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环境水的采取及水质监测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6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一实验目的:1.1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1.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1.3掌握水质监测各项指标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1.4掌握实验所需仪器的使用方法。
1.5了解监测区域水质污染状况。
二实验方案的制定程序:2.1基础资料的收集经度:117.097纬度:39.088宽度:19m深度:3m海拔:4m2.2实验采样布点在城建正门前桥边进行采样,左右各取一个。
监测项目温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COD高锰酸钾指数硫化物磷悬浮物六价铬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砷汞镉铅铁TOC总氯2.3样品保存与运输1.水样采集后应使用冷藏箱冷藏并尽快运到实验室。
2.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当场固定处理、且必须充满容器。
3.测定金属离子时应加入HNO3调节水样pH至1~2。
4.测定pH、温度电导率的水样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测定。
三现场采样与监测3.1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原子荧光检测器、TOC分析仪仪器规格数量(个)仪器规格数量(个)三角瓶250ml 6 比色管架 1碘量瓶250ml 2 电炉1000w 1磨口三角瓶250ml 1 剪刀把 1冷凝管 1 乳胶管根 2烧杯100ml 2 吸耳球 2烧杯200ml 2 玻璃棒根 2烧杯500ml 2 滤膜张 5烧杯1000ml 1 滤纸张10容量瓶100ml 1 漏斗个 1容量瓶250ml 1 镜头纸本 1容量瓶500ml 1 移液管1ml 2容量瓶1000ml 1 移液管2ml 2试剂瓶50ml 2 移液管5ml 2试剂瓶125ml 2 移液管10ml 2试剂瓶500ml 2 移液管25ml 1试剂瓶1000ml 2 移液管50ml 1滴瓶50ml 2 移液管架 1比色管50ml 10 酸式滴定管50ml 1取样瓶500ml 2 碱式滴定管50ml 1量筒500ml 1 量筒100ml 23.2实验材料(化学药品)3.3 现场采样及处理方法需要现场测的指标可当时完成如温度、电导率、溶解氧、如条件不允许,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测定;测定悬浮物、pH、生化需氧量等项目需要单独采样,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必须充满容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空气、水质和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种类、来源和分布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本实验主要包括空气、水质和土壤中的常见污染物检测。
1. 空气污染物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检测。
2. 水质污染物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铅、镉、汞等)进行检测。
3. 土壤污染物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空气样品、水样、土壤样品、VOCs标准溶液、重金属离子标准溶液等。
2. 实验仪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仪数据处理系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数据处理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数据处理系统等。
四、实验步骤1. 空气污染物检测(1)将空气样品采集于气密性好的采样袋中,带回实验室。
(2)将空气样品通过活性炭吸附,收集VOCs。
(3)将吸附有VOCs的活性炭用溶剂洗脱,得到VOCs溶液。
(4)将VOCs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到VOCs的种类和浓度。
2. 水质污染物检测(1)将水样采集于聚乙烯瓶中,带回实验室。
(2)将水样用硝酸、高氯酸进行消解,得到待测溶液。
(3)将待测溶液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得到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
3. 土壤污染物检测(1)将土壤样品采集于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
(2)将土壤样品进行研磨、过筛,得到待测溶液。
(3)将待测溶液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得到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空气污染物检测:本次实验共检测出8种VOCs,其中甲苯、苯、乙苯等浓度较高。
2. 水质污染物检测:本次实验共检测出3种重金属离子,其中铅、镉、汞等浓度较高。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水质分析实验报告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水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水质分析实验。
本报告旨在总结实验结果,并对水质分析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水样中的各项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浑浊度、总硬度等。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我们可以了解水的污染程度和适用性,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方法1. 溶解氧测定我们使用溶解氧仪对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行测定。
首先,将水样倒入溶解氧测定仪的测量室,并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最后,记录测定结果。
2. pH值测定我们使用pH计对水样的酸碱性进行测定。
将pH电极插入水样中,等待数分钟,直到pH计稳定。
