表述颜色 ,即我们描述一件物体的颜色时可以说它是:红的、黄的、蓝的…… ,也可以说它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2.可作为词根的非根本颜色词:这类颜色词具备扩词能力 ,可作为词根使用。
其构成有以下几类:〔1〕随人类辨色能力开展而开展并固定下来的根本颜色词之外的专用颜色词:它们多由古汉语保存而来 ,本义原是带有某种颜色的物体。
浅析现代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分类及特点颜色词是描述色彩的词汇,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色彩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颜色词都是不可或缺的。
据科学家测定,人的眼睛能区别几千种不同的颜色,能区分1000多种相近的颜色,这些颜色在人类的语言中都有反映。
在现代汉语中颜色词同样颇具特色,词汇丰富,词汇量很大。
一、现代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及分类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分类各异,但都有一个基本词汇的范畴,这些基本词汇成为颜色词扩展的基础,其中最基本的颜色词是黑和白,在各民族语言中都有,按重要程度,依次增加的颜色词有:红、绿,有学者认为,现代汉民族已经分辨出“红、黄、蓝、自、黑、绿、灰、紫、棕、褐、橙”等11种色彩范畴。
现代汉语中同样有稳定而能产的基本颜色词,它们可作为词根,构成以其为核心的一大批颜色词,形成一个个小的成套地、相对应地发展的颜色词词群。
根据颜色词的构成方式,我们可把颜色词分为以下几类:(一)独立构成的颜色词:这类颜色词可独立使用,在其前面均可加上定语,使之变成另一颜色词。
1.可作为词根的基本颜色词:这类词多为单音节词,是随着人类的辨色能力、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及随着文化、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几千年来语言发展中固定下来的,也是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
一般认为,现代汉语中具备稳定而能产的扩词能力的基本颜色词是“红”“黄”“蓝”“白”“黑”“绿”“灰”“紫”8个颜色词,这8个基本的颜色词指色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色”字组成一个复合词再用来表述颜色,即我们描述一件物体的颜色时可以说它是:红的、黄的、蓝的……,也可以说它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2.可作为词根的非基本颜色词:这类颜色词具备扩词能力,可作为词根使用。
其构成有以下几类:(1)随人类辨色能力发展而发展并固定下来的基本颜色词之外的专用颜色词:它们多由古汉语保留而来,本义原是带有某种颜色的物体。
随着时代的变迁,几乎全部成了专指某种颜色的词,例如:棕、褐、青、粉、黛、绛、绯等;(2)借用动物名称命名,例如:水鸭色、麒麟色等;(3)借用植物名称命名,例如:亚麻色、栗色、桔色、橙色、紫罗兰色等;(4)借用食品、饮料名称命名,如:巧克力色、奶油色、蛋青色、米色、麦色、茶色、咖啡色、香槟色等;(5)借用自然界已有的物体或矿物质命名,如:琥珀色、象牙白、珊瑚色、金色、银色、古铜色等等。
作者:日期: 2二、色彩词的类别在对色彩词进行了新的界定之后,我们可以确定色彩词概念的外延中应该包括两类词,即具体色彩词和抽象色彩词。
从宏观上看,这两类词代表了色彩词的两大类别。
其中具体色彩词就是表示具体颜色的词,这些词的“所指”都可以直接地从色谱中得到证明。
而抽象色彩词则是表示那些主观心理之色的词,这些词的“所指”无法直接在色谱中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主体的选择性认知或联觉性质的心理活动才能获得。
对具体色彩词和抽象色彩词还可以进行微观上的再分类,下面我们就分别对此进行说明:(一)具体色彩词的分类我们认为,具体色彩词可以分为基本色彩词和普通色彩词。
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对具体色彩词的这种分类是结合具体色彩词“所指”的客观特点进行的。
不过,具体色彩以“所指”的身份进入语言符号系统并最终符号化一一成为具体色彩词以后,它的客观特点是遵循语言的内部规律才得以表现的。
这一点将在对基本色彩词和普通色彩词分类的进一步说明中充分体现。
1 •基本色彩词“基本色彩词”中的“基本”就是基础之义,这类词是具体色彩词中的根本,具体色彩词中大部分成员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的,它们所表示的是最基本的色彩概念,这些色彩是对各个不同色域的概括。
在前文有关“色彩学中的色彩定义”的论述中,我们知道,色彩具有三大客观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色彩的这些属性决定于可见光波对人的视觉器官的不同刺激反映。
色彩学理论告诉我们,“不管怎样,有一些基本色相标准在对色彩的心理经验中是固有的,因之,在凡是可以觉察出色彩和使用色彩的地方,它们都起作用,就像音乐中的八度音的和音一样。
