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LS-DYNA材料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34
LS-DYNA使用指南中文版本第一章引言ANSYS/LS-DYNA将显式有限元程序LS-DYNA和ANSYS程序强大的前后处理结合起来。
用LS-DYNA的显式算法能快速求解瞬时大变形动力学、大变形和多重非线性准静态问题以及复杂的接触碰撞问题。
使用本程序,可以用ANSYS建立模型,用LS-DYNA做显式求解,然后用标准的ANSYS后处理来观看结果。
也可以在ANSYS和ANSYS-LS-DYNA之间传递几何信息和结果信息以执行连续的隐式-显式/显式-隐式分析,如坠落实验、回弹、及其它需要此类分析的应用。
1.1显式动态分析求解步骤概述显式动态分析求解过程与ANSYS程序中其他分析过程类似,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1:建立模型(用PREP7前处理器)2:加载并求解(用SOLUTION处理器)3:查看结果(用POST1和POST26后处理器)本手册主要讲述了ANSYS/LS-DYNA显式动态分析过程的独特过程和概念。
没有详细论述上面的三个步骤。
如果熟悉ANSYS程序,已经知道怎样执行这些步骤,那么本手册将提供执行显式动态分析所需的其他信息。
如果从未用过ANSYS,就需通过以下两本手册了解基本的分析求解过程:·ANSYSBaicAnalyiGuide·ANSYSModelingandMehingGuide使用ANSYS/LS-DYNA时,我们建议用户使用程序提供的缺省设置。
多数情况下,这些设置适合于所要求解的问题。
1.2显式动态分析采用的命令在显式动态分析中,可以使用与其它ANSYS分析相同的命令来建立模型、执行求解。
同样,也可以采用ANSYS图形用户界面(GUI)中类似的选项来建模和求解。
然而,在显式动态分析中有一些独特的命令,如下:EDADAPT:激活自适应网格EDASMP:创建部件集合EDBOUND:定义一个滑移或循环对称界面EDBVIS:指定体积粘性系数EDB某:创建接触定义中使用的箱形体EDCADAPT:指定自适应网格控制EDCGEN:指定接触参数EDCLIST:列出接触实体定义EDCMORE:为给定的接触指定附加接触参数EDCNSTR:定义各种约束EDCONTACT:指定接触面控制EDCPU:指定CPU时间限制EDCRB:合并两个刚体EDCSC:定义是否使用子循环EDCTS:定义质量缩放因子EDCURVE:定义数据曲线EDDAMP:定义系统阻尼EDDC:删除或杀死/重激活接触实体定义EDDRELA某:进行有预载荷几何模型的初始化或显式分析的动力松弛EDDUMP:指定重启动文件的输出频率(d3dump)EDENERGY:定义能耗控制EDFPLOT:指定载荷标记绘图EDHGLS:定义沙漏系数EDHIST:定义时间历程输出EDHTIME:定义时间历程输出间隔EDINT:定义输出积分点的数目EDIS:定义完全重启动分析的应力初始化EDIPART:定义刚体惯性EDLCS:定义局部坐标系EDLOAD:定义载荷EDMP:定义材料特性EDNB:定义无反射边界EDNDTSD:清除噪声数据提供数据的图形化表示EDNROT:应用旋转坐标节点约束EDOPT:定义输出类型,ANSYS或LS-DYNAEDOUT:定义LS-DYNAASCII输出文件EDPART:创建,更新,列出部件EDPC:选择、显示接触实体EDPL:绘制时间载荷曲线EDPVEL:在部件或部件集合上施加初始速度EDRC:指定刚体/变形体转换开关控制EDRD:刚体和变形体之间的相互转换EDREAD:把LS-DYNA的ASCII输出文件读入到POST26的变量中EDRI:为变形体转换成刚体时产生的刚体定义惯性特性EDRST:定义输出RST文件的时间间隔EDSHELL:定义壳单元的计算控制EDSOLV:把“显式动态分析”作为下一个状态主题EDSP:定义接触实体的小穿透检查EDSTART:定义分析状态(新分析或是重启动分析)EDTERM:定义中断标准EDTP:按照时间步长大小绘制单元EDVEL:给节点或节点组元施加初始速度EDWELD:定义无质量焊点或一般焊点EDWRITE:将显式动态输入写成LS-DYNA输入文件PARTSEL:选择部件集合RIMPORT:把一个显式分析得到的初始应力输入到ANSYSRE某PORT:把一个隐式分析得到的位移输出到ANSYS/LS-DYNAUPGEOM:相加以前分析得到的位移,更新几何模型为变形构型1.3本手册使用指南本手册包含过程和参考信息,可从前到后选择性阅读。