然后,读取pH计显示的数值,并记录。
3. 浑浊度测定我们使用浑浊度计对水样的浑浊度进行测定。
将水样倒入浑浊度计的测量室,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并记录测定结果。
4. 总硬度测定我们使用EDTA滴定法对水样的总硬度进行测定。
首先,将水样加入滴定瓶中,并加入指示剂。
然后,用EDTA溶液滴定至指示剂颜色变化,记录滴定所需的EDTA溶液体积。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溶解氧含量:水样A为8.2 mg/L,水样B为6.5 mg/L。
2. pH值:水样A为7.2,水样B为6.8。
3. 浑浊度:水样A为5 NTU,水样B为10 NTU。
4. 总硬度:水样A为120 mg/L,水样B为180 mg/L。
五、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样A的溶解氧含量高于水样B,说明水样A的氧气饱和度更高,更适合生物生活。
2. 水样A的pH值接近中性,而水样B的pH值稍微偏酸性,说明水样A的酸碱平衡更好。
3. 水样A的浑浊度低于水样B,说明水样A中的悬浮物较少,更清澈透明。
4. 水样A的总硬度低于水样B,说明水样A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较低,更适合饮用。
实验六环境水的采取及水质监测实验六: 环境水的采取及水质监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国计民生、子孙后代,而环境水的质量尤为重要。
本实验通过对环境地面水(金水河水、西流湖水)、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的采取,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六项水质常规项目的监测,以准确、及时地报告环境水的质量。
一.目的要求1.通过掌握环境水样的采取及水质监测的全过程。
2.牢固树立环境监测过程中依法办事的概念,即依照国家标准进行一切实验操作的概念。
二.环境水样的采取环境水样的采取具体可见国家环保局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简述如下:1.地面水的采取在河流、湖泊、水库中可用水桶直接吸水,采用具塞乙烯瓶或具塞玻璃瓶存放。
2.废水、生活污水的采取为了采集到有代表性的废水样品,应了解污染源的排放规律和废水中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合理制定采集时间、地点和频率。
一般可从废水排放口或排污管路中采取。
3.水样的保存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水样采集后应尽可能快地进行分析,特别是当被测组分浓度在微克/升范围时。
保存措施多采用:(1)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
(2)控制溶液的pH。
(3)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
(4)冷藏或冷冻以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
三.物理性质的检验1.水温水的物理性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水中溶鲜性气体(如氧、二氧化碳等)的溶解度、水中生物和微生物活动、盐度、pH值等都受水温变化的影响。
温度为现场观测项目之一,一般采用水银温度计直接测定,方法是将水温计插入一定深度的水中,放置5分钟后,拿出读取温度值。
2.浊度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可造成光散射或吸收。
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和过滤后,可使水变得清澈。
样品收集于具塞玻璃瓶中,应在取样后尽快测定。
如需保存,可在4℃冷暗处保存24h,测试前要激烈振摇水样并恢复到室温。
水样浊度测定的国家标准是分光光度法和目视比色法,先介绍前者。
校园水质监测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校园内水源的采样和检测,了解校园水质状况,分析水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提高师生对校园环境的关注度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1. 水质采样工具:玻璃瓶、采样勺、采样袋等。
2. 实验室设备:PH计、色谱仪、溶解氧测定仪等。
3. 水质检测试剂:PH试纸、溶解氧试剂、硝酸银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1. 选择样本点:校园内各自然水源(如水龙头、湖泊等)作为采样点。
2. 采样准备:清洗采样工具,避免污染样本。
同时,将相关实验设备进行校准和准备好所需试剂。
3. 采样操作:用玻璃瓶准确采集校园内各水源的水样,确保采样量充分且不受外界污染影响。
并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
4. 实验操作:a. PH值检测:将水样倒入PH计,记录测得的PH值。
重复操作3次,取平均值。
b. 溶解氧测定:根据溶解氧测定仪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记录测得的溶解氧含量。
c. 其他指标检测: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选择检测水样中的其他指标,如总氮、总磷等。
四、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1. 数据处理: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数据比较和评估: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评估校园水质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标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改善校园水质状况。
五、实验安全与环保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佩戴实验手套、实验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实验操作安全。
2. 采样时避免向水源中投放任何污染物,确保采样的水源真实可靠。
3. 实验结束后妥善处理实验废液和废弃物,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六、实验应用和意义本次校园水质监测实验的数据结果可以为学校提供有关校园水质管理的参考,为改善校园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学生参与实验,能够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七、总结通过这次校园水质监测实验,我们得以全面了解了校园水质状况,并进一步加深了师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水质监测实习报告一、引言水质监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水体中不同物质的测定和分析,可以评估水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
