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铁性贫血
- 格式:ppt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8
幼儿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影响一、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具体影响如下:1. 免疫力下降: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使幼儿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2. 营养摄取不良:缺铁会导致食欲减退、口腔溃疡等问题,进而影响幼儿的摄食量,导致营养不良。
3. 生长发育受阻:铁是身体内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缺铁会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影响生长发育。
同时,缺铁会导致雄激素分泌降低,从而影响细胞分裂和组织修复。
4. 智力发育受阻:铁是神经元的重要成分之一,缺铁会影响大脑的神经信号传递,从而影响智力发展。
二、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避免缺铁性贫血对幼儿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造成影响的重要手段,治疗方法如下:1. 营养补充: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供给,如肝脏、瘦肉、蛋黄、豆类、绿叶菜等。
同时,增加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的食物,这有助于提高铁的吸收率。
2. 口服铁剂: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手段。
不过,口服铁剂有时会引起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呕吐等,因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静脉注射铁剂:对于口服铁剂不能治疗的重度缺铁性贫血病人,还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铁剂的方式进行治疗。
但是,由于静脉注射铁剂具有风险,因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 治疗原发病:缺铁性贫血有时是原发病的表现,如慢性出血、消化不良等,必须同时治疗原发病。
三、注意事项下面是幼儿缺铁性贫血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 坚持口服治疗:口服铁剂必须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不能间断或随意停药。
2. 规范饮食:保证幼儿的膳食营养均衡,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量,同时注意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如咖啡、茶等)。
3. 忌食生冷食品:幼儿在治疗期间应忌食生冷食品,避免影响消化吸收。
4.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中轻度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儿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储存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它是儿童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以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疾病之一。
【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1)不要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偏食会对贫血有影响。
(2)喂养时需根据患儿的年龄、消化功能,合理增加富于营养、含铁质丰富的辅食,如瘦肉、蛋类、鱼、肝、肾、豆类、动物血、含铁性植物(有绿叶菜、水果、大豆、海带、木耳、香菇、玉米、芝麻等)等,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纠正患儿偏食的不良习惯。
鼓励患儿进食,注意饮食的色、香、味等的调配,以增进患儿的食欲。
(3)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辅食或铁强化食品如铁强化奶等,早产儿或低体重的家长尽早给予补充铁剂(约2个月时)2、生活指导:(1)重度贫血的患儿注意保护性隔离,置于单人房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免感染,每天定时通风2次,保持居室空气的新鲜。
(2)保持皮肤的清洁,勤换内衣、内裤,有条件的最好每日沐浴1次。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卫生,指导患儿多饮水,可起到口腔清洁的作用。
每天用生理盐水或2.5%苏打水漱口,以预防舌炎和口腔炎。
3、口服补铁剂的指导:为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宜从小剂量开始,不良反应明显者可饭后服用:3-4天后改为两餐之间服药,利于吸收,可与维生素C、果汁同服,避免与牛乳、钙片、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铁剂可使牙齿变黑,应使用吸管服药。
服药后大便变黑,停药后会恢复正常。
4、出院指导:向家长及年长儿讲解饮食平衡的重要性,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坚持正确用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婴幼儿随时添加辅食,对早产及双胞胎、极低体重儿,生后两周即可给予铁剂预防。
做好孕期保健,加强孕妇的营养,预防先天不足。
了解哪些食物中含铁质,并详细讲解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
小儿缺铁性贫血案例分析、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和健康宣教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一类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效果显著的贫血症。
该病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行为异常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研究显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达7. 8%,而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20.5%,研究显示,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是呈明显增高趋势。
由此可见,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现状急需引起重视。
案例分析患儿:女,11月。
主诉:因脸色渐苍白,不活泼,无发热及出血现象,未予以特殊处理。
患儿系G1P1, 35周早产,纯母乳喂养至今。
体格检查:T36. 6℃,P120次/分,R32次/分,体重7. 0g.身长66cm。
脸色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
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WBC4. 0x10/L,LYM 39. 5%,MID 3. 7%,GRAN 56. 8%, RBC 2. 18x10/L, Hb 47g/L, HCT 15. 3%, MCV 7040,MCH 124pg, MCHC 17. 6g/L, PLT 194x10/L.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表现不明显,患病早期不易被识别。
对儿童进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护理就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如何指导患儿家长预防及其护理呢?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如何预防和护理。
病因1.母亲围产期因素婴幼儿IDA的发生与先天铁储备关系密切,母亲的孕前、孕期铁的营养状况对儿童影响很大,孕妇如果摄入铁元素不足,新生儿出生后体内铁元素就会缺乏。
而且新生儿早产也容易导致其出生是铁元素缺乏,进而引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研究[5]显示贫血母亲所产小儿发生先天性铁储备不足概率明显高于无孕期贫血者2.铁摄入、吸收不足(1)婴幼儿辅食添加不合理和促铁吸收饮食不合理,年长儿偏食、挑食等饮食习惯可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小儿缺铁性贫血不能吃什么,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注意事项文章目录*一、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注意事项2.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其他注意事项*二、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简介*三、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和危害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注意事项饮食适宜:1.1、宜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1.2、宜吃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
1.3、宜吃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1.4、宜吃血红蛋白丰富的食物。
宜吃食物:猪血: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为自身血红蛋白的合成提供丰富的充分的原料。
100-200g与甜菜同煮食用。
鸡腿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以及铁元素,可为造血提供丰富的原料。
150g与青菜同炒食用。
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使铁元素呈现出离子状态。
更有利于吸收。
3-5个每天。
饮食禁忌:1.1、忌吃生硬的食物。
1.2、忌吃茶或咖啡。
忌吃食物:茶:可影响胃肠道内铁元素的吸收,从而影响到补铁的效果。
换吃其他清淡一些的蔬菜。
咖啡:咖啡与铁元素也会结合形成络合物。
不利于铁元素的利用。
换吃其他无副作用的饮料。
2、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其他注意事项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制剂。
婴儿最好在两餐之间服,以利于吸收,因为铁质对胃粘膜有刺激,服后易产生恶心哎吐,同时避免与牛奶钙片同时服用,也不要用茶喂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铁制剂用量应遵医嘱,用量过大,可出现中毒现象。
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流通。
由于贫血患儿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肺炎等,因此患儿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去,并注意勿与其他病人接触,以避免交叉感染,因感染后能使贫血加重。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简介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最终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种贫血。
营养因素所致的铁缺乏在小儿时期比较常见。
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少及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