第一章引言ANSYS/LS-DYNA将显式有限元程序LS-DYNA和ANSYS程序强大的前后处理结合起来。
用LS-DYNA的显式算法能快速求解瞬时大变形动力学、大变形和多重非线性准静态问题以及复杂的接触碰撞问题。
使用本程序,可以用ANSYS建立模型,用LS-DYNA做显式求解,然后用标准的ANSYS后处理来观看结果。
也可以在ANSYS和ANSYS-LS-DYNA之间传递几何信息和结果信息以执行连续的隐式-显式/显式-隐式分析,如坠落实验、回弹、及其它需要此类分析的应用。
显式动态分析求解步骤概述显式动态分析求解过程与ANSYS程序中其他分析过程类似,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1:建立模型(用PREP7前处理器)2:加载并求解(用SOLUTION处理器)3:查看结果(用POST1和POST26后处理器)本手册主要讲述了ANSYS/LS-DYNA显式动态分析过程的独特过程和概念。
没有详细论述上面的三个步骤。
如果熟悉ANSYS程序,已经知道怎样执行这些步骤,那么本手册将提供执行显式动态分析所需的其他信息。
如果从未用过ANSYS,就需通过以下两本手册了解基本的分析求解过程:·ANSYS Basic Analysis Guide·ANSYS Modeling and Meshing Guide使用ANSYS/LS-DYNA时,我们建议用户使用程序提供的缺省设置。
多数情况下,这些设置适合于所要求解的问题。
显式动态分析采用的命令在显式动态分析中,可以使用与其它ANSYS分析相同的命令来建立模型、执行求解。
同样,也可以采用ANSYS图形用户界面(GUI)中类似的选项来建模和求解。
然而,在显式动态分析中有一些独特的命令,如下:EDADAPT:激活自适应网格EDASMP:创建部件集合EDBOUND:定义一个滑移或循环对称界面EDBVIS:指定体积粘性系数EDBX:创建接触定义中使用的箱形体EDCADAPT:指定自适应网格控制EDCGEN:指定接触参数EDCLIST:列出接触实体定义EDCMORE:为给定的接触指定附加接触参数EDCNSTR:定义各种约束EDCONTACT:指定接触面控制EDCPU:指定CPU时间限制EDCRB:合并两个刚体EDCSC:定义是否使用子循环EDCTS:定义质量缩放因子EDCURVE:定义数据曲线EDDAMP:定义系统阻尼EDDC:删除或杀死/重激活接触实体定义EDDRELAX:进行有预载荷几何模型的初始化或显式分析的动力松弛EDDUMP:指定重启动文件的输出频率(d3dump)EDENERGY:定义能耗控制EDFPLOT:指定载荷标记绘图EDHGLS:定义沙漏系数EDHIST:定义时间历程输出EDHTIME:定义时间历程输出间隔EDINT:定义输出积分点的数目EDIS:定义完全重启动分析的应力初始化EDIPART:定义刚体惯性EDLCS:定义局部坐标系EDLOAD:定义载荷EDMP:定义材料特性EDNB:定义无反射边界EDNDTSD:清除噪声数据提供数据的图形化表示EDNROT:应用旋转坐标节点约束EDOPT:定义输出类型,ANSYS或LS-DYNAEDOUT:定义LS-DYNA