本实习报告旨在总结我在水质监测实习中的所学所感,以及对实际工作的体验和思考。
二、实习背景本次实习的地点是某市自来水公司,该公司负责该地区自来水的供应和水质监测。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水质监测工作,包括采样、分析和数据处理等。
通过与公司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我深入了解了水质监测的流程和相关标准。
三、实习内容1. 采样与现场测试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水样的采集与现场测试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监测计划选择合适的采样点,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然后,使用采样器具进行水样采集,并注意采样容器的清洁和无污染。
之后,我们进行了现场测试,包括测定水样的温度、pH值和浊度等指标。
这些测试结果可以为后续的实验室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2. 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是水质监测的核心环节。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各种水质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工作。
例如,我们使用电极法测定了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提供了评估水体富氧状况的重要依据。
此外,还进行了有机物污染物、重金属等指标的测定,通过比对与国家标准的差异,评估水质的优劣程度。
3. 数据处理与报告撰写实习过程中,我还学习了如何对实验室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以及如何撰写相关的报告。
通过标准化的统计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评估水质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水体状况的变化。
在报告中,我详细记录了实验室的工作过程、数据分析结果和相关的建议,为水质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水质监测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使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此外,通过与专业人员的交流和学习,我对水质监测的流程、方法和标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五、实习反思与展望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水质环境的监测,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以及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水质环境监测是通过采集水样,对其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分析和测试,以评估水体的质量和污染程度。
常用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等。
三、实验步骤1. 采样:选择不同水域进行采样,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水样,并尽量避免污染。
2. 测定溶解氧:使用溶解氧仪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以反映水体的氧气供应能力。
3. 测定pH值:使用pH计测量水样的酸碱性,pH值越低表示酸性越强,越高表示碱性越强。
4. 测定浊度:使用浊度计测量水样的浑浊程度,浊度值越高表示水体中悬浮物质越多。
5. 测定COD: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6. 测定氨氮、总氮和总磷:利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分别反映水体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不同水样的监测和测试,得到了以下结果:1. 溶解氧含量:在河流和湖泊水样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说明水体中的氧气供应充足;而地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受到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的影响。
2. pH值:不同水域的pH值有所不同,河流水样的pH值接近中性,而湖泊水样的pH值稍高,可能受到藻类的影响。
地下水的pH值较稳定,接近中性。
3. 浊度:河流和湖泊水样的浊度较高,说明水体中存在较多的悬浮物质,可能受到人类活动和土壤侵蚀的影响。
地下水的浊度较低,说明水质相对较清洁。
4. COD:河流和湖泊水样的COD值较高,说明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较多,可能受到污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地下水的COD值较低,说明水质较为清洁。
5. 氨氮、总氮和总磷:河流和湖泊水样中的氨氮、总氮和总磷含量较高,可能受到农业和工业废水的影响。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以水质环境监测为目标,通过对水质的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物理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了所选取的水样的水质状况。
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水样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水质改善。