”这样的色彩现代汉语色彩词被称为基本色(亦称初级色、主色等)。
其中,纯粹的红色、黄色、蓝色、黑色、白色被认为是典型的“基本色”,它们往往被用来代表不同的色彩范畴。
当然,被色彩学视为“基本色”的远远不止这五种色彩。
绿、橙、紫、灰色乃至于棕色也被归入“基本色”之列,我们可以从R.阿恩海姆所著的《色彩论》中对绿、橙、紫三色的说明中找到将这些色彩视为“基本色”的理由。
现代汉语中基本颜色词的组合引言颜色词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体系,已得到了语言学家的普遍承认。
特别是伯林和凯?保罗《表示颜色的基本词汇》一书的问世,向人们揭示了人类语言中基本颜色词具有相似性的特点,从而有力地支持了语义普遍主义的观点。
因此,一些语言学家纷纷从各自所熟悉的领域并从不同的角度,在心理、物理、文化及模糊性等方面对基本颜色词进行探索。
1.现代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如:红、黄、绿、蓝、紫、黑、白、灰等。
现代汉语的基本颜色词,是指使用频率较高、由一个语素成词、表示确切色彩的词语。
基本颜色词跟色彩学中的基本色不是同一个概念,基本颜色词表示的色彩不一定是基色。
如“绿”通常认为是基本颜色词,但它表示的却是“黄和蓝合成的颜色”。
石毓智(1990)按照能否用程度词“有点、很、太、十分、最”分量级,可以首先把现代汉语单音节的颜色词分为两类:能用程度词分量级的叫非定量词,不能用程度词分量级的叫定量词。
前者如红、黄、绿、青、蓝、白、黑;后者如定量颜色词:橙、紫、粉、灰、褐等。
他又认为现代汉语中的复音节颜色词都是定量的,基本颜色词一般为名词,可以与其他普通名词和动词组合构成双音节词,也可以受到其他词或短语的修饰,其词语意义和色彩意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基本颜色词的组合一般以偏正式和联合式为主,其组合主要考虑到可能性、词序和意义三个方面的因素。
2.颜色词的基本组合2.1偏正式组合偏正式是指由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的复合结构。
颜色词以偏正式组合之后形成AB式双音节词形容词,如青紫、紫红、紫黑等等。
(1)伸手下去,一个红紫红紫的荸荠。
(2)怀里的孩子那时只有4岁,白嫩的小脸蛋冻得青紫青紫的,埋在他妈的风雪衣里,用惊惶的大眼睛怔怔地盯着我。
(3)土质是红壤土,紫红紫红的。
(4)一身肌肉,晒得紫黑紫黑的。
这类形容词在语义上也遵循一般偏正式结构的语义特点,“AB”即“像B似的A”,“B得发A”。
汉语颜色词构词分析汉语颜色词构词分析是中文学习者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可以从汉字结构、词语构造和文字意义上来分析颜色词。
汉语颜色词基本可分为两类:有色词和消色词。
有色词通常以"色"字为词根,如红色(hóngsè)、黄色(huángsè)、紫色(zǐsè)等,其后接词根是常见的汉字,使用者十分熟悉。
消色词则是比较特殊的,它们有时是以汉字或汉字组合形式出现,如褐色(hèsè)、浅绿色(qiǎnlǜsè),有时又是以表面客观世界自然现象来表示某一种色彩,如赭色(zhé sè)、玉色(yùsè)。
以"色"字为词根形成的颜色词,结构通常是颜色直接前缀+色,这些颜色直接前缀一般为某种物质、元素或生物之名,或某种概念的表现形式,如朱砂(zhūshā)、焰红(yànhóng)、宝绿(bǎolǜ)等。
消色词也有类似统一的构造,即消色前缀+色,如淡褐色(dànhèsè)、灰蓝色(huīlánsè)等。
汉语颜色词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示某种物体的颜色,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文表达颜色的丰富性。
语义上,汉语颜色词的表达准确而且有表现力,学习者可以利用它们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语言思维。
综上所述,汉语颜色词构词分析是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文涉及的色彩、依据物质特征而以客观世界自然现象来表示色彩,以及用汉语来对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等。
深入探究和了解汉语颜色词构词分析有助于帮助汉语学习者们更加灵活地运用汉语表达自己语言思维。
汉语颜色词汇研究汉语颜色词汇研究摘要:汉语颜色词汇是汉语词汇表中的一部分,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这些词汇反映了人们对颜色的不同认知和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色彩的审美和哲学观念。
本文通过对汉语颜色词汇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它们在汉语文化和语境中的作用。
关键词:汉语颜色词汇;意义;用法;文化;语境正文:一、引言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语言,具有独特的语法和词汇结构。