ASCII输出文件EDPART:创建,更新,列出部件EDPC:选择、显示接触实体EDPL:绘制时间载荷曲线EDPVEL:在部件或部件集合上施加初始速度EDRC:指定刚体/变形体转换开关控制EDRD:刚体和变形体之间的相互转换EDREAD:把LS-DYNA的ASCII输出文件读入到POST26的变量中EDRI:为变形体转换成刚体时产生的刚体定义惯性特性EDRST:定义输出RST文件的时间间隔EDSHELL:定义壳单元的计算控制EDSOLV:把“显式动态分析”作为下一个状态主题EDSP:定义接触实体的小穿透检查EDSTART:定义分析状态(新分析或是重启动分析)EDTERM:定义中断标准EDTP:按照时间步长大小绘制单元EDVEL:给节点或节点组元施加初始速度EDWELD:定义无质量焊点或一般焊点EDWRITE:将显式动态输入写成LS-DYNA输入文件PARTSEL:选择部件集合RIMPORT:把一个显式分析得到的初始应力输入到ANSYSREXPORT:把一个隐式分析得到的位移输出到ANSYS/LS-DYNAUPGEOM:相加以前分析得到的位移,更新几何模型为变形构型关于ANSYS命令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详细资料(包括每条命令的特定路径),请参阅《ANSYS Commands Reference》。
目录1基本的状态方程 (2)1.1EOS_JWL (2)2.2EOS_GRUNEISEN (2)2.3EOS_LINEAR_POL YNOMIAL (3)2.材料模型 (3)2.1MA T_HIGH_EXPLOSIVE_BURN (3)RDX (5)HMX (5)TNT (5)1.2MA T_NULL (5)空气 (6)水 (6)1.3MA T_JOHNSON_COOK (7)紫铜 (8)钢 (8)1.4 MA T_PLASTIC_KINEMATIC (9)钢 (10)高导无氧铜 (10)土壤 (10)1.5MA T_STEINBERG (10)高导无氧铜 (12)1.6MA T_JOHNSON_HOLMQUIST_CERAMICS (12)B4C陶瓷 (14)1.7MA T_JOHNSON_HOLMQUIST_CONCRETE (14)混凝土 (14)3其它材料参数 (15)L Y12CZ铝合金 (15)主要材料模型及参数1基本的状态方程1.1EOS_JWL2.2EOS_GRUNEISEN2.3EOS_LINEAR_POLYNOMIAL (对EOS_GRUNEISEN进行线性化)2.材料模型2.1MAT_HIGH_EXPLOSIVE_BURNRDX密度:1.69E+3 kg/m3;D: 8310m/s;Pcj :30.45 GpaA:850 Gpa;B: 18 Gpa;R1: 4.6;R2: 1.3;w0.38;E0:10MJ/kgFor(g-cm-us):*MAT_HIGH_EXPLOSIVE_BURN1 1.69 8.310 0.3015 0*EOS_JWL1 8.50 0.18 4.6 1.3 0.38 10 e-02 1.00 HMX密度:1.891 E+3 kg/m3, D:9910m/s,Pcj:42Gpa,A:778.3 Gpa;B:7. 1 Gpa;R1:4.1;R2:1.00;w0:30;E0:10. 5 MJ/kgFor(g-cm-us):*MAT_HIGH_EXPLOSIVE_BURN1 1.89 9.910 0.42 0*EOS_JWL1 7.783 0.071 4.2 1.0 0.30 10.5 e-02 1.00TNT密度:1.63 E+3 kg/m3;D:6930 m/s;Pcj:27 Gpa:A:371.2 Gpa;B:3.21 Gpa;R1:4.15;R2:0.95;w0:30 E0:4.29 MJ/kgFor(g-cm-us):*MAT_HIGH_EXPLOSIVE_BURN1 1.63 6.930 0.27 0*EOS_JWL1 3.713 0.0743 4.15 0.95 0.30 7.0 e-02 1.001.2MAT_NULL空气*MAT_NULLRO=1.25 kg/m3, PC= -1.0pa(<0), MU=1. 7456E-5(动力粘性系数)*EOS_LINEAR_POLYNOMIAL1 ,0 Gpa,0 Gpa,0 Gpa,0,0.4 ,0.4 ,0253312.5, 1.0*MAT_NULL3 0.125e-02 -1.0E-12 1.749E-7 00000 0000 00 00 *EOS_GRUNEISEN3 0.3444 00000 0000 00000 1.40 00 0000/*EOS_LINEAR_POL YNOMIAL3 0 0 0 0 0.4 0.4 02.5000E-6 1水*MAT_NULL1, RO=998.21 kg/m3,PC= -10.0 