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优儿童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734.50 KB
- 文档页数:22
我国资优教育的优缺点及思考赵丹晶(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珠海519000)摘要资优教育一直是各个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热点讨论问题,如何让我国的资优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这一问题值得思考与探究。
本文从我国资优教育的优缺点出发,探讨我国资优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当前资优教育的优缺点并进行反思,进而提出建议,由此引发对我国资优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我国资优教育优缺点中图分类号:G474文献标识码:A柏拉图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要择优而教,使这些孩子们学习领导才能,早日成才。
然而,对资赋优异的重视和教育不仅局限于欧洲,孔子在两千年前也主张“因材施教”。
20世纪中后期,我国资优教育发展总体分为四个阶段。
熊晓东(2005,p.17)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我国的英才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者对资优学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创办英才教育班、设计英才教育课程等(熊晓东,2005,p.17)。
从1978年3月我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到20世纪末,初步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超常教育体系。
而1995年在我国科技大学成立的我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则标志着我国资优教育进入了科学化与体系化的阶段。
2002年我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在全国中学超常教育协作组第十届年会上指出“特殊人才的教育更要摆在重要的位置”。
1我国大陆资优教育的优缺点与评价我国大陆的资优教育与其他地方相比正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不足与台湾、香港及国外自由教育的缺点相似。
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支持资优学生发展,因而许多资优课程无法开展,学生无法受益;对资优学生的鉴别标准单一,至今没有可以推广的鉴别量表,因此难以发现拥有天赋的学生;资优教育师资缺乏专业性,大多数教师由普通教师兼任,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资优儿童教育训练;资优教育课程缺失,缺乏系统的教材,也缺乏系统的训练;资优教育计划学生有限,真正受益的学生基数很小;没有统一的翻译名称,如英才教育,超常教育,资优教育,天才教育等都为“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的翻译,名字难以统一更可能造成理论理解困难;没有针对资优教育成果的有效性的评估机制,因而难以从课程和活动中找到缺点反省不足。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No.35,2020 Sum No.5152020年第35期总第515期摘要资优儿童在智力、思维、创造性、个性、自我意识、兴趣、动机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普通儿童,能取得比普通儿童更优异的成就和绩效。
资优儿童的资优特征众多且不统一,因此,资优儿童的鉴定存在一定难度。
资优儿童的鉴定通常是从智力、认知和个性倾向、成就水平等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资优儿童;资优特征;鉴定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cation of Gifted Children//HE BofengAbstract Gifted children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ordinary children in intelligence,thinking,creativity,personality, self-awareness,interest,motivation and other aspects,and can achieve better achievements and performance than ordinary chil-dren.Because there are many an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gifted children,it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m.The identification of gifted children is usually carried out from one or more aspects such as intelligence,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achievement. Key words gifted children;gifted characteristics;identification资优儿童是儿童群体中一个资质、禀赋优于普通儿童的群体[1]。
超常儿童的简述及教育措施番自圆2012301270049 提到“天才”一词,你会想到什么?网友曾评论说:“天才,又被称作另类的人,或者是不一样的人,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东西。
”那么,是怎样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将天才与常人区别开来的呢?“天才”是与生俱来的,亦或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小时侯天才的人,长大后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吗?事实上,古今中外的确有许多表现非凡的儿童存在,但人们对他们的称呼却因时代、国界和认识的不同而不同。