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因此,对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质的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物理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所选取的水样的水质状况,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法1.水样采集与处理:选择若干个典型的水样点进行采集,并将其分为不同的组别进行处理。
2.化学指标监测:测定水中的溶解氧(DO)、氨氮(NH3-N)、总磷(TP)和总大肠菌群的含量,并根据国家水质标准进行评估。
3.微生物指标监测:采集水样后,使用培养基进行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的测定,并进行定性鉴定。
4.物理指标监测:测定水样的颜色、浑浊度、温度和pH值。
5.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化学指标监测结果:根据测定结果,水样A的溶解氧浓度为8.5mg/L,低于国家水质标准的要求;水样B的氨氮浓度为0.3mg/L,超过了标准限值;水样C的总磷浓度为0.05mg/L,属于较好的水质;水样D 的总大肠菌群数目超过了国家水质标准。
2.微生物指标监测结果:经过培养基培养后,水样A的微生物菌落总数为10^4CFU/mL,属于较好的水质;水样B和水样C中检测不出大肠杆菌;水样D中大肠杆菌含量超过了国家水质标准。
3.物理指标监测结果:水样的颜色、浑浊度、温度和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水质监测与评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所选取的水样中,存在部分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超过国家水质标准的情况,说明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2.通过监测水样中的溶解氧、氨氮、总磷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可以对水质进行准确评估。
水质采样、现场监测及相关标准1、当用玻璃瓶采集六价铬的水样时,容器应使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以保证其密封。
(错误)2. 水样的保存技术能防止水样中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变化,使水样保持采样时的状态(错误)3 测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硫化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用水封口或密封保存。
(正确)4 测定石油类的采样瓶应选用广口玻璃瓶做容器,按一般通用洗涤方法洗涤后,还要用萃取剂彻底荡洗 2~3 次。
(正确)5.酸性除草剂样品必须用 HCl 调节 pH 值到 1~2,在 1~ 5℃冷藏保存。
如果样品有余氯存在,每 1000ml 样品中需要加入 80mg亚硫酸钠除氯。
(错误)6.测定重金属铜、铅、锌、镉、总氮、氨氮等项目的水样,可加入硝酸作为保存剂。
(错误)7.应根据样品的组分及样品的性质,并且结合具体的工作,来选择样品的保存时问、保存措施和容器材质。
(正确)8.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水样在 1~5℃暗处冷藏可保存 2d。
(正确)9.用于测定农药、除草剂等样品容器的准备,因聚四氟乙烯外的塑料容器会对分析产生明显的干扰,故一般使用棕色玻璃瓶。
按一般规则清洗(即用水及洗涤剂一铬酸一硫酸洗液一蒸馏水)后,在烘箱内 180℃下烘干 4h。
冷却后再用纯化过的己烷或石油醚冲洗数次。
(正确)10.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带回实验室后再加固定剂。
(错误)11.水样采集后必须立即送回实验室,根据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和每个项目分析前最长可保存时间,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在现场工作开始之前,就要安排好水样的运输工作,以防延误。
在运输途中如果水样超过了保质期,管理员应对水样进行检查。
如果决定仍然进行分析,那么在出报告时,应明确标出采样和分析时间。
(正确)12.测定油类的水样可选用塑料和玻璃材质的容器。
(错误)13.测定六价铬的水样需加氢氧化钠(1NaOH),调节 pH 8~9。
(正确)14.水样在贮存期内往往会发生变化,其程度取决于水的类型及保存条件、容器材质。
水质监测操作规程一、引言水质监测是确保水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水质监测的步骤和方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水质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供指导。
二、设备准备1. 器材选择根据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水样采集瓶、温度计、pH计、溶解氧仪、电导率计等。
2. 仪器校准在进行监测之前,务必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校准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记录校准结果。
三、水样采集1. 采集点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区域特点选择水样采集点,应保证采集点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 采样器具消毒使用前,需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3. 采样方法使用采样瓶采集水样时,需将瓶口置于水面以下10至30厘米的位置,避免污染水样。
4. 采样量根据监测要求采集足够的水样量,确保后续实验的需要。
四、水样保存与运输1. 标签标识在水样采集时,需在采样瓶上进行标签标识,包括采样时间、地点、采样人员等信息。
2. 保存方式将采集好的水样进行冷藏或冷冻保存,避免水样中微生物活动和化学反应的影响。
3. 运输条件在运输过程中,需注意冷链的保持,避免样品受到温度的影响。
五、实验室分析1. 样品处理将水样进行预处理,包括过滤、去除悬浮物、调整pH值等。
2. 实验操作根据监测要求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如pH值测定、溶解氧测定、电导率测定等,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六、结果分析与报告1. 数据处理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核对和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结果解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结果解读和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并与相应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