pa,MU=0.8684E-3, 0, 0, 0, 0C:1480m/s,S1: 2.56,S2 :-1.986,S3 :0.2268, γ:0.4934,A:0.47,E0:0V0:1For(g-cm-us):*MAT_NULL1 0.998 -1.0E-11 0.8684E-5 00000 0000 00 00 *EOS_GRUNEISEN1 1.65 1.92 -0.096 00000 0.350 00 00001.3MAT_JOHNSON_COOK紫铜EX=1.19*MAT_JOHNSON_COOK1 8.96000 0.460.900E-03 2.920E-03 0.310 0.250E-01 1.09 0.1356E+04 210 0.100E-050.383E-05 -9.00E+00 3.00 0.00 3.00 0.00 0.00 0.000.00*EOS_GRUNEISEN1 0.394 1.489 0.00 0.00 2.02 0.47 0.001.00钢EX=2.0*MAT_JOHNSON_COOK2 9.96000 0.460.900E-03 2.920E-03 0.310 0.25E-01 1.09 0.136E+04 210 0.100E-05 0.383E-05 -9.00E+00 3.00 0.00 3.00 0.00 0.00 0.000.00*EOS_GRUNEISEN1 0.394 1.489 0.00 0.00 2.02 0.47 0.001.001.4 MAT_PLASTIC_KINEMATIC钢*MAT_PLASTIC_KINEMA TIC4 7.83 2.07 0.300 0.400E-02 5.00E-02 1.000.00 0.00 0.00高导无氧铜*MAT_PLASTIC_KINEMA TIC1 8.93 1.17 0.350000 0.400E-02 0.100E-02 1.000.00 0.00 0.00土壤*MAT_PLASTIC_KINEMA TIC1 7.80 2.1 0.300 0.023 0. 0240. 1.000 0 01.5MAT_STEINBERG高导无氧铜*MAT_STEINBERG2 8.93 0.477 0.120E-02 36.0 0.450 0.00 0.640E-02 2.83 2.83 0.377E-03 0.100E-02 63.5 0.179E+04 2.02 1.50 -9.00 3.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EOS_GRUNEISEN2 0.394 1.49 0.00 0.00 2.02 0.470 0.001.001.6MAT_JOHNSON_HOLMQUIST_CERAMICSB4C陶瓷*MAT_JOHNSON_HOLMQUIST_CERAMICS2 2510e-6 197e+3 0.927 0.7 0.005 0.85 0.671.0 260 0.2 19e+3 8.71e+3 1.00.001 0.5 233e+3 -593e+3 28e+5 0.11.7MAT_JOHNSON_HOLMQUIST_CONCRETE 混凝土$*MAT_JOHNSON_HOLMQUIST_CONCRETE$ 1 0.311E+04 20.87E+9 0.79 1.60 0.007 0.61 72E6 $ 5.2E6 1E-6 0.01 7.0 16E6 0.001 8E8 0.10$ 0.04 1.0 85E9 -171E9 208E93其它材料参数LY12CZ铝合金抗拉强度MPa 5240.2%屈服强度MPa462伸长率%11体膨胀系数m3(.m3.K)-168*10-620°C体积电导率%IACS33 20°C电阻率N .M 52.2 强性模具E/GPa 71硬度HB140-150密度KG.m-32810。
第一章引言ANSYS/LS-DYNA将显式有限元程序LS-DYNA和ANSYS程序强大的前后处理结合起来。
用LS-DYNA的显式算法能快速求解瞬时大变形动力学、大变形和多重非线性准静态问题以及复杂的接触碰撞问题。
使用本程序,可以用ANSYS建立模型,用LS-DYNA做显式求解,然后用标准的ANSYS后处理来观看结果。