在汉语词汇表中,颜色词汇是其中的一部分,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这些词汇反映了人们对颜色的不同认知和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色彩的审美和哲学观念。
汉语颜色词汇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和文化背景研究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随着汉语教学和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汉语颜色词汇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本文将对汉语颜色词汇的意义、用法和文化作用进行探讨。
二、汉语颜色词汇的意义汉语颜色词汇的意义是通过汉字来表达的。
这些词汇中,“红”表示红色,“橙”表示橙色,“黄”表示黄色,“绿”表示绿色,“青”表示青色,“蓝”表示蓝色等等。
这些词汇的含义是通过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组合来体现的。
在具体语境中,汉语颜色词汇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例如,“红”通常表示热情、爱情、力量等含义,而“橙”则表示阳光、温暖、友谊等含义。
此外,“黄”表示黄色、光明、友谊等含义,而“绿”则表示绿色、清新、和平等含义。
三、汉语颜色词汇的用法汉语颜色词汇的用法比较灵活。
在具体的语境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同样的含义。
例如,“红色”可以用来形容激情、热情、斗志等,也可以用来形容爱情、结婚、庆祝活动等。
同样地,“橙色”也可以用来形容温暖、阳光、友谊等含义。
此外,汉语颜色词汇的用法还常常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例如,在某些语境中,“黄色”可能表示一种神秘、高贵、财富等含义。
因此,在使用汉语颜色词汇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
四、汉语颜色词汇的文化作用汉语颜色词汇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汉语颜色词汇研究汉语颜色词汇研究(创建与此标题相符的正文并拓展)引言:汉语是一种非常丰富多彩的语言,其中的颜色词汇更是博大精深。
通过研究汉语颜色词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人对颜色的认知、文化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汉语颜色词汇的分类、文化意义以及与其他语言之间的比较。
一、分类:汉语颜色词汇可以分为基本颜色词和组合颜色词。
基本颜色词是指那些单独使用的颜色词,如红、黄、蓝等。
组合颜色词则是由两个或多个基本颜色词组合而成的,如红黄、蓝绿等。
根据汉语的语法特点,颜色通常放在名词前面,例如“红花”、“蓝天”。
二、文化意义:颜色在汉语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对物体颜色的描述,还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喜庆、热情和幸福,因此在婚礼、春节等重要场合中经常使用红色。
而黑色则象征着悲伤、不吉利,常在葬礼等悼念场合中出现。
通过研究颜色词汇的文化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情感表达。
三、与其他语言的比较:汉语颜色词汇与其他语言的颜色词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红色”只有一个词,“red”,而在汉语中,红色有多个词汇,如“红”、“赤”、“丹”等,每个词汇都有其特定的用法和文化意义。
此外,一些颜色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界定也存在差异,比如“蓝色”在英语中是一个独立的词汇“blue”,而在汉语中包括了更广泛的范围,包括蓝色和绿色。
结论:汉语颜色词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不仅能够揭示中国人对颜色的认知和文化传统,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共同之处。
对汉语颜色词汇的研究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是指对现代汉语中的颜色词进行义态和义类的分析。
它能够从语义上描述颜色词的使用情况,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颜色的审美特征、文化意义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颜色词语义分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颜色词的义态分析,即通过词网和句法分析来研究颜色词的语义特点;二是颜色词的义类分析,即通过对不同颜色词的语义特点进行比较和归纳,将其归类为主要颜色类别;三是颜色词的语用修辞分析,即从语用学角度研究颜色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方式,以及在不同文体中的修辞特点。
