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法护理操作(经口鼻腔吸痰)周金柱(专业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25
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技术之经鼻〔口腔〕中心负压装置吸痰术〔一〕评估和观看要点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
2.评估痰液的性质、量及颜色。
3.评估呼吸机参数设置、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及用物预备状况。
〔二〕操作要点1.吸痰前后,听患者双肺呼吸音,赐予纯氧吸入,观看血氧饱和度变化。
2.调整负压吸引压力0. 02-0. 04MPao3.经口鼻腔吸痰:吸痰管经口或鼻进入气道,边旋转边向上提拉。
4.人工气道内吸痰:正确开放气道,快速将吸痰管插入至适宜深度,边旋转边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o5.吸痰管到达适宜深度前避开负压,渐渐退出的过程中供给负压。
6.观看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听诊呼吸音, 记录痰液的性状、量及颜色。
〔三〕指导要点1 .告知患者气道内吸引的目的,取得协作。
2. 吸痰过程中,鼓舞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进展有效咳嗽和咳痰。
〔四〕留意事项1.观看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变化。
2.遵循无菌原则,每次吸痰时均须更换吸痰管,应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处。
3.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倾倒冷凝水。
4.把握适宜的吸痰口寸间。
5.留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当,遇有阻力时,应分析缘由 , 不得粗暴操作。
6.选择型号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应W 气管插管内径的l/2o经鼻/口腔中心负压装置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100 分〕工程标分仪表5技术操作要求仪表端庄、服装干净,洗手,戴口罩1 了解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双肺呼吸扣分原则一项不符扣0. 5一项不符扣2音、鼻腔有无损伤,意识状态、生命体10 征、吸氧流量。
2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评估位。
3 评估负压吸引装置、环境及用物预备状况。
4 对糊涂患者应当进展解释,取得患者协作。
1 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
2 〔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吸痰前〔要〕10 检查设备性能及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操作3 用物: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一套、治疗盘前内放治疗碗2 个〔内盛生理盐水〕、一次预备性吸痰管2 根、一次性无菌手套、弯盘、纱布、压舌板、必要时备开口器及舌钳未核对、未打印扣2缺一件扣0. 5安全10 与舒适1 环境安静,干净。
医院护理操作规范——经鼻/口腔吸痰法【目的】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用物准备】中心负压装置或电动吸引器一套(设备性能良好,各管道己连接好)、治疗盘内有带盖无菌容器2个、弯盘、无菌纱布、无菌血管钳或镊子。
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手套、压舌板、手电筒,听诊器、必要时备舌钳、开口器或口咽气道、插线板等。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指导内容】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正确配合,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注意事项】1.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直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3.如患者痰液粘稠,可以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当患者出现缺氧症状如紫结、心率下降等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吸痰手法是从插管的适宜深度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吸。
5.吸痰管的型号、软硬度均应适宜,一根吸痰管只能用一次。
6.一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重复吸痰应间隔3~5分钟。
7.吸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物的性状及病情变化。
8.插管时不可有负压,以免损伤呼吸道或口腔粘膜。
9.贮液瓶不可过满,超过2/3满时应及时倾倒。
【相关知识】1.电动吸引器调节负压:成人为40~53.3kPa、儿童<40 kPa。
2.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措施①有效咳嗽: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呼吸反射,可排出呼吸道内的异物、分泌物,具有清洁、保护和维护呼吸道通畅的作用。
护理人员应加以指导,帮助患者学会有效的咳嗽。
施要点有: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屈膝,上身前倾,双手抱膝或在胸部和膝盖上置一枕头用两臂夹紧,深吸气后屏气3秒(有伤口者,护理人员应将双手压在切口的两侧),然后嘱患者腹肌用力及两手抓紧支持物(脚和枕),用力做爆破性咳嗽,将痰咳出。
十八、经鼻/口腔吸痰法
(一)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要点:
(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3)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
(4)连接吸痰管,滑润冲洗吸痰管。
(5)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吸痰管上提吸痰。
(6)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
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
(7)清洁患者的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
(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
(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三)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经口鼻中心吸引器吸痰法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
经鼻腔、口腔吸痰法目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评估患者:1、接触患者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2、治疗单和医嘱查对无误.3、评估患者所需用物:治疗车、治疗盘(内治疗巾、听诊器、手电筒、医嘱单)4、端盘至病房,手持医嘱本,核对(您好,您是1-3号丁一吗?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李,请先让我查对一下您的床尾卡。
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有点憋气),(先让我检查一下您的肺部情况。
)肺部听诊顺序一般从肺炎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侧胸及后背,左右部位进行对比听诊,注意呼吸音的变化。
检查完。
(肺上有痰鸣,呼吸有点快)。
然后帮患者系好衣扣,盖被,翻身(让我来替您拍背,把痰咳出来。
)拍背方法:护士五指并拢成杯状,用指腹和大小鱼际着落,扣击时放松手腕,均匀扣击,每一部位扣击1分钟.扣击顺序应沿支气管走行方向,自下而上,由边缘到中央,有节律地扣拍患者背部,同时嘱病人缓慢深呼吸。
平躺。
(嘱患者咳痰,了解患者排痰能力)。
患者:痰咳不出来.护士:我准备用吸痰器来帮助您吸痰,(用手电筒)再检查一下您口腔和鼻腔情况,口腔无活动性义齿,您先休息一下,我去准备用物,马上给您吸痰。
(端盘回去)操作前准备:1、操作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按无菌原则铺口鼻吸痰盘(铺治疗巾,内放2个无菌换药碗,一个盛无菌生理盐水,另一个盛变血管钳或镊子1把,纱布2块)盖盘,写上铺盘时间,放在上面。
3、治疗盘放在治疗车上,听诊器,贮痰瓶、压力表、连接管、12-14号吸痰管数根,推车至病房。
操作过程:1、操作前核对患者的手腕带,查对床号、姓名,并做好解释。
患者头转向操作者或头部略后仰,吸痰前调高氧流量。
打开连接管,分别与贮痰瓶、压力表连接,妥善旋转贮痰瓶,打开设备带负压吸引器端口,将压力表插入端口,调节负压,压力为0。
04-0。
05mpa2、检查铺无菌盘的时间,打开无菌盘备用。
3、打开另一个连接管,一端与贮痰瓶连接,另一端与吸痰管连接,连接吸痰管.4、左手握住连接处,右手持镊子夹住吸痰管下端1/3处(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5、操作中再次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昏迷患者吸痰时可用压舌板或张口器协助患者张口,左手返折吸痰管末端,右手用无菌镊持吸痰管前端将吸痰管轻轻插入口腔.左右旋转,吸出口腔内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