我国古代将那些才智出众、少年得志的儿童成为“神童”,认为这种超凡脱俗的才智一定是来自天神的赏赐,否则是不可能有的。
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称那些聪明异常的儿童为“金人”,是“稀有、珍贵”的意思。
而“天才”一词始于16世纪,在当时原是指伟大的艺术家,特别是指艺术家这个人的伟大,而不是指他的杰出能力。
但在英国的人种学家法兰西斯·高尔顿的《遗传的天才》一书出版后,“gifted”除了形容人才华横溢、聪明绝顶之外,又有了天生之才之意。
在当前的研究中,人们较多采用的是,“天才儿童”(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 ),“超常儿童”(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 )和“资优儿童”(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 )。
“天才儿童”可说是个在今天非常普遍用来形容具有高潜能,有杰出表现的儿童的词,不管在日常生活,或是书籍记载中,都常被使用。
Gifted children所偏重的是人的天赋才能,而Talented children强调的是人的特殊才能。
可以说,这两个词从两个方面比较全面的概括了天才的定义。
这就是这个概念能够在世界上广为接受的原因。
我国大陆的心理学家于1978年提出了“超常”(super-normal)或是“超常儿童”(supernormal children)的术语。
超常儿童是指“智能明显超过同龄常态儿童发展水平或是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
資優兒童的定義,指在以下一方面或多方面有突出成就或潛能的兒童:◦智力經測定屬高水準◦在某一學科有特強的資質◦有獨創性思考,能夠提出很多創新的意見◦在繪畫、戲劇、舞蹈、音樂等視覺及藝術方面特有天份◦有領導同輩的天賦才能,在推動他人完成共同目標方面有極高的能力◦心理活動能力有卓越的表現,或在競技、機械技能或體能的協調有突出的天份資優兒童會透過不同的方式表現其資優的才華。
從研究資優教育的文獻顯示,一般資優生都會有以下特徵: 1.記憶力強,能夠憶述大量資料 2.語文能力高及詞彙豐富 3.好奇心強及興趣廣泛 4.思考速度高 5.思想早熟,洞悉力強 6.追求公義和完美7.對他人及自己有很高的期望8. 往往對別人給予的評價過度敏感9. 對事情及人物的感情深刻和強烈10.自我實現之動機強烈11.卓越的領導才能資料來源:Clark, B.(1997) Growing Up Gifted, Prentice-Hall, New Jersey, U.S.A.,教育局某些資優兒童的特徵可能會衍生出一些問題,包括: 1.對於例行的工作感到厭煩,甚至不屑一顧。
2.不喜歡機械式背誦或重覆的作業。
3.自我要求高,嚴厲自責,不能忍受失敗。
4.喜歡提出自己的意見,有時會顯得過於挑剔。
5.在不適當的時機,開玩笑或說俏皮話。
6.情緒過於敏感,可能過度反應,容易生氣,事情不順,則容易哭泣。
7.對於細節沒有興趣。
8.不輕易服從權威,有時會挑戰常規或反抗權威。
9.喜歡當領導者,有時會堅持要別人跟從自己的意見。
資料來源:陳龍安(1994):「一個資優兒童的成長」創意家族叢書(4)「資優兒童」的定義廣泛,所以此組群的兒童不論性格、能力和價值觀等都可以有很大差異,因著個人特質和環境因素的不同,某些資優兒童並沒有明顯的適應困難,而另一些則可能會遇到較大的問題。
家長無須因兒童「資優」而過分擔憂或恐懼,只要根據兒童的需要,給予適當的引導,資優兒童與一般兒童一樣,都可以愉快地成長。
1012020/04◆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试验训练基地 王 霏 董 翼 尹 巧资优教育的国际现状及启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
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
2020年,我国提出《强基计划》,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如何提升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球各国都高度重视资优教育的发展,许多国家形成了资优教育模式。
一、 资优教育的定义和资优生的识别资优教育是指对有天分或者特殊才能的学生进行教育的项目,它包含理论、政策和实践。
资优生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过大多数定义都选择在某一特定领域最具技能或天赋的学生,例如音乐、语言、逻辑推理等方面。
智商测试是鉴别资优生的最常用方法,在学龄儿童中最流行的两种测试是WISC -IV(韦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和SB5(斯坦福-比奈第五版)。
WISC-IV 根据年龄组评估儿童的认知能力,结合其他测试的结果,WISC 准确地描述了儿童对未来的发展和心理需求。
SB5是一种智力测试,几乎可以用于任何年龄段的人,它评估了一系列智力指标,包括流体推理、常识、定量推理、空间处理和工作记忆。
然而,大多数教育专业人士认为,没有一种单独的测量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出每个资优生。
各个国家地区都有一套自己的资优生识别模式,以多元化的标准识别资优生。
虽然识别资优生存在困难,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在普通班学习的资优生获益最少,而在速成班或加强班与其他同样优秀的学生一起学习获益最多。
二、资优教育的实现形式资优教育实现形式按照提供主体来分,可以分为学校、家庭、社会这三大类。
首先学校提供的资优教育是最主要的部分,包括:提供基于年级或基于学科的加速学习的机会;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创意写作、体育、电脑游戏、国际象棋等等;学生可采用自定步调法,按照自己的步调前进,可以让他们以更快的速度学习;提供全日制资优班级或学校。
我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一些呢?时间:2006-07-06记者做过多篇超常教育的纪实报道,报道刊发后,会有读者或是同事朋友问:你能让某某专家看看我的孩子到底是不是“神童”吗?还有人会问:我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一些呢?在专家看来,孩子成龙成凤不是梦,但作为师长需掌握必要的“武林秘籍”──激发创造力的策略与方法、揭开创意潜力的奥秘。