3. 编写报告根据监测要求编写水质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七、质量控制1. 平行样品在进行水质监测时,可采集平行样品进行比对,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标准物质定期使用标准物质进行仪器校准和实验方法验证,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六: 环境水的采取及水质监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国计民生、子孙后代,而环境水的质量尤为重要。
本实验通过对环境地面水(金水河水、西流湖水)、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的采取,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六项水质常规项目的监测,以准确、及时地报告环境水的质量。
一.目的要求1.通过掌握环境水样的采取及水质监测的全过程。
2.牢固树立环境监测过程中依法办事的概念,即依照国家标准进行一切实验操作的概念。
二.环境水样的采取环境水样的采取具体可见国家环保局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简述如下:1.地面水的采取在河流、湖泊、水库中可用水桶直接吸水,采用具塞乙烯瓶或具塞玻璃瓶存放。
2.废水、生活污水的采取为了采集到有代表性的废水样品,应了解污染源的排放规律和废水中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合理制定采集时间、地点和频率。
一般可从废水排放口或排污管路中采取。
3.水样的保存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水样采集后应尽可能快地进行分析,特别是当被测组分浓度在微克/升范围时。
保存措施多采用:(1)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
(2)控制溶液的pH。
(3)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
(4)冷藏或冷冻以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
三.物理性质的检验1.水温水的物理性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水中溶鲜性气体(如氧、二氧化碳等)的溶解度、水中生物和微生物活动、盐度、pH值等都受水温变化的影响。
温度为现场观测项目之一,一般采用水银温度计直接测定,方法是将水温计插入一定深度的水中,放置5分钟后,拿出读取温度值。
2.浊度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可造成光散射或吸收。
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和过滤后,可使水变得清澈。
样品收集于具塞玻璃瓶中,应在取样后尽快测定。
如需保存,可在4℃冷暗处保存24h,测试前要激烈振摇水样并恢复到室温。
水样浊度测定的国家标准是分光光度法和目视比色法,先介绍前者。
(1)方法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的浊度是基于在适当温度下,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可形成高分子聚合物,以此聚合物作参比浊度标准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相比较得出水样浊度。
对于不含碎屑及易沉颗粒的天然水和饮用水,可用此法进行浊度测定。
当测定波长为680nm时,天然水的淡黄色、淡绿色不干扰测定。
(2)仪器和试剂仪器分光光度计1台、50mL比色管试剂无浊度水:将蒸馏水通过0.2nm滤膜过滤,收集于用滤过水淋洗两次的烧瓶中。
硫酸肼溶液:称取1.000g硫酸肼[(CH2)2SO4. H2SO4]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称取10.00g六次甲基四胺[(CH2)6N4]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
聚合物标准液:吸取5.00mL硫酸肼溶液5.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混匀,于25±3℃温度下反应24h,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
此储备液的浊度为400度,可保存一个月。
(3)实验步骤标准曲线的绘制:移取浊度标准液0,0.50,1.25,2.50,5.00,10.00,12.50mL,置于50mL 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
摇匀后即得浊度为0,1,10,20,40,80,100的标准系列。
于680nm 波长,用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水样的测定:吸取50.0mL摇匀的水样(若浊度超过100度,应稀释),于50mL比色管中,按标准曲线或步骤测定吸光度,由标准曲线上查得水样浊度。
计算:浊度(度)= A / C ×50式中,A为稀释过水样的浊度,C为原水样体积(mL)。
3.pH值pH值为水中氧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 = - log a HpH值可间接地表示水的酸碱程度。
天然水的pH值多在6-9的范围内。
pH值是水化学中常用的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
由于pH值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或者校正温度。
pH值测定的国家标准有玻璃电极法。
(1)方法原理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池。
在25℃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度变化10倍,可使电动势偏离59.16mv。
许多pH计上有温度补偿装置,以校正温度差异。
为了提高测定准确度,校正仪器时选用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应与水样的pH值接近。
(2)仪器与试剂仪器各种型号的pH计或离子活度计2台玻璃电极2支、甘汞电极2支、磁力搅拌器4台、50mL烧杯试剂用于校准仪器的标准缓冲溶液,按表1的要求配制。