通过颜色词语义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出当代汉语中各种颜色的审美特征、文化意义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汉语语言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支撑。
浅析汉语颜色词浅析汉语颜色词摘要:汉语中,颜色词都是非常活跃的,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汉语颜色词,对进一步地了解汉语词汇及其相关的文化内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语颜色词语义功能颜色词是语言中用来描写事物各种色彩的词。
颜色词是根据概念意义划分出来的一类词,不是语法的分类,就其语义功能来说,主要是用来描写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色彩性状。
在人类各民族的语言中,颜色词都是非常活跃的词,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也不例外。
颜色词在甲骨文中还不发达。
据初步统计,甲骨文中只有黄、黑、白、赤、幽、戠等几个。
《诗经》里记载的颜色词已相当丰富,如:玄、黑、白、皎、皓、皙、朱、赤、丹、赭、黄、绿、青、蓝等。
古汉语中的颜色词以单音节为主,从颜色词的形式变化方面来看,唐代已经有了双音节颜色词的雏形。
到了明清时,双音节、多音节颜色词大量产生。
随着社会、文化和语言的发展,颜色词也处在增长变化的过程中,现代汉语的颜色词丰富多彩,已形成了自己的结构和词义系统。
汉语颜色词在数量上极为丰富,构成方式也灵活多样。
在这里根据颜色词的语音形式特征,我们把汉语颜色词分为以下几类: (一)单音节颜色词它是由一个表示颜色的语素构成,这是汉语中最单纯、也是最基本的颜色词。
它们虽然数目不多,但构词能力相当强,语言中的其他类型的颜色词基本上就是以其为基础构成的,它们主要有:红、黄、蓝、绿、黑、白、青、紫等。
(二)双音节颜色词即由两个音节构成的颜色词,它们在现代汉语颜色词的家族中所占比例最大。
按其内部构成成分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小类:1、由一个形语素或动语素加上一个颜色语素构成,是在基本名称前加上修饰成分构成的。
如: 浅黄、深黄、大红、嫩黄、鲜红、嫩绿、暗绿等。
2、由两个表示颜色的语素构成,就结构关系而言,多数是前一颜色语素修饰、限制后面的颜色语素,构成偏正关系;有少数二者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这类词在口语中有很多,常见的有:灰白、青绿、紫红、黑白等等。
颜色词浅析【摘要】:汉语颜色词是汉语中描述颜色的一类词。
汉语中的颜色词非常丰富多彩,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作用。
而且颜色词在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民俗等发生了联系产生了更为丰富的意义。
文章预备从基本颜色词的范围、颜色词的构造、颜色词的非颜色义等三方面对颜色词进行浅要点分析,揭示颜色词在这些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颜色词; 范围; 构造; 非颜色义颜色词因为是描述色彩的词,与色彩直觉相对应,因而在汉语词汇中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词。
人类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是,也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颜色词汇。
生存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对人的视觉器官产生最直接的刺激,形成最初的颜色感知经验,从而促使人们形成最基本的颜色概念并产生颜色词。
颜色词是根据意义划分出来的一类词,不是语法上的分类,就其功能来说,主要是用来描写自然界各种食物的色彩形状。
汉语言是此在数量上极为丰富,而且构成方式也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因此,对汉语颜色词的分类及其构成方式的研究也很难做到整齐一致,往往显示出多元化的趋势。
文章希望从汉语颜色词的基本范围、颜色词的构造及用法以及颜色词的语用意义三方面分析,希望可以揭示出一些汉语颜色词的特点。
一、基本颜色词的范围我们认为,颜色词肯定是伴随着语言的起源而产生的,但现存汉语中的颜色词则是由文字记载而流传下来的。
而且含有颜色词的惩处和变化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汉语的颜色词比较熟练日益增多,而且对颜色的区分也日益细致。