如果你的孩子确是资优、超常的“神童”,那你当然要不辜负上天的美意,应势利导,将一块璞玉雕琢成美玉;如果你的孩子看似平常,你是否想得到,他或她其实也会有资优、超常的行为需要你去发掘、鼓励、培养呢?在6月30日-7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如何培养孩子成为精英人才”全国研习班上,两位台湾来的教育、心理学专家吳武典、陳龍安就此主题带来了新颖开阔的视野和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
诚如专家们所告诫的“今日一点一点的灌溉,明日一串一串的收成”。
除传统的素质需要外,现代社会是以“生命的活水──创意走天涯”的时代;创意是教出来的,作为师长,要教导孩子适应急速变迁的社会,面对未来的生活挑战,除了传统的智商(IQ)、情商(EQ)外,还必须要具备什么呢?两位专家与他们的内地同行——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理事长、原中国科大少年班老师贺淑曼教授,北京八中名誉校长、该校″少儿班″教育的开创者龚正行,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刘彭芝等我国超常人才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中的著名专家一道致力于创造思考教育的研究与推广,理论与实务兼顾,并将成果及研究心得经验以传教士的心情到处传播。
本报记者特采撷其中最为家长、老师所关注的话题,将专家的“武林秘籍”在此与大家分享——资优人才研究专家的“武林秘籍”——精英孩子从哪里“来”?吴武典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世界资优教育协会WCGTC前会长。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新加坡政府教育部资优教育计划国际顾问。
荣获:世界资优教育协会WCGTC卓越领导及服务奖、美国肯塔基州及马利兰州荣誉公民。
简述资优儿童定义的演变作者:何伯锋来源:《下一代》2020年第03期摘要:资优儿童是指具有优于普通儿童的禀赋和才能的一个群体。
关于资优儿童的认识自古有之,其定义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演变。
从基于记忆、语言能力来界定资优儿童,到以智商为指标来筛选资优儿童,再到后来从智力、认知技能、个性品质等多维度定义资优儿童,关于资优儿童的认识不断深化,定义也变得更加全面和科学。
关键词:资优;资优儿童;超常儿童;变化一、前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一部分儿童表现出优于同龄人的特殊能力和品质,他们或在智力、或在个性品质、或在业绩水平上均表现出优于常人。
我们通常称这些儿童为资优儿童,也称为天才儿童或者超常儿童。
资优(Giftedness),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界指的是个体具有某种异于常人的特殊能力和品质。
资优儿童(gifted children)是儿童当中的一个具有优于常人的天赋或才能的群体。
我们认为,资优的涵盖范围比天才和超常更加广泛,毕竟超常和天才儿童只是儿童中的极少的一部分,但是具有天赋和才能的儿童往往会更多,所以使用资优来表述这些具有天赋和才能的儿童,将更多优秀的儿童纳入到这个群体中,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更好的教育。
因此,本文所指的资优儿童则是涵盖了超常儿童、天才儿童的群体。
对于资优儿童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而关于资优儿童的认识、筛选和教育也在不断变化,所以资优儿童的定义也一直变化着,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这也一定程度上给资优儿童的鉴定和教育造成困难。
本文将梳理资优儿童定义的发展和变化,以更好地了解资优儿童的定义和内涵。
二、中国古代关于资优儿童的定义在中国,资优儿童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出现过一些聪颖早慧、才智过人的超常儿童,但史料并没有对这些儿童何为超常做出详细的描述。
秦汉起,以选举考的结果来评判,如汉初萧何草律中规定:“太史试学童,能诵书九千字以上,乃能得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
”在古代,对于有特殊才能儿童的认识,主要是基于科举制度,将那些有突出记忆力和语言能力的儿童称为“神童”。
资优儿童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资优儿童,即具有非凡学习能力和潜力的儿童,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现实困境,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对策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资优儿童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是缺乏足够的挑战和刺激。
传统的教育体系往往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速度和方式为重点,而忽视了资优儿童个体的学习需求。
这导致资优儿童在学校学习中感到无聊和无动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为资优儿童提供更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学习环境和课程。
资优儿童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二是社会认知和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其与同龄人的差异性,资优儿童在社交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感受到孤独和不被理解的情绪。
与此由于学习压力大和自我要求高,他们也可能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为资优儿童提供更具有社会情感支持和心理健康辅导的服务。
资优儿童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三是家庭支持和教育理念问题。