也可以在ANSYS和ANSYS-LS-DYNA之间传递几何信息和结果信息以执行连续的隐式-显式/显式-隐式分析,如坠落实验、回弹、及其它需要此类分析的应用。
1.1显式动态分析求解步骤概述显式动态分析求解过程与ANSYS程序中其他分析过程类似,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1:建立模型(用PREP7前处理器)2:加载并求解(用SOLUTION处理器)3:查看结果(用POST1和POST26后处理器)本手册主要讲述了ANSYS/LS-DYNA显式动态分析过程的独特过程和概念。
没有详细论述上面的三个步骤。
如果熟悉ANSYS程序,已经知道怎样执行这些步骤,那么本手册将提供执行显式动态分析所需的其他信息。
如果从未用过ANSYS,就需通过以下两本手册了解基本的分析求解过程:·ANSYS Basic Analysis Guide·ANSYS Modeling and Meshing Guide使用ANSYS/LS-DYNA时,我们建议用户使用程序提供的缺省设置。
多数情况下,这些设置适合于所要求解的问题。
1.2显式动态分析采用的命令在显式动态分析中,可以使用与其它ANSYS分析相同的命令来建立模型、执行求解。
同样,也可以采用ANSYS图形用户界面(GUI)中类似的选项来建模和求解。
然而,在显式动态分析中有一些独特的命令,如下:EDADAPT:激活自适应网格EDASMP:创建部件集合EDBOUND:定义一个滑移或循环对称界面EDBVIS:指定体积粘性系数EDBX:创建接触定义中使用的箱形体EDCADAPT:指定自适应网格控制EDCGEN:指定接触参数EDCLIST:列出接触实体定义EDCMORE:为给定的接触指定附加接触参数EDCNSTR:定义各种约束EDCONTACT:指定接触面控制EDCPU:指定CPU时间限制EDCRB:合并两个刚体EDCSC:定义是否使用子循环EDCTS:定义质量缩放因子EDCURVE:定义数据曲线EDDAMP:定义系统阻尼EDDC:删除或杀死/重激活接触实体定义EDDRELAX:进行有预载荷几何模型的初始化或显式分析的动力松弛EDDUMP:指定重启动文件的输出频率(d3dump)EDENERGY:定义能耗控制EDFPLOT:指定载荷标记绘图EDHGLS:定义沙漏系数EDHIST:定义时间历程输出EDHTIME:定义时间历程输出间隔EDINT:定义输出积分点的数目EDIS:定义完全重启动分析的应力初始化EDIPART:定义刚体惯性EDLCS:定义局部坐标系EDLOAD:定义载荷EDMP:定义材料特性EDNB:定义无反射边界EDNDTSD:清除噪声数据提供数据的图形化表示EDNROT:应用旋转坐标节点约束EDOPT:定义输出类型,ANSYS或LS-DYNAEDOUT:定义LS-DYNA ASCII输出文件EDPART:创建,更新,列出部件EDPC:选择、显示接触实体EDPL:绘制时间载荷曲线EDPVEL:在部件或部件集合上施加初始速度EDRC:指定刚体/变形体转换开关控制EDRD:刚体和变形体之间的相互转换EDREAD:把LS-DYNA的ASCII输出文件读入到POST26的变量中EDRI:为变形体转换成刚体时产生的刚体定义惯性特性EDRST:定义输出RST文件的时间间隔EDSHELL:定义壳单元的计算控制EDSOLV:把“显式动态分析”作为下一个状态主题EDSP:定义接触实体的小穿透检查EDSTART:定义分析状态(新分析或是重启动分析)EDTERM:定义中断标准EDTP:按照时间步长大小绘制单元EDVEL:给节点或节点组元施加初始速度EDWELD:定义无质量焊点或一般焊点EDWRITE:将显式动态输入写成LS-DYNA输入文件PARTSEL:选择部件集合RIMPORT:把一个显式分析得到的初始应力输入到ANSYSREXPORT:把一个隐式分析得到的位移输出到ANSYS/LS-DYNAUPGEOM:相加以前分析得到的位移,更新几何模型为变形构型关于ANSYS命令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详细资料(包括每条命令的特定路径),请参阅《ANSYS Commands Reference》。