1969年,美国语言学家伯林(BrentBerlin)和凯(PaulKay)对世界一上将近100种语言中表达颜色的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本颜色词(BasicColorTermS)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语一言具有十一个基木颜色范畴,各种只体语言中表示这些颜色范畴的基本颜色词虽然可以数量不等,对光谱的切分粗细和位置不同,但都遵循一种可以分为七个阶段的普遍发生顺序。
具体如下:这一顺序表示:每种语言在拥有基本颜色词方面存在从左到右的优先程序。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颜色词的构成浅析【摘要】颜色词是一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因为颜色词生动具体,能够看到或感知到。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能帮助学习者轻松的掌握汉语中颜色词的构词方式,本文在总结了部分学者对颜色词的分类和特点功能的研究基础之上,将以最简单的方式给学习者呈现一个清晰明了的框架。
本文只对现代汉语中颜色词的构词方式加以说明,不作颜色词语意象的分析和对比。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颜色词;构成方式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据科学家测定,人的眼睛能区别几千种不同的颜色,能区分1000多种相近的颜色,这些颜色在人类的语言中都有反映。
在现代汉语中,颜色词颇具特色,词汇丰富,词汇量很大。
颜色词是一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因为颜色词生动具体,能够看到或感知到。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能帮助学习者轻松的掌握汉语中颜色词的构词方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颜色词的构词方法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一、单音节颜色词1.基色词在众多的颜色词中,有一类颜色词最为基本,它只由一个音节构成,用来指称缤纷世界中的单色光。
现代汉民族已经分辨出“红、黄、蓝、自、黑、绿、灰、紫、棕、褐、橙”等11种色彩范畴。
(姚小平1988)这类语素数量不多,在汉语中总其才十几个,但构词能力强,都能独立成词或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是构成汉语颜色词的主体,我们把这类词称作基色词。
如:红、黄、绿、白、黑、青、蓝、灰、紫、棕、褐、橙等。
这类词表示单纯的颜色,每个词所包含的颜色范畴较宽,一般可以接受程度副词的限制,如很红、太红、非常红等等。
2.专用词还有一类单音节词的颜色词它们多由古汉语保留而来,本义原是带有某种颜色的物体。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类词发展并固定了下来,最后几乎全部成了基色词之外专指带有某种特殊物体颜色的专用颜色词,如:青、粉、黛、绛、绯等等。
这两类词都可以直接在后面加“的”修饰名词,但是加不加“的”意义都不会改变。
颜色词是描述色彩的词汇,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色彩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颜色词都是不可或缺的。
据科学家测定,人的眼睛能区别几千种不同的颜色,能区分1000多种相近的颜色,这些颜色在人类的语言中都有反映。
在现代汉语中颜色词同样颇具特色,词汇丰富,词汇量很大。
一、现代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及分类
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分类各异,但都有一个基本词汇的范畴,这些基本词汇成为颜色词扩展的基础,其中最基本的颜色词是黑和白,在各民族语言中都有,按重要程度,依次增加的颜色词有:红、绿,有学者认为,现代汉民族已经分辨出“红、黄、蓝、自、黑、绿、灰、紫、棕、褐、橙”等11种色彩范畴。
现代汉语中同样有稳定而能产的基本颜色词,它们可作为词根,构成以其为核心的一大批颜色词,形成一个个小的成套地、相对应地发展的颜色词词群。
根据颜色词的构成方式,我们可把颜色词分为以下几类:
1、独立构成的颜色词:这类颜色词可独立使用,在其前面均可加上定语,使之变成另一颜色词。
⑴可作为词根的基本颜色词:
这类词多为单音节词,是随着人类的辨色能力、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及随着文化、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几千年来语言发展中固定下来的,也是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