表1 p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物质pH(25℃)每1000mt水溶液中所含试剂的质量(25℃)酒石酸氢钾(25℃饱和) 3.557 6.4g 柠檬酸二氢钾 3.776邻苯二甲酸氢钾 4.008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 6.865 3.388g磷酸二氢钾+磷氢二钠7.413 1.179g四硼酸钠9.180 3.80g 磷酸氢钠+碳酸钠10.012 2.92g二水合四苯草酸钾 1.679 12.61g氢氧化钙(25℃饱和)12.454 1.5g Ca(OH)2(3) 实验步骤仪器校准:首先阅读仪器使用说明进行准备,然后将标准溶液准备好,应选用与水样pH 值相差不超过2个pH单位的标准溶液校正仪器。
记录测定温度,将仪器温度补偿旋钮调至该温度,以标准溶液将仪器校准。
水样测定:先用水将两个电极冲洗干净,再用水样冲洗。
然后将电极浸入水样中,小心搅拌或使其均匀,待读数稳定后记录pH值。
(4) 注意事项a.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蒸馏水中浸泡24h以上,用毕,冲洗干净,浸泡在水中。
b. 测定时,玻璃电极的球泡应全部浸入溶液中,使它稍高于甘汞电极的陶瓷芯端,以免搅拌时碰破。
c. 甘汞电极的饱和氯化钾液面必须高于汞体,并应有适量氯化钾晶体存在,以保证氯化钾溶液的饱和,适用前必须拔掉上孔胶塞。
d. 注意电极的出厂日期,存放时间过长,电极性能将变劣。
四.无机物的测定—地面水及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测定1. 概述氟化物(F-)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而氟摄入过多又会造成斑齿病和氟骨病。
饮用水中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F-)。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地面水及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监测地面水及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含量是环保监测部门的例行检测项目。
为了准确、及时地预报各种水体中氟化物的含量,各部门都制定有测定标准。
其中,最具法律效力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水质标准和国家环保局颁布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前者称为国家标准,后者称为部颁标准。
这两者都是环境监测部门例行检测时所依据的分析方法,也是环境监理、环境执法部门进行环境执法的法律依据。
本实验采用国家水质标准测定地面水及饮用水中的氟化物含量。
2. 原理当氟电极与含氟的试液接触时,电池的电动势E随溶液中氟离子活度变化而改变(遵守Nernst方程)。
当溶液的总离子强度为定值且足够大时服从关系式:E=E0-(2.303RT/F)logC F-E与logC F-成直线关系,2.303RT/F为该直线的斜率,亦电极的斜率。
工作电池可表示如下:Ag︱AgCl,Cl–(0.3mol/L),F–(0.001mol/L)︱ LaF3││试液││外参比电极。
3. 试剂3.1 盐酸(HCl):2mol/L。
3.2 硫酸(H2SO4):ρ=1.84g/mL。
3.3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3.3.1 0.2mol/L柠檬酸钠-1mol/L硝酸钠(TISABⅠ):称取58.8g二水柠檬酸钠和85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3.3.2 氟化物标准储备液:称取0.2210g基准氟化钠(NaF)(预先于105-110℃干燥2h,或者于500-650 ℃干燥40min,干燥器内冷却),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储存在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氟100μg。
3.3.3 氟化物标准溶液:用无分度吸管吸取氟化钠标准储备液(3.3.2)10.00mL,注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每毫升含氟(F-)10.00μg。
4. 仪器和装置通常的实验室设备及:4.1 氟离子选择电极2支。
4.2饱和甘汞电极2支。
4.3离子活度计、毫伏计或pH计2台:精确到0.1mV。
4.4磁力搅拌器4台:具备覆盖聚乙烯或者聚四乙烯等的搅拌棒。
4.5聚乙烯杯:100mL12个5.采样与样品5.1 试样:实验室样品应该用聚乙烯瓶采集和储存。
如果水样中氟化物含量不高,pH在7以上,也可以用硬质玻璃瓶存放。
采样时应先用水样冲洗取样瓶3—4次。
5.2 试份:试样如果成份不太复杂,可以直接取出试份。
如果含有氟硼酸盐或者污染严重,则应先进行蒸馏。
6.步骤6.1 仪器的准备,按测定仪器及电极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6.2 在测定前应使试份达到室温,并使试份和标准溶液的温度相同(温差不得超过±1℃)。
6.3 测定用移液管移取40mL水样,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定容,摇匀,将其注入100mL聚乙烯杯中,放入一只塑料搅拌棒,插入电极,连续搅拌溶液,待电位稳定后,在继续搅拌时读取电位值Ex。
在每一次测量之前,都要用水充分冲洗电极,并用滤纸吸干。
根据测定的毫伏数,由校准曲线上查找氟化物的含量。
6.4 空白试验用水代替试份,按6.3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空白测定。
6.5 校准6.5.1 校准曲线法用移液管分别移取1.00、3.00、5.00、10.0、20.0mL氟化物标准溶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分别注入100mL聚乙烯杯中,各放入一塑料搅拌棒,以浓度由低到高为顺序,分别依次插入电极,连续搅拌溶液,待电位稳定后,在继续搅拌时读取电位值E。
在每一次测量之前,都要用水冲洗电极,并用滤纸吸干。
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E(mV)-logC F-(mg/L)校准曲线,浓度表示在对数分格上,最低浓度表示在横坐标的起点线上。
6.5.2 电极的存放电极用后应用水充分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去水分,放在空气中,或者放在稀的氟化物标准溶液中,如果短时间不再使用,应洗净,吸取水分,套上保护电极敏感部位的保护帽,电极使用前应充分冲洗,并取掉水分。
7.结果的表示计算方法:氟含量,以mg/L表示。
根据测定所得的电位值,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以mg/L表示的氟离子含量。
测定结果,可以用氟离子的mg/L表示,也可以用其他认为方便的方式表示。
如果试份中氟化物含量低,则应从测定值中扣除空白实验值。
8.注意事项(1)氟电极使用前要用含氟浸泡液浸泡活化1-2个小时才能使用(2)电极要用蒸馏水清洗至电极的纯水电位(空白电位)才可开始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