亚克力的lsdyna本构模型亚克力是常用的一种塑料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冲击、透明度和质感,广泛应用于家居、建筑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在工程设计和模拟中,了解亚克力的材料本构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本构模型是用来描述材料行为的数学模型,通常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塑性应变等参数。
亚克力的本构模型可以使用LS-DYNA软件进行建模和模拟,下面将按照步骤阐述亚克力的LS-DYNA本构模型。
第一步:在LS-DYNA软件中新建模型,选择亚克力作为模拟材料,并设置模型的尺寸和几何结构。
第二步:选择亚克力的本构模型,常用的有线性弹性模型、可退化弹性模型、Von Mises本构模型和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等。
其中,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可以更真实地描述亚克力的力学行为,建议选择该模型进行模拟。
第三步:设置材料参数,包括杨氏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塑性应变等。
材料参数的设置需要参照实验数据或文献资料,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
第四步:设置加载条件,包括加载速度、初始速度、加载方向等。
在亚克力的模拟中,通常会考虑冲击加载、剪切加载和拉伸加载等情况。
第五步:运行模拟,观察模拟结果,并进行修正和验证。
在模拟过程中,需要注意模型的收敛性、速度和应力变化等情况,以减少误差。
在以上步骤中,亚克力的本构模型选择和材料参数设置是比较关键的环节。
如果参数设置不正确,会导致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降,因此需要进行反复修改和验证。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本构模型只是对亚克力材料行为的近似描述,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误差和偏差。
总之,了解亚克力的LS-DYNA本构模型对于工程设计和模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选择合适的本构模型、设置准确的材料参数以及优化加载条件,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亚克力材料的力学行为,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LS-DYNA材料模型及参数目录1基本的状态方程 (2)1.1EOS_JWL (2)2.2EOS_GRUNEISEN (2)2.3EOS_LINEAR_POL YNOMIAL (3)2.材料模型 (3)2.1MA T_HIGH_EXPLOSIVE_BURN (3)RDX (5)HMX (5)TNT (5)1.2MA T_NULL (5)空气 (6)水 (6)1.3MA T_JOHNSON_COOK (7)紫铜 (8)钢 (8)1.4 MA T_PLASTIC_KINEMATIC (9)钢 (10)高导无氧铜 (10)土壤 (10)1.5MA T_STEINBERG (10)高导无氧铜 (12)1.6MA T_JOHNSON_HOLMQUIST_CERAMICS (12) B4C陶瓷 (14)1.7MA T_JOHNSON_HOLMQUIST_CONCRETE (14) 混凝土 (14)3其它材料参数 (15)L Y12CZ铝合金 (15)主要材料模型及参数1基本的状态方程1.1EOS_JWL2.2EOS_GRUNEISEN2.3EOS_LINEAR_POLYNOMIAL (对EOS_GRUNEISEN进行线性化)2.