一般认为,现代汉语中具备稳定而能产的扩词能力的基本颜色词是“红”“黄”“蓝”“白”“黑”“绿”“灰”“紫”8个颜色词,这8个基本的颜色词指色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色”字组成一个复合词再用来表述颜色,即我们描述一件物体的颜色时可以说它是:红的、黄的、蓝的……,也可以说它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⑵可作为词根的非基本颜色词:这类颜色词具备扩词能力,可作为词根使用。
其构成有以下几类:
①随人类辨色能力发展而发展并固定下来的基本颜色词之外的专用颜色词:它们多由古汉语保留而来,本义原是带有某种颜色的物体。
随着时代的变迁,几乎全部成了专指某种颜色的词,例如:棕、褐、青、粉、黛、绛、绯等;
②借用动物名称命名,例如:水鸭色、麒麟色等;
③借用植物名称命名,例如:亚麻色、栗色、桔色、橙色、紫罗兰色等;
④借用食品、饮料名称命名,如:巧克力色、奶油色、蛋青色、米色、麦色、茶色、咖啡色、香槟色等;
⑤借用自然界已有的物体或矿物质命名,如:琥珀色、象牙白、珊瑚色、金色、银色、古铜色等等。
这类词使用时一定要和“色”字组成一个复合词,才能描述颜色,否则其指称意义会发生变化,不具备颜色词的功能。
即描述颜色时只能说:棕色、褐色、青色、水鸭色、亚麻色、咖啡色……,而不能像基本颜色词那样说成棕的、褐的、青的、水鸭的、亚麻的、咖啡的……。
2、词根颜色词加上修饰性成分而构成的颜色词:
⑴基本颜色词互相组合而形成的颜色词:一般由两个基本颜色词组合而成,词序大多约定俗成,已几近固定。
如:黄绿色、兰灰色、灰紫色、绿黑色、紫红色等;
⑵基本颜色词和可作为词根的非基本颜色词互相组合而形成的颜色词,如:青绿色、橙黄色、粉红色、棕褐色等;
⑶词根颜色词前加上作为定语的修饰成分而构成的颜色词:
①作定语的修饰成分以形容词居多,如:浅咖啡色、深麦色、大红、鲜红、嫩绿、暗绿、苍绿色、亮紫色、淡茶色等;
②名词也可以成为修饰成分,借用此物体形容颜色,如:苹果绿、铁锈红、柠檬黄、天蓝、玫瑰红、橘黄、沙褐色等。
二、颜色词的词性及特点
1、词性:
颜色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辞典》(李行健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3年)中都被标注为形容词,但有些学者认为颜色词中的一小部分,应属区别词范畴,如能够以“色”作为词根,加前缀的复合词:湖色、藕色、米色、茶色、酱色、桃色等都是区别词。
2、特点:
⑴可作为词根的基本颜色词均是状态形容词,具有生动形式(按吕叔湘先生的提法):
①8个基本颜色词都可重叠,构成“aa的”形式,如:红红的、绿绿的、黑黑的……,用以描述颜色;
②8个基本颜色词abb形式,用以形容颜色,具有生动鲜活的效果,如:红彤彤、黄灿灿、黑漆漆、绿莹莹、蓝晶晶、白花花……等;
③8个基本颜色词都有“a不xy(x)”非重叠式的生动形式,一般表贬义时使用,如:红不棱登、白不刺拉、黑不窿咚、紫不拉叽、灰不溜秋、绿不兮兮……等。
⑵可作为词根的非基本颜色词和词根颜色词加上修饰性成分而构成的颜色词不具备上述特点,作为颜色词使用时它们不能重叠,构成aa式,或其重叠形式已不具备表颜色的意义。
如:粉粉的、粉嫩嫩、青青的、青涩涩,都并非指颜色,已转移了意义。
三、近年来新兴颜色词
在中国文化中,色彩与工艺美术、风俗,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汉语中很多颜色词都有“糹”旁,《说文解字》“系部”关于丝帛的颜色词有20多个,即红、绿、紫、绛、绯、绀、绌、缥、缇、素、缟等,至今它们中的大多数已退出社会交际舞台,可见这些缤纷的颜色词是古代丝染纺织业繁荣昌盛的象征。
那么,进入21世纪,随着化学工业、汽车工业、印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对于色彩学的充分认识,也不断有新的颜色词被创造出来,这些颜色词同样成为行业兴旺的标志,至于它们能否成为语言中的新词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进入交际领域,还有待于时间考验。
现仅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试探目前出现的方兴未艾的颜色词造词高潮。
目前出现的颜色词所描述的颜色在语言中已有相对应的颜色词,但制造商为标新立异,引起人们的注意,为它们另起了名称,新造颜色词无一例外均由作定语的修饰成分加上基本颜色词构成,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形容词修饰基本颜色词:如典雅绿、透明白、梦幻蓝、温馨黄、浪漫红、璀璨金、经典红、酷金等;
2、地名、人名或制造商名修饰基本颜色词:如印第安红、富士白、极地白、地中海蓝、阿尔卑斯白、三菱红、法拉力红、温莎红、福莱尔红、中国红、太平洋蓝、皇家蓝等;
3、物品或自然界名称修饰基本颜色词:如珍珠白、宝石蓝、火焰红、苍穹蓝、长城蓝、乌木黑、金属银、田园绿、丝缎白、香槟金、糖果白、海豚银、夜鹰黑、鹿皮色等;
4、其他修饰词修饰基本颜色词:如狩猎绿、激情蓝、反射银、幻想绿、魔力黑、赛马红、丰收金、都市灰等;
5、其他颜色词:沙漠雾、红云母金属色等。
因新兴颜色词囿于行业的特点,它们的使用范围单一,仅在指某物体的颜色时使用,有特指性,这些词能否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还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