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筑长城
- 格式:ppt
- 大小:3.55 MB
- 文档页数:36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血肉筑长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血肉筑长城》是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在国共合作抗日的旗帜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事件。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认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于战争的细节和背景知识掌握不深。
学生对于英雄人物和重大战役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战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抗敌的情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经过,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难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中的民族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资源,为学生创设战争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英雄人物引导法:以英雄人物的事迹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伟大。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战争场景、英雄人物等课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战争照片、视频等,用于教学展示。
3.分组讨论:提前将学生分组,安排好合作探究的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战争情境。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学素材,呈现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经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中的民族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经过和民族精神的掌握程度。
第16课血肉筑长城【学习目标】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中共七大的要紧内容(√)抗战成功的历史意义(√√√)【知识梳理】一、主力军队:一、平型关大捷二、阻碍:一、时刻;二、血战台儿庄二、领导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3、意义:一、时刻:二、主力军队:八路军(一百多个团)三、百团大战3、地址:4、领导人:五、评判:四、中共七大:(时刻),中国共产党在(地址)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线路,那确实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的领导下,打败,解放全国人民,成立一个的中国。
意义(地位):为争取的成功和实现预备了条件。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成功,日本陷入窘境。
二、中国的局部反扑和大反扑。
缘故3、美国想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抛掷两颗原子弹。
4、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标志:,宣布无条件投降。
五、抗日战争的伟大成功一、。
二、。
意义3、。
4、。
【自主检测】一、选择题一、《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中国军队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开始后重大成功的一次战役,战役的指挥者是()A.林彪B.李宗仁C.张学良D.傅作义二、为争取抗战的成功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预备了条件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3、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招架外来入侵中,惟一取得完全成功的是()A.中法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4、小陈的家乡被日本统治50年之久,抗日战争成功后才回到祖国怀抱,他的家乡是()A.南京B.西藏C.台湾D.东北三省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成功的全然缘故是()A.国共两党的合作B.全民族的一起抗战C.国际社会的援助D.成立了抗日依照地六、“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这首诗歌赠与的对象彭大将军指挥了哪次战役?()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7、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成功的相同意义是()①繁重的冲击了日寇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成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八、请你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以便梳理知识。
课题:血肉筑长城讲课人:朱春林讲课班级:八(3)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把握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及其意义;把握百团大战的背景、进程、意义;了解中共七大的召开的内容及明白得其意义。
通过总结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重大成功的战役,培育分析、归纳能力和比较问题能力。
通过讨论“中国抗日战争成功缘故”,培育学生多角度地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进程与方式:一、在学习进程中,辅之以图片、影像等课件资料,声情并茂,身临其境,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明白得和把握史实;同时培育学生利用历史地图的能力。
二、通过度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增强合作与交流,从而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勤学习适应。
3、教学中,学生利用表格归纳知识,初步把握利用表格归纳历史问题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通过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让学生了解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熟悉到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击日军、流血捐躯,是抗战成功的最重要缘故。
二、通过本课学习,熟悉到中共七大起到了承抗战成功之果,启成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
教学方式:讲述法、讨论法、讲故事、影像法。
教学设计说明:本课内容较多,一课时难以完成,因此,我将它划分为两课时完成,据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第二课时:“中共七大”和“抗日战争成功”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现一组长城的图片,教师讲解引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了。
日本刽子手的屠刀指向了中华大地,南京30多万同胞被杀,鲜血染遍了整个南京城;面对这种野蛮的入侵与杀戮,中国人民惟有一条路可走,那确实是全部同胞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打倒入侵者。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用血肉之躯筑成了抗击日军入侵的牢固长城。
这一节课,咱们就来学习中国人民是如何用自己的血肉之驱筑起捍卫国家、民族的长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