材料模型2.1MAT_HIGH_EXPLOSIVE_BURNRDX密度:1.69E+3 kg/m3;D: 8310m/s;Pcj :30.45 GpaA:850 Gpa;B: 18 Gpa;R1: 4.6;R2: 1.3;w0.38;E0:10MJ/kgFor(g-cm-us):*MAT_HIGH_EXPLOSIVE_BURN1 1.69 8.310 0.3015 0*EOS_JWL1 8.50 0.18 4.6 1.3 0.38 10 e-02 1.00 HMX密度:1.891 E+3 kg/m3, D:9910m/s,Pcj:42Gpa,A:778.3 Gpa;B:7. 1 Gpa;R1:4.1;R2:1.00;w0:30;E0:10. 5 MJ/kgFor(g-cm-us):*MAT_HIGH_EXPLOSIVE_BURN1 1.89 9.910 0.42 0*EOS_JWL1 7.783 0.071 4.2 1.0 0.30 10.5 e-02 1.00TNT密度:1.63 E+3 kg/m3;D:6930 m/s;Pcj:27 Gpa:A:371.2 Gpa;B:3.21 Gpa;R1:4.15;R2:0.95;w0:30 E0:4.29 MJ/kgFor(g-cm-us):*MAT_HIGH_EXPLOSIVE_BURN1 1.63 6.930 0.27 0*EOS_JWL1 3.713 0.0743 4.15 0.95 0.30 7.0 e-02 1.001.2MAT_NULL空气*MAT_NULLRO=1.25 kg/m3, PC= -1.0pa(<0), MU=1. 7456E-5(动力粘性系数)*EOS_LINEAR_POLYNOMIAL1 ,0 Gpa,0 Gpa,0 Gpa,0,0.4 ,0.4 ,0253312.5, 1.0*MAT_NULL3 0.125e-02 -1.0E-12 1.749E-7 00000 0000 00 00 *EOS_GRUNEISEN3 0.3444 00000 0000 00000 1.40 00 0000/*EOS_LINEAR_POL YNOMIAL3 0 0 0 0 0.4 0.4 02.5000E-6 1水*MAT_NULL1, RO=998.21 kg/m3,PC= -10.0 pa,MU=0.8684E-3, 0, 0, 0, 0C:1480m/s,S1: 2.56,S2 :-1.986,S3 :0.2268, γ:0.4934,A:0.47,E0:0V0:1For(g-cm-us):*MAT_NULL1 0.998 -1.0E-11 0.8684E-5 00000 0000 00 00 *EOS_GRUNEISEN1 1.65 1.92 -0.096 00000 0.350 00 00001.3MAT_JOHNSON_COOK紫铜EX=1.19*MAT_JOHNSON_COOK1 8.96000 0.460.900E-03 2.920E-03 0.310 0.250E-01 1.09 0.1356E+04 210 0.100E-050.383E-05 -9.00E+00 3.00 0.00 3.00 0.00 0.00 0.000.00*EOS_GRUNEISEN1 0.394 1.489 0.00 0.00 2.02 0.47 0.001.00钢EX=2.0*MAT_JOHNSON_COOK2 9.96000 0.460.900E-03 2.920E-03 0.310 0.25E-01 1.09 0.136E+04 210 0.100E-05 0.383E-05 -9.00E+00 3.00 0.00 3.00 0.00 0.00 0.000.00*EOS_GRUNEISEN1 0.394 1.489 0.00 0.00 2.02 0.47 0.001.001.4 MAT_PLASTIC_KINEMATICj S e H钢*MAT_PLASTIC_KINEMA TIC4 7.83 2.07 0.300 0.400E-02 5.00E-02 1.000.00 0.00 0.00高导无氧铜*MAT_PLASTIC_KINEMA TIC1 8.93 1.17 0.350000 0.400E-02 0.100E-02 1.000.00 0.00 0.00土壤*MAT_PLASTIC_KINEMA TIC1 7.80 2.1 0.300 0.023 0. 