一些家长并不了解和认同资优儿童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甚至对其产生误解和压力。
一些家长也可能过分重视成绩和竞争,给资优儿童带来额外的压力和紧张。
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为家庭提供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教育资优儿童。
针对以上的现实困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策:一、学校教育方面(1)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针对资优儿童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让他们在学校中能够接受到更具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学习。
(2)提供多元化课外活动:开设多元化的兴趣课程和课外活动,让资优儿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去展现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3)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和机构成立专门面向资优儿童的教育机构,为他们提供更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二、社会支持方面(1)开展社交能力培训:针对资优儿童的社交困难,开展相关的社交能力培训和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2)提供心理健康支持:设立心理健康支持机构,为资优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检测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压力。
资优儿童的资优教育比较和问题分析作者:何伯锋谭贞晶来源:《教育·名师在线》2021年第09期一、前言资优儿童是儿童群体中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有着优于普通儿童的资质、禀赋和才能。
对于资优儿童来说,常规课堂知识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需要更多资优教育来最大限度地激发资优儿童的潜能。
多年来国内外均开展了资优教育,培养资优儿童。
本文将梳理和比较国内外资优儿童的教育方法,并探讨国内资优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资优儿童的资优教育(一)国外的资优教育西方国家对于资优教育比较重视,其中美国的资优教育一直处于比较前沿的位置。
1868年,圣·路易斯进行学校实验,美国开始了对资优教育的科学探索。
进入21世纪,美国的资优教育更是蓬勃发展,不仅成立了资优教育机构,还制定了相应政策,为资优儿童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受教育机会。
为了满足资优儿童的教育需要,美国的学校专门制定了资优教育项目。
教师为资优学生开设特殊的课程,单独为他们授课,并不断追踪资优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专门的评估体系对他们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
他们的资优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一般探索性活动、集体培训和实际问题研究这三类。
在一般探索性活动中,资优学生会参与一些社会性事件的讨论,听取专家学者们关于不同领域的知识的演讲,尽可能地扩展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
集体培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往能力。
而实际问题研究这一类课程中,教师会指导资优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教师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会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
美国的资优教育成功地培养了大量的高端人才,也为世界各国开展资优教育提供了参考。
在英国,第一届资优儿童大会于1975年在伦敦召开,会议聚焦如何鉴定和教育资优儿童,参与会议的专家们广泛讨论了鉴定资优儿童的方法,并为资优儿童的教育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到了1977年,英国教育部第一次以“天才儿童的教育”为主题组织来自地方教育当局的课程顾问和教育心理学家召开了大会。
资优儿童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摘要】资优儿童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教育资源不足、竞争激烈、课程设置不合理、家长期望过高和个性发展需求受限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多样化教育体系,重视个性发展,加强家校合作。
这些对策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为资优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全面的教育支持。
只有通过改善教育资源配置、优化课程设置、降低家长期望压力等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资优儿童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并实现个性发展。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资优儿童的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资优儿童、教育现状、现实困境、对策、教育资源不足、竞争激烈、课程设置、家长期望、个性发展、教育资源配置、多样化教育体系、个性发展、家校合作。
1. 引言1.1 资优儿童教育现状在当前社会中,资优儿童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资优儿童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高度天赋和潜力的儿童,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智力、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资优儿童教育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
教育资源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资优儿童往往会受到忽视。
学校教育系统往往更关注普通学生的需求,而对于资优儿童的特殊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这导致了资优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得到应有的支持和发展空间。
资优儿童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在当前社会,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学生们需要在学业、才艺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资优儿童由于天赋突出,通常被寄予更高的期望,这使得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
资优儿童教育目前存在着资源不足和竞争激烈的问题。
针对这些困境,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加以解决和改善。
1.2 困境分析资优儿童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教育资源不足、竞争激烈、课程设置不合理、家长期望过高以及个性发展需求。
教育资源不足是资优儿童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往往只注重对普通学生的教育,而对于资优儿童却缺乏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这导致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挑战性和发展空间,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现在随着我们国家的一些进步,我们有好多资质优异的宝宝特殊的教育就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了,也许我的孩子在上学以后,也会被加入到资质优异的班级里。
随着国家的进步,我们的资质优异儿童特殊教育越来越普遍了,也许你的宝宝上小学后,会被编入资优班。
要当资优儿童的妈妈,应有什么样的心理准备呢?依我的观察和经验,我发现孩子很不喜欢被视为“天才”。
尤其在资优班里智商特别高的,往往会引起参观教学的客人们特别的注意,孩子回到家总会埋怨说:“人家又不是动物园里的动物,为什么要给人看来看去的?”孩子不愿引人注目,可能有两个原因:一、大家公认他智商最高,如果他的成绩不是最好,他会觉得丢脸,这是很大的压力。
二、他不要太奇特,那样会失去朋友。
资优儿童常会有委屈感,因为家长和师长们总认为他们功课好,表现好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他们和一般孩子一样需要努力也需要鼓励,大人们应该承认他们的努力,不时地给予赞美。
资优儿童的妈妈最应该用心的是如何来教育孩子,而不是拿孩子来炫耀,那不但帮助不了孩子,还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也许有人认为针对资优儿童的个性,应及早栽培他们向某方面发展。
我的想法是人格教育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没有完美的人格,不受人敬重,即使有再好的学问或技术,与人相处格格不入,得不到别人的支持与信服,怎样立足社会呢?所以,不但不用急着发展他们的特长,还应该注意各学科的平衡发展。
国内的特殊教育还未延伸到中学、大学,小学时不打好稳固的基础教育,将来考不进好学校,怎样谋求更好的发展?对于人格教育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孩子的人际关系。
因为资优儿童的特征是好胜而挑战性特别强,在资优班里个个都是高手,如果他们一味地只想打敗别人,容易跟同学争斗。
而恶性竞争的`结果如果是挫败,也容易变得自暴自弃。
因此灌输、引导他们“自我竞争”的观念是很重要的。
另外,妈妈有个重大的任务,就是随时留意孩子的心态和需求。
资优儿童的想像力丰富,有时候想法奇特,与一般孩子不同。
举个例子说吧,我的男孩读师专附小资优实验班时,有一次考公民与道德,一题是非题:“我在车上看到老人一定让坐。
吴武典教授谈超常教育
王湘丽
【期刊名称】《现代特殊教育》
【年(卷),期】1996(000)006
【摘要】9月28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邀请台湾师范大学特教系吴武典教授到京讲学。
在京超常教育工作者、学者聚集一堂,两岸学者就超常教育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现任国际天才教育协会主席的吴武典教授,多年从事特殊儿童的教育和研究工作,曾任台湾特殊教育协会理事长等职。
吴教授对资优儿童教育及测验有很深的造诣,撰写出版专著10多种,论文100多篇。
由于他对特殊儿童教育做出的贡献,世界天才儿童教育学会授予他卓越贡献奖。
吴教授很关心大陆的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曾七次到京访问交流。
此次他又为北京同行作了题为《超常(资优)教育发展趋势及教师的角色》的学术报告。
他的报告分三部分阐述了超常(资优)教育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资优的理念;资优教育的策略,包括资优儿童的鉴定、安置,及教师扮演的角色。
吴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学术性很强,本文只对其中有关资优教育思想部分作重点报道。
【总页数】2页(P1-2)
【作者】王湘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63
【相关文献】
1.台湾吴武典职业兴趣测试方法在招聘工作中的应用 [J], 曾滔;张然
2.吴武典 [J], ;
3.吴武典赞誉《优才教育》 [J],
4.吴武典教授谈如何帮助资优儿童成长发展 [J], 谭白利霞
5.吴武典教授简介 [J], 何金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