0240. 1.000 0 01.5MAT_STEINBERG高导无氧铜*MAT_STEINBERG2 8.93 0.477 0.120E-02 36.0 0.450 0.00 0.640E-02 2.83 2.83 0.377E-03 0.100E-02 63.5 0.179E+04 2.02 1.50 -9.00 3.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EOS_GRUNEISEN2 0.394 1.49 0.00 0.00 2.02 0.470 0.001.001.6MAT_JOHNSON_HOLMQUIST_CERAMICSB4C陶瓷*MAT_JOHNSON_HOLMQUIST_CERAMICS2 2510e-6 197e+3 0.927 0.7 0.005 0.85 0.671.0 260 0.2 19e+3 8.71e+3 1.00.001 0.5 233e+3 -593e+3 28e+5 0.11.7MAT_JOHNSON_HOLMQUIST_CONCRETE 混凝土$*MAT_JOHNSON_HOLMQUIST_CONCRETE$ 1 0.311E+04 20.87E+9 0.79 1.60 0.007 0.61 72E6 $ 5.2E6 1E-6 0.01 7.0 16E6 0.001 8E8 0.10$ 0.04 1.0 85E9 -171E9 208E93其它材料参数LY12CZ铝合金抗拉强度MPa 5240.2%屈服强度MPa462伸长率%11体膨胀系数m3(.m3.K)-168*10-620°C体积电导率%IACS33 20°C电阻率N .M 52.2 强性模具E/GPa 71硬度HB140-150密度KG.m-32810。
lsdyna材料模型地质盖帽模型该模型是⼀种⽤于地质⼒学问题或诸如混凝⼟材料分析的⾮粘性、双常量材料模型。
该模型中,双常量帽盖理论⼜被扩展到包括⾮线性随动硬化。
下⾯将讨论扩展的帽盖模型及其参数。
图7-1⽤应⼒张量不变量来描述帽盖模型。
从偏量应⼒得出偏应⼒张量第⼆不变量的平⽅根,如下所⽰:此为变形或剪切⼒的客观标量尺⼨。
应⼒-第⼀不变量是应⼒张量的轨迹。
帽盖模型包括压⼒空间的三个表⾯,如图7-1Surface of the Two-invariant Cap Model 所⽰。
表⾯是失效包络,是极限表⾯,⽽是拉伸中⽌值。
的函数形式如下:这⾥由下式给出:和。
这⼀失效包络⾯固定在空间,因此,如果不存在随动硬化就不会硬化,接着,在图中,有⼀个帽盖表⾯,由下式给出:这⾥由下式给出是帽盖表⾯和轴的交叉:⽽L(k)定义为由硬化准则,硬化参数k 和塑性体积的变化有关,在⼏何上,认为R为帽盖表⾯和失效表⾯交叉处的坐标,最后,有⼀个截⽌拉伸表⾯,在图中表⽰为,函数由下式给出式中T为输⼊的材料参数,它来定义材料所⽀持的最⼤静⽔张⼒,处的弹性区域由上⾯的失效包络⾯,左边的拉伸截⽌表⾯和右边的帽盖表⾯来定义边界。
⽤MP 命令输⼊密度(DENS)和剪切模量(GXY)。
⽤TB,GCAP命令和TBDATA命令的1-13项输⼊下列参数。
TB,GCAPTBDATA,1,K(体积模量)TBDATA,2,α(失效包络参数)TBDATA,3,θ(失效包络线性系数)TBDATA,4,γ(失效包络指数系数)TBDATA,5,β(失效包络指数)TBDATA,6,R(帽盖表⾯中⼼线⽐率)TBDATA,7,D(硬化率指数)TBDATA,8,W(硬化率系数)TBDATA,9,(硬化率指数)TBDATA,10,C(动态硬化系数)TBDATA,11,N(动态硬化参数)TBDATA,12,Ftype(公式标志:1表⽰⼟和混凝⼟,2表⽰⽯头)TBDATA,13,Toff(拉伸截⽌值;Toff〈0,在压缩中为正〉)对于该种材料的详细信息请参看《LS-DYNA Theoretical Man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